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绅士教育,让每个男孩都不平凡4

10年前 [11-15 12:20 周六]

19.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是否埋怨老师教学水平低而不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

20.孩子对不称心的事是否根本就不想干?

说明:

8分以下:说明孩子缺乏自制力,不是通常所说的“没长劲”那种,是自以为是非常愿意钻牛角尖的那种。

9-15分:说明孩子具有正常的自制力,稍加辅导和鼓励,孩子就会建立起恒心。

16分以上:说明孩子具有超常的自制力,此种情况下父母不应再给孩子施加压力,相反要调节孩子的课外活动。

绅士课程:训练孩子自制力的“七个C”

有关进取

“不思进取”的男孩

20岁的时候,肖然终于考入了大学。

肖然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可是肖然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换句话说,他一直都让父母很失望。

肖然也不明白为什么。从小,邻居刘叔叔的孩子刘平能够津津有味地看故事书,可是肖然拿过书来,只觉得字样都在跳动,直看得他头晕。

父母只有肖然一个孩子,自然对他寄予厚望,他们早早就把肖然送到各种特长班学习,可是肖然似乎总比别的孩子笨一点。

书法班,肖然成绩倒数;朗诵班,肖然总是很吃力地才能把文章读完整;作文班,肖然干脆逃课算数……学校里的功课更不用提了,连老师都诧异,一对学问这么高的父母,为什么会生养出这么笨的孩子。

读初中的时候,老师当堂批改学生作业,肖然走上讲台,老师却白了他一眼说:“我没什么好和你讲的,你是不要读书的人,再怎么讲你也不会有出息。”随后把他的作业本扔到地上。

父母也对肖然失望透顶,经常骂肖然无能,有一次,肖然鼓起勇气回了父母一句:“我肯定能行的!”却立刻遭到了父母的围攻,父母直到把肖然贬到再次低头才作罢。

父母还经常拿刘平跟肖然作比较,结论总是:你这么差,以后能做什么?难道让我们养你一辈子?

矛盾终于在肖然初中毕业的时候爆发了。那一年,肖然意料之中地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在与父母进行了一番激烈争吵后,他离家出走了。

肖然的一个远房叔叔收留了他。叔叔是开汽车修理厂的,肖然索性就跟叔叔学起了手艺。叔叔很喜欢肖然,这个男孩性格稳重踏实,待人诚恳,手上的活也做得精细。学习不好怕什么呢?修理汽车又用不上ABC。

肖然很倔强,又很自卑。他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但是他发现汽车不像书本那样让他难堪,慢慢地,他的手艺越来越精,叔叔高兴得直夸他聪明。

我聪明吗?起初肖然以为叔叔是在安慰他,但是很快他发现叔叔说的的确是事实。很多老顾客都慕名前来,点名要肖然修车,肖然俨然成了修车行业里的状元。

 


肖然以为日子会这样波澜不惊地过下去,虽然他暗暗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些缺憾。直到有一天,顾客中的一位医生要他去医院作一项检查。

在医院里,医生递给肖然一张报,要肖然读出来。

肖然捧着报纸,头晕的感觉又来了,他坦白地说:“从小到大,我就不喜欢读书。”

“那戴上这个看看。”医生取出一副眼镜说。

奇怪,肖然戴上眼镜,立刻感觉不同了。他流利地读起了报纸:“大冰雹袭别墅,吓坏售楼人员:昨天下午,在十三陵水库附近工作的孙小姐……”咦,怎么字样不跳动了?难道是眼镜发生了效用?

医生告诉他:“你这个症候,叫阅读障碍,也就是说,你眼部神经向大脑传递信息有障碍,导致你丧失了一部分阅读能力。这样吧,我给你推荐一位医生,帮你配一副眼镜,对你的阅读会有一定帮助。”

 



原来,一直以来困扰肖然的,不是笨,而是一种叫“阅读障碍”的病。肖然的眼泪哗得流下来。

老师不了解缘由,所以放弃了他;父母不了解缘由,所以对他绝顶失望;自己不了解缘由,所以一直在自卑中转圈。原来,除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阅读障碍”,他跟别人也没什么不同!

