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拖延的定义和内涵
一般人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凡事拖延。一有时间,拖延的人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立刻拖延,过会儿再做,明天再做,后天再做,先喝点什么、吃点什么,资料似乎还没有整理好,现在很累、很疲惫,今天很懒,得先睡觉,我休息一下……总之,拖延的人总能找到一些借口来告诉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
拖延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罪魁祸首:
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几次闪过。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么?”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看蓝天白云,看看田园村舍,想想我的朋友和亲人。”
死神说:“你想得很好,但我不能答应。原本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一切,但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珍惜。看看你的生命时间记录吧: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年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地要重做,浪费了大约300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你还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懒散昏睡的会议,这使你睡眠远远超出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无聊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说到这里,病人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做的时间记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是什么让有些人遇事喜欢拖延呢?
担心自己可能做不好,并受到别人的嘲笑,是一部分人喜欢拖延的原因。
很多人因为自卑低估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质,总是拿弱点跟别人的长处比,觉得自己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卑的人,一次偶然的挫败就会令他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将自己彻底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窝囊至极。越自卑,越抬不起头来。在做决定的时候,自卑会击退你的勇气与胆略;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卑站在背后大声地吓唬你;前进的时候,自卑拉住你的胳膊,叫你小心前面的陷阱。
做事计划水平太差,反复的次数太多。有的人常常觉得自己一直工作很努力,但是又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绩:
有兄弟三个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是三个人的薪水却差别很大。老大的工资只是普通工人的工资,老二的工资则是老大的两倍,老三的工资却是老二的十倍。老大觉得自己跟老二、老三做同样的工作,拿的薪水却低那么多,很不平衡,就去找老板讨个说法。老板说:“这样吧。现在码头上来了一批货物,我们正需要,你们去帮我了解一下这批货物的价格吧。”老大接到任务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只用了几分钟就回来跟老板做了汇报。老板说,那你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吧。老二接到任务后,立即打车去了码头,过了两个小时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报告说,自己在码头上找到了货主,向他仔细询问了价格,并且带了一份报价单回来。另外,他还亲自去看了看货物的质量,算是上等的好货。老板又请老三去做同样的事情。老三去了半天才回来。他报告说,我去码头看了货物,跟货主询问了价格,并且约定两天之内如果我们跟他们订货,那么价格必须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签了协议书。另外,我还了解到,这条船本周还要出航,如果我们需要的话,价格应该还可以再降点。回来的路上,我又顺便去看了两家同样的货店,其中一家的质量与他们的相当,价格高了一点。另一家的质量略次一点,但价格却便宜很多。现在如果需要的质量不是很高,我们可以不用船上的货,而如果需要质量好的话,可以立即向船上订货了。老大和老二听了,不觉低下了头。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果跑一趟可以解决,为什么要跑两趟、三趟呢?但是很多人因为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缺乏良好的规划和统筹,常常在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和劳累中虚耗了生命。
此外,在很多其它的所谓休闲活动中也不断地拖延和浪费了许多时间。
2.培养目标
形成凡事马上行动的习惯:
有人问推销大王汤姆-霍普金斯:“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回答说:“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马上行动,坚持到底。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会成功!”
有一个人请问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人士。
他说:“请问你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问你到底如何处理?”
他说:“马上行动。”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要如何克服?”
他说:“马上行动。”
“在未来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你要如何突破?”
他说:“马上行动!”
“假如你要分享你成功的秘诀给全世界每一个人,那你要告诉他什么?”
他说:“马上行动!”
今天我们只要使用一个观念,就可能改变生命。
提高行动的速度和效率。
拿破仑说:“行动和速度是致胜的关键。”要想提高行动的速度和效率,就需要建立秩序:
作家庄大伟先生喜欢收藏。他觉得,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还是某一方面的专门家;同时他必定是个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很有条理的人;当然,他一定在他的收藏活动中获得了许多的乐趣。他讲了一次与女儿谈收藏的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他说:
我接触中的好多少年朋友,做事情没有条理。我女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女儿也有一些属于她的书,尽管不算多,可真要找需要的书时,却常常找不到。于是,我就诱导她去培养一些收藏的爱好。
她忽闪着眼睛,问我:“该收藏些什么呢?“
我说:“什么都可以, 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可以收藏各种美术作品。”
她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好多好多画片 的。”
我说:“收藏,‘收’是容易的;‘藏’,就不容易了。”
她问:“怎么不容易?”
