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论文01:父母过高期望的分析、危害及对策(1)

9年前 [07-06 17:38 周一]

父母过高期望的分析、危害及对策

练丽丹

摘要: 当今的父母几乎没有不对孩子抱以殷切期望的,但父母们很容易把期望值抬得很高。这过高期望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父母的各种心理。通过这些心理的分析,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它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危害,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刻认识,来调适父母的心理,以减少对孩子心理上的危害和成长的干扰。

 

关键词:过高期望;危害;调适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母们的心愿,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都希望下一代强于自己,出类拔萃,能以高学历、高水平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父母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是人之常情。合理的、适当的期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强化学习动机,激励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但是,父母的期望总是太高,据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对北京市350对母子期望的调查表明,有63.9%的母亲期望孩子学习优秀,与孩子自身的期望相比高出20个百分点;只有7.2%的母亲期望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下”,而学生自身学习期望为中等的则为14.2%,前者较后者低6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过高的,脱离实际的。如果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就会适得其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什么父母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在父母过高期望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心理根源?笔者试对这种现象作一个深度的思考,以供探讨。

 

1. 父母过高期望的几种心理

1.1圆梦的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就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得到或失去的东西,期望在他人身上获得,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获得心理平衡。反映在教育孩子身上,就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转嫁给孩子,由孩子来达成他个人愿望的实现。这种遗憾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1.1.1历史时代因素

现在的父母大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生,由于时代原因,特别是受文革的影响,不少父母失去了读书、上大学深造的好机会,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为了补偿自己未了的心愿,便把那种挥之不去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期待儿女来为他实现人生理想,并名曰“为孩子好”。唯恐孩子浪费了宝贵时光,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看到孩子玩,就不高兴,看到别的孩子上了各种培训班,也不顾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秉赋或兴趣,也赶鸭子上架。

1.1.2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主宰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古代,读书成了唯一可以走上仕途的道路。而现在,“一人上大学,全村人光荣”,同样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上大学可以给整个家族带来荣耀,然而,就算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会有落榜的遗憾。尽管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但大学情结却烙在父母心上。有大学情结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容易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放弃自己的努力和积极进取精神,把这种情结转移到孩子的身上,把父母梦想的接力棒递到孩子手中。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言行正是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它以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形式借用言行表现出来:“我小时候没读到书,你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却不好好学,对得起我吗!”“妈妈这辈子就指望你了!我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出息!”于是,孩子成了实现父母个人愿望的工具。 

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中,高达928%的家长期望孩子达到大专以上学历,296%期望达到硕士以上学历。这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发展要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比如遗传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特点等,而家长全然不顾这些,一味地要求孩子要超过自己,瞄准高学历、名牌大学,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弥补人生的缺憾。孩子不是能被父母复制的,不要期望能粘贴出父母的未来。

1.2虚荣的面子心理

中国人最爱面子,当父母的也把面子也看得很重。如果孩子优秀,自己就有面子,脸上亮光光;如果孩子差劲,自己就没面子,怕被人看不起,在人前抬不起头。这里有两种意识体现:

1.2.1群体意识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依照群体意识,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人体,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也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是社会的人,总是要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会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受到一定的约束,一个人的声望、地位、名誉、尊严等也会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得以呈现。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他或许会努力去做个符合社会标准的人,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符合这个社会标准。由于他把孩子与自己“捆绑”到一起,所以,孩子的荣辱便成了自己的荣辱,一辱俱辱,一荣俱荣。

1.2.2“母以子贵”意识的体现

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再深究其根源,这恐怕是“母以子贵”的意识在中国父母心中的根植。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充满血腥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只要儿子当上太子,母亲就有了生命的保障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太子要是被废,母亲的性命也岌岌可危。这种“母以子贵”的意识也是爱面子的根源。再者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核心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荣辱与家族紧密相连,一个人的荣誉就是整个家族的面子。于是,面子显得很重要。如果孩子学习好,自己就有面子,可以光宗耀祖;孩子学习不好,自己也丢尽颜面。说到底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为了维护这种虚假的自尊,脆弱的面子,父母势必不允许孩子给自己脸上抹黑。于是,对孩子的期望就抬高了,至少不能低于自己的水平。我是大学生,你也一定要考上大学;我读到博士,你至少不能低于大学本科,不然我的面子往哪儿搁?特别是教师群体,本身就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如若自己桃李满天下,而孩子却不成器,老师就觉得自己在单位抬不起头做人。“我能教好学生无数,却教不好自己孩子一个。”这样的面子哪里丢得起?因此,孩子的日子便与高压力、高期望为伴了。

1.3不安的忧虑心理

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表现不佳,唯恐落后于他人,所以就用过高期望和要求来鞭策孩子前进,以期不输在起跑线上,认为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有几种因素正体现了父母的担忧心理和焦情绪,并影响到施教行为:

1.3.1升学竞争压力

社会的转型变革,知识的迅速翻新,人才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使父母们迫切感到知识与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不少家长从孩子零岁开始就进行大量的智力投资,唯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社会盲目攀比的风气,学校的考试排名,老师对优等生的偏爱等等,使家长不敢放松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怕成绩不好,被老师歧视,被学校叫去训话;担心落后于同事的孩子,竞争不过别人,迈不进大学的门槛。所以这种以追求高学历、高水平为家庭教育导向,必然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严厉管教。一遇考试,家长比孩子还急;孩子放学晚,就坐立不安。而孩子一旦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或达不到预期目的,便心理失衡,情绪失控,批评、打骂、叨唠、发火一齐上阵,伤心、绝望、烦躁、焦虑齐上心头,把孩子当作渲泻自己焦虑情绪的出口。

