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学拼音=语文优等生?
2013年,新学期伊始,市教委宣布进一步以两项实际行动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年级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冲击;此外,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减轻学生在幼儿园进入小学过程中的学习负担一直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而其中引起业内和社会热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幼儿园阶段是否要学习拼音。虽然,长久以来,公办幼儿园明令禁止在幼儿园阶段向幼儿教授拼音等知识内容,但是,焦虑的家长们却早早已经行动起来,在大班甚至是中班阶段,就送自己的孩子去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学习拼音,为的就是让孩子进入小学之后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这也就造成了,小学也不再化大力气重新教授拼音基础知识。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幼儿园阶段就学习拼音,除了让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更快速的掌握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对其整体语文的学习,甚至是语言的发展是否有利呢?
一、儿童提前学拼音或揠苗助长
儿童的语言能力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人的语言能力一般可以划分成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种成分,所谓的理解是指听懂和看懂口头或者书面语言的含义,它的基础是对信号的正确捕捉和解读;而所谓的表达能力是指能够用多种语言形式来正确表述,它的基础是对语音、语义等的正确掌握。而要获得良好的语文成绩,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学好拼音也不例外。拼音的学习,其实就是正确的理解抽象的拼音符号与读音的对应关系,并且能够进行拼读的表达。而那些学不好拼音的学生,往往就是因为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语言能力。
在家长们已经焦急的为学生们打学好语文的基础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幼儿们的语言能力又发展的如何?
(1) 我们的孩子能听懂多少?
在测试语言理解能力中,使用的是经典的听词/选图的测试范式,幼儿会在测试过程中,听到一定的语音描述,然后需要根据听到的内容,选出符合要求的图片。例如,下图的题目为“小蜜蜂把东西提起来。”,幼儿需要根据提示选出正确的图片。
幼儿们在本题的总体通过率高达86%,3岁3个月以下的幼儿通过率已达到46%,3岁4个月至3岁7个月时已经有50%,即一半的幼儿已经可以顺利答对本题,并在3岁8个月到4岁3个月中通过率迅速提高至75%,直至6岁4个月以上,通过率已达到99%。可以看出,在本题中,题目给出的主要细节有两个——“小蜜蜂”和“提东西”,这两个细节可在图上直接看到,都很直观,并且可以根据其中任意一个直接做出判断。
但如果句子中的信息变多了之后呢?下图的题目为“今天白天不下雨,小朋友们一起出来玩。”
各年龄段的幼儿们在本题的通过率并不理想,总体通过率仅为17%,3岁3个月以下的幼儿通过率甚至不足1%,虽然在接下来的年龄段中逐步缓慢提高,但到了幼儿园中最年长的两个年龄段(6:0-6:3和6:4-),幼儿的通过率均停留在30%。
在本题中,题目包含的细节为三个,分别是“白天”、“不下雨”、“小朋友们”,虽然这三个细节可以在图中直观地看到,但无法根据且其中任意一个直接判断出答案,需要同时进行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听句选图中通过率的两个极端题目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当表达形式直观时,在3岁8个月以后已经有多数的幼儿可以至少通过一个细节去理解语句;而若需要幼儿同时把握三个细节,即使表达形式直观,大多数幼儿直到6岁左右也无法做到良好的理解水平。结合认知方面的结果,幼儿在语句理解上的这种规律一定程度上与幼儿的逻辑发展有所相关。
由此可见,6岁左右也就是快进入小学的幼儿,对单句掌握较好,但对包含三个细节及以上的句子难以理解,而在美国,则要求3-6岁幼儿可以掌握包括五个细节的句子,相对而言,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我们的孩子其实在幼儿园毕业时,还不太能够听懂太复杂的句子,面对这样的事实,急着让他们学习拼音,其实仅仅是从机械记忆的角度来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达到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2) 我们的孩子真的能说会道吗?
