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
岳升杰每日分享:隐形杀手。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中国古人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些名言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溺爱”对孩子的危害。
小邹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中。祖母特别大方,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用多少钱都可以。父亲以自己经商的经验开导儿子,没有知识在外做事,是要吃亏的。母亲对小邹说,只要好好读书,什么都不要你干,父母累死也心甘情愿。家长的愿望是良好的,可方法上,一味顺从,不惜重金投资学习,但是不顾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结果使小邹产生了特殊的优越感,在家如小皇帝一般,口袋中装满零用钱,学会了吸烟、赌博、打架。学习没心思,考试不及格,留级还没人收。他干脆不进校门,和一帮哥儿门玩乐,最后成了小偷,一家人的希望成泡影。
小喻,16岁,是家里的独苗,父母是工人,没有什么文化,但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他从小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说什么是什么。父亲爱喝酒,几乎天天喝,儿子则常常同桌吃菜,有时也试着尝两口酒,父亲也不加干涉,反而夸儿子“真行!”慢慢地,他7、8岁时就学会了喝酒、花钱,父亲有时甚至让他随便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于是,他小小年纪,学会了进饭馆,逛商店。父母不但不阻止,还夸耀说:“我们家有钱,不让他花让谁花呢?”由于他出手大方,很多行为不良的同学围着他转。他又学会了吸烟、赌博。他学坏后,学习成绩下降。开始,因老师督促,父母还批评几句,见管不住孩子,也就索性不管了。反而说什么:“将来当个工人,没文化一样开机器。”致使儿子常常逃学,考试吃“零蛋”,后来发展到偷盗、抢劫,终于被送进了监狱。现代孩子的诸多表现,如自私、懒等都是溺爱的结果,可以说,溺爱是毒害孩子身心的隐形杀手。
2016-3-2
岳升杰每日分享:咎由自取。小金出生在一个令同龄人羡慕的富裕农民家庭。父母前些年开金矿,积攒下万贯家产,成为村里的首富。父亲开的是奥迪A6轿车,母亲开的是捷达王,出门到村里哪家打麻将都要开车去。家庭的富有,使小金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逸恶劳、任性不羁的性格。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大把大把花钱,在农村,她每月的开销就达2千元,让别的孩子望尘莫及、羡慕不已。没有钱,就向父母要,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有一次,她撒谎要买东西,向父亲要1万元,父亲甩手就给了他一叠百元钞票,数了数是2万2千元,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母亲怨她花钱太多,小金怀恨在心,就伙同男友用铁锤把母亲砸死了。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孩子因为偷盗和杀人犯了死罪,在临刑前向狱长提出见母亲的请求,当见到母亲后,提出要再吃一口奶,母亲愉快地答应了。结果,这个孩子将母亲的奶头咬下了,他母亲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对母亲,他哭着说:如果你从小对我严格要求,何至于今天?母亲因流血过多死亡。虽然版本不一样,但意思是相同的,这是中国母亲溺爱孩子的结局。在伊索寓言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不孝。孩子说:“假如我初次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教育我,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处死呢!”另外,巴尔扎克也写过这样一个故事,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作了陪嫁,让女儿挤进商流时候,过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为使女儿快乐,他替女儿的情人还了债,帮助女儿与人通奸。可是,出嫁后的女儿,在榨取了父亲的最后一点养老金之后,就把他当着榨干了的柠檬一样,无情地抛弃了。
2016-3-3
岳升杰每日分享:无能任性。独生子女时代,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呵护过度的溺爱占据着家庭教育的很大比例。具体表现为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对孩子的任性、骄横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生活上让孩子吃独食,包办代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护短”等。溺爱的孩子无法建立基本的抑制反射,不能很好地抑制自我,往往连起码的社会抑制都难以达到社会人的需要。
女孩小柏,父母对她百般宠爱,过分照顾,年幼时一切如愿以偿。等到上学后,在学习上,稍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住,回家哭丧着脸,乱发脾气,令父母心痛,为此,代劳一切。每天的家庭作业不会做的,父母代笔完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父母出面交涉,遇到考试不及格时,父母找关系说情。渐渐地,女孩不仅情感上脆弱,而且学习缺乏毅力。上小学留一级,初中升不上,母亲通过“后门”把她移到一所乡镇中学,混了个毕业证书。
独生女小水,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十分宠爱她。平时,她只吃牛奶、面包、鸡蛋,一般的饭菜嚼在嘴里迟迟不肯下咽。穿衣服从小要挑花色品种,要比别人漂亮。在家里对父母说话就象下命令似的,稍不如意就哭闹、发脾气。在幼儿园连滑滑梯都不敢玩,出门上街走几步路就嚷着要抱。到了5岁时,还不会穿衣服,街坊邻居都说她象个无赖的“小公主”。照这样发展下去,她适应社会都很困难,怎么能指望她成才?
清明时节,小窦全家踏青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的苏州城外,明明被那些在坟前磕头、烧香、烧冥币的扫墓人吸引住了。“妈妈,他们在烧什么?”小窦好奇地问。“烧死人钞票。”“钞票也能烧?”任性的小窦缠着父母非试试不可,执拗不过的父亲只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人民币,“咝----”,点燃了火光映红了小窦兴奋的笑脸,也照亮了父母惘然的双眼。这些孩子的无能任性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2016-3-4
岳升杰每日分享:无声告白。春节期间,和儿子聊天,他告诉我他在看一本电子书《无声告白》,他说,这本书是一位年轻的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从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写的。我问他怎么看了这样的书?他说,他加入了一个读书群,这个群每周推荐一本书,并要求群成员每周写一篇200字的分享,如果连续两周不写就会被清退。接着,儿子将《无声告白》的大致内容给我做了介绍,我很感兴趣,前一段我将电子书看了一遍。
成绩优异的哈佛白人女孩玛丽琳嫁给了年轻的美籍华裔代课教授詹姆斯。因为未婚先孕,玛丽琳放弃学位,过起了为人妻为人母的生活。7年后,她抛弃了7岁的儿子内斯,5岁的女儿莉迪亚,离家出走,继续自己未完成的医学课程。两个小孩恐慌了,他们深信从此失去了妈妈,尤其莉迪亚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错,让妈妈离家出走了。在医学院学习两个月后,玛丽琳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终于还是被詹姆斯接回了家,她所有的医学梦想破灭。从此,玛丽琳把自己所有的希冀放到了莉迪亚身上,她幻想着她的女儿继承了她所有的优秀,最终成为著名的医学家。而莉迪亚也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身边。当她发现,如果自己对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感兴趣,母亲就会很高兴,她觉得只要母亲高兴就不会离开。于是莉迪亚就将自己扮演一个立志想要成为女医生的小女孩,一演就是十年,终于在十六岁那年,内心汁水全部榨干,投湖自尽。还有那可怜的二女儿汉娜,她是母亲放弃梦想的直接原因,她也是多余而不被关注的,她的命运还是一个谜。
事实证明:一个内在匮乏的人,往往会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让自己安稳。书中母亲对自己失望了,转而在女儿身上寻找希望,却完全没有想到那所谓的母爱最后成为戕害女儿的凶手。愿每位父母读读这本书,明白孩子内心的无声告白!
