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芈月传》(第1--42集)
追剧《芈月传》有前期影片预告的影响,也有《甄嬛传》演员阵容的缘故,每晚端坐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从第42集剧情芈月对和氏璧案件的处理中已显出她在军事、战略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参政议政的苗头,这差不多该是《芈月传》的前半部吧。
与《甄嬛传》相比,《芈月传》更加的荡气回肠、波澜壮阔,在那个男权爆发的时代,以女性的视角来看,芈月、芈姝、魏琰三个女人之间的争斗成为了这个文明与文化爆发的时代最美的注脚与点缀。作为媵侍之女的芈月是幸运而又不幸的,还没出生的她就被冠以“霸星”的荣耀,深得楚威王疼爱的同时又惨遭威后的痛恨,就连其母也深受株连,幸好有芈姝的袒护和葵姑的呵护,再加上青梅竹马的黄歇,芈月在楚国的公主生活也算得上幸福了,即便是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芈月也活在自己的意愿中,若不是魏氏拿弟弟魏冉说事,芈月断不会改变自己。
在《甄嬛传》中看多了后宫之争,对魏琰与芈姝的权力之争、魏氏及孟昭氏的挑唆鼓动也就见怪不怪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芈姝在芈月生了公子稷之后分歧日益明显,尤其是玳瑁姑姑被斩首之后,芈姝对芈月是集痛恨、提防、妒忌于一身,处心积虑想压倒芈月成为最懂秦王的王后,在和氏璧事件中表现尤为突出,真以为“得玉者能得天下”,到头来却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被禁足在椒房殿内。其实芈姝之所以输给芈月,并不在这一件事上,无论是从孟赢远嫁燕国和向母国求救还是在承明殿分拣策论,芈姝都绞尽脑汁“站”在秦王的角度处理问题,殊不知她的猜测和揣度都没能博得秦王青睐,反倒是芈月的真性情正中秦王下怀。在接下来的后宫琐事中,芈姝与芈月间的手足之情也被磨砺的消失殆尽,关系渐行渐远。由此可见,算计他人者终被算计,而唯有发自内心的才最能感动他人。
作为嫡公主的芈姝,自小有威后的庇护,再加上玳瑁姑姑的出谋划策,芈姝原本是单纯而善良的,从她出嫁时的被劫,到魏琰的挑战,再到与芈月的争宠,也算是大起大落了,观后不由得设想:如果没有威后潜移默化的浸润和反复叮咛,如果没有玳瑁的过于担心和出谋划策,如果没有珍珠珊瑚的替主子分忧,如果芈姝一直保持着单纯和善良的本性,结果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由此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从事普通岗位,身边倒也不乏挑唆、谄媚、恶意奉承乃至落井下石之人,让我这非黑即白的性格很难融入其中。有时遇到烦心事,不免也想与人倾诉,老友青稞总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帮我分析,以此化解我心中的恩怨;然,相同一件事,也有像玳瑁、珊瑚、珍珠一般唯恐天下不乱者,打着“劝慰”的幌子说出的话让你愈发的糟心,更有甚者明着暗着地挑唆、使绊,小小一个单位犹如后宫一般,只是在争斗中少了性别之分。
“旷世绝伦你挽一纸烟花,仓皇踏马归去,难看纶巾。惆怅到了,彷徨往复,轻纱绕指而去,谁与你吟诗?笑看千古月色,青梅酒,夜光杯,宫商角徵羽,凭栏倚楼望君归。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古人尚且如此,你我又能如何?芈月、芈姝、魏琰为了争位分、为了孩儿的前程可谓是机关算尽,作为普通百姓一枚,为了那几大毛也明争暗斗实不足取,有人笑我怎么只长年龄不长心计,就不能跟***、***学着点,虽然在学习能力上咱不输给他人,可在这长心计、学圆滑方面还真有点弱智,更不想让“东施效颦”在自己身上重演,左思右想感到还是做真实的自己最好(扯远了~~~~)。对了,喜欢追剧的人大多喜欢联想,在剧中我很看好黄歇和公子华,喜欢他们的善解人意和大丈夫气概;更喜欢葵姑和小冉,被他们之间的亲情所感染。亲,在剧中,你最看好谁呢?不妨分享一下下~~~~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