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嘉宾: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退休教授。近期著作:《吾国教育病理》、《科场现形记》(编)。
采访人:蒋保信,共识网采访部主任
郑也夫
独生子女存在严重缺陷 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待很荒诞
蒋保信:现在的中国,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基本上都以独生子女为主。有人认为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备受宠爱的小皇帝,因此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但就我对身边的独生子女朋友(以及亲人)的观察而言,我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不过他们大多比较有个性,爱自由,我想这是好事。所以,我认为并没有必要把独生子女当做一个特殊群体来看待,因此在教育上也没有必要做相应地调整。不知您认为如何?
郑也夫:在中国独生子女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无论哪个年龄组的儿童或青少年,独生子女都是多数,非独生子女才是少数。要说独生子女是特殊群体,那是跟国外的青少年比,或者跟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少年比。
相比较而言,独生子女容易自我中心,缺乏独立性,我个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严重缺陷。一个人成长时的第一课,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妥协、合作、互相帮助。这些课不是诉诸语言的,但毫无疑问,大家很小的时候都学会了,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怎么能不互助,不相互妥协?但对于独生子女而言,这堂课没有了,他们没有了这个童子功。他在家里是最弱小的,大家都会照顾他,都是别人给他,而不是他给别人,他怎么能学会让步与合作?
蒋保信:但他上幼儿园时,也是跟很多小朋友一块相处,难道就不能学会互助、妥协和谦让?
郑也夫:幼儿园教育不是第一步的教育,幼儿园也只是独生子女的部分生存空间。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分割有限利益的时候,肯定要相互妥协。但在幼儿园,并没有太多这样的利益分割。
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多数家长的期待是极不对头的。即便是最愚笨的老太太,如果有一些鸡蛋,她也不会把它们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如果她只有一个鸡蛋,她就会把它放在最好的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因为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潜力,无论如何也要他读大学,认为大学是最好的篮子,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妙的。一个孩子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有些孩子不愿意念大学,未必没有其他才能,他可能擅长做推销员或者干其他手艺活,这并不需要读很多书,不需要学高等代数,但他也能过得很好。每一种工作,都是跟一种人匹配的,有的人适合读康德,有的人就不适合,但不适合读康德的人未必不能成才。
古人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因为大家都说这条路好,就让所有的孩子都走这条路,这是荒诞的。
中国糟糕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谋
蒋保信:我有个朋友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因为在课堂上话很多,结果被老师批评,回来后很伤心。朋友说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开始规训孩子,但又没办法,如果家长有想法,又会和学校的教育有冲突,所以也没法改变。而有趣的是,我前两年曾看过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报道,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读很多课外书。但他的做法遭到了很多家长的抗议,因为这并不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您怎么看这两种现象?在教育改革上,家长和学校好像是互为障碍的,应该怎么办?
郑也夫:这两个案例说明,中国教育现在变得这么糟,是政府、学校和家长共谋的结果。
很多家长是对教育的认识是非常功利的,学生不是有句口头禅吗:"家长皆祸害"。家长确实是祸害,跟学校一块欺负学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就专横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爱学习,或者说没有学习潜力,但他在社会可以做别的事情,比如做汽车修理工,做厨师,社会也需要这些角色,但家长都认为这不应该是自家孩子的选择,他应该上大学。不行就复读,哪怕上个三本也好,都是这样的。
我们刚才不是说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意识形态嘛,都以为上了大学一切就都好了,家长是这个意识形态的缔造者之一。家长加入这个共谋,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老师说为了幼儿更好的发育,这时候不要让他学算术,也不要学认字,幼儿园的教师明白幼儿教育该怎么教,但家长不干,还跟幼儿园打架,你们为什么不教识字?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不客气地说,像你们这样的SB,你们的孩子注定是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因为小孩子从小就不能这么教育,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你就开始摧残他,搞填鸭式的教学,逼着他做超负荷的功课。即使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打败了别的孩子,小学上的是重点小学,然后又上了好一点的中学,但长大了肯定也是个废物,即便考上了北大也还是个废物。我在北大教书这么多年,见了很多的学生,他们学习上没有动力,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
所以,中国糟糕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谋。政府的政策有问题,学校的管理有问题,家长则是配合政府和学校逼迫学生,最后导致整个中华民族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人才。
中国教育病入膏肓,短期无解
蒋保信:有些家长其实不想参与这种共谋,但也无能为力。
郑也夫:问题严峻就在这儿。家长中有积极配合的,也还有被迫不得不上阵的。就说高考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它不仅把所有学生都席卷了进来,还把明白的家长和不明白的家长,以及明白的老师和不明白的老师,全都裹挟进来了,这就是制度的力量。不然你不是找死吗?跟自己过不去,准备上差一点的大学,或者不上大学?听说你这孩子到了高三还喜欢诗歌,你有病啊?是不是?
所以,制度的力量是巨大的。换了在美国,高三学生就可以喜欢诗歌,并不耽误什么。
蒋保信:还可以加分。
郑也夫:还不是一个孤立的可以加分的事。在美国你想要进哈佛,SAT考试的成绩也要很高,这是一个重要的参照,但人家不单单比这一项,你还要给学校写一个陈述,谈谈你曾参与过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加入什么NGO组织等等。我外甥为什么能进哈佛?因为他在学校课堂之外的活动,也很出彩,比如他是学校的乐队指挥,这个就是很厉害的一点。虽然没有一个正式的评比,但这肯定说明他有能力。在美国,人家挑一个人,要看很多的参量。但在我们这,只看分数,你多一分就能把一批人挤掉。哈佛大学虽然也看SAT考试成绩,但你比人家多两分,最后录取谁还很难说,因为还要看其他参量和指标。
蒋保信:我们在招生的时候,把多样性的参量和指标纳入进来,也是可以的啊。
郑也夫:可以不了。我们不能保证学校老师的公心,如果大家都知道当乐队指挥可以作为录取的一个参量,家长就要花钱给孩子买个乐队指挥当了,我给学校两万块钱,让我的孩子当一个月指挥行不行?在我们这儿,社会的良心大大的坏了,全社会都是腐败的,学校里行贿的现象多了去了。现在高考录取只看分数,只要保证现场不能作弊,还是比较公平的。但为了这个公平,我们牺牲了多方面的考量。再比如推荐信。外国的中学校长经常给学生写推荐信,这是很重要的参量。但在我们这儿,推荐信首先就得作废,因为我们的推荐信都是胡扯,把每个学生都说成是最好的学生。如果你以社会活动作为参量,那也可以作假,人家有钱有关系,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社团当领袖,在那个社团当领袖,最后把社团也弄得乌七八糟。我们社会的良心已经坏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早胜出,赢在起跑线上,这是非常荒诞的。
一个人最后行不行,要到后来才知道。就像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要到他二十二、三岁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他是不是有价值的球星。但我们在早期就杀鸡取卵,最后把一代人全毁了。(本文转载几个片段,原文部分刊载于《同舟共进》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