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的艺术: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9年前 [05-06 22:22 周三]
儿子一年级学期过半时,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我,儿子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得想想办法调动他的积极性老师如此诚恳,我自然一定要想办法。

  我想起曾看过的两篇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孩子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感到沮丧,妈妈怕孩子失去信心,就撒了一个谎,说路上遇到老师了,老师跟妈妈说很喜欢你。孩子听了很高兴。过了几天,孩子说被老师表扬了。看着孩子的笑脸,妈妈觉得自己撒的这个谎很值,因为孩子被激发起了自信心,努力表现,积极进取,被老师表扬;然后孩子再做得更好,再被老师表扬……总之是一个良性循环。

  另一个故事是,有个妈妈去开家长会,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但是当男孩问起的时候,妈妈却说,老师说你很好,只是需要在某处再做得如何就更好了。次次家长会都是如此。就这样,原本一个在老师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最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这两个故事中的妈妈,为了鼓励孩子,都虚构了“老师喜欢你”的话,并取得良好效果,激励了孩子的信心。

  我要不要这样效仿呢?为什么一定要讨得老师的喜欢呢?难道学习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吗?难道孩子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吗?

  犹豫中,我不由地又想起第三个故事:有个很优秀的名校毕业生,进了一家名企工作,做得也很好,但是三年之后,他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辞职了,后来的职场生涯并不顺利。为此,他去找了心理咨询师。他诉说自己当年辞职,就是因为一直努力工作,却没有获得老板的表扬,这让他很沮丧,以为自己做得不好。经过心理师分析,他才明白,他做得很好,但老板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不会时时关注他,给予他表扬和肯定。这样一个职场常识,他却在经历了一番周折后才懂得。

  我觉得有类似感受的人应该很多吧,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的。我们学习,我们努力,我们做得好,就是为了要赢得老师和家长的喜欢,老师和家长不喜欢,我们就失去动力了。

  这一切还要不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复?我觉得自己的思路已经清晰了。 

  回家我问儿子:“儿子,听说你上课很沉着噢。”

  儿子问:“什么叫沉着?”

  我说:“就是一副你自己胸有成竹,别人却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儿子又接着问啥叫胸有成竹,啥叫别人摸不着头脑,我说:“打个比方讲,上课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听懂了,这叫胸有成竹;但老师不知道,因为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这就叫老师摸不着头脑。”

  儿子哈哈笑:“老师就喜欢找女生回答问题,我还不如不举手呢。”


  “那你举过没有呢?”

  “没举过。”

  “那你怎么就知道老师不喜欢男生呢?”

  “肯定的啦。”

  “这么肯定?也许吧。不过,你下次可以试试看,说不定老师就喊你了呢?”

  “不可能,老师就喜欢女生。”

  “那你觉得女生们积极举手就是为了要讨得老师的喜欢?”

  “你以为!”

  “据我跟老师聊天的情况来看,老师看学生举不举手回答问题,其实是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懂。不过因为女生举手积极,老师只好喊女生了,你们男生不爱举手,老师想喊也没得喊啊。”

  “这倒也是。”

  “所以呢,你举手回答问题,不是为了要讨老师的喜欢,而是为了要告诉老师,这个问题你会了,你听懂了。如果你们都举手,老师就知道这个问题可以不用再讲了;如果你们都不举手,或者举手的人不多,那老师还要再讲一讲,明白了吗?”

  “这样啊。”

  这是儿子一年级时我跟他的一次谈话,后来陆陆续续还有过“作业做得好,是为了讨老师喜欢,还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新学的知识”“认真考试是为了讨老师的喜欢,还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种种的谈话,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把学习以及学习包含的种种行为,从儿子以为的“是为了讨老师喜欢”的层面厘清为“这些都是自己本来就应该做的事”。

  如今儿子已经读二年级了,前不久我去听他们的公开课,看见儿子时不时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看得我都诧异了,但那一堂课,老师一次都没有喊他,我心里暗暗嘀咕:呀,这会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啊?

  放学回家,我首先表扬他:“儿子,看你把小手举得那么高,再加上你们班其他同学,怪不得书上都说跟雨后春笋似的。”


  儿子笑,我又问:“不过老师好像都没有喊到你,你有什么感觉?”

  儿子说:“啥感觉也没有,老师顾不上呗,那么多同学举手呢。”

  听到这个答案我已经很高兴了,但忍不住又朝前探了一步:“你不会觉得老师是不喜欢你吧?”

  儿子“切”了一声,说:“我们班50多个同学呢,她喜欢了这个忘掉了那个也正常,我到现在还有几个同学的名字都没记住呢。”

  啪啪啪,我忍不住为儿子鼓起了掌。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句话转发率很高:“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内在的动力。当然,作为社会化的人,并不能够完全排除外界的肯定和支持,但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是可借,而不可全部依赖的。

我们分享本文并非否定“善意的谎言”的价值,事实上,“善意的谎言”对于不少孩子是适用的,也取得了成效。其实,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家长都应当依据具体的情境而定,孩子具有成长的内在动力,如何把这种动力激活真可谓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慢慢体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M5Nzk4Ng==&mid=205331194&idx=1&sn=1381702ff0124d958629ee429f65e836&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