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小生活】教育孩子的“八大戒律”

9年前 [10-18 19:28 周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戒律一你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一个简单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人一直都是被会犯错的人抚养长大的。

这是我反复强调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你看你就是带着孩子走路,都需要给孩子示范应该怎么走,比如不能三个人并排走,两个人走时应该大人或男士靠外边。我的一位朋友到英国时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结果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绅士教育大概就是这样的从小教起吧。

我在我的生命化教育课堂研究团队给大家推荐了一位美国著名的小学教师罗恩•克拉克写的《优秀是培养出来》,克拉克老师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吃饭时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比如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总共有55条,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其实这些细节也都是人生的“大端”,因为细节背后就是大端。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始终应该记取的责任,你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你可能就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面的教育就难了。

父母角色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需要好好规划,需要不断学习与示范,需要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一书中写到:“应当在中学时代就给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以教育学的知识。教育学应当成为一切人都有用的学科,下面的话也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好像是夸大其词:我认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这无非强调了学习在父母职业中的重要地位。

有些人会用高尔基的话——“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的”来作为自己疏于管教孩子的说辞,可是,他们却忽略了这句话的后半句“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而这却是一桩伟大的事业”,现实中,有多少人羞于把家教当成人生的一大事业,无须赘言。

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那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的智力开发,青年教育学者王东华先生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成长三棱锥说”,他认为人的成长是由智力、意志、品德和气概等四方面构成的,越是后面的因素对人的成长越重要。(王东华著:《发现母亲》修订本,2003年版)

尽管这是一种假说,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各种非智力因素,而孩子的心灵自由绝不能单独受限于智力这一极的发展。凡事预则立,孩子的快乐成长需要一对冷静而理智的父母。


▷ 戒律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孩子成绩欠佳时,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变得沮丧、狂躁、失去信心,孩子即使输掉学业,他也不一定会输掉人生。如果父母丧失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定也输掉了。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当孩子让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有一天我的锁匙打不开自己家的门了,我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从窗户爬进去,我们从小的生活经验就是这样。于是我去找物业管理人员,他一听我说的情况也是马上想到从窗户爬进去,然后让我去找个民工,我边走边想,不对啊,我不敢爬,是因为怕出事,找民工万一他出事了怎么办?从这小事里我就悟出来,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成长的经验,而形成的我们的思维方式“第一时间”想出来的,“第一时间”的反应能力,往往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犯错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忍一忍,多想一想,克制一下。

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撞在枪口上了,就像我们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下班回家筋疲力尽,还要做饭,却看到孩子不但不在做作业,还把玩具扔了一地,马上火就上来了。正准备把孩子扁一下,就把客厅的窗帘拉开,没想到一拉开,看到外面秋天的景色,天气非常地灿烂,非常美好,转念一想,天气这么好,我干嘛要生气呢?人生这么好,我干嘛要这么生气呢?这么一想,气就消了一半了,再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应该要怎样怎样,结果孩子去收拾玩具,她就去做饭了。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避免“第一思维”,说的也就是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平衡力。对待孩子,也许还应该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改一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更多的时间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 戒律三更为重要,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好教师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坏教师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在一所初中,就发生过因为父亲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马上跑到楼顶跳楼自杀的事件,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而在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实在不少。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但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就特别麻烦。一个人少年时期所受的人格尊严的挫伤往往一生都难以修复,真是“此伤绵绵无绝期”,在生命中始终如影随形。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孩子一定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一定性情同样狂躁。就是在学校,也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当众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育,你表扬一个人,可以当众进行,甚至可以隆重地进行。但是你要批评一个人,就要谨慎得多,不妨用私下的、悄悄地、温和一些的方式。有智慧的教师不须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台湾著名的作家,三毛,她读初二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差,但是,她人很聪明,她仔细琢磨了老师命题的特征,归纳出老师命题的特点,每次只要提前将书后的习题做了就能考得很好。连续六次得100分后引起老师的怀疑,有一天老师就搞个突然袭击,把她抓到办公室去,单独出了一张试卷给她做,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事前准备的三毛考得一塌糊涂,老师认为,你看,这下被我抓到把柄了吧,非常生气,让她站在教室黑板前给她脸上画熊猫,不许她擦掉,浓黑的墨水在脸上流淌下来,然后老师还命令她在学校操场走完一圈才能回家。回家后她也不敢告诉父母,只在床上拼命哭,第二天,她照常来上课,走在走廊上却一下子恐惧得昏过去了。这之后,大概有七年时间,她把自己幽闭在家里,除了周末到一个老师家里去补习美术之外,再也没有跟家庭之外的陌生人打交道。

