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育儿:鼓励与批评的平衡术

9年前 [05-30 11:43 周六]

鼓励与批评的平衡术

[墨染缥霏 文]

小小、璇子、可可、翔翔(组图)

当陈老师交给我这么个任务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的孩子在个性培养、习惯养成、智力开发方面到底成功吗?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向大家介绍的呢?我的做法其他爸爸妈妈们是否赞同呢?为此,苦思良久。

在我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为生长于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家庭氛围,也就注定了会有个性差异。但是每个父母的心思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有健康快乐的生活、良好的性格、聪明的头脑、美好的未来。

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预见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能预见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话虽较绝对,但是并无道理。孩子小时,就像一张白纸,纸上绘什么图案都容易,可是图案没画好,就好比是坏习惯形成了,要擦去就难了。我也是一名老师,看到过许多令家长头疼的孩子,都是错失了小时候教育的良机,等孩子长大后,后悔莫及。因此,我们要抓住孩子最容易形成良好习惯的时机,在这张白纸上绘制出最美的图画。

我觉得,我们在座的目标虽相同,但是针对不同的孩子,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几千年前孔子说过的“因材施教”。因此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的主题是“鼓励与批评的平衡术”。

 

璇子两三岁左右,一方面,她谦让、乖巧、懂事、孝顺。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内向胆小,从不与陌生人打招呼,新鲜事物不敢触碰和尝试。形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是她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大多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祖孙之间有代沟;活动范围仅限于家中与楼下院子,几乎没有到过人流聚集的公共场合;小伙伴很少,只有几个可以在楼下碰面的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每周都带她去游乐场或小朋友家里玩,鼓励她与别人交流,让她自己与陌生人交朋友;鼓励她做一些自己从未尝试过的事情,虽然开始还要父母陪着,久而久之,就能独自去做了,甚至主动尝试新的游戏。自从上幼儿园后,她更是开朗大方了许多,回家常跟我说起幼儿园里伙伴们之间的趣事。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因此教育专家周弘老师提出“赏识教育”,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可是一味地赏识,对所有孩子是否都适用呢?我质疑。孩子3-5岁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逆反期,她敢于对长辈说“不”,想要我行我素,不论对错与安危。这时候,如果家里再多几个无原则“赏识”——即溺爱的人,只会造成孩子个性缺陷、是非不分,养成一些坏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生活中,当璇子犯错时,我们会先跟她讲道理,道理讲不通的时候,适当的批评与惩罚是必要的。让她尝到不听劝告所带来的挫折,有时候比你唠叨一百句都见效。

那天,璇子在欢欢家玩不肯回家,劝了很多次都不听,这样的情况已经连续出现了好几次。于是我不气不恼,告诉她,我回家了,而且呆会儿不会下楼来接她。她开始还嘴犟,说自己回家。结果,等到晚上九点,爸爸忍不住去接时,她已经不用任何劝说就主动回家了。从此以后,每次到欢欢家玩,只要我一喊回家,她不再赖在那儿不走了。

惩罚教育一定要适度,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而且要说到做到,不要一味地吓唬,装模作样,到头来自己无法实施,反而让孩子认为大人是纸老虎。惩罚之前,我会给孩子三秒钟的思考与选择时间,从一数到三,如果能及时改正,既往不咎;如果不能改正,才开始惩罚。古人说:“三思而后行。”第一秒,让她想清楚,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第二秒,让她想清楚,如果这样做会怎样;第三秒,让她作决定。

总之,如果孩子不够自信与大胆,我们鼓励她;如果她过于骄纵与顽劣,我们批评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我们鼓励她,以期做得更好;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批评她,以期改正错误图进步。二者结合,孩子的性格就能不走极端,平衡发展。

 

然而在生活中,对待同一件事情,父母长辈们的想法又往往不同,尤其是对孩子犯错的问题上,往往有的人会反复说理,有的人会容忍放纵,有的人会责骂惩罚。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希望的是大家能站在同一战线上,保持一致。这种一致,首先需要在大人之间平衡。因为,孩子会利用大人之间的分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例如,他知道什么样的要求在哪一方那里容易得到通过;犯错误想逃过惩罚可以搬谁来做“保护神”……这将助长孩子投机取巧的习气,也使得他的坏习惯难以扭转;而相对本分的小孩则会陷在大人的争执中不知所措,不辨是非。假如有一天,大人在他心目中失去权威,孩子身上的顽劣天性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那时悔之晚矣。所以,只有大人态度一致,孩子才会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错了,才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当然,在求同的同时,有时还可以适当运用“求异”的方法,即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红脸与白脸并不是刚才所说的意见分歧,它是在意见统一的情况下,一方严厉,一方劝解。这种平衡的方法,既可以稍稍平复一方的怒气,不致做出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事;又可以不致溺爱,丧失教育的准则。

几天前的早上,我家就上演了这样一幕。璇子早上赖床,我跟她讲了很久,她都不起来。爸爸生气了,拿着棍子进来,扬起来做出要打的样子。我忙跟璇子说:“璇子,你看,你还不起床,我们三个都要迟到了,爸爸多生气啊!快点起来穿衣服,妈妈就跟爸爸说原谅你这一次,不打算了!”璇子赶紧爬了起来穿衣服。

 

鼓励与批评的平衡术,对于个性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适用。

生活中,我时时在提醒自己,孩子还小,她无法规划自己的生活,她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因此,我们要多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学,关注孩子身上细微的变化,这才能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发现孩子的缺陷,帮助她改正,在她这张白纸上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fa06320100z69p.html【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