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聊聊情绪
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很多家长都有意无意地被推到了智力培训的机构中,为的也是不让孩子在将来的考试中落榜。这都无可厚非,但每每看到新闻说XX学校优秀学生发生伤害事件时,总让人觉得惋惜。这样一个各门成绩优秀,各项才艺优异的学生,前程似锦,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毁了自己,毁了他人呢?
智力因素确实很重要,如果智力不高,也会被贴上“低能”、“弱智”的标签,这是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听到看到的。但是光有高智商就代表你是个幸福的人吗?未必。所以有人又提出了“情商”这个词,叫EQ。
情商是什么?我先说个例子
(周末,爸爸妈妈休息,天气不错,就决定带阳阳去动物园走走,看看阳阳平日里最喜欢的蛇。当他们走到爬行动物馆时,妈妈指着玻璃墙里的大蟒蛇说:“阳阳快看,这就是你平时在家里最喜欢的大蟒蛇,看它的嘴巴多大,牙齿非常尖锐…….”妈妈正在仔细阅读大蟒蛇的介绍,并一一做解释,希望阳阳能听的懂。但此时的阳阳,两眼盯着蟒蛇,表情非常凝重,完全听不进妈妈说的话。突然就拉着妈妈的手说:“走,妈妈,赶紧走,快点离开这里!”妈妈很奇怪就问:“阳阳,你怎么了,这不就是你最喜欢的大蟒蛇吗?你在家不是总嚷嚷着要来动物园看吗?今天来了你怎么说要走啊?”阳阳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不要看蟒蛇,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此时妈妈板着脸说:“今天特地带你来的,门票也很贵,好不容易来了你这就要走,你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待在这里,我要回家”阳阳边哭边嚷嚷着。这下妈妈来气了:“你这孩子太不听话了,胆小鬼,没出息,这蛇又不会出来咬你,你怕什么?典型的叶公好龙。”这下可好,阳阳哭得更加厉害了,而且还动手打了妈妈。)
下面的故事先不说下去,我们先说说阳阳和妈妈。阳阳有情绪,他喜欢蛇,但看到真的蛇,他害怕,恐惧,抵触,抗拒;妈妈有情绪,他看到阳阳反应那么大,觉得不解,疑惑,直到后来的愤怒。就一件小事,去动物园看阳阳喜欢的小动物,怎么就会双方的情绪都一发不可收拾呢?是什么让亲子双方产生了情绪呢?
在我们的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它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杏仁体在人的各种情绪反应当中例如愤怒、焦躁、惊恐等充当了指挥所的角色。它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以便更深入的了解。
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就一件小事,阳阳和妈妈就情绪相对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身体是很多细胞组成的,细胞是需要有营养的物质供养,慢慢有了生机。情绪是我们大脑细胞对外界的感觉做出相关的生理反应,产生了情绪细胞。它也跟其他细胞一样需要养分,它有自己的生命力,只是它的成长需要的是相对不营养的物质。如果不喂养它想要的,它会制造些信号,让身体产生这些不营养的物质供给它。这就相当于肚子饿了,肚子会发出咕咕叫的信号,接着我们得吃饭填饱肚子,不然肚子会一直叫,饿的厉害了还会肚子疼。一旦它吃饱了,自然就不会再要求继续豢(huàn)养,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会来,同样也会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一顿饭吃时间长一点,短一点,这样比较好理解。
情绪就是身体的必需品,或者说缺了它也就算是一“残疾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情绪,任何事刺激他都不会有反应,那他还是个完整的人吗?但是面对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情绪结果,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 我的态度是:全身心地接纳。因为任何情绪如哭闹、执拗、逆反、暴怒甚至暴力,其实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表现,而很多时候只是人们对情绪的态度不正确。
当大人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立刻消除 (停止哭闹,别烦我);打压情绪(不许哭,再哭就打了啊);否定孩子(这有什么好哭的,一点小事)。无论你是上述的哪一种,我认为你都没有认可和接受情绪的存在。好比情绪细胞要吃饭了,可是却被误解、否定或者无视,但是饥饿的状态一直存在,你不给它吃饱了,饿的状态不会改变。所以接受情绪,认可他,知道他正在有需要,他来了,接收它吧!