一直到了十九岁以后,她有机会认识了一个作家朋友,介绍她去找当时正在筹建的文化大学校长,大学校长看了她写的文章和绘画作品之后说,你上什么专业都行,她说我想上哲学,我就想了解一下我为什么这么痛苦,我为什么走不出自己的痛苦,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最后她虽然上了大学,虽然成名,成为作家,后来又跟荷西结了婚,但是最终她还是自杀了,当然自杀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童年人格伤害留下的阴影,是她一生难以走出来的。对任何一个儿童而言,对她伤害最深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是0到6岁成长的关键期,他缺少爱,另外一个是7到13岁少年时期受到了人格的严重的挫伤,这种挫伤往往是一生很难走出来的。

我每次看三毛的故事都要掉眼泪,有时候我就想,我们的教育如果实在做不了什么,那就尽量减少伤害吧,那就把当众责骂、当众羞辱从教育词典中剔除出来吧。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并不都来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显赫的地位,而是更多的来自他的童年父母给予的、学校给予的、社会给予的,一个人成长所必需的爱、鼓励和包容。


▷ 戒律四我们不能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在学校遭受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父母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替孩子申诉,但同时也须意识到,如果这样沟通、申诉毫无效果,你就需要设法为孩子换一所学校。

你和孩子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那么,平时如果有机会和孩子交谈,你会和他说什么呢?一位读初中的孩子告诉我,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里最常和我说的就是,饭吃快点,吃完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赶快睡觉。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吗?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之前还好些,十岁之后,几乎就不知道怎么交流了。孩子有什么苦恼,有35%左右的孩子都是找同学和朋友倾诉,找父母和老师倾诉的不到10%,父母的形象逐渐从他们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的交谈更容易变成了说教、批评与斥责,而到孩子13岁以后,孩子甚至连批评的机会也不给你了。

从某种意义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我们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孩子却不领情、不感恩、不理解,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一定出在家庭文化之中,出在亲子交流之中。


戒律五要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即使孩子的学业成绩欠佳,父母也应全力鼓励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应该有勇气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因为最终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继续学习的信念。

我们文化中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缺乏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的认识。我们习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习惯“做大事”,取得“大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一件事情你还没尝试,有人就会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稍有点难度,马上想到的就是退缩,一件事情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很可能就会遭到挖苦与讽刺。这些情况,在家庭文化中都很严重,作为父母,改变自己就要从克制批评的欲望开始,从改变“正话反说”的习惯开始,从改变自己的“不相信、不鼓励、不期待”的习惯开始。不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一个玻璃杯中有半杯水,在乐观者眼里,他会说:“咦!杯里还有半杯水。”在悲观者那里,他会说:“哎!杯里怎么只有半杯水。”前者带着惊讶的态度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后者缺乏感恩而表现出埋怨。无独有偶,在父母们那里,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我们总会听到,“怎么才考九十多分,而不是一百分?”“你身上优点挺多,但是——但是,这些错误却应该‘怎样——怎样’!”言之凿凿,大有把孩子“吃掉”之势,却很少听见诸如“不错嘛,已经考了这么多,只须加把劲,便会更完美!”“你做得不错,只是有一点还需再努力!”之类的话。两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总是埋怨孩子的父母看到的是一个不争气而失败的孩子,而常常鼓励孩子的父母却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而成功的孩子。


