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刘洁:我心中想有这样一所家长学校 (二)

8年前 [12-06 20:40 周日]


                                      刘洁(兰州59

      回想起自己在刚刚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的种种往事,我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暗暗称赞自己,在面对学生管理中遇到诸多的困难时,我能主动和学生家长携起手来,发挥家长的力量,共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既需要智慧,更需要爱心和耐心。这种做法,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教育效果,也改变了我自身的精神状态,让我感受到了我这样一位普通老师存在的价值,让我的教师生活从此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孩子们来说,通过我的努力,他们开始萌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愿望,从此能够从老师、从父母那儿感受到更多被关怀和被尊重的力量,开启他们美好的人生。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自己形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做班级管理工作,还是进行学科教学工作,都注重和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将我的精神、情感更深层次的植入他们的心底,影响他们,进而引导他们去改变自己,愉快的接受老师的管理、教育。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真切的感悟到教师多少年来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深刻内涵所在。人类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是万物的灵长,人类的心灵需要精神的滋养,人类的精神需要精心培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一句话,既是对教师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教师工作特点的高度概括。可是,面对当下道德滑坡、腐败严重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已经被社会功利化的面目全非的时候,原本美好的教育已远离了它的本质;面对应试教育盛行的教育体制,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教育事故,面对教师饱受指责和批评的社会环境,学校、老师们无奈而困惑:今天,我们的教育该向何处去?今天,我们如何做老师?老师,该如何独自承担起“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怀着种种茫然和疑惑,我心中又一次萌发了想要有这样一所家长学校的强烈愿望。在这所家长学校里,以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主要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家校合作:

      第一,倡导并组织亲子共读活动。由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负责精选推荐出适合学生和家长阅读的书籍,列出推荐书目,提出具体的读书要求。通过亲子读书交流活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让学生充分阅读,不仅是进行智育,而且也是进行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为了帮助、影响孩子阅读,为了满足和发展孩子的求知欲,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父母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就会热爱他们” 。仔细观察我们所接触到的许许多多学生的发展状态,可以看出,凡是综合素质高、道德修养好的,有较强自律精神的优秀学生,大多都是在有良好家风的家庭里长大的。要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和家长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及家庭文化氛围离不开的,良好的家风是和家庭良好的读书氛围密切相关的。良好的家风,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充盈孩子的精神,塑造孩子的人格,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全方位的。

    第二,加强伦理教育和情感培养。将学校的文化建设延伸到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风建设指导之中。将学校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引入家庭教育指导中。组织家长、学生学国学、讲国学,懂礼教,诵读《论语》、《弟子规》、《孝经》等儒家经典,使每个家庭都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将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植根于每一位家长和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最有效的伦理教育和情感培养方式。

    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中华文化实质上就是孝的文化,要从孝入手,培养人的德行;从孝入手,培育人的爱心。只有“首孝悌”(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才会“泛爱众”(即和大众相处时能平等博爱);只有有了对自己父母、对亲人的爱,才会有一颗爱国家、尊师长、爱众生的仁爱之心。只有人人都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社会才会和谐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人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第三,注重健康关怀,加强心理教育。学校要重视并利用每年统一安排的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查的反馈工作,开设并利用“健康日”和健康课,采用健康知识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帮助家长注重对孩子的健康关怀。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程度都处于完好的状态,其中,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而许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不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且无视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各种变化和情感需求,只要孩子的表现不合心意,更多的是埋怨和斥责。对孩子心理健康认识的不足,使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以致造成抑制孩子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等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通过组织家长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帮助家长走出重智育轻心育的家教误区。鼓励引导家长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孩子碰到困难时,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当孩子面临困惑时,与孩子及时沟通,化解孩子心中的疑虑;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成为孩子诉说的对象,开导、鼓励孩子要有勇气面对过错,勇于承担责任。

    第四,加强劳动教育,注重生活能力培养。学校要对家长明确要求,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让孩子固定承担一份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勤于动手的习惯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并且将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或社区义务劳动的情况作为家校联系簿上必填的内容,并要求孩子写出劳动日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通过相关活动,指导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他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教育儿童从小热爱劳动、崇拜劳动。他还说“劳动不仅是一种神圣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欢乐。我们对家长说,如果你们想让孩子成长为关心体贴别人的人,让他们把父母亲当成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那就必须使他们把全部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而且最主要的是,要用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基础教育经历,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应该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至未来,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目的,开办家长学校无疑是实现家校合作,发挥教育合力,凸显教育本质,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的办法。通过家校教育,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家校教育,丰富人的思想,充盈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

    我真诚的期待着,经过我们的努力,我心中想要有的家长学校能够早日建成!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