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科学的营养膳食能让孩子身体健康,在0-12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们给孩子的心理健康补充哪些“营养元素”呢?
尊重不等于骄纵
孩子从脱离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过尊重的孩子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
尊重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意思、有情感、有潜能、有自尊、有价值的、有个人意愿的、独立的、独特的个体。
尊重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很多家长疑惑的问:“家里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他怎么还是不高兴?”“这么小的人儿,脾气怎么这么大?”“特别不听话,不让干什么,偏要干什么”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们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同时也不得不时刻感受着“盯人战术”的高压,时刻被管束,缺乏自由;理解他们虽然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仍然会感受到孤独、害怕、不安全,同时因此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而备受困扰;理解他们虽然人小力弱,有表达自己所感的权力,但同样证明自己、探索和征服周遭冲动,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渴望得到肯定。
尊重孩子就是要和孩子共情。当你带着孩子走在初春的公园里,你觉得冷,孩子却说热要求脱掉大衣,是允许还是拒绝?楼上传来剁肉馅的当当声,你想的是楼上今天可能吃饺子,但孩子却连说害怕,还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哭哭啼啼,你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还是胆子太小、大惊小怪?共情就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当然,和孩子共情冻意味着家长要和孩子经历同样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就像要理解孩子手指割破的疼痛、委屈、害怕和难过时,不需要家长把自己的手指也划破一样。当家长放下自己判断标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那一刻,就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刻。
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信任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有自己的理由,并没有要故意伤害别人;信任他们具有向上的动力,相信他们都想成为一个适应环境、受人欢迎、强而有力的个体;信任他们有发展的潜能,相信他们今天做不到的不代表明天也做不到,随着时间推移、知识积累、经验丰富、能力增长,他们会做得越来越好,慢慢绽放出自己的独特光芒。
尊重孩子就是平等的看待孩子。不因为自己在体力、智力、经济实力方面绝对的优势,就轻视孩子的意见,认为孩子的话都是幼稚可笑、缺乏内涵、毫无意义的,就搞“一言堂”,要求孩子事事服从,忽略孩子的需求,觉得“我是过来人,都是为了你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让孩子成立为一株必须时刻仰仗父母恩惠、离开父母就会凋亡的寄生植物。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极不可取的。
但是尊重绝不等于娇惯纵容。尊重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凡是娇惯孩子的父母自己都有感觉,就是难以自拔,背后隐藏着家长不健康的心理。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现在有条件了就多给孩子;单亲家庭或父母一方常年不在身边岩层人总觉得欠孩子的,都容易出现这种补偿的心理,长期下去非但孩子不领情,反而变得飞扬跋扈,不可理喻。家长在不断妄想着“树大自然直”,“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孩子在吸收这种变质的“营养”中成长,规则模糊,甚至有时候颠倒是非,孩子长大脱离家庭微环境,走进社会大环境,更加难以适应,连连碰壁,家长和孩子都在自食其果。因此,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对孩子长远的发展负责,要尊重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客观规律。
关注不等于以孩子为焦点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关注孩子了,家里氖的大人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需要第一满足,吃、穿、睡、用、玩,一切都是孩子优先,连老人也排在孩子的后面,只要孩子醒着,身边一定会有大人,全家围着团团转,常听到家长说:“有了孩子,家里有多少大人都能用得上。”即使晚上孩子睡得很香,可是大人都要醒着若干次,看看有没有踢开被子,尿湿被褥。
这种行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吗?关注,顾名思义,是指关心和重视,既要用眼,更要用心。除了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更要关注孩子是否行为得当。就像阴阳有两极、正反有两面一样,孩子的行为中既有闪光点,也有不足,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哪边呢?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有趣试验。他们来到一所普通小学,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测验。然后他们在6个年级18个班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潜能的并再三叮嘱老师要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对这些学生进行密切长期观察。8个月后,罗森塔尔等人惊奇的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积极关注”,意思是关注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正向方面。积极关注与以孩子为中心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欣赏孩子、相信孩子、发现和觉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真心对这些学生抱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这种心理暗示使教师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鼓励、期望和赞赏,而学生接受到这些积极信息,增强了自信,对自己充满希望,树立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后者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利益最大化、孩子权利至上化,而家长则包办代替、过度满足、干涉过多。这会让孩子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我的愿望必须满足,当成人稍不顺孩子心意怕时候,孩子就会产生疑问,你们真的爱我吗?于是采取行动用哭闹的方法来与大人较量;此外,还可能让孩子产生一种相反的认识:我是小孩,我还小、我是无能的,我需要依靠你们大人才能生存,于是变得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愿去尝试需要挑战的事情。
积极关注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表达,人是身心一致的,表情、动作、姿态、语调都会透露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孩子一生下来,便本能地依靠、爱、听从父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受成人的影响非常大。当我们对孩子充满信心,那么孩子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们认为孩子无可救药、一无是处,那么孩子也会厌恶和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天下的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科学的营养膳食能让孩子身体健康,在0-12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们给孩子的心理健康补充哪些“营养元素”呢?