2016-3-5
岳升杰每日分享:盲目投资。“投资教育的回报期比较长,但是回报率却比任何投资都要高。”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精典语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中国父母的共同心声。就目前来说,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很高,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每月就要消费上千元。正常情况下,父母为子女教育投资是值得的,投资与回报也是成正比例的,但也存在盲目投资的情况,致使成本和效益不成比例甚至成反比。
首先,择校。“孟母三迁”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但如果只从次数算,我们现在很多母亲都可称为“孟母”。现在,农村到县城,县城到市里,市里到省城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实情,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孩子转名校,结果导致孩子厌学。一个10岁的孩子,在一所普通学校各方面发展得很好,深得老师的喜欢。可他的父母应该让他进更好的学校,以便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于是违背孩子的意愿为他转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学校。在新的环境里,孩子无论学习成绩还是人际关系都受到压抑,自信心受挫,成绩直线下降,最后又转了回去。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转校出了问题,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全面分析情况,有些问题根本不是转校能解决的。
其次,补课。现在,很多父母花费大量钱财,让孩子课外加餐,给孩子稚嫩的肩上压上一沉重的包袱。课外和假期本来是孩子轻松休闲的时候,可有些父母怕孩子玩,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或找一对一的辅导老师。不是出于孩子自愿,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或者让孩子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学习效率是很低的。
第三、特长班。有位母亲为女儿买了一架钢琴,可是女儿学了没几天就将兴趣转到了舞蹈上,只好半价出售。有的为了让孩子成为全才和天才,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盲目跟风,根本不是孩子所爱,给家庭造成很大损失。
2016-3-6
岳升杰每日分享:心灵之死。读着《无声告白》,每句话都让我感到沉甸甸的,读完后,更是让我陷入沉思。为什么它会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原来作者表达了我长久以来想说而未能说出来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像跳楼、自杀、弑母、杀人等恶性事件都应该从心灵和精神层面进行揭示,从而让人们认识并预防。但在现实中,这些事件往往像小石子扔到海洋里,很快便销声匿迹。有的是家庭、学校出于隐私或面子原因,想办法“大化小、小化了”;有的是从偶然因素着手,谁碰上谁倒霉,以赔偿做了断;有的是当事人在写遗嘱时就告诫活着的人不要“小题大作”。我认为,各种恶性事件都包含着必然因素,而有形生命的死亡源于精神生命的死亡,对每一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对后人警示的效果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无声告白》这篇小说正是精神层面揭示了十六岁的莉迪亚死亡的原因,对我们分析当前孩子的心灵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无声告白》开篇即写“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整篇小说围绕莉迪亚的死亡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描写了莉迪亚父母、哥哥、妹妹一家五口人十几年的生活,从而揭示了莉迪亚因精神枯竭而导致自杀的原因。对于莉迪亚的死,从警察破案的角度,他们尊重事实,在星期四把湖水抽干后打捞出了尸体,经过多方调查最后认定为自杀。她的父亲詹姆斯内疚不已;母亲玛丽琳则一心报复;哥哥内斯觉得,隔壁的坏小子杰克一定脱不了关系;只有妹妹汉娜明白姐姐的死缘于内心的苦恼。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因为很久以前,她的母亲就失踪过,她父亲把她母亲找回了家。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小说分析得入木三分,正是父母过高的期望让莉迪亚活得不堪重负,而心灵的死亡最终导致自杀。
2016-3-7
岳升杰每日分享:精神窒息。在我接触的自杀案例中,大都由于精神窒息而致,《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死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自杀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连最亲的人都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自杀,尤其是做为“贴身小棉袄”的女儿自杀了,而母亲玛利琳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自杀这种极端的事情,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说是偶然的,那就是说只要这个坎儿过去就不会再自杀,亲人不了解也有情可愿,所以,面对自杀事件,我们很多时候都把它当做偶然事件,因为这样亲人可以得到安慰。如果说是必然的,那就是说即使眼前的事情过去以后还要发生,而做为亲人一点不了解就有点麻木,是不可饶恕的。实际上,每个孩子的自杀都是必然的,并且都与最亲的人有直接关系。
莉迪亚的自杀是必然的,并且母亲玛利琳是逼死孩子的元凶。在莉迪亚5岁时,她母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失踪了两个月,她一直认为是自己不好母亲才离开家。她总是想: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觉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母亲回来后,她变得十分“乖”那一天母亲一共给了她十个吻、五个拥抱,叫了她三次“我的聪明女儿”。每当她答对一个问题,母亲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个酒窝,像一只小小的指纹。“再问一个,”母亲的提问一停,她就这样恳求,“妈妈,再问我一个问题。”“如果你真的愿意回答的话。”她母亲说,莉迪亚连忙点头。
由于压力过大,物理成绩一直下降,以至发展到不及格。母亲把莉迪亚不及格的考卷用图钉钉在厨房的墙上,正对着莉迪亚的座位。接下来的三天里,早饭到晚饭之间的时段,母亲会把物理书猛然丢在女儿面前,然后在一旁坐下。正是母亲的失望让莉迪亚精神窒息,前程一片黯淡,最后投湖自尽。
2016-3-8
岳升杰每日分享:善待时间。我51岁,虽然在一般人眼里到了走“下坡路”的年龄,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安度晚年”了,对此我总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一直认为现在是我的黄金时期。一是从家庭来说,双方父母都已仙逝,没有养老任务;哥哥、姐姐各家和谐幸福,不用照顾;儿女懂事、上进,没有后顾之忧。二是从工作来说,双休日有保障,还可以休假、请假,即使在正常工作时间,领导和同志也都照顾这些“老家伙”,很多事情让年轻人去做。三是从身体来说,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二十公里骑车,身体还是“杠杠的”。四是从人生经验来说,虽然达不到“知天命”的境界,但看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五是从目标来说,年轻时梦想太大,诱惑太多,经过实践、沉淀、筛选,现在已聚焦到家庭教育。虽然有好心人用“能挣多少钱”这个硬伤来诱降我,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不会放弃家庭教育这个目标。总之,相比年轻人而言,我无恋爱之闹心,无金钱之劳形,可以专心搞自己有兴趣的事情。