我说:“‘藏’,就是会分门别类,就是要学会条理化。”
她又提问:“能说说如何使‘藏’分门别类条理化吗?比如就说说藏书。”
于是,我就给她介绍起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分类法就是把所有的资料由粗到细分成 类、纲、项、目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于是,全部资料便可分为10类、100纲、1000项、10000目(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类”代表知识体系,“纲”代表专门知识,“项”代表专业,“目”代表形式。如,知识可分成10类:A.哲学;B.历史;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E.工程、技术;F.产业;G.艺术;H.语言学;I.文学;J.总类(即不包含在以上九类之内者)。
我对女儿说:“你的书籍也应该有个科学合理的分类。”
“那么,如何合理地把书放在书橱里呢?”女儿问。
我又说:“你喜欢把同一开本大小的书籍放在一起,这样,看上去书橱里足比较整齐美观了。可是,由于是没有分类放书,对以后的查阅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我觉得书籍的放置以方便、心中有数为首要条件。书籍还是分类放为好。经常需要使用的书籍,要放在醒目处,比较容易拿到,比如我们平时常用的字典、辞典等一类工具手册。近期在看的书,放在比较容易拿的地方。经常可能会翻阅的书籍,也要放在比较好找的地方。而暂时不看的书,则可放在其他地方,但也要心中有数,需要时能找得到。”
女儿听了似乎颇为满意。那以后,女儿开始收集各种美术作品,画报上的、挂历上的、明信片上的,乃至饼干、糖果包装纸上的图案,等等,不胜枚举。她开始懂得分门别类,把不同题材、不同样式的美术作品,分装在几只大纸袋里。并且在纸袋上注明编号,写清目录。她时常拿出来,兴致勃勃地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临摹它们。
她欣喜地告诉我,收藏有好多乐趣。收藏最使她获益的是她懂得了如何有条理,如何使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条不紊。
她现在的书包整理得很有条理。老师上课时说是要取出哪一本书,她不用把书包取出来,只需把手伸进书包里,就能摸到第几本书是什么书。而过去,书包里乱糟糟的,还常常忘了带上应该带上的课本和作业。
一天,她突然指着我陈列在书橱里的历年来的编年集邮册,对我说,你这不算是集邮,一年一本的,是在买邮票。
这怎么能说是“买邮票”呢?
女儿振振有词地说:“收藏,就是要能够分门别类,系统化、条理化。比如集邮,得编排出不同的专题。她就要编排出一组组关于动物的专题(她举着例,比如“神秘的海洋”“森林里的音乐会”“鸟的天堂”等等),参加集邮展览。”
我打量着女儿,不由得开始刮目相看起来。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有的人习惯于为自己找理由,而且还矢口否认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认为自己的理由非常充分,确实这样做是合理的。但是要改掉拖延的习惯,必须确立这样一种信念:只要自己的时间被拖延了,任何理由都不能给自己找回这些时间,那么自己就已经做错了,必须立即纠正错误的行为。
3.自我反省
你有做事拖延的习惯吗?具体有哪些表现?请详细地列下来。
你的东西都放得很有规律吗?
你经常有想找某件东西,比如一本书,找不到的现象吗?
有一天早上,你觉得很累,不想起床,你会赖多久?如果意识到了,不应该这样,还会继续赖床吗?
一旦找到了一个目标,你会立即行动吗?
别人请你做一件事,你出现过反复跑好几次,或者弥补了好几遍才做好的情况吗?
如果你比较怕见生人,但有个人你又必须见,你会挨到最后一刻才去敲他的门吗?
你试着算过自己拖延而浪费掉的时间吗?多吗?
你打算现在制订个目标,立即行动吗?
文章转自:中国养成教育网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