尊重不等于骄纵
孩子从脱离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过尊重的孩子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
尊重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意思、有情感、有潜能、有自尊、有价值的、有个人意愿的、独立的、独特的个体。
尊重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很多家长疑惑的问:“家里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他怎么还是不高兴?”“这么小的人儿,脾气怎么这么大?”“特别不听话,不让干什么,偏要干什么”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们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同时也不得不时刻感受着“盯人战术”的高压,时刻被管束,缺乏自由;理解他们虽然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仍然会感受到孤独、害怕、不安全,同时因此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而备受困扰;理解他们虽然人小力弱,有表达自己所感的权力,但同样证明自己、探索和征服周遭冲动,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渴望得到肯定。
尊重孩子就是要和孩子共情。当你带着孩子走在初春的公园里,你觉得冷,孩子却说热要求脱掉大衣,是允许还是拒绝?楼上传来剁肉馅的当当声,你想的是楼上今天可能吃饺子,但孩子却连说害怕,还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哭哭啼啼,你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还是胆子太小、大惊小怪?共情就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当然,和孩子共情冻意味着家长要和孩子经历同样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就像要理解孩子手指割破的疼痛、委屈、害怕和难过时,不需要家长把自己的手指也划破一样。当家长放下自己判断标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那一刻,就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刻。
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信任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都有自己的理由,并没有要故意伤害别人;信任他们具有向上的动力,相信他们都想成为一个适应环境、受人欢迎、强而有力的个体;信任他们有发展的潜能,相信他们今天做不到的不代表明天也做不到,随着时间推移、知识积累、经验丰富、能力增长,他们会做得越来越好,慢慢绽放出自己的独特光芒。
尊重孩子就是平等的看待孩子。不因为自己在体力、智力、经济实力方面绝对的优势,就轻视孩子的意见,认为孩子的话都是幼稚可笑、缺乏内涵、毫无意义的,就搞“一言堂”,要求孩子事事服从,忽略孩子的需求,觉得“我是过来人,都是为了你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让孩子成立为一株必须时刻仰仗父母恩惠、离开父母就会凋亡的寄生植物。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极不可取的。
但是尊重绝不等于娇惯纵容。尊重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凡是娇惯孩子的父母自己都有感觉,就是难以自拔,背后隐藏着家长不健康的心理。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现在有条件了就多给孩子;单亲家庭或父母一方常年不在身边岩层人总觉得欠孩子的,都容易出现这种补偿的心理,长期下去非但孩子不领情,反而变得飞扬跋扈,不可理喻。家长在不断妄想着“树大自然直”,“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孩子在吸收这种变质的“营养”中成长,规则模糊,甚至有时候颠倒是非,孩子长大脱离家庭微环境,走进社会大环境,更加难以适应,连连碰壁,家长和孩子都在自食其果。因此,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对孩子长远的发展负责,要尊重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客观规律。
关注不等于以孩子为焦点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关注孩子了,家里氖的大人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需要第一满足,吃、穿、睡、用、玩,一切都是孩子优先,连老人也排在孩子的后面,只要孩子醒着,身边一定会有大人,全家围着团团转,常听到家长说:“有了孩子,家里有多少大人都能用得上。”即使晚上孩子睡得很香,可是大人都要醒着若干次,看看有没有踢开被子,尿湿被褥。
这种行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吗?关注,顾名思义,是指关心和重视,既要用眼,更要用心。除了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更要关注孩子是否行为得当。就像阴阳有两极、正反有两面一样,孩子的行为中既有闪光点,也有不足,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哪边呢?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有趣试验。他们来到一所普通小学,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测验。然后他们在6个年级18个班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潜能的并再三叮嘱老师要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对这些学生进行密切长期观察。8个月后,罗森塔尔等人惊奇的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积极关注”,意思是关注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正向方面。积极关注与以孩子为中心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欣赏孩子、相信孩子、发现和觉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真心对这些学生抱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这种心理暗示使教师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鼓励、期望和赞赏,而学生接受到这些积极信息,增强了自信,对自己充满希望,树立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后者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利益最大化、孩子权利至上化,而家长则包办代替、过度满足、干涉过多。这会让孩子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我的愿望必须满足,当成人稍不顺孩子心意怕时候,孩子就会产生疑问,你们真的爱我吗?于是采取行动用哭闹的方法来与大人较量;此外,还可能让孩子产生一种相反的认识:我是小孩,我还小、我是无能的,我需要依靠你们大人才能生存,于是变得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愿去尝试需要挑战的事情。
积极关注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表达,人是身心一致的,表情、动作、姿态、语调都会透露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孩子一生下来,便本能地依靠、爱、听从父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受成人的影响非常大。当我们对孩子充满信心,那么孩子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们认为孩子无可救药、一无是处,那么孩子也会厌恶和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