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看英国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8年前 [03-16 19:22 周三]

 关于诚信,大家都相信要从娃娃抓起。怎么抓?英国有些基本的观念似乎不大一样,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小孩不是白纸

  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直以讹传讹地以为说的是小孩子跟张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毛主席他老人家其实说的不是这个。

  但一位英国朋友却说,西方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继承了父母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白纸论”是个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在西方已经过时了。在西方社会,一般认为,影响儿童品性的主要是孩子的父母、长辈、老师、明星偶像(社会榜样),以及社会的总体氛围。

道德不靠教导

  在英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通常称做“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 process),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这个“感染”,跟“感染感冒”,是同一个动词(catch)的同一个用法。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怎么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一位名叫卡罗尔的英国中学教育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  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它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卡罗尔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要享受过程

  那么,如何防范学生做弊?答案很简单:老师有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如果你靠欺骗方式获胜,那么你其实已经输了。

  不过,英国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也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要紧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少居英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功名利禄都想要,但最要紧的是这是自己心之所喜,性之所趋。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记者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野,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哲人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去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理想不必远大

  第一次碰到英国人,是多年前汤姆逊基金会一个高级英语新闻写作课程的老师,名叫罗伯特.李。他说,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于是,他中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运输公司,17岁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开着卡车环游了整个欧洲,回来换了工作,找到一家报纸,从最底层干起,晚上上夜校自修新闻专业,他又实现了许多个人生理想。

  我听得目瞪口呆,惭愧我直到那时才第一次想到,理想原来可以不是永久牌的,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不是人生或人类的终极目的。理想居然这么容易实现。

  认识罗伯特时,他已经快到知天命之年了,他从来没觉得当卡车司机的理想渺小,相反,17岁就实现理想,他有一种成就感,回忆的时候一脸陶醉。

  相形之下,我觉得小时候被教导应该有的那些理想,比如当科学家,因为与自己的智力结构太不合拍,反而弄得从小就失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动力,进而干脆认为理想就是那些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想法。直到现在,一谈理想,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指那些远在天边的想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xMzYwNA==&mid=401344359&idx=1&sn=a53b99f38838532a19ab57c12de1f107&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