马克思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而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在同样环境、同样条件、同样工作的业余时间里,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经过若干年之后,一个有目标、有思想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人,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而另一个随风摆、混日子浪费掉大块业余时间的人,就可能成为平庸者。就是说,业余时间既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古今中外,真正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善待时间的人,我必须看到他们成功之后的付出。就目前来说,我有充裕的业余时间学习家庭教育,就长远来说,即使按70岁算,单就写这一项,20年也能写出400多万字。因此,我坚信,只要我善待每一天的时间,善待每一天的业余时间,我会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出点成绩的。
2016-3-9
岳升杰每日分享:六“大”毛病。2000年,在左长根《如今的孩子怎么啦?》这篇文章中列举了现代孩子的六大毛病。一是块头大,有的孩子八、九岁体重就有五六十公斤,并且性早熟。二是权力大。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乐于发号施令,言出必行,一家人都得附首称臣。三是架子大。不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要神气活现、吆三喝四。臭袿子塞满床底下自己不洗也不吭一声,就像父母欠着他什么就该去洗。四是脾气大。什么事情只能依他,稍不如意,就踢门摔碗,撒泼打滚。做父母的都要低声下气满脸堆笑地慢慢哄。五是派头大。吃穿玩要好的不讲,过生日只图阔气,有的甚至嗜赌成性,成百上千毫不在乎。六是胆子大。什么事情都敢干,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连父母都敢骗、敢骂、敢打。文章分析说,莫不是现在的孩子真应了九斤老太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显然这是以偏概全的说法,在生活富裕、文化进步的今天,那些健康、聪明、知识面广的孩子还是主流。但这种“支流”也不可小觑,因为它并非个案,而且危害极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予以根治。
文章进一步分析,按一般人的理解,就是责怪孩子,怪孩子淘气、调皮不听话。那些违法犯罪的孩子不是自己承担责任吗?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这些指责确也义正辞严,证据凿凿,但如果再问一句: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十之八九,“块头大”是精心搭配的过分营养“喂”出来的;“权利大”是众星捧月“宠”出来的;“架子大”是百依百顺“娇”出来的;“脾气大”是忍让迁就“惯”出来的;“派头大”是不加节制“供”出来的;“胆子大”是事事宽容“让”出来的,或处处加压“逼”出来的。作者最后指出,我们在指责“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其实是推卸责任,真正应质问的应是:现在的大人怎么啦!我想,再过十几年,这篇文章仍值得父母学习、反思。
2016-3-10
岳升杰每日分享:家庭暴力。齐刚,男,甘肃省景泰县春雨中学初二学生,2002年4月6日晚8时在家中将母亲杀死,他下一个目标是他的父亲。
他的同学们这样描述他:开朗,热情,从没与人吵过嘴打过架,谁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帮助;他当过团支书,班上许多文体活动都是他组织的,他还有很多爱好。王生军老师说:“他是我教过的天赋最高、学习最好的学生,将来考重点大学没问题。他在班上全科考试常拿第一,兴趣广泛,作文写得好,想问题比一般孩子深。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出事,太可惜了!”
父亲齐登科对他期望很高,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你要超过我!” 父亲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现为景泰县水电部门的一名技术员。他向记者展示了多年来他给齐刚买下的各类学习书籍。父亲说:“这个人天赋好,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我曾告诉他,我们的祖先有人做过清朝的太师,县志里都有记载,我的名字也被社科院的专门人才库收录进去,这些我都找来给他看过,鼓励他好好学习,要超过我,不要给齐家丢脸!”
在齐刚的感受中,父亲的理想恰恰成为他生活中失去自由与快乐的枷锁。从小到大,星期六、星期天他都必须留在家里学习,不能出门,功课做完了也不行。他不能随便与同学交往、交朋友。他喜欢画画,但除了上绘画课,他不能随心涂抹,因为这是不务正业。至于作业、考试,那是只能好不能差。
在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他与一位同学一起做奥林匹克数学题,同学做出来了,而他没做出来,父亲把他狠打了一顿。小学六年级,一位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不好受,给他写了一封信,被他母亲看到,大骂了他一顿,把信撕了,并不准他回信。有时他功课做完,忍不住在本子上画点什么,被父母看到,免不了又是一顿打骂。每次父亲打他,母亲都在一边帮腔助威。挨骂几乎成了齐刚接受父母教育的唯一方式。
2016-3-11
岳升杰每日分享:泯灭人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理解过我,我不爱他们。”齐刚说,“我父母对我奶奶不好,我很伤心。” 他回忆自己最温暖的日子是1岁到5岁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时光。5岁起,他和奶奶被父母从乡下接到城里,父母对奶奶的冷漠使他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疼痛。 13岁的弟弟齐勇说:“哥哥对奶奶很好,奶奶最后几年眼瞎了,每到吃饭,哥哥总把自己碗里的肉用筷子夹着送到奶奶嘴里,晚上睡觉,哥哥总是搀扶着奶奶把她送上床。爸妈对奶奶不好,哥哥不高兴。”
齐刚的“逆反”是以最“安静”的形式出现的,他挨打从不流泪,即使见了血,也绝不吭一声。他开始在星期六、星期天出逃,常常整夜不归。 他说:“我恨我的父母!开始他们打我,我还想可能是自己做错了,到后来,明知是错我也要做,我就是想要报复他们。”2001年11月,齐刚偷了家里的1万多元钱出走银川。他说,这一次想的就是不再回来了。一个月后,当他被一纸“寻人启事”找回家时,父亲把他绑在暖气管上用生火的铁钳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他的一只胳膊被打折了。当夜,父亲又命令他吃下10盒“龙泉”牌香烟的烟丝,他最终吃下多少记不清了,只记得烟丝嚼在嘴里咽不下,吐出来,父亲又逼他吃进去。第二天早晨,母亲又继续逼他连续抽下5盒香烟,不抽,就打。
“你们对孩子这种严酷的打骂教育方式是成功,还是失败?”记者问齐登科。 “我不认为我对他有什么过错。不打,他就更厉害!” 他说,“他不是我的儿子!”出事之后,齐登科对这个儿子的愤恨到了极点。他说,家里从来没有亏待过他,每天早晨都保证他有两个鸡蛋,三天两头有肉吃,他妈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他怎么就这样没有人性!
