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日前的一项关于教育冷暴力的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目前老师们常用的“冷暴力”主要有“区别对待”、“漠视”、“呵斥”、“嘲讽挖苦”等。
近日各地相继出现的“绿领巾”、“红校服”等事件,让教育“冷暴力”成为“热”话题。其实,这种教育“冷暴力”不仅存在于学校,也存在于家庭。相对于体罚给孩子造成的身体伤害,“冷暴力”给儿童心理造成的伤害更不容易被发现,同时也更难恢复。
尽管对于学校出现的教育“冷暴力”很多家长表示出“零容忍”的态度,但是其实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同样普遍存在。
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谁能忍心虐待自己的孩子?这是受访家长的普遍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却被专家否定。儿童心理专家称,虐待儿童的范畴有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虐待等多种,其中以情感虐待和忽视虐待最常见,却最不易被发现。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还经常有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如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挖苦、嘲讽、恐吓、排斥等语言或行为。
忽视虐待则是指父母没有为儿童的健康、教育、心理发育、营养和安全等方面提供应有的帮助,出现这种“冷暴力”的家长,一些是只顾着忙自己的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和情感沟通,导致小孩心理发育出现了偏差;而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强迫小孩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忽视了孩子对玩耍及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这样也可能导致小孩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失常或变态,且往往还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的教育冷暴力,一个共同的主要诱因就是期望值过高。回顾“领巾”“红校服”事件,其实学校的初衷都是为了激励上进而采取了不当的做法。家教更是如此,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很多父母疯狂,家长们从“0”岁起的培养方案,已经把孩子们压得透不过气,家长也不容许天真的孩子们有一点懈怠。于是在教育者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时,暴力与冷暴力就会施加在孩子们身上。据介绍,国外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少年时经历过父母体罚的频率与他们日后酗酒、自杀、抑郁的几率成正比。
造成冷暴力的另一项主要原因就是施教者的心理压力过重。“自己的心情不好时,肯定跟孩子说话也没好气。”这是很多家长都认同的观点。青少年的家长大都处于“高压”之下,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工作上正处于“上进”阶段,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家庭责任让家长们很疲惫。
有时对学生的漠视来缘于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不畅。对于老师正常的批评教育,有个别家长会偏激地认为这是老师在“找茬”,不配合老师施教,甚至还会有一些诋毁老师的言论。久而久之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采取漠视的态度。
相对于体罚给孩子造成的身体伤害,“冷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更不容易被发现,同时也更难恢复。如果孩子的心理创伤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有可能给他带来自卑、孤僻等性格缺陷,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http://www.bamaol.com/Html/2013070317371135.shtml【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