在调研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就是,功能性表达和表演性表达能力发展的巨大差异。所谓功能性表达,就是日常对话交流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更接近语言的本源,即沟通;而表演性表达,就是类似与演讲,通过一定的表演进行表达的能力。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也就是一者的发展会影响另一者的发展。从上海幼儿实际发展中,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情况,但十分不幸的是,我们的幼儿表演性表达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高速发展,而功能性表达能力到中班之后发展趋势非常缓慢。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大多集中在让幼儿表演故事等形式,使得本身日常交流就较为单一的独生子女们更少机会进行日常对话练习。
而我们知道,在未来小学的学习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一个演讲特长的学生,但在师生和生生的日常交流中获取学习的资源,却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重要。
以上的调研结果仅仅是众多例证中的一小部分,从这些结果中,不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论:1)目前上海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超前,提前学习拼音需要幼儿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2)除了学习拼音,还可以从语言能力本身的发展帮助幼儿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可能在未来的学习中使其学的更加轻松。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学习竞争,家长们对孩子发展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选择提前学拼音学算术,也是在盲目跟风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如果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在能力上为孩子打下基础,比简单的提前掌握一些小学的知识点,可以在长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那么,也许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可以获得更多学习的快乐。
二、语文衔接如何做?
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也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知识点的低起点,能力的高起点。也就是我们的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并不一定需要提前去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但是必须在进入小学之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这样既保证了他们快乐的学前生活,也为将来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就语文学习的幼小衔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与阅读量并不对等,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并不是要一味的让幼儿进行大量的阅读。喜欢书的气味,喜爱翻书,阅读绘本,都是幼儿有效的阅读行为。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时候,能够让幼儿接触书本、对书本感兴趣、能够对书本内容维持一定的注意时间,都能够为将来幼儿进入小学之后顺利接触课本,开展学习打下基础。切忌强迫孩子像成人一样进行长时间的严肃阅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旦破坏,之后就无法再与书本建立亲密的联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
· 首先你可以培养孩子对书的气味和触感的好奇,让他们对书产生最初步的兴趣。
· 其次,亲子陪伴的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亲子的互动中,渐渐延长单次阅读的时间,加深阅读内容的难度。
· 最后,借助越来越丰富的阅读媒介,可以让幼儿接触互动性更强的电子图书,随手可得的阅读资源让幼儿的阅读行为发生频率更高。
2) 发展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诚如前文提到,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是通用的元能力,可能决定了之后很长时期的学业成就水平。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学生,即使进入小学之后再开始拼音的学习,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同等的学习效果。而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仅仅通过拼音和汉字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使用清晰的句式与准确的表达方式与孩子交流,增加亲子或师生间日常交流的频率和内容的丰富程度,多使用开放性的提问,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发展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日常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幼儿更多的分享自主计划和游戏体验。师幼互动中也需要更多的使用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自行组织较长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 在家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表达自己愿望与需要的机会,而不要提前帮孩子把一切都处理好,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孩子的功能性交流的能力。同时,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娃娃语的使用,而使用清晰的单词进行沟通,当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之后,逐步增加句子的复杂程度与信息点。
3) 为幼儿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
多元的学习环境是指,在为幼儿准备图书、学习材料和玩具时,尽可能多的涉及更多元的领域。更多元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让他们获取更多理解新鲜刺激的经验,另一方面在接触多元环境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经验,获得更好的表达的基础。
· 在幼儿园中,可以在阅读角为幼儿提供多种主题、多种难度层次的书籍,让不同兴趣的幼儿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兴趣,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 在家中,除了同样准备更多元的书籍,还可以带孩子接触更多社会环境,不论是菜市场、社区、公园,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互动,可以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飞速的发展。
无论是调研的结果,还是实践的经验,当家长和教师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之后,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学科知识的提前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换取短时间的优秀成绩,而加强元能力的学前准备,既顺应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求,同样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前学拼音只等于一年级优等生,而打好元能力基础,可以让孩子获得长程的学习优势。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