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杨澜谈艺术 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力量

9年前 [02-03 16:46 周二]

杨澜说:艺术是一种精神成长的力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完整的教育的权利。


城里的孩子忙着上各种艺术班、音乐班,而随迁子女、流动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这几年来,阳光文化基金会致力于把流动儿童带进艺术殿堂,组织大家看话剧、看芭蕾舞剧,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特长,促使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


杨澜说:艺术是一种精神成长的力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完整的教育的权利。


从“芭蕾走进校园”到“百千万计划”再到“阳光艺术团”,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杨澜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巨大改变:“这些孩子不仅更有自尊心,更有团队精神,也能够学会和老师家长彼此之间的沟通,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渠道抒发情感。”因此,杨澜也在2013年启动了新项目——阳光艺术教室,目的就是让艺术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终身朋友。



杨澜说,“其实最初希望把艺术教育能够带给一些缺少机会的青少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素质或者是唱歌跳舞那么简单。一开始我们体会到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性,因为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人格成长和整个的情操的陶冶方面会带来终身的影响。在中国这个方面过去关注得比较少,大家会比较关注比如说孩子的吃饭的问题,住宿的问题,有没学上的问题,但是慢慢的当政府越来越多的能够满足义务教育阶段的这样一些基本的保障以后,其实艺术教育常常是被人们忽略的环节,特别是缺少机会的青少年。”


其实,他们当中不仅有很多人是有艺术才华需要来挖掘,还有更多的人他们终生都需要一种审美的熏陶和一种基础,但是由于师资、资金还有见识眼界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孩子通常没有这样的机会。其实我们是从孩子的物质的保障,更多的地转向他们精神的成长这个领域。我觉得这也是中国这个社会慢慢在进步的过程当中会自然发生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一开始是给北京两所公读学校,被人们称为“问题青少年”的孩子进行了教育。


而杨澜所关注的艺术,所关注的流动儿童的教育,不是为了发掘一两个天才艺术少年,培养一两个朗朗,或者让孩子们学会一两个方面的技能,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的渠道,让他们把美作为人生的启蒙,让艺术成为他们一生的朋友,实现流动儿童的人格成长、社会融入。


艺术教育首先是情感和心灵的教育,所以一定要基于更先进的教育观。


也就是说,不要把孩子作为某种工具,只是教给他们某种谋生技能,而是要把他们看作可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应该从个体的发展机会去看待流动儿童的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流动儿童受到了尊重,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体现并激发出来。通过艺术教育,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社会公民,而不是摇头摆尾、取悦观众的小演员。”杨澜表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xMTg0MA==&mid=201431780&idx=3&sn=c456ba36e952836bcd9c83f02d5c40cd&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