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贝一起成长
杨彩萍/文
三周岁半的丫丫正式步入了幼儿小班,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园小朋友。随之而来的是建立各种规则、秩序、语言、分享、交际等,培养孩子们的诸多能力。看着幼小的宝贝开始担心孩子能不能很快适应,比如: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小朋友,一切都是新的,宝贝能否应对这些挑战。可我的担心和焦虑都是多余的,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在短短的两周内宝贝快速融入到这个充满温暖与快乐的集体当中,并交到几个好朋友。
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有点放松,可紧随其后的一件事又使我感到手足无措。神木县博苑幼儿园属于传统教育与先进教育相结合的一所特色幼儿园,这所幼儿园的特色就是,入园的宝宝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韵语儿歌,并能储存大量的词汇宝宝。这对于我这个"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的七零后的妈妈着实捏了一把汗,我担心宝贝这么小的年龄就识字会对宝贝以后的学习完成不良的影响。因为在儿子不到三岁时我就教会很多的唐诗和生字,可当儿子上了一年级,不但没有真正记住这些东西,还有点煎骄傲认为自己啥都会,再加上重复机械的学习生字、生词使孩子产生了厌学心理。所以我在没有完全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也没和老师沟通此事,就担心小宝重蹈覆辙,怕走儿子的老路。纠结了好几天的我,在中华家庭教育网主讲老师周玉萍老师的分析和指导下,我主动找到丫丫的维维老师沟通了此事,才把那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开始与宝贝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特别是当老师让我用游戏的方式让宝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如何学习词汇宝宝,我感觉自己还是很智慧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
一.以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培养宝贝的识字兴趣
今天老师给出七个词汇宝宝,它们分别是"白云、太阳、彩桥、哪里、制造、蓝天、飘雨"这七个词语。当我拿到这七个词语时,感觉如果用传统方法硬性灌输,宝贝一定不会积极配合我,绞尽脑汁想出几个好办法。用这些词语宝宝以一个拟人的故事形式讲给宝贝,爱听故事的她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说干就干,我给宝贝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漂亮的巴啦啦小魔仙问白云妹妹:"嗨,白云妹妹,你从哪里来,你几岁了,有几个好朋友?"白云妹妹微微一笑,轻轻地说:"魔仙姐姐,我从蓝天上来,今年三岁半了,我特别喜欢穿白色连衣裙,我有好多朋友,有太阳哥哥、月亮弟弟,还有星星妹妹呢!他们经常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可是太阳哥哥比较调皮,老是捉弄我,经常会把我的白裙子弄脏,我缠着让太阳哥哥给我赔衣服,而且有时我会很难过地哇哇大哭,我的泪滴就变成雨滴飘落下来。看着哭的伤心的我,太阳哥哥觉得很对不起我,又知道我爱画画,总是给我送来很多彩色的蜡笔哄我开心,每次我看到漂亮的彩笔就会破涕为笑,为人们画出七色的彩桥。当人们看到这美丽的彩虹桥赞叹不已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个杰作是我和太阳哥哥制造的……"一边给宝贝讲这个故事,一边让宝贝看着这几个词语,这样宝贝在听优美故事的同时无意识就对这几个词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观察字的特点,培养宝贝的形象思维
面对只有三周半的宝贝在短时间内记住七个词语,我认为成年人也并非能做到,那么怎样才能使宝贝永远记住这些词语呢?我给宝贝教了一个方法。比如认识"太阳"一词,我会告诉宝贝说:"瞧,太阳哥哥的腿上有个小黑痣"然后用手指着这个字,宝贝仔细一看真的有一颗黑痣,然后她就记住这个词语。还比如"蓝天"的草字头很像小虫子的两个触角,就告诉宝贝有触角的那个词叫"蓝天"。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比喻孩子会牢牢记住,并能根据我的提示迅速找出所有的词语宝宝,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词语。
三.用闪卡的形式,培养孩子的相机式记忆
很多早教专家研究表明:0到6岁的宝宝是大脑储存信息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大脑没有完全开发,特别是右脑几乎一片荒漠。可不懂全脑开发的我们总是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好在我带丫丫上了神木七田阳光全脑开发课程,其中有个亮点就是"闪卡"要求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像相机一样定格很多东西,这样快速的操作与记忆,不但能使孩子专注力得以培养,同时能激活孩子的右脑,使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平衡。
在这个环节中,丫丫自告奋勇地当了我的"老师",她像模像样模仿神木七田阳光全脑开发的杨一桃老师的动作,让我认真看这些词语宝宝,然后摆开这些词语让我读出来。有时我会故意读错,让她纠错,目的是为了加深孩子对这些词语的再次巩固,同时想让孩子有点当老师的成就感。
四、用词语代替小朋友或者家人的名字,建立孩子与词语宝宝的亲密感
面对只有三岁多的小朋友,最让他们高兴的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为在他们心里,这些人是她们最重要的人,也是最亲密的人,她十分爱他们。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让宝贝把这些词语分别起名,宝贝把各个词语完美分配,这样使孩子永远记住这些词语就是她的亲人和朋友的名字,更增进了她与词语宝宝的感情。
总之,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做到用平和的心态,等待孩子成长,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更不能急功近利硬性灌输。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建立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