父母为什么对一个优秀的儿子下手这么狠?从表面看是儿子犯错在升级,但按王东华老师的分析,儿子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亲情断裂是根本的原因。
2016-3-12
岳升杰每日分享:不懂沟通。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它的直接表现就是亲子关系僵化、亲子沟通出现障碍,而根本原因是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当记者问齐刚有没有想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他沉默很久之后说:“有一次,我爸要和我谈心,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他问我为什么学习成绩下降。我想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但又不敢说,想想这些年家里的情况,忍不住哭了。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在我爸面前流泪。我真想他能拉着我的手,鼓励我说出心里话。可是我爸见我哭了,骂了一句,‘鳄鱼的眼泪’。从那儿,我再也没在我爸面前流过泪。只是自己一个人时,偷偷哭过。”
齐刚2011年的那次出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报复,也是一次最后的努力。出走前,他在日记本里写了一段心里的话,主要是写他对这个没有亲情家庭的失望与厌恶。他把这个日记本放在了学校课桌里,想到自己不再回来,老师必然会把本子送给父母,他期望父母看到这篇日记会有改变。如他所料,他父亲的确看到了这篇日记,但结果是他遭到了一顿空前的皮肉之苦。齐登科主动将这篇日记拿给记者看。在他眼里,这是儿子变坏的“罪证”。日记中这样写道:“其实,我也不想走,有这么多的好朋友,我还走什么?可是我没法在这里呆下去。我也曾经想到过死,可是不行。虽然那也是一种解脱,可是我不想就这么死,我还要干一番事业。朋友劝我忍,可是我已经忍了10年了,我不想再忍了。我将怀着两种心情离开这里,一种是对家庭对这里的厌恶,另一种是对同学对朋友的留恋……”
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是想得到父母理解和认可的,孩子之所以和父母对着干,一种是能力达不到,一种是再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齐登科的做法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它是中国父亲的典型,毋庸讳言,如果我不学习家庭教育,这种不懂沟通的事情也能做出来。
2016-3-13
岳升杰每日分享:学习沟通。记者问齐刚,心里的苦恼对老师同学说过吗?他回答:“跟一些同学说过,但没有跟任何一个老师讲过。老师也找我谈过话,但都是谈学习的事。”记者问王生军老师,给他谈过心吗?王老师说:“也算谈过吧。他去年出走那一次,之前有同学告诉了我,我找到他,对他说外面的骗子很多,出走比较危险,甚至对他讲外面有专门贩卖人体器官的,想吓住他,后来他还是跑了。有些事现在想起来大意了,与他沟通不深。”陈岱老师记得新学期开始时,曾让他写一份不再出走的保证书,并要他父亲签意见。他父亲写道:“齐刚出了什么事,与老师无关,与家长无关,一切后果由他自己负责。”当时就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头,但后来也没再多问。与老师相比,齐刚的同学比老师有更多的心理铺垫。李若说:“他出走回来,胳膊上吊着绷带,腿也瘸了,问他,他没说。我当时真的是很同情他,知道他爸又打他了。他曾说过,他与他爸水火不容,有什么事,他爸都责怪到他身上。”孔瑞说:“他奶奶去世那一天,他在我家住了一夜,躺在床上,讲起奶奶他哭了,他说,‘我最爱的人没了,我对生活心灰意冷。’”
记者问齐刚:“如果有一个老师真正了解你的心思,与你贴心地谈一谈,教给你一些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你还会做出这件事吗?”“不会。”他肯定地说。 从教17年的校长朱祖良听记者说了与齐刚的见面,落泪了。他坦言:“这个娃自主意识强,敏感早熟,心事藏得很深,而却一直没有一个有能力帮助他的成年人与之沟通交流,学校、老师关心他的只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做人和内心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失误!”
师生之间的沟通只限于学习方面,是很难走“心”的,虽然校长在自责,但我们真的不能埋怨老师的和学校,因为他们不可能有精力去顾及每个孩子的心。因此,父母必须明白育人的任务只能由家庭来完成!
2016-3-14
岳升杰每日分享:向往自由。齐刚是初二在学校接触电脑的,课后他走进网吧。用他自己的话说,从这一天起,他在压抑、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自由快乐的天地。在这里,他阅览天下新闻,玩游戏,还交了许多网友,与网友聊天是他最开心的。这件事他一直瞒着父母。直到有一天他父亲把他从网吧里抓出来,并让他把那个记录着几十个网友地址姓名的小本本撕烂,逼他吃下去。他一边嚼着纸片,一边有种绝望的感觉。记者与齐刚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在网上最喜欢做的是什么?”“看新闻,聊天。”“上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解脱痛苦,自由自在。”“你向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由的、自己能决定自己做什么并帮助别人的人。”“你决定杀你父母的原因是这个吗?”“是。”“你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想过。我知道这是违法的,法律会严惩不贷,一定会判坐十几年、二十几年牢。但是我当时想,如果我现在不坐,将来始终受父母制约;现在坐了牢,等以后出去我就一个人生活,就自由了。”
自由是齐刚最大的向往,但这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忘记了一个自由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他最终走向了自由的反面。“十六岁的季节,风一样轻柔,雨一样缠绵,阳光、雨露、花瓣、轻风……”这是齐刚出事前4个月写下的那首诗。齐刚让记者捎个口信:他想念他的学校,想念他的老师,想念他的同学们。说着,他埋下头,失声痛哭。可怜的孩子,可怜的父母,前车之鉴,后车之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齐刚走向犯罪的漫长过程中,究竟是哪根链条出了问题?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答案很明确,是父母错误的、陈旧的、顽固的教育观念!观念如磐石,生命如鸡蛋,错误的观念必将导致一个个失去自由的生命用生命的代价去追求自由。愿所有父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观念如齐登科,怎么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是齐刚?
