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四卷)》之第143页《父母其实在当孩子的“催眠师”》,我觉得家长平时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家长为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都起着暗示的作用,因此孩子时刻被父母催眠。
什么是催眠呢?其实就是重复暗示。它包括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
而文中的小琳为何面临失败,她照样不会看轻自己,接手老公原经营的生意,亏了本,却依旧深信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的价值?就是因为她妈妈无论小琳做对还是做错,都给她的那句“你值得拥有”的话,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而小美为何老是焦虑和担心,总是退缩,为何老是害怕失败?那是因为她妈妈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她“你太傻”,而且总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仿佛小美就是妈妈深恶痛绝的仇人。
上述小琳和小美的两个案例,表面看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是母亲长期催眠的结果。
回忆我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我身上的各种缺点都是我父母催眠的痕迹。我小时较内向,我父母带我去亲戚朋友家里做客,我父母逢人就说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说我不爱说话。父母一而再,再而三一直都这么说,久而久之,我也就认为自己就是那样性格内向的人,甚至后来我在熟人间,也变得不爱说话,有时自己心里有很多想法正想说,但心里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我也就打消了想说的欲望。甚至后来有人有话问我,我也变得不爱回答了。
还有,我小时候父母经常叫我干家务活,类似喂猪、刷洗鞋子和剪田螺尾一类的家务活,我都会干。邻居见我就夸,说我真能干,只要一碰上我干家务活,邻居就夸。久而久之,我就觉得我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是妈妈的好帮手。于是越来越能干。
著名专家蔡敏莉说过,孩子10岁前都是处在催眠状态,此时孩子会毫无阻抗地接受周围环境所给予的一切暗示,
我们作家长的不应该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应该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避开缺点、劣势,找到优点,发挥特长、优势,并加倍强化这种优势,把它发挥到极致,这样离成功就近了。但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要家长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优点,鼓励或帮助孩子把优点发展了,就升级为特长了,把特长稳固下来了,就成了优势。把优势发挥好了,成功的几率就高了。
所以我们要有积极地重复暗示,当好“催眠师”。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