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名著导读:卢梭《爱弥儿》详解

9年前 [04-06 09:40 周一]

名著导读:卢梭《爱弥儿》详解


图片



    教育要“归于自然”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从目的上讲,教育要以发展人的善良天性为己任。二是从方法上讲,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应以自然因素为中心或相一致,才能收到成效。

    为了实现自然教育的理想,在家庭教育方面,卢梭建议把儿童身体保健和锻炼当成主要内容。

    他提出了以下一些主张:

  1. 孩子的生活环境要健康,最好是在乡村的自然环境中;

  2. 儿童的饮食要朴素,多吃水果蔬菜,食肉太多,容易生病;

  3. 儿童衣着要宽松、适当、朴素。

  4. 儿童的睡眠要充足。

    另外卢梭还强调要让儿童接受多方面的体格锻炼,如忍受痛苦、忍受疾病、参加体育锻炼等。他认为人们只想到保护孩子,以防他死去,这是不够的,人们应该“教孩子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也能够生活”,因为“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我们感到我们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

    (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人类的最高理想是自然人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为“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不受传统(父母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

    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

    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

    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而这些特征正是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被忽略掉的一些重要内容。

    卢梭告诉我们,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作为父母,不要为儿童确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要去强迫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应当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够得到和做到的事,只想他喜欢做的事,因为自由是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


    (三)应该把孩子看作孩子

    教给儿童的知识要对儿童有用,而不是看它是否对成人有用。

    卢梭主张教育以儿童为本位: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成人以固有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因此,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培养一系列自然的习惯,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强制养成的习惯永远也不能消灭天性。举例来说,有一些被我们阻碍着不让垂直生长的植物,它们就具有这样的习性。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它倾斜生长的方向,但是它们的液汁并不因此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发育的话,它又会直立地生长的。人的习性也是如此。只要人还处在同样的境地,他就能保持由习惯产生的习性,虽然这些习性对我们来说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况一有改变,习惯就消失了,天性又恢复过来。教育确实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

卢梭一再呼吁人们:要爱护儿童,要让儿童在成人面前像个真正的儿童一样生活,不要压抑他们的个性,不要让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条,更不要体罚儿童。家长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四)让孩子在“做”中学

    “要让孩子从‘做’中学习,而避免繁琐的讲解;不在于告诉孩子真理,而在于孩子探索真理的过程;允许儿童充分地进行自由活动,而不应强制儿童像服苦役似地不断读书。”

    卢梭在《爱弥尔》中,列举许多在现实中师生共同活动求知的事例。例如,爱弥儿在茫茫的林海中迷失了路途,于是在成人的指引下,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和森林所在的部位,推断出回家的道路。爱弥儿就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会了天文和地理知识。又如,在市集上看到玩戏法的人用一块面包逗引一只在水上游动的蜡制鸭子,回家后,师徒二人亲自动手做实验,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爱弥儿懂得了有关磁铁的知识。


    (五)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

    教育孩子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婴儿期,主要通过自由的活动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教育;幼儿期,主要进行感觉教育,如触觉、视觉、听觉;青年期,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使少年儿童获得知识;青春期,主要进行道德教育、性教育和宗教教育。


    卢梭在《爱弥尔》中,反复强调:“教育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从最初就要把他放在他应处的地位上,而且要保持他在这个位置上”。根据儿童及青少年身心的发育过程,卢梭把未成年前的人划分为四个阶段,逐一指出各阶段的身心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设计了一些重点教育内容。


    (六)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不要用理性的说教去教育孩子,而要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孩子的榜样;不要因儿童说谎而惩罚儿童,而要让他明白说谎带来的不良后果;不要强迫孩子去布施。

    卢梭认为,谎言有两种:一种是就过去所做的事情撒谎,即“否认他所做过的事情,或者硬说他做过他没有做过的事情”;一种是就将来承担义务的撒谎,比如撒一些不打算遵守的诺言。撒谎不是孩子的天性,事实是:儿童如果要撒第一种谎言,那无非是想要逃避大人的惩罚,“你不找他的岔子,你不惩罚他,你不强迫他,他为什么不像告诉他的小伙伴那样天真地把他所做的事情都告诉你呢?他不可能认为向你承认就会比向他的伙伴承认会遭到更大的危险。”对于第二种谎言,则是因为儿童的理性不够发达,他们只想到眼前的情形,对于将来是无法预见的,“如果叫他答应他明天从窗口跳出去,就可以免掉他一顿鞭打或给他一包糖果,他也会立时答应的”。

