主页

了解幼儿家庭教育误区避免对孩子的伤害

10年前 [09-20 13:18 周六]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知道的事情”。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爱是倾尽全力,那么怎样是对孩子的真爱呢?(互动环节)——孩子能够感受到的爱才是真爱或者说爱的链接被接收。爱如春风化雨可滋养万物生长,但是不当的爱亦可毁掉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话题就是《了解幼儿家庭教育误区,避免对孩子的伤害》我们看一组数据:北京曾按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对680名小学生、初中生行过调查,内容是“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结果发现:

l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l     家庭教育水平一般的,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67%,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l     家庭教育水平不当的,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

鲜明案例及数据都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共性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避免不当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一、幼儿家庭教育理念误区

误区一、不输在起跑线上——早期教育就是提前教育

现在的家长从怀孕开始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进行早教。但早教的内容却被很多父母误解。孩子几个月就送进早教机构,3岁识字,四岁背诗,五岁算数,六岁琴棋书画,这些都被父母认为是早教的全部内容。家长注重的是提前学知识,忽略的是尊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大有拔苗助长之势。有一份资料显示,:一般人的大脑只有3%的神经树凸在工作,大量的脑力功能都被埋藏在了地下。幼儿的大脑等待成人开发。哲学家尼采说:“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

案例:一个初中三年级的孩子,从出生妈妈就非常关注早期教育,识字、算术、琴棋书画兴趣班、带孩子到处游玩,孩子在幼儿园就表现了超出同龄人的知识面和智商,孩子6岁参加国际象棋比赛取得了省第三名的成绩。可是孩子上了初中,就开始厌学。原因何在——家长只注重幼儿及小学期间知识及智力提高,当然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而剥夺了童心童趣的快乐。虽然家长带他出去游玩,但不断的干涉孩子的玩趣,给孩子增添压力,搞的孩子玩的不愉快,不尽兴,要按家长的意识去“玩”。看到孩子一点小问题就会立刻的指出,几次指正后再出现就要遭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小时候被剥夺了玩的权利,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听从父母的了,他要去寻找童年的快乐。即该玩的时候没有玩,不该玩的时候开始玩。

每个正常的孩子出生后都是天才,只要引导方法正确,孩子就会有突出的智力发展。那么早期教育应该怎么进行?:

1、              玩中学、学中玩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尤其是小孩子,什么能让他快乐,他就喜欢什么,就能做好什么。因此在早期智力开发过程中,就要遵守这个基本原则,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例如:幼儿识字。幼儿阶段的识字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每天出门走路时看到牌匾上的字,家长读出来,食品包装上的字读出来,给孩子读故事书的时候,用手指认字阅读等等,这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识字就多了。如果孩子幼年引导他对文字的兴趣,到了5-6岁的时候,出现幼儿阅读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如果家长给与引导那么孩子的识字量会突飞猛进的提升。给大家出一道选择题大家互动一下:幼儿识字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突破小学低段的识字关?B、为了尽早的使孩子能够早期阅读?答案:是早期阅读。后面我会讲到早期阅读的培养。那么,幼儿数学更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走楼梯数数,给家人分水果,搭积木,数字儿歌,吃饭时数碗、筷子,比较东西的大小等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都可以让孩子去指认形状、大小、多少,相加相减,这样对数学就会产生兴趣,就会喜欢上数学。

误区二、对孩子行为认识的偏差

1、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合理的一面

案例:五岁的孩子洗澡时把沐浴露、洗发水、润肤露、眼霜、香水、婴儿油、洁厕粉混合在一起,叫妈妈看他的新发现……

问题:面对孩子的恶作剧您会怎么样?

多数父母的做法:“你在干什么?我的化妆品那么贵,你这个败家的孩子。”説着就开始打孩子的屁股。

给孩子带来的?打击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认为自己不好。可能您的行为已经扼杀掉了一个小小发明家。

案例: 十几岁的孩子一次做实验把自家楼不慎烧毁了一半,怕父母责罚躲到外面……父母找到他后第一句说: “孩子,别害怕!为了科学研究,你就是把咱房屋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毁了,我也决不埋怨你。” 父母的一席话,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遭受挫折几乎绝望的他重新振作起来,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获得辉煌成就。这就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卡曼林·昂尼斯(荷兰)小时候的一件事。

2、孩子成长的密码——敏感期

万物生长都有规律。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的密码,才能陪伴孩子顺利成长不使孩子受到伤害。

我选择了两个敏感期的案例视频供大家学习:

案例: 视频(儿童执拗敏感期 3岁-4岁)(插入视频 6:48)

我想朋友们看完这段视频后,都会在头脑中呈现出自己孩子曾经有过的执拗行为,而这些被我们觉得是孩子的无理、耍脾气的行为背后却蕴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孩子秩序敏感期。

案例:视频(儿童秩序感敏感期) (插入视频 6:37)

孙瑞雪老师说:爱孩子就关注孩子的敏感期吧,顺应孩子成长规律,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关于婴幼儿敏感期大概有近20多个:

 婴幼儿口的敏感期、婴幼儿手的敏感期、婴幼儿空间敏感期、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婴幼儿秩序敏感期、婴幼儿完美敏感期、婴幼儿执拗敏感期、人际交往的敏感期、婴幼儿婚姻敏感期、身份确认的敏感期、婴幼儿情感敏感期、婴幼儿语言敏感期、音乐绘画的敏感期、性别及出生敏感期、亲近自然的敏感期、识字阅读敏感期、知识获取敏感期等