1.3.2独生子女时代

由于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寄托了几代人的期望,所以父母们输不起这个“唯一”的独苗。上个世纪多子女的家庭,一个孩子不成才还能再寄厚望于下一个。那时的父母为了生活,也无暇顾及孩子,不可能整天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每天围着孩子转,盯着孩子的一切。而现在,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生活的重心,维系着一家人的幸福和美满。孩子如果成绩不好,表现不良,就会扰乱父母的心情,造成父母的焦虑、不安、紧张。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1.3.3生活工作压力

由于市场经济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紧张生活,工作的繁重,竞争的压力,职业的不稳定和无保障,或婚姻解体、家庭不和等,也会加重家长的焦虑情绪、担忧心理以及对世界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不安定感,这些容易让父母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使情绪失衡,动辄发火,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将来能有满意幸福的人生,期望孩子能成为稳定父母内心世界的人。然而想从孩子这里得到内心安定的父母,必定是建立在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上。

1.3.4个性气质不同

个体之间,人的遗传素质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人是高焦虑个性,对于环境少量或轻微的刺激都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而有些人的反应则较轻,也不敏感。如果父母具高焦虑的个性特征,那么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容易对孩子高度和过度关注,把没问题看成有问题,小问题看成大问题,把正常行为看为不正常行为。比如,孩子生点小病就大惊小怪,几次考试考不好就断定孩子没希望了,孩子好动行为被看成是多动症等等。而高度和过度关注的行为正折射出了对孩子有过高期望的动机。

1.4挑错的完美心理

有一类父母对孩子期望特别高,求全责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孩子不能出半点差错。孩子考试考了90分,还要责问为什么不考95分?孩子考砸了少不了批评,考好了还怕他骄傲、翘尾巴。给孩子检查作业,十个字里可以挑出九个不好,唯独没看到好的一个。不少家长成了挑错专家,只盯住孩子的缺点,而对优点视而不见。有一点小问题小错误都要指责,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究其原因,是家长本身的完美主义思想在起作用。为什么会有这种求全责备的完美心理?

1.4.1童年经验因素

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而这些心理体验显然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人是教育的产物,当下的父母也是上代父母教育的结果。如果上代父母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采取的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追求完美的心理,高期望的心态,刻板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代父母把在早年吸收了的教育观念和态度、生活方式等,也不知不觉地复制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同样对孩子要求苛刻,管教严厉,追求完美,期望过高,教育行为刻板。

1.4.2性格气质因素

 有些父母似乎天生就有追求完美、容不得出错、见不得瑕疵的个性特点。而有些父母的性格中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特点。越是难题越能激发他的挑战心,越想做得尽善尽美,因为只有做完美了才能赢得胜利,超越他人。所以父母因为自己戴着完美的“眼镜”,看孩子的时候自然百般挑剔了,对孩子的期望显然通过挑剔、苛求、找缺点的方式凸现出来。

1.5无我的依赖心理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认为生来就是属于自己的,儿女是父母人格的延续,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私有”观念,所以才会你我不分,没有界限,看似父母在照顾弱小的孩子,其实在精神上是非常依赖孩子,让孩子来照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寄生在孩子身上,把自我投进孩子的生活中。也就是说,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了自己,只有孩子。以孩子为圆心,以依赖为半径,用期望作笔,画满他自己人生的圆。因为要有所依赖,所以才会抱有期望。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反映出他的依赖心理。

1.5.1缺损家庭中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

缺损家庭包括因变故失去一方的单亲家庭和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一方,因为失去了另一半而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便把生活的重心向孩子倾斜。相依为命的感觉让孩子支撑父母精神世界的唯一支柱。为孩子而活成为生活的意义。拼命挣钱是为了孩子,给好吃好喝是为了不亏欠孩子,而这样的爱是有个条件的,那就是:你要学习好,要出头人地。于是他为自己的过高期望找到了一个冠冕堂堂的理由。

1.5.2没有经济保障的家庭会依赖孩子

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福利制度还很不健全,不够完善。特别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农民家庭,当迈进老年人行列,当劳动力丧失,再加上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把孩子当作经济和生活上的依赖看上去是有情可原的。然而正是这样从物质到精神上的依赖,让父母给孩子的期望加重了砝码。“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考不上大学我将来指望什么?”“我一没当官二没钱财,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工作,你怎么办啊,我还要指望你养老呢!”

1.5.3父母的自我牺牲导致对孩子过度依赖

一些母亲其牺牲精神“可嘉”,为了全方位地照料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放弃了发挥自己才干的事业或工作,在家当起全职妈妈。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健康,一切围着“小太阳”转。“只要你学习好,其它什么都不用管。”妈妈期望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孩子的优异成绩,早早为孩子规划好了一生。然而孩子并不是橡皮泥,按父母的模式捏出理想的造型。让孩子为父母的大量付出和牺牲买单实在太冒险。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变本加厉地管教孩子,控制孩子。而孩子如果达到了父母的期望,又会进一步为孩子设置更高的标杆。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