    既然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卢梭认为,首先家长不应该因为儿童说谎而惩罚儿童,而应该要使儿童明白如果撒谎的话,种种不良后果将会自然降临到他的头上,而不是由于大人的惩罚使她害怕。比如“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育事例。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必须十分慎重,不要提孩子无法做到的要求,“一个愚昧的教育者由于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以致时时刻刻要孩子答应做这个做那个,既没有分别,也没有选择,而且数量也过于繁多,弄得孩子十分烦恼,承担了许许多多的诺言,结果使他把那些诺言看得满不在乎,置于脑后,认为不屑于遵守,甚至把它们看作一套空话,觉得做出了承诺又破坏诺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关于教育儿童布施行善的问题,卢梭告诉父母,不要单单地让孩子去布施,这会使他觉得是大人不屑干才会让他去做;也不要简单的让儿童模仿家长的布施行为,因为儿童并不知道布施物的实际价值。“一个孩子是宁愿把一百个金币而不愿把一块点心给人的”。儿童的本性是善的,但是他又是没有理性的,因此父母要用适当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他,同时又不使他单纯的模仿。


    (七)女子教育要适应性别差异


    女子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像男孩的教育一样,对女孩也应该首先培养健康的身体;女孩子不可以整天坐着不动、娇生惯养,而应当尽情游戏,免除过分的束缚。


    儿童的才能与器官的内在发展与先天的年龄、个性与性别差异存在关联,而这些都是属于自然教育的范畴,是完全不能由我们控制的,所以各种教育必须以自然教育为中心,遵循儿童的自然特征。也就是说,“归于自然”的教育既要以发展人的善良天性为己任,同时,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如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就是不一样的。


    《爱弥儿》卢梭(儿童天性的庇护者)

第三节 家教启示:儿童绝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

    (一)尊重儿童的权利和自由

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或附属品。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权利,把儿童看成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让儿童的天性真正释放,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因材施教,不要强迫儿童。


(二)利用“自然后果”教育孩子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正面引导不能使孩子明白道理,家长可以对其采取“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例如,孩子把刚买的玩具都扔到了门外,家长不必急着帮他找回来,就让那些玩具在外面,或被别人拿走。当下次儿童提出玩玩具时,你可以告诉他,在上次被他扔了,现在已经没有了,结果他不能再玩他心爱的玩具。如此他尝到了自酿的“苦果”,才会意识到不对,下次才不会那么做。


(三)只想到保护孩子是不够的

卢梭认为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而应该教孩子如何生活。爱弥儿学走路的时候,卢梭把他带到草地上去,“让他跑,让他玩,让他每天跌一百次,这样反而好些:他可能更快地学会自己爬起来。从自由中得到的益处可以补偿许多的小伤。……也许身上常常有点伤,然而他永远是快乐的。”


(四)对儿童进行自然的直观教育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应该让他们直接面对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通过探索和动手实践来学习。例如,针对城里孩子的浪费现象,我们可以把他们安排到贫困地区去暑期实践,让他们自己切身去感受贫困孩子的生活,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又例如,他们不爱劳动,我们可以让他们去郊区为农民摘棉花和蔬菜,让他们知道劳动的价值并热爱劳动,同时更加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更加爱他们的父母。像这样的社会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孩子“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如此所得的收获将收益非浅。


(五)道德教育要靠身教而非言传

    儿童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身体感受的东西比对语言灌输的东西更敏感。因此,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卢梭的基本主张是要依靠父母长辈的身教而非言传。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们常常是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修改”自己的言行的。每位家长都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平时的行为给了孩子怎么样的影响?所谓身正为范,自身道德不合格的家长又如何能教育出有道德的孩子呢?


    第四节 精彩语录: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1.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2.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3.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以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也能生活。

  4. 要爱护儿童,要让儿童在成人面前像个真正的儿童一样生活,不要压抑他们的个性,不要让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条,更不要体罚儿童。

  5. 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学。

  6.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真理的内容,而在于探索真理的过程。

  7. 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识字的最好办法,其实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

  8. 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们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的,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

  9.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