▷ 戒律六要尽量避免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

切勿在孩子临睡时进行教育,时常怀着恐惧、带着泪水入眠的孩子,生命会变得十分晦暗。

就餐时间应该是家庭的一个温馨时刻,应该是我们能够健康、美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感恩的时刻。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就是一种交流,美好的交流,美好的聚会。按照我前面说到的观点就是,要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而美好的聚会,首先应该在家庭里面。所以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战战兢兢,最后对食物都丧失了好感。我也看到有一些孩子,吃饭非常快,为什么很快呢?就为了你要批评他还来不及呢。他吃这么快,对胃也不好,对食物的吸收也不好,更谈不上有什么餐桌的礼仪。

而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不但无效,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孩子进入梦乡的时候,满脑袋都是这些批评的信息,他会做恶梦的。我还有一个观点,实际上一个人睡好了,第二天,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第二天开窗户,哇,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如果老是恶梦连连,三天没睡好,就满眼都是仇人了。所以让孩子睡好了,让孩子吃好了,即使他犯了错,你也要找到一个更为恰当更为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教育。这其实就是对孩子做善事。


▷ 戒律七一定要避免以别人的孩子作为简单的对比,进行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你最好就针对他的“这个样子”。莫扎特五岁就拉一手好提琴,七岁就会谱曲,那是莫扎特。李白,我们也知道他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但是他成为大诗人还是天分最重要。对一个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就耐心地和他说话,耐心地为他作分析,这样孩子既不会自卑,也可以减少很多对他人的妒嫉和敌意。

为何父母常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究其实,并非为了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求,而是父母们的虚荣心在作祟。

父母们没有想到,一旦对比,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压,慢慢地,在否定自己中埋下怨恨的种子,这是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改革家斯宾塞在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及人在生活追求上普遍存在着虚荣心理,在孩子的心智教育上更是如此,“虚饰先于实用”,直接导致教育的缘木求鱼、舍本求末,人们只热衷于追求过多的刺激、称赞、荣誉与地位,却忽视了对知识价值的追求,他认为,这是因为社会需求总会压倒个人需求,从而不自觉地遮蔽了人的个性。与其一味地比较、攀比,不如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上切实地做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的培育工作。夸美纽斯觉得,惟有“恰当的教育”,才能将具有生物意义的人变成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独立的人,特别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更容易使其本性发挥出应有的力量,但孩子若形成某些陋习,要改变是相当困难的。


▷ 戒律八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识,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责任之所在,既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不能承担的责任。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你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没有尽到做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其次,也说明你比较“记仇”,喜欢翻旧账。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若父母无法通过恰当的方式使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往往效果不佳,而“数罪并罚”的结果最严重,何况孩子并非“罪人”!如果父母非要找孩子的“不是”,无非强化了孩子的“罪人角色”,这对孩子的人格健全有百害而无一利。面对孩子的过失,父母们要不断叩问自己:我有什么理由惩罚孩子?我需要如此惩罚孩子吗?我这样惩罚孩子有益吗?……当你确定要惩罚孩子时,千万不能失去理智,因为大人的发怒一经转嫁到孩子的心理世界,便会如深层地震一样给孩子造成许多灾难性的伤害。惩罚孩子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统一、坚定,保持公允的原则,那些生活在前后矛盾的教育方式中的孩子是至为痛苦的。此外,惩罚孩子时千万不能“威胁或吓唬”孩子——“你若不收好玩具,我就把你丢到门外!”“你再哭,怪兽就来了!”这样既丧失父母们的威信,又容易使孩子也学会威吓别人的方式。

20世纪最可信、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权威斯波克认为,当孩子犯错误时,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可以采用非体罚的方式,比如暂停游戏,让孩子知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承担一定的责任。惩罚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教育方式,它只是为了避免孩子犯同样的错误,而非父母的情绪发泄,当孩子纠正了错误,惩罚应自动消失。

上面我说的“八条”,其实就是八个人文常识,你要培养正常人,你就要用正常的方法,你尽到责任了,你就不会后悔,至于孩子最后会成为“谁”,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M1MDU5Mg==&mid=209343285&idx=3&sn=f9342eb759da8e6671a808413d85088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