所以上面故事里,阳阳和妈妈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可关键是他们都无法接纳对方的情绪。阳阳不能接纳妈妈的,因为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生气,明明自己很害怕,却还要说自己胆小,阳阳实在无法理解。而妈妈也无法接纳阳阳,阳阳平时喜欢蛇,这次特地来看,他却说:“不要,要回家。”有点无理取闹,有点蛮不讲理。由于不明白对方情绪的真正原因,导致母子两个闹得不愉快,阳阳甚至动手打妈妈,表示他坚持反抗的态度。
如果此时,妈妈能说:“孩子,你怎么了,为什么要回家,能告诉妈妈吗?”阳阳说:“妈妈,这个蛇太可怕了,那么大的嘴巴,还吃活生生的小鸡,太吓人了。我现在一点都不喜欢蛇,我只想离它远远的,妈妈我们走吧!”此时,妈妈可以抱抱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然后带着他离开,并说:“妈妈也觉得大蟒蛇吃东西的时候,嘴巴大的吓人。不过阳阳不用害怕,蛇在玻璃墙那边,她不会伤害你。你觉得蛇吃小鸡可怕,那我们就不去看了,我们看看别的展馆吧!等以后你什么时候想看我们再来。”阳阳点点头。
这样的结果,妈妈明白阳阳的情绪,阳阳知道妈妈跟他有同感,双方都开开心心地接着玩,多好啊!所以情绪就是生理的一种需要,它既然发生了总有原因,问问怎么了,说说为什么,接纳了情绪,其实也没那么困难。接纳其实就是理解,明白它是什么,怎么会有,如何去帮助它离开,让自己安静下来。
我们接着讲上面的故事,阳阳多次向妈妈表示他的情绪未得到妈妈的同感后,他动手打了妈妈,而此时正好被买汽水回来的爸爸看到了。爸爸非常严肃得看着阳阳,然后凶了阳阳:“你这是干嘛?为什么打妈妈?带你出来玩你还不高兴了,以后再也不带你回来了,太不像话了。”这个时候的阳阳不但是委屈,而且有种被恐吓的情绪。他觉得爸爸不问青红皂白先责怪他,而且还说以后再也不带他来玩,这简直难以接受。于是阳阳做出了过激的行为,在地上打起滚来。阳阳爸爸火一上来,就是拉起来一顿揍,最后本来非常愉快的亲子游乐时光就彻底泡汤了。
故事讲完了,阳阳爸爸做事不问缘由,而且还当着众人的面说教孩子,最后升级为打骂孩子实在是不应该。作为爸爸,在他离开去买汽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毫不过问,只凭孩子打妈妈的一幕就立刻做出反应,太过偏激。爸爸可以换个角度,问问孩子,出来玩是很开心的事,你为什么哭?你想表达什么?妈妈怎么你了,我能和你单独聊聊吗?避开妈妈,和阳阳谈谈,听他的表达。然后再和妈妈聊聊,听听妈妈的观点。前因后果都了解清楚后再处理阳阳打妈妈的问题,我想肯定比故事里的结果强。
爸爸的情绪是因为孩子打妈妈,妈妈的情绪是因为阳阳嚷着要回家,阳阳的情绪是因为原本喜欢的小蛇原来这么可怕。这样一个连锁反应都因为孩子没有正确认识蛇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我们给孩子看的图片,动画都是非常可爱的卡通形象,而现实生活中,蛇是怎么生存的,完全不知道。所以找到问题症结的所在,这一切情绪都是可以避免的。
虽然我们的情绪来的很快,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抗拒情绪,什么情绪来了都可以,接受他,然后找到原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然后想办法扫除一切会产生情绪的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冲突。
那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情绪呢?我给出三点意见
1. 认识别人的情绪,家长要用相对丰富的文字来表述情绪,譬如悲伤、害怕、恐惧等等。还可以借助绘本,我家有一本绘本叫《各种各样的脸》,其中有各种的表情:悲伤,风怒,威风,哭泣,开心,等等。这能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2. 认可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把孩子的哭闹、悲伤等等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已经认可了他的情绪,并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表现。譬如别人抢了弟弟的玩具,弟弟哭这是最自然的,我们要认可他。
3. 表达情绪,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哭闹,不理人,一个人独处等等这样的方式都可以,只要不是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方式都可以。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破坏周边的环境、物品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等情绪被发泄出以后,那情绪就吃饱了,自然就会消失了。
这就是我今天的练兵课程,其实后面还有故事,因为爸爸还没有登场呢,时间关系,我就不耽误其他老师的练兵时间,下次有时间接着与大家分享。谢谢各位的聆听,这是我在看听周老师讲自制力时候,想到的主题,然后结合自己之前的一篇博文,做了这段分享。希望老师多多指正,并给出宝贵意见。万分感谢!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