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农民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从而形成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
在这些流动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流动。这样,就形成数量颇多的“流动儿童”群体,有学者又称之为“流动人口子女”或“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成长,理应受到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流动儿童心理特点
1、社会认同危机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来到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之后,其自身的各种特殊性导致容易产生社会认同危机。
社会认同既是一个接纳、认可与融入的过程,又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双边互信过程。在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儿童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市民”与“农民”的标签,这种户籍制度容易导致流动儿童产生社会认同危机。
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双重性,即城市认同和家乡认同,且城市认同显著高于家乡认同,说明不少流动儿童已经更多地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人了。
另一项研究却发现,城市儿童给予自己同一班级的流动儿童贴上了农村来的标签,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形成隔膜。
这样,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而城市儿童却认为他们是农村人。城市儿童的这种偏见容易导致流动儿童产生社会认同危机,两个群体之间的沟通和认同处于尴尬境地。当然,除了城市儿童之外,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还受其早期经历和相关事件的影响。
2、产生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感受到有区别或不公平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知觉到指向自己的歧视,也包括知觉到指向自己所属群体的歧视。
研究指出,社会比较信息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进而提高儿童知觉到歧视的可能性。
流动儿童来到城市之后,由于在许多方面相对不如城市儿童,极易引起城市儿童对他们的歧视。调查显示,有近 1/4 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人歧视他们,其中来自同伴的歧视感受最强烈。
歧视知觉的产生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自尊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人际关系、自我与重要他人的评价、事业成就等,都对自尊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人格品质比城市儿童更为消极,这与他们产生的歧视知觉不无关系。
3、负性情绪问题
流动儿童来到繁华都市后,由于社会认同危机和歧视知觉的产生,容易滋生自卑、孤独和社交焦虑等负性情绪。
自卑是流动儿童情绪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其心理问题的核心。流动儿童不同于留守儿童,又有别于同辈的城市儿童,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内心体验都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再加上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及由此而引起的歧视知觉对他们心理的伤害,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由此,流动儿童常常夸大自己与城市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别,既而又产生孤独心理,这已得到有关研究的证实。除了自卑与孤独之外,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也比较突出。由于流动儿童在城市里遭遇了从观念到福利的各种区别对待,使得他们在交往中担心被人看不起或被拒绝,而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
在学校里,总感到老师把他们当做不好的学生; 在班级里,总感到城里的同学瞧不起他们;走在街上,总感到社会上的人用低人一等的眼光看待他们。于是,在跟老师、同学等的交往中心存焦虑。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流动儿童经历了社会认同危机、歧视知觉和负性情绪困扰,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这首先表现在流动儿童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降低上。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指个体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危险、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事物时的有力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及对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
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都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由于安全感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幸福感水平又偏低,导致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具有更多的问题行为,表现为退缩性与攻击性行为增多。
一、流动儿童教育对策
与城市居民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识水平不高,家庭文化氛围较差,不懂得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
当孩子由于环境的不适应而影响学习进步时,常遭体罚、辱骂,这些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挫伤自尊心,使孩子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当流动儿童随父母从贫困地区来到发达的城市,熟悉周围环境是一种重塑习惯的机会和挑战。如果父母不能对其进行关爱与引导,他们极易在适应期中遭受排挤,体验挫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在我国,绝大多数家长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流动儿童的父母也不例外,孩子是他们奋斗的动力。父母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接触城市环境,有意识的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父母应该学习科学育儿的方法,努力提高全面塑造孩子良好思想品质和健康人格特质的能力。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能轻率地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性情绪,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农村到城市,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从外显行为到内心体验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是流动儿童接触新环境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其健康成长更为重要。
由于流动儿童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之学习成绩较差,调查表明,50%以上的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总体印象欠佳。他们不能像对待城市儿童一样同等地对待流动儿童,这样,流动儿童与教师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流动儿童普遍缺乏社交技能,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排斥,得不到接纳和认可。这样,流动儿童又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学校要承担起教育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环境的重任。
首先,应该引导流动儿童从心理上融入城市。虽然很多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在城里生活的时间也较长,但在心理上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在身份认同上还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有的儿童虽然想留在城市生活,但却口口声声说“我们农村人”。
其次,学校应该教育流动儿童从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适应城市生活。不少刚到城市就读的流动儿童,由于缺乏文明卫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随地吐痰、丢垃圾等现象较为普遍,这就要求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育加以纠正。
再次,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像对待城市儿童一样对待流动儿童,教育流动儿童要主动学习社交的技能技巧。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身份”比较一致的流动儿童,城市儿童仍是他们社会交际的“圈外人”。因此,学校要鼓励流动儿童主动与城市儿童交往,也要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交往创造机会。学校应当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积极主动地帮助流动儿童克服自卑感。许多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所存在的自卑感,严重影响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
从生理上说,自卑者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往往容易产生头痛、乏力等生理上的不适感。
从心理上说,自卑者总觉得低人一等,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这又极大地限制个体能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设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门的心理老师担任辅导人员,在流动儿童产生不适应等心理问题时,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的给予开导与帮助,使流动儿童的负性情绪得以释怀。此外,学校应当搭建家校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地与流动儿童的父母沟通。
学校应当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定期召开会议,帮助流动儿童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其子女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与流动儿童父母之间的联系工作,通报流动儿童在校表现,了解流动儿童在家里的情况。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及时地与流动儿童父母沟通,共同商讨流动儿童的教育对策。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农民工的评价偏向于批评,而对于他们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却宣传得很少。这使得众多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形成较差的印象,并以不友善的眼神、苛责的语言、不和睦的态度表现出来。
舆论压力和遭受排挤的境遇,不仅伤害农民工自身的心理,而且殃及其子女脆弱的心灵。因此,社会各界和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贡献的宣传工作,出台相关政策,从户籍、生存环境、就业机会等方面,保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满足农民工归属与爱、自尊等的需要。
要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进而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氛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流动儿童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与其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有很大关系。由于户籍造成的政策性偏差,流动儿童上学往往受到不平等对待。
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要继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保证学校有足够的财力接收流动儿童入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有关学校( 特别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 ,积极主动地接收流动儿童入学,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流动儿童,不得以各种名义收取流动儿童的入学资助费。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监管,通过建立学生信息网,促进流动儿童信息共享,减少流动给儿童造成的学习连续性的中断。
在克服流动儿童自卑等心理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言自动实现”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这种预言尽管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就会使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尽量趋向于主观假说。
流动儿童由于自卑心理的存在,在学习生活中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经常遭遇失败,这种失败又恰恰验证了当初的自我预言,从而强化了“自己不行”的印象。因此,应引导流动儿童充分认识到,由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人与人之间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是正常的。
别人比自己优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自身无法改变的原因,则不应自卑,因为自己无法控制; 如果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则不该自卑,因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超越自卑、追求优越是人之通性。人有了自卑,就产生了补偿的需要,不断补偿又会不断产生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
这种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实现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超越。流动儿童大多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他们的身心还不成熟,人格还未定型,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把压力转换为动力,通过积极的补偿行为,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流动儿童是儿童中需要特别关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农民工小家庭的问题。而且是社会大家庭的问题,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携起手来,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E5Mzc2Mw==&mid=203762524&idx=1&sn=8e9286d4202ca7531c85b56149757009&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