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原创)从《穹顶之下》谈起

9年前 [04-18 21:33 周六]

( 这篇稿件原本是我计划3月8日在中华家庭教育讲堂给父母和指导师们做的讲座,可是由于和组织失联了,没有“直播”,现在贴在来,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尊敬的各位专家,家长,指导师朋友大家好:

 

我好像和三月非常结缘,去年也是三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年是如此。今天很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诗歌开启我们今天的讲座, 三月八》文:王道


有一种鲜花
开满时光的山崖
拾级而上的美丽
女儿、妻子和妈妈

有一种精灵
纺织岁月的云霞
在爱情的枝头
萌动生命的幼芽

也曾会女儿媚态
也曾经豆蔻年华
罗裙畔的风景
全是最美的图画

上不完的明月西楼
唱不尽的南雁天涯
在最冷的日子
守着最暖的床榻

一针一线的白头
密密实实的牵挂
只需秋风一缕
就能把相思融化

将青春烹成佳肴
将爱心泡成香茶
热气腾腾地端出来
一个香喷喷的家

比海洋更澄澈
比土地更博大
一个温暖明亮的日子

   一听到我谈这个题目,各位是不很失望,或者说很意外呀,我来群里是想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呀,怎么给搞个这个题目呀,呵呵,大家别急,听我慢慢到了,顺着我的思路 ,伴着大家的智慧,我想您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要不,我们就试着往下听?

228看到微信群里推荐柴静的这个片子消息,当时不在WIFI状态下,没敢打开看,31凌晨5点多醒来,再次看到微信群、QQ群中已经有多人在分享链接,设置了WIFI状态,看完了《穹顶之下》,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不可思议,第二个感觉这么严重呀。32读到群里推荐《“柴静式”教师来袭,你看到了吗?》感觉这文章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同时看一个视频,自己就想不到这么多呢?于是网络上百度了“柴静”,没有想到一下子出来这么多消息,对于柴静的这个视频的看法“观点”是各异,有些网站的整理非常详细,让我感叹牛人这么多。33学校发出通知让师生最近两天抽空观看,并写出读后感。

我写什么呢?怎么写?写的目的什么?自问自己,我写观看的感受:主观的、情绪化的;写视频的主要内容(让没有看过这个视频的人明白呈现的是什么);写柴静想传达的深层次内容;写我对中国现状的粗浅看法;写联系我的职业我要从这个视频汲取什么。怎么写?把几个想表达的标题写好,边看边写。写的目的?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这是次要的,对于我来说,我最想验证的是假期关注的“批判性思维和“知性阅读”。

 于是,再次打开《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走进画面、走进柴静、走进我的内心…
 
   一、就演讲说演讲:孩子们的演讲要关注什么?

1、  演讲的地点。我从网上百度了很多也 没有发现这是什么地方,但是给我很深的印象,下面有很多的听众,估计超千人。其次演讲台非常大,大屏幕更是超大。联想前几天看张维为的演说《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相比网络上哈佛TED课程中的演讲地。我们演讲的场合很宏大。

2、    叙事的元素(1)。柴静的叙事从一个“私人恩怨”开始,很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其次雾霾本身就是大家关注的公众话题,叙事的平静、坦然的态度和声音在喧闹的春节唤起了大家心底的渴望;“谁也不知道它的样子,对吗?”这个反问的语句很能引起听众的兴趣;画面,数据配合演讲者的内容,数据精确到:两克黑炭能有多大?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我是PM2.5”动画,”你们的每一个呼吁,我都在。”,“可是雾霾,这两年我们才听说对吗?”

3、    叙事的元素(2):

雾霾是什么?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最初雾霾被认为是“雾”,不被人重视,11年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但是我们有PM10,她是根据当时的估算,那个时候在污染期的话,PM2.5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属于今天的严重污染。但那个时候我们一直认为那是雾,我们一直把它叫做雾。

它从哪儿来?煤炭,中国的PM2.560%来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没有环保装置的汽车,全面造假贴上国标标签,这些汽车排放尾气,以及迅速增加的私家车燃烧能源带来的污染等等。

我们怎么办?清洁能源如把煤炭洗干净,制定法律,执法主体行驶权力,放开能源市场,还能源的商品属性。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陪儿子看的一个系列绘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很有意义哦。

4、  叙事播出的时间。非常好228日上线,大部分人还没有正式投入工作,有闲暇的时间103分钟去完整地观看整个视频。

5、 关键词:富集,2004年的参访,6岁小孩子的问答,175天的污染,数据来源,不同的城市数据,配乐,采样仪,伦理安全值……这些新旧名词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不对吗?

二、 由演讲说开去:联系社会,我们可以做什么?

