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转]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八位母亲

9年前 [02-10 18:29 周二]


 

 

    1.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带着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2.徐母

    徐庶是三国颖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元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刘备?都是因为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3.岳母

    岳飞(1103~1142)自从枪挑了小梁王,大闹比武场之后,和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家乡河南汤阴,闲居起来。

    这时候,北方金国兴起,四太子金兀术率领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败无能,无力抵抗,被金兵占了都城汴梁(今开封),皇帝钦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掳到北国。金兵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河南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颗粒无收,百姓生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岳飞和母亲、妻子在家苦守清贫,甚是凄凉。王贵、汤怀、牛皋几个人的父母相继过世,几个人耐不住饥寒,未免去做些不洁之事。岳飞几次劝他们休取不义之财,他们也不肯听,最后竟一齐去山中落草了。岳飞见这般光景,心中悲伤不已。

    一天,岳飞正与母亲在家中说话,有人前来叩门。岳飞把那人接到屋中,谈话中才知道来人是洞庭湖杨么起义军的部将王佐,因杨么久慕岳飞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来聘请前去相助。当下王佐拿出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聘礼。岳飞正色说道:“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坚辞不收。王佐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收拾起聘礼回山去了。

    王佐走后,岳飞进去将这些细细说与母亲。岳母听罢,沉思了一会,就让岳飞去中堂摆下香案,端正香烛,随后带媳妇一同出来,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又叫岳飞跪在地上,媳妇研墨。岳母说道:“孩儿,做娘的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了!”岳飞听罢,说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便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取过笔来,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尽忠报国”,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岳母问:“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岳母流泪道:“孩儿,你怕娘的手软,故说不痛。”说罢,咬着牙根刺起来。刺完,将醋墨涂上,使永远不褪色了。岳飞起来,叩谢了母亲训子之恩。

    这时,宋康王在金陵继位,为高宗。朝廷传下圣旨,聘召岳飞进京受职,率兵讨贼,图复中兴,报仇雪恨。岳飞接了圣旨,即刻收拾停当。岳母叮咛孩儿,勿忘“尽忠报国”。岳飞拜别母亲,又嘱咐了妻子,这才上马进京去了。这以后,岳飞领兵几次大败金兵,力图恢复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桧一伙,私通金国,陷害忠良。他们把岳飞骗进京,诬他谋反,下在狱中。审讯中,岳飞脱下上衣,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赫然大字,凛凛正气,贯冲斗牛。但邪恶猖獗一时,岳飞终被害死于风波亭。可是,岳母训子报国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飞的美名却千古流传。


    4.孔母

    历史上关于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鲜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亲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鲁国的始祖,周公旦的长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孙子。

    据说孔子的父亲当年娶母亲的时候年纪已经是六十多岁,而颜氏女则不满二十岁。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在当时不合礼仪,故有《史记》中记载“野合”之说;有说在野外合欢,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孔子约三岁时,孔母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外公的直接传授,使孔母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孔母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子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

    正是有着这种母子情深的依存关系,才有了《礼记·檀弓》里故事的发生:孔子在其十七岁时,其母仙逝,孔子坚持父母合葬,因母耻于野合之事,未曾告诉父墓所在,孔子为了打听父墓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


    5.欧母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10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他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本六卷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允许,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大开眼界,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阅读。宋朝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对母亲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啊。

    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


    6.陶母

    陶侃(259年~334年),是东晋名将,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他有一个非常贤惠又深明大义的母亲。陶侃的先辈,史书上记载不详。其父陶丹,是吴国的边将,官至扬武将军。扬武,系杂号,地位不高。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像陶侃这样“望非世族、俗异诸华”的人,处境就更为艰难了。

    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后来,陶侃在县功曹周访的荐引下当上县主簿,才开始摆脱充当贱役的地位。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随范逵而来的奴仆也觉得大过所望。

    等范逵离开时,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很感动,临别时问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赶忙回答:“欲之,困于无津耳”。范逵遂向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有能名,迁主簿”。这时恰逢州部从事来到郡里,他想借视察之名勒索赂贿,陶侃便让手下诸吏安心办公,自己出面对从事说:“若鄙郡有违,自当明宪直绳,不宜相逼。若不以礼,吾能御之。”从事听了便退了出去。陶侃也未忘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众僚属皆面有难色。唯陶侃说:“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于是请行,众咸服其义。后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陶侃,陶侃对他特别虚心谦恭,使得太守大为惊讶,临别时对他说“君终当有大名”。令其子和他结交朋友,而后才离去。

