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则意识的座谈会
案例分析: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技能联系和培养的最初阶段。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基本的身体运动技能、生活行为技能、学习技能以及社会性行为技能的良好时期。幼儿期是创造性行为的启蒙阶段和萌芽时期,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学前期,行为问题是一些颇为常见的问题,如发脾气、好争吵;易冲动、多动;易分心、持续性强等,还有一些幼儿处于被动,如依赖退缩;害怕(羞)、有恐惧感等。现在的大部分孩子,由于处于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社会,面对周围的事物,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动作比较多,家长如果不注意,慢慢孩子就不自觉的养成了“表面多动”的习惯。有的吮吸手指、有的抠鞋子,有的扣手,有的说小话等。这种“表面多动”是最让人头痛的,每次我们进行集体教育之后的效果都不明显,只是短暂一时,更多时候需要我们一旁进行个别跟踪督查,才能保证孩子良好听说想的习惯。那么也就是说在幼儿园里需要两个老师进行合力教育督导,在家园方面更需要合力!
指导建议:
一、提问,引发讨论,引出关键期
1.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习惯培养对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可是您知道习惯包括哪些方面吗?家庭中您又关注孩子哪些习惯的培养?
2.请3-5名家长说说家庭中培养习惯的方面和方法。
3.简单说明习惯的分类: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4.思考问题:学习和习惯哪个重要?
说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二、向家长介绍大班阶段的发展现状
列举班级改进活动和幼儿发展现状,说说目前孩子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中,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且细致,而自控力稍差,所以表现出小动作偏多,
2.有些孩子的语言经验比较多,一提到相关话题就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笑笑,在集体面上就出现了爱说小话的现象,影响了其他孩子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听的习惯和秩序意识欠缺培养;
3. 行动慢,表现出时间观念不强、任务意识不强,也表现出做事没有先后顺序导致。
三、提示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
最后提点建议: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逐渐的养成。
1.制定规范,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持之以恒。在园中,幼儿往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坚持不了,如:上厕所和洗手时不推不挤,搬椅子必须要双手端起来,上课必须认真听讲等,因此,我们必须把每个规则和一日生活连接起来,讲练兼顾,从而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进入午睡室时,幼儿的情绪很激动,不能安静下来,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睡眠曲或轻音乐,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在午睡室了,长期如此,幼儿就养成了安静入睡的习惯。又如:排队伍走楼梯时,很多幼儿喜欢你挤我推,这时老师可以进行全班思想教育,告诉幼儿走楼梯互相推撞带来的危害,让幼儿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当幼儿再犯时,教师可重复教育,直到幼儿完全领会。
2.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坚持正面教育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面对幼儿的这种情况,在班级中设立评比栏,给幼儿不断的鼓励、表扬及肯定,从而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上下楼梯时,幼儿走路非常的小心,这时老师就微笑点头表示他做得对:当大家在安静看书时,往往有个别幼儿发出奇怪的声音,这时老师就给他一个小小的暗示,提醒他矫正。在班级中,当幼儿受到鼓励时,他们为了自己不输给别人,又为了使自己得到快乐,也就会自觉的制止一些不良行为了。
3.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学前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及模仿能力,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老师,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但凡自己犯错误了,也要勇于承认。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幼儿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4.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在环境创设上,教师应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精心设计,例如区域“鞋区”的设计,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接受熏陶,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