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刘洁(兰州59)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人分成两组给缝衣针穿线。让一组处于自然状态,一组处于比赛状态。结果,前者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后者。心理学把后者这种带着强烈功利指向做事又往往事倍工半的现象称为“目的颤抖症”。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在我们的许多家长身上,患有这种“目的颤抖”症的不在少数。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首要和主要目的是学会做人。人生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是人品而不是分数。可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已经赋予教育太多太多的目的,将教育当成了通向所谓成功的通道和手段。学校的应试教育摧残着学生和教师,“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也扭曲着家长的爱心,使家庭教育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当今社会,评价成人用“成功”做标准,评价小孩用“成绩”做标准。成人的压力是“业绩”,孩子的压力是“成绩”。强烈的功利性目的,使我们的教育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颤抖”症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制造了太多的家庭教育悲剧。
比如,前些年发生在浙江金华的杀母案中,那位母亲对儿子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最低也得考上浙江大学,一旦儿子的学习成绩排名落后,就要批评和辱骂。天长日久,儿子由厌烦而生绝望和仇恨,最后竟然杀了生他养他的母亲。令人痛心的还有辽宁本溪的一位十八岁少女,从小大到大,父母都一直为她的功课而骄傲。就是在这种期待形成的压力下,当她从测验到考试的成绩都不理想时,竟在自己的房间里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花样年华。还有,网上新近爆出的,更让人痛心不已的是河南鹤壁一位13岁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结果遭到母亲的斥责,怒骂,盛怒之下的母亲竟然将孩子打死了;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我们又看到杭州一位十一岁的女孩因为抄袭同学的作业,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打死的报道。这些经常见诸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各种家庭教育悲剧,无一不是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下的悲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正确的办法就是要通过学校开办家长学校,通过老师的宣传教育、引导,使每一位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避免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目的颤抖症带来的教育危害。
笔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曾接触过较多的家长,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和自己的家庭教育经历中能感受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在认识上就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大、最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二是家庭教育也是分数至上,以分数为评价孩子的标准;三是家长普遍患有严重的“目的颤抖”症。而在这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与第三个互为因果的。由此看来,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要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面对的不只是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和教法,还需要研究家长和家庭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如何帮助家长。诚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教育名言,也是他的一贯的教育主张。在他任校长的帕夫雷士中学更是 积极践行这一教育主张,他认为,就和法律知识一样,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人都懂得的一门学科。所以,在他的学校,学生入学前两年,就开办家长学校了。我们面 对诸多的因应试教育而衍生的社会问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唯有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才是解决目前教育问题的突破口,需要我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去开启家庭教 育这一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唤醒一个个家长,更需要唤醒各地的教育局长、各学校的校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事业才会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在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