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治疗一个来自远方的朋友.
第一次见到他,三十五左右的年龄,黑色的裤子,黑色的衣服,一脸愁容,目光中带着警惕,带着防卫,又带着一丝无畏与无奈,似乎一切都已没有生气.在咨询室面对面地坐下,照例我职业性的问: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他说:我怕见人.听到这里,我基本明了这是一个社交恐怖症.与他进行恰当的共情之后,继续引导他:你现在很痛苦,但是每一种症状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你能讲讲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开始的吗?沉重的一声叹息把他带回到他不堪的回忆之中,整个过程在他断断续续的哭泣中继续...他生在农村,家中兄妹五个,他排行老四,从小父亲就在城里工作。母亲带着兄妹五个生活,经济还算宽裕,但母亲脾气比较暴躁,从小就未曾与母亲有深入的交流,小时候很想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去玩,可老是被嫌弃,所以小时候感觉自己很孤独,很想跟别人交流,但是又没有人可以接纳,五六岁的时候,与隔壁的小女孩一起玩性游戏,被奶奶发现后,并在吃饭的时候告知所有的家人,当时感觉很羞愧。从小都未曾有听过母亲有什么鼓励的话,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很少关心自己。在农村完成小学学业,由于父亲在外工作,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所以小学期间在同学中间虽然他很内向,他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同学交往,但还有一点点优越感。事情发生在初一的那一年,他进入父亲所在城市的一个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当时这个班级已经人满为患,迫于父亲的关系,学校接受了他。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一名,老师非常的意外,写了一篇关于他的作文,大意是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性格内向自卑,穿得很土,长得很丑,厚嘴唇,塌鼻子,小眼睛,黑皮肤,满脸疙瘩,而学习成绩非常的好等。当老师在读这篇作文时,他在下面偷偷地哭了,他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眼中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他很疑惑别人为什么会这样看我,他开始怀疑自己,回到家中,拿着镜子不同侧面地照,他发现自己真得很“丑”,从这之后他变得更加内向,他不与任何一个同学交往,可他又很渴望与人交往,并且对班中的某个女同学心存好感,可是他不知道也不敢去跟人交往,班级里面有几个同学,不爱学习,还喜欢捉弄人,每次见到他,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朝他吐口水,他很想冲上去打他们,可是他不敢,甚至没有跟他们说过话。带着这份深深的伤害,进入高中,他仍然不跟任何同学交往,她怕跟人交往,当时情绪很不稳定,他打电话给哥哥,哥哥和姐姐从家里赶到学校看他,并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当时诊断为抑郁症,医生建议住院,当时父亲正在生病,哥哥姐姐没有把他的情况跟父母讲,也没有再过多的关注他,他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假期他待在家里,谁也不理,哪也不去,经常跟母亲吵架,甚至和母亲对打,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父亲因受不了他的样子,去乡下住,然后因为心肌梗塞而去死,他很自责,觉得是自己害死了父亲。进入大学,与同宿舍的同学相处不好,经常出现严重的冲突。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父母的城市工作,他想方设法调到了另外一个城市,他恨自己的母亲,恨她小时候没有爱自己,他恨哥哥姐姐,恨他们当时草率的处理他的事情,他恨那个老师是他毁了他,他恨那些同学,恨他们为什么那样对他,他也很恨自己恨自己的性格,恨自己为什么那么没有能力,恨自己为什么总是埋没在自己的情绪里,焦虑、抑郁、烦躁、怨恨。。。他对外界充满了敌意。当他来到文汇新怡会所的时候,他已经不能跟任何人交往,他怕跟人相处,怕别人注意自己,怕跟人目光对视。。。。他说他不相信任何人。
和他建立和协的咨询关系后,用催眠结合NLP技术对他的创伤进行处理,经过九次的治疗,他的状态有明显的好转,其中经历了阻抗,经历了移情,他重塑了过去,重新经历了他的人生,带着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信念重新踏上了征程。
每一个案例都会让我沉思,让我感慨,当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用一张白纸或者一缕白色丝线来形容,而父母是给这张白纸和这缕丝线抹上第一道底色的人,如果父母的角色多一些宽容,那么孩子的生命底色就会多一些理解,如果父母的角色中多一些鼓励,那么孩子的生命底色中就会多一道自信,相反,如果父母的角色中出现一些讥笑和讽刺,那么孩子的生命底色就会出现一道羞怯和自卑,如果父母的角色中出现一些挑剔和苛刻,那么孩子的生命底色中就会多一些敌意和指责!年轻的父母们:你,希望给孩子抹上什么样的生命底色呢?如果说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个人际圈,那么学校是孩子们跟外界接触的第一个摇篮,老师的一举一动,不亚于父母曾经对于孩子的影响,你也许无意的一言一行,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种子,是爱?是恨?是喜?是悲?而这时的感知模式会深深影响孩子一辈子,而你,给了孩子什么呢?
来源:http://www.nbcuimian.com/showNews.asp?newsID=1475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