在医生和叔叔的鼓励下,肖然决定回去继续读书。他已经比同龄的孩子拉下两年了,他要补回来,补回被疾病耽误的成绩和自信。他插班进入一所普通高中,成为班里年纪最大也是最用功的学生。

有了眼镜和治疗的帮助,肖然进入了正常世界,他发现自己非但不笨,而且还很聪明。第一次考试,他成绩倒数,第二次,他的成绩就有了起色,等到进入高二的时候,他已经是数学老师的得意门生了。三年以后,肖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

有关雅量

男孩的雅量与争强好胜

不知不觉,曾经襁褓中的小毛头长成小男生了,作为父母,多么希望他成为一个如同天空、高山、大海一样宽容的小绅士啊!那么,在培养雅量品质的过程中,我们的小男孩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呢?

对于志强来说,他所遇到的最大麻烦恐怕就是争强好胜了。这可是一个具有鲜明男孩特征的问题——我们并不是说,女孩就不会争强好胜,可是男孩们似乎天生就抱有支配他人的决心——男孩们总是试图向他人证明自己更强壮、更快、更聪明以及所有凡你能想到的方面,正如麦科比在《两性》一书中所说:“谁更强硬的问题似乎对于男孩比对女孩来说更重要的多。比起女孩,男孩为了建立和保持支配地位作着更大的努力。” 男孩们的竞争开始于幼儿园,并在小学时激烈起来。这似乎是男孩们成长的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男孩都能通过斗争的考验,并且培养出健康的绅士风度。

 


男孩一遇见新的群体就试图确立他的支配地位,然而“第一”只有一个。正如在刚才的例子中,志强既要确立在群体中的领导地位,还要为维持这一地位做出努力。那么,男孩如何面对来自他人的挑战?男孩又如何对待在竞争中失利的状况?更或者,男孩如何对待群体中的“失败者”?对教育者而言,尊重男孩的成长方式是必要的,但也要给予男孩适当的引导,毕竟对男孩而言,学会在竞争中正确面对得与失,做到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体谅别人才是最重要的。

绅士课程:为男孩打造宽容乐观的世界

雅量是绅士必备的一项个性品质,也是现代人最基本的一项道理要求。雅量是虚怀若谷:对不如自己的人不弃,对强过自己的人不卑,对自己的成就不沾沾自喜,并且以谦恭的心态对待批评;雅量是纳新处变: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允许他人犯错并予以改正的机会,接受新生事物,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情就有多大。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富有雅量的人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所以他们乐观向上,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也因此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潜能。那么,如何为男孩打造这样一个宽容乐观的世界呢?

有关金钱(绅士版)

男孩“穷”着养

志强和姗姗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爸爸工作非常忙,经常在外地一待就是个把月,家里的事情只好都交给妈妈处理。每次爸爸出远门的时候,都会分别跟小兄妹交待几句。爸爸总是跟志强说 :“妈妈工作很辛苦,你是男子汉,要代替爸爸照顾妈妈。”每次听到爸爸这么说,志强就会踮起脚尖,像个小大人似得拍拍爸爸的肩,说:“爸爸放心吧!”

志强说到做到。每次爸爸出远门,志强都会减少跟朋友玩的时间,主动帮妈妈做更多的家务。妈妈发现,志强做的事情,几乎都是平时爸爸在家做的。比如每天吸尘打扫、淘米洗菜,有时还会给全家做早餐。有一次,恰好在爸爸出差期间,姗姗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志强就包揽了买菜、给姗姗送饭的工作。那时志强才八岁,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零用钱支配计划,妈妈还是不确定志强能不能完成买菜的工作,但是她决定给志强充分的信任。妈妈打开家庭开支计划本,跟志强说明家里每个月的收入、开支是多少,用在伙食费的开支又是多少,然后把一周的伙食费用交给志强,让他自己去把握。

