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没有关心孩子习惯与学习的意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流动儿童的父母由于收入较低、居无定所、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影响孩子发展。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满足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建设。有的父母只能照顾孩子生活,自身能力无法承担孩子的学习辅导和品德培养,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一学期和教师见不上一次面,通不了一次电话,甚至没有关心孩子的习惯和学习的意识。上小学六年级的涛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承包工程,每次回来只是带孩子在外面大吃一顿,几乎不管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的流动家庭不在少数。许多流动儿童的父母整天忙碌,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更谈不上教育了,因此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白。缺乏家庭示范。流动人口在城市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城里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暴打”孩子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有些家长素质偏低,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和习惯,无形中影响到孩子。比如东东有很多坏习惯,经常不写作业,晚上不按时回家,老师做了很多努力改善不大。有一次学校布置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东东写道:“有一次,你带我去超市,你一口痰直接吐到地上,我说爸爸,不能在地上吐痰,结果你骂了我一顿。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做错了。”
孩子我没有什么好朋友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流动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多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儿童的心理发育伴随着社会化进程,他们在与周围人相处中,获得各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知识技能,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逐渐适应整个社会大环境。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在城市里度过最关键的儿童青少年时期,这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当出现适应不良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孤独感。流动儿童存在自卑、焦虑心理,当交朋友存在困难时,就会陷入到孤独中,甚至在学校中变成一个孤独的群体。有无好朋友、自觉可爱程度为流动儿童孤独感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有调查显示,40%的流动儿童感到“我没有什么好朋友”“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流动儿童的自我接纳、自我评价程度低于非流动儿童。
受歧视感。流动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城市里的人或者给予同情,或者给予歧视,这些反应都会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尤其是歧视。有调查发现,有近25%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受到城市里的人们不平等对待。这种歧视可能来自同学、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制度等各个方面。 身份认同感混乱。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好是完成角色统一、防止角色混乱的时期,但是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和违和感使流动儿童长期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产生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危机情绪,造成社会角色混乱。有研究者认为,人一出生便被赋予“农民”和“市民”身份的差异,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而国家和社会将他们定义为农村人,所以流动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身份很矛盾,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缺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另外,研究还发现流动儿童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自卑感也是常见的一个消极情绪。流动儿童存在歧视知觉、身份认同混乱和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进而影响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改变通过努力可以做到作为流动儿童的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给孩子建立安全感。流动儿童安全感的缺失给他们的心理留下了一定的阴影。他们虽然有父母的陪伴,却感受不到温暖。长此以往,孩子们会变得抑郁甚至性格扭曲。父母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第一人,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超越自卑、追求优越是人之通性。人有了自卑心理,就产生了补偿的需要,不断补偿又会不断产生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这种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实现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超越。流动儿童大多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他们的身心还不成熟,人格还未定型,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把压力转换为动力,通过积极的补偿行为,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