    有了这样的关系,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分,陶侃可以进入洛阳与上层名流结识,去实现他的大志。

    不久,陶侃做了渔梁吏,食用官府的鱼(腌鱼)。他念起贫寒中的母亲,就用陶罐盛了一点鱼送给母亲。不料母亲不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为陶侃后来做官的廉洁奉公打下了基础。

    大约在元康六年(296年),陶侃到了洛阳。当时的洛阳,经过几十年的修复、重建,又变得十分繁华、热闹起来。但是,京城的繁华却没有给陶侃带来什么锦绣前程。实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晋在选官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族子弟凭借自己的父、祖余荫即可身居要津,并不为今后升迁而费神。

    陶侃也深知像他这种身分的人,没有权门当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阳官场上站住脚的。因此,他去求见“性好人物”的司空张华。但张华却“初以远人,不甚接遇”。陶侃对张华的轻视并不灰心。多次求见,“每往,神无忤色”。张华在和陶侃谈话时,大吃一惊,认为他不同常人,陶侃很快便在张华的推荐下作了郎中。郎中有资格入选各类官职,但像陶侃这样的穷贱之士是根本挤不进那些显要的官位。

    陶侃在洛阳呆了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这期间,西晋的内乱愈演愈烈。永康元年(300年),赵王伦废贾后。第二年又废惠帝自己称帝。动乱就由宫廷内发展到宫廷外。洛阳内外已成为诸王军队冲突、争夺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寓居洛阳的江东士族纷纷返家避乱。此时陶侃已经认识到,在洛阳的这种门阀政治下,他是难于出人头地的。又因受到江东士族纷纷返回家乡气氛的影响,他也准备南下了。

    时黄庆已经作了吏部令吏,举荐陶侃补任武冈县令。武冈是荆州南部的一个县。这时的陶侃已经四十多岁。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的关系很紧张。他遂弃官回家。以后又当过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晋末江南的动乱给他以侪身戎旅的机会,恐怕他终生也只能当个县令之类的小官。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为陶侃施展才干提供了机遇。就在这个时候,对陶侃一生影响巨大的母亲病故了,终年75岁。陶侃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坚持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屋子外面去,晚上又如数搬回来。部下问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的志向是领兵横扫强虏,恢复中原,如果不锻炼一个好身体怎么可以呢!


    7.佘太君

    佘太君(折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女,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扆之女。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扆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曰不食而亡。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8.顾母

    顾炎武(1613—1682),著名爱国学者。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为太学生王逑之女,出自书香门第,年轻时便失去了丈夫。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精力都放在教育嗣子顾炎武身上。这位颇有远见和学识的旧时知识分子,不仅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重视对孩子道德情操的培养。

    顾炎武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爱国思想的教育。顾母教其读书识字,特别注意选择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内容的教材。为了不断更新内容,每当夜幕降临更深人静之际,操持家务劳累了一天的顾母,仍拖着疲惫的身躯秉烛夜读,悉心翻阅《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将其中精心选出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她经常给幼年的顾炎武讲各种爱国的故事,讲屈原怒沉汨罗江;讲文天祥、于谦为了坚持民族气节而宁死不屈。讲到志士名言,她常常再三重复,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母亲辛勤的汗水,浇萌了顾炎武幼小心灵中爱国思想的种子,为他爱国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顾家有田四五十亩,收入可达小康。但顾母从不私蓄,将大部分收入资助贫困的乡邻,自己和儿子过着相当俭朴的生活,有意用生活的清贫来砥砺顾炎武的意志。她那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排忧解难的美德,对幼小的顾炎武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顾炎武生活在明末,北方清兵压境,形势岌岌可危。平时,顾母经常教育儿子要有骨气,要有民族气节。1645年5月,清军占领南京,并分兵南下,占领了杭嘉湖广大地区。由于满清贵族实行民族压迫,不堪压迫的江南各地汉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举行反清起义,顾炎武也毅然参加了义军。义军失败后,他又返回故乡参加昆山保卫战。昆山陷落,顾炎武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两个弟弟均遭不幸。嗣母听到凶讯,悲痛欲绝,她不愿做异族统治下的顺民,便绝食殉国。在弥留之际,她再三叮嘱顾炎武“我虽妇人,与国俱亡……汝无为异国臣子……”,要他“无负人,与国思,无忘先祖遗训”。“勿更出仕”,告诫儿子要坚持民族气节,不做清朝的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命完成了教育孩子的最辉煌的一笔。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EwOTQ4MQ==&mid=200266157&idx=6&sn=f4847714d7287c886e2c05fa99c47517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