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观察力是孩子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是智力的基础,更是体现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幼儿凭借良好的观察力,获取丰富的素材,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的认识,从而丰富并使得自己的语言更有依据,判断问题的正确性也相应提高。
对于客观世界的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幼儿园的游戏、学习中,依靠家长和教师的细心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和够发展起来的。那么,如何教会孩子观察事物,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呢?
一、观察的目的性和持续性。要让孩子明确观察的对象,并引导孩子排除外界干扰,持续一定的观察时间。一般,3~4岁的孩子,观察的平均时间为6分多钟;5岁为7分多钟;6岁为12分钟,随着年龄的增加,观察持续的时间将逐渐增长。
二、观察的顺序性和系统性。要教会孩子对事物有顺序的逐步观察。
三、观察的全面性。要教会孩子能够多角度,多维度的全面观察事物,甚至发现事物不太明显的特征。
四、通过各种感知觉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让孩子在观察的同时,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讲一讲,想一想等等,从而加深对被观察事物的印象和认识,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
五、观察的概括性。要教会幼儿把类似的物体进行比较和对照的观察,学习从事物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内在的联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六、借助实验,让孩子对某些事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从而获得更加完整的知识。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实践表明,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所谓“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
(大爱网)【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