误区三、不区分爱与溺爱

前面我们谈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真爱,是孩子能够接受的爱是才是对孩子的爱。我们也都知道溺爱就是潜在的伤害,那么衡量爱与溺爱的标准是什么呢? 溺爱的表现如下:

1、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代劳。

2、凡是孩子想尝试且不违反规则的事情,家长担心或者怕孩子辛苦。

3、孩子做出违反规则、伤害他人的事情,家长觉得无所谓,自己的孩子没吃亏就行。

4、不尊重他人占小便宜,不遵守社会公德及公共空间,家长不制止。

5、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不哭闹什么都满足。

我们再来看看正确的爱:

1、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接纳孩子的弱点

2、对孩子的发展以平常心对待,不高期望、高要求

3、孩子出错时,不斥责。引导认识并改正错误

4、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并且共享喜悦。

5、对孩子及时表达爱的信息

6、重视孩子人格教育与习惯养成

7、使用正向语言与孩子对话

误区四、家庭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统一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家庭和谐、夫妻恩爱。因为他们懂得体谅、理解对方,同时更能够用这种方式影响自己孩子。孩子最大的不安全感就是来自家庭的争吵,因为父母的争吵会让孩子觉得家庭随时都会解散,自己随时都会失之家庭。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统一,会使孩子任性,因为孩子不知道要听谁的,最后就是谁符合他心意,他就听谁的,而一旦自身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大发脾气,做出异常行为。家庭教育方式不统一会造成孩子的两面性性格。

误区五、言传身教与身传言教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更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就是无声的语言,父母做什么远比父母说什么重要,为了孩子家长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超强,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极了自己,有时连声调与语速都很像。我们在孩子面前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后期制作的机会。想把孩子教育好,家长首先要避免一些不良行为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例如:

1、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2、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3、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二、幼儿家庭教育语言误区

(一)幼儿家庭教育禁语:

1、你真笨 ,你怎么这么傻呢(重点解释)

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自尊心、自省心的建立。尤其是当这些话出自孩子认为最亲近的父母之口时,孩子就会把这些评价确认为最终的评价。“孩子越夸越聪明,越骂越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再哭让某某把你抓走 

3、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玩去 

4、攀比(重点解释)

 无原则的比较,比出的是自卑和反感,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派生出的是自卑心。孩子会仇视比自己好的孩子。长此以往心理扭曲。

5、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或是揍死你  

6、求求你了。再不听话就告诉你老师了 

7、如果你听话,你想要什么都可以 

 8、这是别人的事情,你少管,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诞生了。

9、走开,烦死了。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这样说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产生无以名状的孤独感。

10、我没本事将来就靠你了。把自己的自卑感表露无遗。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

(二)表扬与批评

怎么表扬孩子?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自身。例如:看到孩子把玩具都整理好,就及时对孩子说:“宝贝,你能把玩具整理好,你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好了。”孩子记住的是她的这个好行为,下次继续。再比如:孩子写字不是很工整,但其中某一个字写的很好,就要指出这个字进行表扬:“宝贝,这个字写得很工整,横竖都写的很直,”并在这个写得好的这个字上用彩色笔圈起来,孩子每次想起家长对她这个字的表扬,就会慢慢的把字都认真的写工整。

批评也有技巧,批评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自身。这里需要比表扬增加一个环节——先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做错事情了,内心一定是恐惧的,这时他需要谅解。如果家长上来就是斥责打骂,孩子反倒把内心的羞愧和不安抛开了,不但不能改正错误反而更会逆反,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和尊重。正确的做法:“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安,也不想有这样的结果?”“跟妈妈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纳孩子的情绪。家长要耐心的倾听,了解事情的真相,发现孩子在这件事中要达到的目的,辨别孩子的心理需求。

表扬和批评指向的都是孩子的行为,不论表扬还是批评都应指向他的行为,而不是孩子自身。

(三)消极暗示与积极暗示

案例:爸爸妈妈带宝宝去餐馆跟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上,宝宝把不爱吃的青菜都剩下了,妈妈跟朋友说:“这个孩子就是不爱吃青菜,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只要一谈起孩子就会说:“我这孙子不爱吃青菜,营养不均衡,身体不好可怎么办呀?”

结果:当大人让孩子吃青菜的时候,孩子随口就说:“我就是不爱吃青菜”这就是消极暗示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

积极暗示给孩子的影响:

    一位智慧的母亲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总是以自豪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的精力多足,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一声不吭。你看我们家孩子就是脑瓜好用,天生就这样,以后肯定能搞好······孩子正常的表现,智慧的母亲都会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禀赋。她的这种暗示完全出于本能和爱,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现很出色。这个人就是教育家徐国静的母亲。

(四)爱的表达

亲子间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抚摸亲吻的动作、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都会帮助孩子获得自信,都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获取到足够的安全感。真爱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也要说出口,更要表里如一。而不是嘴上说“宝贝,我爱你”可行为上却是漠视、冷淡。

三、        怎么成为合格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不错:学习与不学习的父母,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教子理念运用的最好见证。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所以父母再忙,也要坚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再累,也别忘了给自己的教育智慧充充电!

我们怎么学习家庭教育呢?

推荐几种学习方式:

1、《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籍,  每天认真的阅读15分钟,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

2、参加学校的家长课堂学习,写出自己的收获。

3、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监督自己的行为。

4、学习婴幼儿敏感期相关知识。

5、建议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这是一个远程网络培训的系统课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