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这个用词我觉得比夫妻关系要好。家庭关系是指孩子与父亲和母亲以及夫妻之间的关系,这里已经包含了夫妻关系。
建立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了,比亲子教育还要难。因为夫妻二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具有不同的原生家庭和不同的教育背景,带有不同的特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自然不同,有很多时候是差异很大。
比如我老公,他的教育方式就是直接而且大声的指出孩子的缺点,而且耐心不足,往往是指令发出以后要马上有回应,否则就急了。这缘于他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指责的时候多于表扬的时候,发怒的时候多于心平气和的时候,这是很多父亲的特点,也是男人普遍的特性,他们没有母亲那样的耐心和温柔。时间久了,我做为妈妈也就火了,我生孩子不是天天让他骂的,有事不能好好说吗?!我的原生家庭是一个争吵一辈子的家庭,所以长大以后就会对别人的态度非常的敏感,自然就无法适应老公的方式。就这样,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这样的事情吵来吵去。好在,我们俩相对比较理性成熟,目前没有影响到感情,都知道适刻而止。
我现在明白这是每个家庭的瑕疵,很正常。虽然有困惑,但是也比父亲不介入亲子关系当中强吧。有时候我老公也会亲亲孩子,和孩子和平相处,拉着孩子的手四处逛逛,给孩子做好吃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让孩子去体会到这个时候爸爸的好处和用心,用力去扩大老公带给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也能以此化解平时老公对孩子那些不好的态度。
我老公也会经常介入到我对孩子的教育中,虽然是种种指责,但是也算表达了他的态度,同时我也会选择性的加以考虑,不好的要避免。
这就是我们家庭关系模式,也算基本正常,主要因为我没有苛求一个完美家庭,这样至少我们有一个相对正常的三个人有家庭关系,而不是我和孩子占主导的家庭关系,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健康的。
有这些感触是因为经常看到身边的家庭,母亲与孩子占主导,妻子与老公几乎不做实质上的沟通,老公说的全当是废话而不采纳(当然大多数时候也的确是没法入耳,所以日久天长自然不被采纳,悲哀!),之后无论对与错,都是妈妈主导孩子的教育方向。我们在一边看着这样畸形的教育方式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孩子网游成瘾无法自拔。
这样的家庭就在我身边发生,但我无能为力,我只能管好自已的事。
但是凭借家庭教育的敏感度,我会不自主的分析这种现象,我发觉这是家庭关系对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是夫妻二人关系不良,沟通不畅
我看到的这个例子就是这样,孩子的父亲经常和孩子妈妈争来争去吵来吵去,父亲不满对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却完全不管孩子的教育,所以父亲一直游走于亲子关系外围,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段雷人的场景,就是这个父亲似乎想找点话题在问他上高中的儿子,最近功课怎么样?很明显孩子在玩网络游戏不愿意搭理他,就随便应付的说“还行”。于是对话结束。当时我的感受好奇怪,天天朝夕相处的父子俩,现在竟然在问最近的学习怎么样?好陌生啊!
夫妻双方中有一个人弱势,另一个人就会强势(出现这种情况的经常出是母亲强势),那么在家里决定大事方向的时候,强势者会越来越强,因为好像“道理”永远在这方,而弱势者则因为被强势者一比就比了下去,好像决策的时候经常说不到点子上,于是不被采纳,之后因无法再介入到决策中,也就越发弱势了,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有的人说,如果是母亲强势,那对于这个家庭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可能言过其实,但是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女性在家庭里强势,对于一个男孩子的成长环境确实是很恶劣的。这里有几点原因:对于男孩,在懂事以后给到榜样力量的更多要依靠爸爸,如果不让男性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对男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很致命的;其次,在三口之家里,三个人的关系力量最佳的状态应该是像等边三角形一样力量相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差不多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二是孩子与父亲关系不顺畅,父亲没有介入到亲子关系当中去
还是以上面的家庭为例,现在网游已经成为了困惑很多家庭的问题,发生这样问题的大多在男孩儿的家庭。
上面这个案例是一个三口人都喜欢玩网络游戏的案例。现在儿子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就会上网玩游戏,痴迷程度可见一斑。父母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孩子就会成长会什么样子。网游这种东西,连成人都无法戒掉,何况是个孩子!尤其是网游对小男孩儿的吸引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时学习又是那么艰苦的事情,拥有一个网络游戏的成长环境,很有可能被游戏“拉走”来逃避学习。相反如果父亲能够带领孩子出走家门,去接触外面的大自然,去体验网络游戏以外的美好,之后历练孩子的毅力,引导孩子去形成远大的理想和对自已人生的规划,这样的孩子将会成长为一个能够克服学习困难,同时愿意培养自已健康的业余爱好,继而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
三是双方尤其是问题较大的一方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至今在影响着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与妻子的相处模式
还是上面的案例,应该是父亲的问题,父亲是出生于一个不被母亲喜欢的家庭,据说母亲更喜欢的是他弟弟。母亲的偏爱容易造就一个偏激的孩子,我父亲就如此。成年以后性格古怪,未完成的功课太多,在面对妻子的时候有时候是一个偏执狂,就容易让妻子抓狂。这个案例就是这样,孩子父亲在沟通教育上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指责与推诿,而且自已没有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就在妻子面前缺少说服力,教育的主导权就被拉到了妻子一方。
其实孩子性格中的偏执源于他的原生家庭母爱的缺失,他越(认为)母爱少于弟弟,性格就越偏激;而习惯性指责可能是源于对原生家庭中对弟弟的嫉妒而无法发泄所致,成年以后,他需要学会试着原谅他的母亲和接纳他的弟弟,也等于接纳自已的不完美。但是他目前还是选择逃避,既便没有教育的主导权和家庭地位,他也情愿,也不会寻外遇,这是一种逃避。其实原生家庭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始终在那里不会改变的。而解决了,也就解脱了。
当然最理想家庭状态,在世界上应该是凤毛鳞角的。
夫妻二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同时背负着不同的原生家庭痕迹,有着相应需要完成的“功课”,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所以有很多家庭选择了一方妥协来维护家庭的完整。
那么,如何解决这么难的难题呢?
其实我认为,不如夫妻双方各退一步,无论对方对与错,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我认为都可以让对方参于到亲子教育中来,退一万步:一回生二回熟,参于的多了,在亲子教育中是会逐渐成长起来。如果因为一些“失误”则阻止或是放弃参于到教育中去,结果是其中一方对孩子教育的放弃。
现代家庭中,教育责任主体大多是女方,女方由此大多数变得很强势,其实这个时候越要懂得收放自如,当爱人愿意去介入孩子的教育中的时候,都要给予对方机会,无论对错,先让对方有机会走进来。同时女方的退让,也是一种反省,男方有机会介入进来的时候必然也体会出来这种苦心,所以双方都有机会学习成长。
所以,对于每个家庭,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自省能力绝对是必需的,唯有自省才能帮助所有人克服所有的差异实现共同的目标。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