2016-3-15
岳升杰每日分享:难分伯仲。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哪一个更重要呢?因为母亲十月怀胎,对孩子感情很深,而孩子对母亲又特别依恋,所以按常规的理解,母亲在教育中的地位更重要。“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等很多说法都强调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重在强调男人在外奔波负责挣钱养家,而女人管理家庭中的吃喝拉撒琐事,当然也包括教育子女这样的“小事”。所以,很多时候一谈起家庭教育就让人想起这是母亲的事情,而父亲被淡出或边缘化。在现实中无论是学校的家长会还是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活动,母亲参与者较多。
自从接触家庭教育以后,做为老师型的父亲,我从“养不教,父之过”而不说“母之过”,从自身改变带来家庭和孩子的改变,认识到父亲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甚至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就人类来说,社会由男女组成,孩子认识男人首先要从父亲开始。如果父亲不能起到榜样作用或因为亲子关系僵化,孩子不能正确认识男人,他们在性别认知方面就可能走弯路,有些女孩早恋、男孩娘娘腔都与此有关。就目前来说,客观上仍属于男权社会,一个家庭的核心仍是父亲。如果一个父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把自己当做“局外人”,把这当成“婆婆妈妈”的小事或“额外的负担”,他就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用挑剔的方式对待妻子。这就会造成母亲有负罪感,孩子没安全感,整个家庭教育就会乱成一团麻。很多长年外出打工的父亲,由于不懂家庭教育,到家埋怨妻子、指责孩子,弄得家庭鸡飞狗跳就缘于此。如果父亲凭着理性,了解点家庭教育知识,做到和谐家庭、配合妻子、理解孩子,家庭教育就会向良性发展。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重要性难分伯仲,只是侧重点和时间段不同。
2016-3-16
岳升杰每日分享:伙伴关系。无论说“既当爹,又当妈”还是说“父亲不是父性母亲”,都在强调父母的角色是有区别的。母教固然重要,但父教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正如英国诗人乔治·格尔贝所说:“一个父亲胜于100个教师”。我们常见一些强势父母,认为对方不懂教育而自己很“能”便胸有成竹地叫板:孩子的教育你别管了,我自己管就行了!这些父母往往败得很残,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是父母搭配、分工合作。在中国传统中,父母形象是“严父慈母”,其原理是一个硬,一个软,便于软硬兼施;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实行“胡萝卜加大棒”。这种追求父教和母教默契配合的良苦用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这在封建的农耕时代是“最佳组合”,但现在看来这种组合有明显弊端,一是把孩子放在了对立面,只在“管”上下功夫,二是这种文化助长了“过严”和“过慈”现象,让一些父亲滑向了冷漠无情,让一些母亲滑向了溺爱无度。
现代父母如何配合,不妨听听教育家凯文·奥斯本的建议。他在《做个好爸爸》中提出要“步调一致,像伙伴一样做父母”。他说:“除非你是单身父亲,否则养育孩子实际上是一种伙伴关系,对你、妻子是不是全天或者半天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你们两人需要在一起工作,分享养育孩子时的快乐、责任和烦恼。尽管你和伴侣拥有培养一个健康、幸福、品质优良并且有责任心的孩子的共同目标,但你们并不是同一个人,尽管你们两人都想做所有对孩子最有益的事情,你们还是可能对什么是最有益的事情达不成共识。你的伴侣毫无疑问会对你养育孩子的某些选择持不赞成态度,而她在养育孩子时所做的一些事情也很可能会逼得你要发疯。在这些发生冲突的时刻,要提醒自己,你和伴侣拥有共同的目标,你们需要互相谈一谈,从而制定一个家庭计划,并且互相支持和合作来使这一计划得到实施。”
2016-3-17
岳升杰每日分享:优势互补。由于父母的社会负担、工作条件和个体素质差异,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也只能是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不可拘泥于教条,只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就会有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严父慈母”型发展为凯文·奥斯本提倡的伙伴关系。所谓“伙伴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二是观念有别——因性别、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肯定会导致教育观念有差别;三是步调一致——通过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形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为实现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优势互补,可以考虑以下四点建议。1、要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要共同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在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任何问题时都必须保证孩子的权益。2、要充分发挥性别角色功能。父母在各司其职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性别角色示范作用。女性教育的感性、绵柔、周密和男性教育的理性、坚忍、有力对孩子的心灵塑造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3、要互相补台,不要拆台。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谁都垮台。家庭是一个系统共同体,要么共赢,要么共输,向来没有一方赢另一方输的情况。父母之间如果固执己见,不能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双方都会受到伤害;亲子之间如果形成对立,家庭气氛紧张,谁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父母不要因意见分歧在孩子面前斗气,也不可同时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唱一和地治孩子,让孩子陷入无助的境地。4、防止“比萨斜塔现象”。父教的缺失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智慧的母亲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父亲参与进来,这种“曲线救国”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的亲情自然向母亲倾斜,如果出力较多的母亲当着孩子面诋毁父亲的教育方法,它就会让父亲在孩子面前丧失威信,让父教渐行渐远。
2016-3-18
岳升杰每日分享:三横四纵。有专家把孩子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三横四纵”。所谓“三横”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谓“四纵”是指孕期胎教,从出生到3岁之间“硬灌”时期的“模式教育”,入学之前的“幼儿教育”,入学之后的“家校教育”。尽管孩子的教育看起来纷纭繁杂,但只要抽丝剥茧,我们就会发现,最重要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可以说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关键的奠基作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是德国一位杰出的家庭教育专家,他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取决于他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在我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坚信这一论断。”我想,这应该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座右铭!
