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误区与对策
1.定位舍本求末
我们今天的家长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
各位家长,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从老师和家长这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学会的是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样即便他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哪怕是倒数第一,您用不着替他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他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2.夫妻角色颠倒
传统当中应该是慈母,可是我们发现好多妈妈今天不再是慈母。举例子,孩子犯错误,母亲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醒,“宝贝,这样不好,妈妈不喜欢这样”,然后警告:“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第三步是忽视:“妈妈没你这样的孩子”;如果还不改,第四步是严重警告:“你要再这样,妈妈就告诉爸爸”,如果还不改,第五步叫威胁:“你等着,你爸爸马上就回来了”,还不改,女人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状。你不要伸手打孩子。男人要记得,老婆要告你妈妈的状有可能是诬告,但从来不会诬告孩子。所以清醒的脑袋应该知道,如果夫人告孩子的状了,男人一定对孩子要严加教育。传统文化中的夫唱妇和、夫唱妇随。父亲的职责就在这儿,所以慈母严父。
爸爸打的时候孩子,妈妈装作没看见,等打完了再假惺惺地过来问候:
“爸爸打你了?”
“都是你告的状”
“是我告的,我之前说过了没有,你为什么不听,以后要干嘛?”
“听妈妈的话!”
“对了,周杰伦早就唱给你听了,‘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可你不听。你看爸爸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回来你把他气成这样,这有杯水给爸爸端过去,同时叫爸爸不要生气,叫他来吃饭。”
这就是女人在扮演书记和政委的角色,在调和着家庭的矛盾。今天的妈妈是这样的吗?不,回来之后说“宝贝,渴了,喝点水,饿了吃点饭,”然后盯着写作业,哪儿不对劲,动手就打“谁叫你这样写的”,啪,打上去了。你不但是母老虎,还是神经病的母老虎。
3.亲子辈分搞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一个孩子12岁之前,你没有必要向他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一个孩子打小必须懂得什么叫服从,什么叫规矩,什么叫规则,否则你家孩子将来到哪儿都矫情。
4. 家教奖惩不利
奖惩不立,所以风化就败掉了,家风不好就完了。所以古人云“奖惩不立,则风化败”“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忽视惩罚。忽视惩罚不行,否则,孩子将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第三次的摔倒。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不过惩罚要与所犯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总算帐”,要与所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忽视了了奖励也不行。奖赏是对对方基本的肯定,每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满足此需要可以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力必多”,孩子对精神奖励的渴望胜于物质奖励,奖赏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滥用“赏识”是欺人自欺的自慰。
5. 父母口径不一
要对两口子一块对,要错一块错,千万不要一个对,一个错,小东西太聪明了,知道怎么去钻空子。当家长们毫不隐讳地在孩子面前为家庭问题争吵时,孩子们会感到迷惑,没有安全感;孩子会钻你俩的空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团结统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决,要让孩子确信你们在家务活、日常杂务、作息时间以及禁止打架、偷窃、撒谎等规章制度上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使一方强烈反对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孩子在场时也应作出暂时的理性让步。
6. 过多否定责备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别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待问题,应该对事不对人,尽力避免说“总是”和“从不”,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的缺点等于精神折磨,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宽容孩子尝试错误,对孩子的错指出并予以纠正,让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不要动不动“你总是……”,“从来不……”,各位家长你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他才会认真听,改的越好。
7.过高期待成绩
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态度不认真,那就错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狠狠揍了也不行!”……
殊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有10%到30%的孩子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产、难产、剖腹产,人工喂养、隔辈抚养、过早教育、过度管教、缺乏室外活动、学习机会剥夺等原因造成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感觉统合失调等症状,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一个孩子能不能高智商、读书成绩好不好有九个因素决定,即父母智力正常、远血缘通婚、母亲有性高潮、春季出生、母乳喂养、睡眠充足、勤于运动、体重适中、吃好早餐。这九个因素具备的越多孩子聪明的可能性越大。
8. 不忍吃苦受罪
今天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那就错了,因为古人的话现在读来犹在耳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满门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读、读、读,书中自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英国有句话说:“不砸破核桃壳就吃不到核桃仁,不忍受学习的苦则得不到幸福!”。我们今天的记忆还不能移植,所以你不去下苦工夫,那些知识不会自动的跑到你脑袋当中来。
柏拉图说“知识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古时候,有刺股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主要是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好学上进的志向。”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我们会看到古今中外让孩子去读书去学知识,把知识看成是一个人发展非常重要的本钱,而在以知识为本位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一个孩子来说,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在哪里,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个体发展的基础!否则说我其他的素质高,就是无知,无知绝对不是一种素质。
今日做父母要注意啥?
1.不要否认梦想
一个小孩在外面玩的时候看见天上的月亮,就对妈妈说我长大了要跑到那个上面去,妈妈说,好啊,宝贝,别忘了,妈妈在家等着你回家。这个孩子叫阿姆斯特朗——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2.不要一成不变
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里的孩子。今天这是其他的弱点,未必将来就是缺点。要记得您家的孩子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3.不要只凭经验
有好多事,我当年就是这样,没错,第一次过,第二次过,第三次过,第四次就过不去了。时过境迁了,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的!
4.不要转移压力
不要把我们焦虑的情绪向孩子传递,他弱小的身躯何以承受如此的重负?
5. 不要强行灌输
有时候需要迂回、需要委婉,需要给孩子一个台阶。孩子的成长本身有它自身的规律,就像刚才俞敏洪先生所讨论的,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6.不要随意惩罚
棍棒之下未必能教出人才,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没了孩子的自尊、自信,有什么好?
7. 不要只盯缺点
成绩不好,身体好,爱劳动、人缘好,都是你的强项,因为成绩不是孩子的唯一。
8. 不要拔苗助长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不了长,反而摧残了苗,得不偿失的!
9.遇事要多沟通
多跟孩子沟通,多跟孩子的同学、同学家长以及老师沟通。
10. 加强投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金钱的投入,还是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都很重要。
11.适可而止
差不多就行了,把握好一个度,就是孙鹏主任刚才所讨论的。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有两个原则,一是学有余力,二是兴趣。离开了这两个什么也别谈。
12.防微杜渐
不要等出了问题,孩子已经迷恋网络了,才想起把他拽出来,买电脑的时候要告诉他这是个学具不是玩具。
愿您我的孩子都能拥有我们人类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都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清白、向上、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各位家长、各位同道,孩子是无辜的,他不可能选择父母,而我们今天很多家长在当父母的时候没有接受到足够的专业培训。其实做父母需要懂得生理学、优生学、遗传学、解剖学、产科学、护理学、保健学、儿科学、营养学、药理学、保健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矫正科学等等,这些足以开设一个家长本科专业!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