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与孩子沟通困难的原因

9年前 [03-30 16:33 周一]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每个家长都会正确爱孩子,教育孩子,与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在教育、关爱孩子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为什么会造成亲子间更大的冲突与鸿沟?原因就在于亲子间的沟通有了障碍。
    一、家庭中常见的沟通困难
       家庭中情感的表达,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肢体语言、情感流露的表达方式。家庭中沟通问题是情感沟通时彼此眼神的接触不多、脸部表情僵硬、声音缺少情感,或是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不一致等。事实上父母亲很关爱孩子,但是因为父母亲的情感表达方式方法的不正确,导致孩子没有注意和领悟父母的意图和情绪变化,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灵,对父母关怀和诚意缺少感知和理解。此外,在亲子交流沟通中表达愤怒、失落、怨恨等情绪时,表现过激或者表达模糊,使孩子不知所踪,不能理解,从而对孩子的心灵带有伤害性。

    二、引发沟通障碍的原因
    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出现的困难,究其原因,是在于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定位不准、心态不够端正。

    (一)命令、指挥支配、警告威胁
    很多父母为了达到对孩子的管教预期目标,通常把自己定位在权利的实施者层面,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用父母的权威去命令孩子做事。这种情况下的沟通是定位在以我为中心的单向沟通而非双向沟通,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而不是听孩子说出自已感受和想法。孩子虽然暂时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之下,久而久之,就把孩子的沟通之路堵塞,失孩子成为服从命令的机器,缺少自主意识。

      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没达到自己的期待而动怒,斥责孩子,父母宣泄怒气的无心话语,会让孩子情感受到挫折,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上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二)贬损、挖苦、讥笑、羞辱

    孩子的表现达不到预期时,有的父母可能在盛怒之下,以贬损、挖苦、讥笑、羞辱的语气来表达不满和失望,这样就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失去努力的动力。
    (三)盘问、审问、诘责、训斥
    对待孩子的不诚实和狡辩,有的父母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觉中对孩子怀有成见或敌意。没有分析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外内,不能站在对方角度看待问题,常常在语言上表现为盘问、审问、诘责、训斥,这就会让孩子自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负面的形象,从而对父母起反感,因而感觉受挫,进而放弃与父母沟通的想法。
    (四)教条、否定、拒绝、疏离
    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解也有了动态定型,给孩子进行固定思维的评价,也贴上了标签,所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往往对孩子采取灌输式的说教方式:“当一个学生就是要上学,你不知道吗?”“你怎么会这么差,不努力怎么考大学?”虽然这是父母在表达关心,但是教条式的说教,不能安抚孩子的心情,甚至会激起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感,引起强力的反弹,无法解决问题。当孩子不断被父母否定,拒绝孩子,疏离,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自然也会对自己贴上负面标签,他也就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了。
     当父母与孩子产生沟通上的问题,首先父母应当从自身找原因。父母是否是把自己定位不准,是不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是否进行换位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存在欠缺…。再就是通过分析孩子的心理轨迹,发现其喜好,从其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掌握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辨事物的对错是非美丑,提高其沟通的意愿和能力,用心灵和诚实去感化孩子,从而把握沟通的主动权,正确引导孩子的交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