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说法不赞成,和他辩论。他说:“与其跟你们辩论,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只要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这是我由来已久的决心。”因为他是在没有孩子时说这些话的,所以他的辩友们都说“我们等着瞧”。1800年7月,他的儿子出生,卡尔·威特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对其进行早期家庭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儿子很小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便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卡尔·威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教育的过程和方法,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为早期家庭教育的经典。
2016-3-19
岳升杰每日分享:婆媳关系。这几天连续两次听到,最近在农村订亲的时候,有些人会问“家里有几个垃圾堆?”的话。就此问题,我和同事探讨,为什么会出现不孝敬公婆,把老人当垃圾,把公婆当牛马使唤的现象呢?这既不符合传统文化,也不属于西方文明,这应该是现代畸形文化的变异。婆媳关系应是家庭中永恒的、最复杂的关系。过去,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说法,除个别婆婆对媳妇做得过分外,大部分婆媳关系还是很好的。我舅母和姥姥之间关系就很好,经常有人夸“像娘和闺女一样”,我知道姥姥脾气不很好,肯定舅母受不少委屈,但舅母提起姥姥总是说“她管钱,她也不舍得花,啥也不让给她买,买了就急。”现在,我对舅母就很尊敬,逢年过节就去看她老人家。现在,个别媳妇把婆婆当奴隶、当丫鬟,吆来喝去,这样做有利于孩子成长吗?有利于自己和家庭幸福吗?下面是一个12岁女孩写给妈妈的信,希望年轻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慎重处理婆媳关系。
“妈妈,在您的眼中奶奶是那么令人讨厌,我小时候您就和我说过您生下我做月子的时候奶奶把我们从她家里赶到了姥姥家,还有很多关于奶奶不好的事,所以从小我就不喜欢奶奶,也不喜欢去奶奶家。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知道这些。我真的想有一个慈祥的好奶奶。如果您不告诉我,我也不会知道。那天奶奶来我家住,从她进门,您的脸色就不好看,您刚从东北出差回来,赚了2000块钱。第二天爸爸陪奶奶去看病,把这些钱花了,您知道后更是生气,说奶奶讨厌,说爸爸不争气。谁打电话您都要把这事告诉人家,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真觉得爸爸好可怜。她毕竟是我的奶奶,爸爸的妈妈啊!爸爸不这么做,他能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吗?也许奶奶曾经做过很多错事,可那些事都过去了,我们不要提了好吗?我原来的妈妈是一个心胸宽大的妈妈,不是为了钱而斤斤计较的妈妈。”
2016-3-20
岳升杰每日分享:孕期胎教。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是从孩子“懂事”开始教育,而“懂事”的时间也是因父母而异。有10%的定在孩子会说话以后,他们认为,孩子会说话前什么也不知道;80%的定在三岁以后,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即幼儿教育上就行;还有10%的奇葩父母把孩子懂事定在上学以后甚至更晚,他们认为“小屁孩,懂什么,该吵吵,该打打,一会儿就忘了”。现代教育专家普遍强调从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教育,巴甫洛夫说:“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卡尔·威特说: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天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向前延伸,当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孕期的胎教。
胎教是集优生、优养、优教于一身的综合教育,它应该涉及“孕良胎”“抓胎教”两个问题。在中国,我们经常把李白和陶渊明做为反面例子,这两位盖世天才由于饮酒生下了众多傻孩子。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准备要孩子前戒烟限酒,这是很了不起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孕期保健已做得较好,如定期B超检查,避免过重劳动等,但对胎儿心理影响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些专家曾用超声波仪器观察,发现胎儿不仅对外界的声音等产生反应,而且母亲不同的感情变化会分泌出不同的化学物质,随同血液经过脐带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还证明,胎儿在20周即形成条件反射,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胎儿也可以借助母体具有感觉和记忆的能力,尤其是7个月以后的胎儿更是如此。日本著名学者阿布顺一教授在胎教试验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对127名孕妇进行了科学的胎教指导,内容包括体育锻炼、排演短剧、欣赏音乐、阅读书籍、相互交谈等。结果表明,这127名孕妇所生的孩子中,有71%的智力超常。他据此编写的《英才之路》引起世界关注。因此,胎教应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2016-3-21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母检讨。世界上的父母,每天都在为孩子的成长操心费神,都想让孩子有个好的前景。但是,效果却不一样,有的培养出了人才、天才,有的则培养出了“害虫”和“废品”,其区别在于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差异。就我自己而言,过去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教育子女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像,现在想来,的确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了亲子感情,打击了孩子自信。幸亏自己走进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错误,通过向孩子道歉,让孩子说出伤害的言行等方式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同时,我也谅解其他父母过去所犯的错误,因为毕竟谁也没有学过如何做父母,但如果在孩子出了问题仍不思悔改,在家庭教育热火朝天的今天仍置若罔闻,就应该受到指责了。所以,做为父母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要经常反思和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里列举几条以供父母参考。
1、对孩子缺乏深沉和发自内心的真爱。2、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急,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求全责备。3、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采取应付和不耐烦的态度,或者漫不经心,使孩子感到不受重视,自尊心和人格受到伤害。4、采用急躁的命令式或打骂体罚等简单粗暴手段。5、每天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嘴里唠叨不停,似乎对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感到不顺心、不放心、看不惯,不是批评这就是指责那,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而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故意对抗行为。6、对孩子的爱完全从个人的情绪出发,时好时坏,时冷时热,变化无常,使孩子难以适应,严重者会成为神经质。7、父母之间感情不和,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打架,总想把孩子拉成同盟,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处。让孩子性格分裂、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回家。8、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不问其他,把孩子成天限制在家里做作业,导致孩子人际关系差,书呆子气十足。
2016-3-22
岳升杰每日分享:硬灌模式。人是万物之灵,其身心灵的神奇、神秘永远有让人探讨不完的未解之谜。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相反,坏习惯就是一笔负债,它像高利贷一样需要人终生偿还。由于习惯如此重要,所以习惯是什么,怎样才能形成好的习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我的理解习惯就是潜意识,它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每个第一次的“印刻”;二是一种行为的多次重复形成的“印记”。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从0岁到3岁眼耳鼻舌身五官所接触的“第一”应是一生中最多的,它经过“印刻”形成的潜意识也是最多的。所以,有人提出,人才的竞争关键在孩子3岁前,在婴儿的摇篮中。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3岁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了17年的追踪研究。他认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在出生后8个月至36个月。他在《生命的头三年》一书中说:不管孩子的遗传智力有多少,我们培养儿童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获得经验的机会,尤其在他们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卡尔·威特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进行。因为,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是不同的,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将整个事物印象原封不动地制成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所以这个时期被称为“硬灌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叫做“模式教育”,我给它起名为“硬灌模式”。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难”和“坏”的概念,他可以学会最难的语言,他可以喜欢干最脏、最累的活。他是一张白纸,是第一道染缸,你可以染成你想要的任何颜色。这个时期,我们应该给孩子“硬灌”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并灌输刺激大脑的各种内容。