如果说把“雾霾”比作“问题孩子”,把“柴静”当做“我们”,那么从这次引爆国人眼球的演讲中,我们要学习到什么呢?我想:柴静的三段式叙事非常好的提示了我们。

1、孩子的“问题”是什么?学习成绩不好,早上不起床,做事拖延、丢三落四,写作业马虎,早恋,斗殴,上网等等,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怎么出现的?

2、“问题”从哪个来呢?从孩子身上,家长,同辈群体,社区或社会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3、我们怎么解决?是批评孩子,家长自己还是谁?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谁负责,如何负责的文问题。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说,啊呀,孩子的问题我比谁都清楚,是真的吗?就拿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吧:M女生最近总是迟到,不交作业。我一调查,问题是吃早饭的时间不够,不交作业,和父母对着干,和男生玩耍,为什么呢?下面是我和M聊天的当天反思记录:

今天M来了,她没有找我我解释为什么昨天不来,或许她的思维里还没有这个道道,早上升国旗几个伙伴看到她来了就忙着和她讲话,被纪律班长记录了下来,这几个同学是晴、霏,利,明和诗。处罚就是每个人写说明,看到他们区区十几个字的说明,我知道也难为她们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态度决定了她们很难把一个说明写成一朵花。

     上午我没有和M接触,期待她来找我,可是等了一上午也没有,好吧,吃罢午饭,让M来到我办公室先写写自己昨天为什么不回家?不来学校?她写得不超过5行,不想回到家里,不想看到爸爸妈妈的争吵,下午没有课,我和她聊了1个多小时,原本我昨天是不打算和她聊天,直接叫其家长领回思过算了,可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

这个孩子也是一个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她也有追求爱的自由和权力,尽管她有这样的缺点和那样的缺点,做为一个长者和领路人,我可以给予她光明同样可以给予她黑暗,当然我也可能什么也给不了。哪怕我就是什么不给予,也不要给予她黑暗,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仅仅做为一个听众,听她真实的聊聊自己吧,再这近两个小时内马拉松聊天中,我们就这样轻轻地聊着,我一直提醒自己态度要温和,真心和孩子沟通,要发掘孩子的心理线路,明白这一类型的孩子到底是如何看问题的。发现她85%的是真诚的,10%是假的,5%她不愿意说的很详细。

M的个案问题最后归结主要集中在:父母感情不和,闹离婚;孩子讨厌家庭的氛围;出走;喜欢和男生玩耍。

我的分析:没有父母的拥抱就要去找别人的怀抱。其父母的问题:关注家庭的物质层面超过孩子的精神成长。

像我这类一心和书本打交道的人来说,如果我和某类父母谈:“12-18岁的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很重要,让孩子多读经典书籍,多和孩子进行精神沟通。这纯粹对牛弹琴,浪费口舌。对于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某些父母来说,更为重要的来说是填饱肚子,对于小康水平的家长来说豪车豪房,酒醉执迷才是人生的王道。至于孩子,多给点钱,吃饱穿暖,成绩不错就OK了,哪有什么这么多得区区道道……00后的一代2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物质生活一定是非常富有了,就是没有,我们这一代天才的不辞幸苦的父母们也会给他们富有,人的物质富有了,会做什么呢?让未来去见证吧。

 

  结束: 拓展自己的哪个方面?

做为指导师、教师或家长,我们要拥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为什么呢?我们接触了每一个案例都是鲜活而又迥异的,当事人很难进入同一条流,如果我们总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的创造力和来自家长的信任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对待问题孩子的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如何培养我们自己的辨识能力,我这这样理解的:⑴例举对于事件的正反两个方面观点。⑵ 找出3个以上的论据佐证己方观点 ⑶根据以上的辩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对于文本的深度解读能力,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命题显得有些宏大,简单的说,“文本”如果是孩子的话,那么有些问题是孩子自己的,有些属于家长和家族的,而又些属于社区和当地政府的,而有些可能就属于国家的,这几个区间的问题搞清楚了,你愿意如何做着就取决你的决心和意志了。我很佩服柴静,就是她能从自己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切入,查询问题的根源,指出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体制改革,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举动,当然,从视频后面一长趟子感谢的人群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没有一定的人脉支持,光凭一向情愿是很难就问题或文本深度解读的,更何况柴静可能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怎能保证楼下的“肉饼铺”他就没有“抱怨”呢?

    为了此次的讲座,我看了视频三次,同时也浏览了网上的信息,居然发现网上太多太多对于柴静演讲的评价,柴静演讲的台词,居然还发现某位兄台总结21条演讲必杀技……材料可谓很丰富,角度可谓独特。但是,我还是没有敢去细看,因为我想保持我个人思维,我想你也会这样的,对吗?经过和大家的共读,讨论然后我再去看各方神圣的见解,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问题,汲取别人的优点,明白我的“雾霾”处理方法会有新的变化,我对待“雾霾”的态度也有新变化,不是吗?

      感恩您的聆听,感恩这个伟大的节日,感恩现代网络,让我们在这里相聚!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