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开学季,做智慧的家长们(原创)

9年前 [09-01 22:23 周二]


作者:张夏琴

网摘:

     又要开学了,让我们再读一遍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致即将开学的孩子们

 

 

    开学了,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看到上面的那段话不知道你们有如何的感想?

龙应台的这段话与其说是写给她的儿子的,不如说也是写给自己的!这是我的理解:这里面没有一个急功近利、唯成绩为上的母亲心声,而是一个以孩子为本、让孩子能独立思考和为自己人生做主的、实现自我的、有豁达心态的母亲的心声。所以,开学季,当孩子们要去上学时,我们作为家长们也需要做很多的准备。

1、尊重孩子的感受: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是父亲对他的教育“尊重自己的感受”.在风云变化、飓风时现的股市,即或是有内部消息传出时,他也会坚守自己的感受,而成为股市的不倒翁,所以尊重孩子的感受非常的重要。

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我们大人肯定比他懂的多,因此往往会忽略他的感受,认为他不会有什么好的感受,总是会强制他必须听我们的,使他们通过我们的评价和别人的评价来认识他自己,而不是通过他对自我的认知来评价他自己。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来自于外部的力量(我们的要求、我们的鼓励、赞扬等等),不是发自他的内心,所以通常他们不会快乐。因而等他们有一定的自我力量时,逃学、离家出走、打架等等会让他们有快乐感的现象会发生,那是发自他们内心的。

只有通过自我认知来做事情而不是别人的评价,自我价值感发自内心而不是外部,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快乐的。 爱读书的孩子和家长是快乐的,快乐的源泉发自内心。

尊重孩子们的感受,给他们体验的机会,是他成长路上必须有的经历之一。

今年8月中旬在郑州参加家庭教育顾问学习时,赵雨林老师要求我们对我国近代文学家胡适写的《我的儿子》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譬如树上开花,/花落自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你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写一个思考。当时有个老师是这么写的:“孩子是自然而然而来的生命。过去习惯说父母对孩子恩重如山,仿佛孩子生下来就是欠父母的恩情,孩子长大要报恩。养育孩子变成了交换。自然而然要把自己意志加于孩子,让孩子做个孝顺孩子,而失去自我。让孩子做一个堂堂的人,懂得为生为学为人之道,有自己的能量,有自己的意志品格,有自己广阔的天地。我养育你,教育你,但是我们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让孩子依附于我。

    记得电影《天道》(书名《遥远的救世主》)里有一句话是:“养儿防老,所以我们中国人不能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一直弯着腰做人、被人欺负。”那个电影我看来好几遍,哲学的道理是懂非懂,但是我知道不孝是为了更加孝顺:尊重父亲的意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当时写的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原则,所以我们一家人在自己喜欢的事,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很快乐!

    2、做智慧的家长,跟正确孩子交流和沟通。  

现在家长们最头疼的是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了,所以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你的话,也成为我们必须学习的家庭教育内容。简单地说,要想跟孩子有好的交流和沟通,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技巧和方法是家长们必须修炼的功课之一。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孩子写完作业、在收拾书包时,你会怎么说?

一般的交流形式是这样:

家长:作业写完啦?

孩子:是的。

家长:检查没有?

孩子:检查了。

家长:都对了吗?

孩子:都对了。

家长:......(要么无语,不知道该下去怎么办,或者会再安排做一张卷子,引起孩子的不愉快或者愤恨。)

智慧、会沟通的家长往往这么说:

家长:做完作业了?

孩子:是的。

家长:我看到了你刚才在努力地写作业,很认真。(陈述事实)

孩子:......是的。(即使他没有认真写,因为家长的话他会有所悟和启发)

家长:妈妈真为你高兴(描述你的感受)

孩子:.......(可能会无语,但是内心充满了爱的力量)

家长: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新的提高。(表达期望) 

孩子:是的(可以说充满了自信,) 

家长:走过去抱抱孩子,然后说“去玩会吧”。(肢体接触)

交流沟通要达到目的是孩子可以自己表扬、肯定、鼓励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而很多家长跟孩子之间往往是交流了,但是没有良好的沟通,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家长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那样就不是交流、沟通了,而是控制。如果交流的方法不当和内容上有错误,那么就会起到反作用和负效果。

比如:去超市买零食,家长一般都会找自己认为有营养对孩子好的食品,可是孩子就是不要,他们更愿意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如果家长不同意,有的会哭闹、甚至有的生气不买了。智慧的家长往往尊重孩子的想法,但同时也会买一些家长们认为有营养的食品,回到家里让孩子一边吃一边比较,最后确认家长的观点是正确的。

    3、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孩子一生当中,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每个角色担当好是保证孩子身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孩子出生至两岁左右,我们既是孩子的全方位保姆,又是他的教练,还是他的生活助手;我们既要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又要教他说话、吃饭、走路、使用餐具及简单地人际交往等等。在两岁至六岁前,我们既是他的玩伴、朋友,和他一起玩耍;又是他的老师,教他认字、读书、算数;还是他的教练,更是一个陪练员,教他运动、游戏等等。上学之后,因为家庭作业我们变成了他的校外辅导教师,当我们与他博弈时我们就是他的对手,当他们需要观众时,我们就是观众和点评者......,人生路上遇到风雨时我们就是他的导师等。

角色不是固定的,它不停地在转换,甚至在同一个时期,我们的角色会是很多个,不是单一、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好做好孩子需要的那个角色。

4、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言教和身教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基础之基础,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是他的成绩如何的好、考上了什么学校,而是他的精神心灵发展是否健康、也跟得上了他的年龄和身体的增长?这些年突发的案例都说明很多心理隐患都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而埋下的祸患。

     我们总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能给我们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但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家风的传承。说教的力量远不如身教的力量大。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至少是哪类型的人,孩子才会在我们的基础上成为那样的人。因此,有爱因斯坦的母亲才会有电灯,有郑渊洁的母亲才会有“童话大王”,有莫言的母亲才会有中国文学在诺贝尔奖上的扬名,有贝明刚的父亲才会有“防触电插座”,有周弘的赏识教育才会有聋哑女孩子周婷婷的哈佛经历。所以家长们,你的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人,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

    教育孩子是一件永远也谈不完和说不尽的工程,这个工程的巨大是我们初为人母、人父时所料不及的,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我们需要学习符合中国人实际的理论、借鉴成功者的方法,在自己的孩子教育中探索前进。

 

   感谢武志红先生,最近看他的书比较多,所以很多灵感可以说是来自于他的书,非常感恩他的力作。

                          2015年9月1日

 

 

 注:应《健康大视野》之邀,九月版准备发表。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