让妈妈吃惊的是,志强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他不但做到货比三家,还研究出什么情况下菜价会比较便宜,而且每次志强还在预算内,给生病的姗姗买一份“小灶”。志强把每一次的花销都记在笔记本上,如果某天稍稍超过预算,第二天就减一些,这样一周下来,就达到了收支平衡。

妈妈意识到,这是平时给志强的理财教育起作用了,要是志强没有零用钱支支配的经验,怎么会做得这么井井有条呢?妈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对志强的信任也是对的。在整个事件中,妈妈没有主动给志强提出建议,而是对志强的做法表示信任和感谢,这份尊重和支持使志强倍感自信和自豪,他不断地受到激励,因此更加关心家人,并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通过这件事情,志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跟妈妈的感情也更加紧密了。有关交流(绅士版)

发火是男孩哭泣的方式

小东曾经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特别是进入小学之后,他天天跟一帮“小哥们”混在一起,同时跟父母渐渐疏远。

小东的父母前来咨询,他们很为小东担心。他们并不担心小东被“小哥们”带坏,事实上,他们已经作了一番考察,证实小东的朋友们都是学习还不错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什么行为问题,他们的家庭也都是很正常的家庭。也就是说,小东交了一帮很不错的朋友。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小东在幼儿园就认识了这些小朋友,他们都很喜欢打闹,不喜欢流露情感。”小东的妈妈回忆说,“开始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男孩行为,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儿子虽然整天在我眼皮底下,我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小东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跟我们亲密了。他表现得很冷淡,就像一个小陌生人。每次我问他怎么样,他就显出一副不知可否的样子。我们是他的父母,也应该是他最亲近的人,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我们呢?”

妈妈觉得小东的气质有些不同寻常,可是爸爸并不这样想。不仅如此,他还很欣赏儿子这种在在人前不露声色的个性。“他才十岁,可是表现得很像个男人。”爸爸说,“有一次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膝盖伤得很厉害,可是他一滴眼泪也没掉,只是告诉我带他去医院。他还参加了足球队,是一个技术很棒的中后卫。我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色,所以很为他骄傲。”

可是爸爸的骄傲在不久以后变成了担心,这也是他同妈妈一起来咨询的原因。“这些天他的情绪很坏,显得很狂躁。他一会儿嫌奶奶做的饭不好吃,总是“老三样”,惹得奶奶偷偷掉眼泪;一会儿又去欺负小表妹,——尽管我们一再告诉她要爱护妹妹。就在昨天,他跟人打了一架,只是因为同学不小心踩了他的脚。”

我们给小东的父母提供了一个方案。晚上,当小东再一次发火,把全家的情绪搞得一团糟以后,妈妈将他送入房间,让他一个人呆一会儿。然后,妈妈又过来跟他谈:“你不高兴,是因为别人惹你生气了,是吗?”

开始的时候小东不愿意说。过了一会,经过考虑,他才简单地说了一句:“是的。”

“那么,是什么事呢?”

小东终于告诉了妈妈,他的足球队加入了一位新成员,也是一名中后卫,技术不如小东,可因为是教练的亲戚,所以教练把参加比赛的机会给了他,而让小东坐冷板凳。

妈妈没有直接提出解决的办法,而是问,“你觉得怎么样呢?是愤怒还是伤心?你有没有跟教练讲过,为了球队的荣誉,你更适合参加比赛?”

接着爸爸参与进来,全家一起考虑这件事。事情很快就解决了,小东得到了教练合理的解释,并且得到了上场的机会。教练很欣赏这个能够积极争取的小伙子。

 



在这之后,小东的面部表情轻松多了,也不再狂躁了。他的行为问题突然之间消失了大半。

接着,父母继续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快乐、高兴、兴奋,还是愤怒、痛苦、伤心,小东渐渐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也会哭泣。他的心情看起来愉快了很多,跟父母的关系又重新亲密了起来。

http://www.hjzcn.com/Junior/jjys/20130328/11205_17.html【晓岩转】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