2016-3-23
岳升杰每日分享:潜能开发。卡尔·威特说:一个儿童按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具有100度能力的人,但如果对他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具备30度能力的人;若教育得好,就可能达到90度能力的人。他之所以强调“从出生到五六岁”这个时期的教育,就是因为儿童潜在能力有一个递减法则:生下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40度。这个法则源于“动物潜在能力发达期”原理: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小鸡“追从母亲能力”的发达期大约在出壳后四天之内,如果这期间不让其发展,以后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这也是心理学上的“敏感期”学说。
卡尔·威特说过:“不能断言,运用我的教育法的人就一定能像我一样获得成功。另外,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孩子一样接受那样的教育。但是我相信,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法,肯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果。”《俗物与天才》的作者鲍里斯·塞德兹博士在学习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理论,培养出一位奇迹般的天才——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他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6岁小学毕业,7岁想上中学,因年龄小被拒绝,在家里自学高等数学。8岁上中学,因课程都学过,就抽时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教科书。9岁和10岁在家自学,11岁就进入哈佛大学,15岁毕业,不久就获得博士学位。《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李卫华在怀孕期间受到早期教育思想的影响,她先读了《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从中又得知《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些书让她坚信“造就天才不是梦”,立志开发女儿潜能,最终获得成功。因此,凡立志想让儿女成才的父母不妨下决心试一试。
2016-3-24
岳升杰每日分享: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它是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小学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过度阶段。过去,这个阶段的孩子属于家庭教育,现在,虽然他们受教育的主阵地在幼儿园,但家庭教育占着重要的位置。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之时,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的回答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告诉人们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不是小学、中学、大学,而是幼儿园;在幼儿园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学到了多少做人的道理。这些内容也是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着重培养的内容。因此,我认为幼儿教育的施教阵地和主体应是家庭和父母,而幼儿园老师应做为辅助,其内容应以如何做人和情商为主,而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商应在此基础上进行。
在幼儿阶段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我只用一个吃饭的例子说明不要溺爱孩子。前几天我在一饭馆吃早餐,饭店里有一个小男孩,看样子是老板的孙子,小孩用手机打着游戏,几个大人你一句我一句劝孩子吃饭。一会儿,有位奶奶模样的端着一碗饭,拿着勺子喂那个男孩。奶奶盛一勺子饭,吹一吹再叫叫那个孩子,那孩子专注地打着游戏,听到奶奶叫就把头扭一扭,张嘴喝一口。我实在看不下,就侧面问了一下:孩子多大了?那位奶奶说:4岁了。看我这样问,旁边几个用餐的都说:这样对孩子不好!我就想:难道就不能给孩子戴上肚兜让孩子自己吃吗?这样做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2016-3-25
岳升杰每日分享:家校配合。如果说孕期胎教、婴儿教育纯属于家庭教育的话,那么,自幼儿园开始孩子的教育就属于家校配合了。如果说幼儿园的教育还是围绕孩子如何做人展开的话,那么,自小学开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内容就迥然不同了,前者侧重于知识、智商,而后者侧重于做人、情商。实践证明,在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父母只有与老师积极正确地配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长。
父母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其目标是一致的,但现实中往往出现父母和老师不能默契配合的情况。有的父母认为老师就是教学的,我交了钱,我把孩子交给你我就没事了。有些父母感觉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怕老师批评,自己没面子,不开家长会,不和老师见面。有些父母连自己孩子的班级位置、班主任姓名都说不清,更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我认为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有些父母太迷信老师,一切“唯老师马首是瞻”,凡老师说的一字不落地学给孩子,凡老师要求的按步就班、从不走样,把家变成了第二课堂,把自己变成了老师的“附体”、孩子的“监工”。这些父母虽然功夫没少下,但由于“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成了戕害孩子的帮凶。
父母如何与老师配合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首先,要密切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我们既不能漠视和放纵孩子对老师的不满情绪,也不能用“老师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不吵别人呢?”等简单的方法压制孩子。要本着“好话两头传,坏话两头瞒”的精神,做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牵线人,让双方互有好感。其次,正确指导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父母不要把自己当成“警察”,只顾“看管”,而要把这种指导变成“提醒”“提示”。第三,要利用家庭优势,缓解孩子的压力,拓展生活空间,把知识变为实践。而要做好这些就要学一些家庭教育知识。
2016-3-26
岳升杰每日分享:多余的人。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代表作。主人公奥勃洛莫夫在俄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俄国人已经把“奥勃洛莫夫”作为溺爱的同义词编入字典之中。
作者形象地塑造了被娇惯人的成长过程:奥勃洛莫夫是一个富有地主的独生子,他从小变受到母亲的溺爱,从未经受过外界的严寒酷暑。他在温室里长大,娇生惯养。母亲总是担心他会出事,周围人的言行也让她忧心忡忡。在院子里玩,太危险;太阳照着,太热;微风吹着,怕感冒;和其他孩子玩,怕吵架打架;保姆离开一会儿,变会遭到责骂。由于母亲时常惶恐不安、不断地警告和限制,束缚了孩子的热情。
奥勃洛莫夫长大以后,虽然并不是疲劳、虚弱或生病,但他总是躺在床上。他时常穿着睡衣,睡眼惺松,似乎什么时候都无所事事。他感觉到自己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人鼓励他融入生活,从他身上找不到一星半点欲望和毅力。他的生活无忧无虑、舒适安逸,每天考虑的生活问题就是吃饭,他的性格过于温顺,与世无争,这使他处于丧失生活能力的危险之中。奥勃洛莫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在爱情方面,恋人奥利卡想通过爱情去感染奥勃洛莫夫,使他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在爱情的感召下,他也“行动”了一段时间。但当他面对繁琐的婚前准备和即将开始的婚姻生活时,他内心十分矛盾,一再推迟婚期,最后让奥利卡感到绝望,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奥勃洛莫夫又回到了以往的死水般平静的生活,最后老死在“沙发”里。
这是俄罗斯19世纪的故事,虽然奥勃洛莫夫远在国外,并且距今已一百多年,但在中国的现代,似乎到处都有他的幽灵,到处都有他的继承人。做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反省,我们是不是在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多余的人!
