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听话,高中生懂事,初中生最难管”,这是许多家长和老师经常感慨的话题。近日,一则发生在大连的初中男生出走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关注,面对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心理专家建议,初中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特殊的转型期,学校和家长务必要了解孩子心理上、生理上的变化,以及由变化可能带来的心理波动,提前做出预防,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充分尊重孩子、摒弃命令式口吻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父母的权威也逐渐产生怀疑,想要摆脱家长的束缚,这实际是在发出“我长大了”的信号。对此,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听取他们的看法,通过聊天了解孩子,共同商议解决办法,不要过严的管教,而要充分的尊重。这其中,尤其要摒弃管教式、命令式口吻,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这类教育方式可能管用,但对于初中的孩子而言,面对这种粗暴的教育,即便他们表面不反抗,内心积累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爆发。
别光盯孩子成绩、了解学习以外的东西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呢?61%的孩子选择因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据了解,很多中国式父母都自认为很关心孩子,但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成绩之外,他们其实对孩子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才会越来越难沟通。初中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家长关心成绩无可厚非,但最怕的是只关心成绩,只关注孩子的名次。其实成绩出现波动,孩子其实是最难受的那个人,如果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甚至责骂,很容易诱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同伴影响大、关注“小圈子”行动
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跟家长逆反,但与同龄的伙伴却非常亲密。从初中开始,孩子对家庭的依恋会向伙伴群体转变,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比较稳定的小圈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爱好、打扮都受伙伴们的影响,信任伙伴胜过家长和老师。心理专家建议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小圈子,但切记不能用强制手段拆散这个圈子,比如,“某某同学学习太差,你不能和他来往”等类似的话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可能的话,家长可以把小圈子的活动或多或少地纳入家庭范围内,比如邀请同学吃饭或写作业,甚至一起看电影等,只要家长不抱着悄悄监督的心态而是很阳光地来做这件事,肯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家长也可以从侧面或者小伙伴的口中了解到孩子的思想活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IwMTIyMQ==&mid=212342063&idx=3&sn=ab0be433ed7d89b2cf0fbbbbef09fb5d&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