2016-3-27
岳升杰每日分享:宠爱之毒。最近,我从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溺爱的害处:由于它源于动物本能,所以,它容易让孩子吸附、让孩子重毒;由于它源于歇斯底里的爱,所以,它带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容易被人识破;由于它源于童年,注入了人的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同时,我从思考中发现,目前中国溺爱的土壤非常肥活,只要父母略不注意,溺爱就会滋生、蔓延。因此,我决心深入研究一下溺爱问题,以期让人们认识到并找到预防和纠正的方法。这几天看了德国教育家阿尔伯特·翁施博士《宠爱是毒品》一书,它的一些观点更让我对溺爱有了深刻的认识,现辑录于此。
1、宠爱是毒害大众的毒品;是一种犯罪。
2、宠爱的流毒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基础主要是在幼年形成的。3、宠爱是对未来进行具有承受能力投资的死敌。
4、从宠爱本身来看,每一种宠爱行为表面上都是对孩子的积极的关爱。而实际上宠爱是积极呵护和关爱的死敌,它妨碍人们的自我责任、自我满足和社交能力,它会导致人们束手无策和丧失信心。
5、宠爱使人们靠不付出任何努力而获得暂时的成功,事后又对此不满足,并滋生依赖性。从长远观点来看,人们不能靠不付出任何代价而获取达到目的的生活勇气。宠爱从个性和经济上束缚人们的成长。
6、宠爱的结果是,孩子的主动性或努力逐渐减弱,它使人试图拥有一切,但又一毛不拔。可以说,被宠爱者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
7、大多数被宠爱者要为宠爱付出昂贵代价,这种代价也可能是终生的。
8、谁要是回避孩子遇到的问题,谁就会毁了他们今后的幸福生活。
9、宠爱和忽视是“童年时代”留下的最大“负担”。
10、宠爱让孩子成了依偎在父母怀里的哈巴狗。
11、戒除宠爱从小事做起,它是持续享受生活乐趣、保持享受能力和令人欣慰的唯一办法。
12、欲望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无能为力、病魔缠身。
2016-3-28
岳升杰每日分享:溺子之路。凡被溺爱的孩子,其成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他们出世时被视为小皇帝或小公主——他们在城堡或温室里长大成人——他们带着许多缺陷进入社会生活。再具体一点:他们刚出世时备受关爱,礼物成堆——他们在童年时代是父母形影不离的跟屁虫——在青年时代,父母用金钱和物质满足他们——他们成年之后,人们指责他们没有学会生活能力。
溺爱有多副面孔,像毫无节制给孩子购买礼物和玩具;让孩子大手大脚的花钱,什么都买名牌;孩子一提要求就马上满足;孩子稍有不适就给与百般的呵护;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干;帮助孩子解决矛盾和冲突等等。关爱是父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成长阶段、期望、能力而产生的,它具有激励性,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责任感,而溺爱则是以关爱为幌子,掩盖父母欲望和意图的行为。无论是对孩子错误行为的熟视无睹,还是为了减少与孩子的冲突,或者为了营造愉快的气氛,溺爱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而与孩子的利益无关。为孩子臆想出没有挑战、毫无冲突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生活在犹如极乐世界,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成功。天长日久,孩子便养成了唾手可得的生活习惯。
慢慢的,孩子的主动性或努力逐渐减弱,他们没有了探究生活环境的天生好奇心,他们失去了勇气。刚开始时,他们还进行自卫,因为他们还想做点什么;之后,连“我自己能做”“我不想做”也不说了;最后,他们放弃了一切,什么也不想做了。这时,他们失去了灵性发展的空间,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妙,只剩下了空壳。他们的爱好没法实现,他们的个性没法形成 ,什么都暗淡无光。长期养成的软弱无能将导致他们没心没肺,丧失人性。这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胎将危害家庭和社会。
“父母毁了我前半生,孩子毁了我后半生”这是溺子一生的写照,但仔细想来,上代和下代又何尝不毁呢?
2016-3-29
岳升杰每日分享:检索愚昧。今天乘出租车,忽然闻到一阵刺鼻的油漆味儿。师傅说:我们离这么远还这么大味儿,那些干活的每天近距离闻着,肯家对身体有害,挣点钱把身体毁了值不值?我说:这些事情都得兼顾,一方面要挣钱,一方面也得注意身体。像前几年一些地方得的尘肺病就是一些矿主用高工资吸引工人,有些农民工为了盖房子,只顾干活挣钱而没有注意身体,结果房子建好了人却不行了,如果开始就能认识到这种危害,这些农民工一定会在挣钱的同时考虑健康问题。一会儿,又扯到家庭教育上了,我说:现在一些农民工,为了挣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几年下来,钱挣了不少,可是孩子却出了问题。假如夫妻懂得家庭教育,要么孩子大点才出去,要么一方出去,这些矛盾都能解决。
由此,我想到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人类来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在一步步走向文明;对个体来说,从小到老一个人不断走向聪明。但就目前而言,人还有很多愚昧之处,比如,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吸烟的人仍有很多,有些人吸烟还不过瘾还要吸毒,并且还都是比较聪明的人类骄骄者;人们明知道醉酒影响形象、耽误正事、损害身体,可有很多人找各种借口照喝不误;谁都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一切都是空谈,但很多人却不锻炼身体,甚至糟蹋身体,等到一歪一歪了才想到了锻炼、养护。就家庭教育而言,我到个地方就有喊的冲动:“父母们!都学点家庭教育吧!这个东西太好了,多学有多学的好处,少学有少学的好处,我自己已经实践了,这真的不是忽悠你们!”有时看到一些家庭中,孩子已经出了问题而父母仍然麻木不仁、不思悔改,心里就埋怨:这人咋这么死脑筋呢?但冷静想来,自己身上不是也有很多愚昧的东西吗?因此,不要抱怨,请相信真理终会被人们所认识,愚昧终将被人们所战胜。
2016-3-30
岳升杰每日分享:鲁迅家教。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由于小时候经常为父亲看病,看到了病人的痛苦,便立志学医以便将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病人的病”;在日本学医期间,他看到清国留学生行尸走肉般地生活,想到健康的心灵比没有健康的身体更可怕,便决心“弃医从文”。无论是学生时期还是教学时期,鲁迅先生的精神还和他的文章都是我崇拜的偶像,只不过这二十多年来学习得少了。从事家庭教育以后,有时也看到有关鲁迅先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只言片语,像“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等。但因为我印象中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并没有教育家的称谓,所以,我认为有人引用只是名人效应而已,并没有很在意。今天我从《父母之道》中读到了很多鲁迅先生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精辟阐述,我便在网上又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鲁迅先生不仅是教育家,而且可以称为家庭教育专家。现代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这里的“儿童教育”完全是指家庭教育。
这里引用鲁迅先生几句家教名言:“1、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2、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3、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
2016-3-31
岳升杰每日分享:鲁迅教子。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喜结良缘,1929年9月,生下一个儿子,叫周海婴。此时鲁迅已经48岁,一般情况下,老来得子加上条件较好就可能出现溺爱倾向,但鲁迅先生超越了常规,用一位教育家独特的智慧培养儿子。正如许广平所说:“他是尽了很大的力量,努力分担那可能范围里的为父之责的。”
鲁迅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经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有一天,海婴问鲁迅:“爸爸,侬是谁养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到从前,最早的时候,人是哪里来的?”这追索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便告诉他是从籽——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是刨根问底:“没有籽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得了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孩子所能理解的。但为了不使孩子失望,鲁迅还是耐心地告诉他:“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鲁迅先生做为伟人,能这样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问题,不要说那时具有封建思想的父亲做不到,就是现在的很多父亲看后也一定感到汗颜。
还有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饮誉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到上海演出,高兴得手舞足蹈。但鲁迅考虑到马戏团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前,怕海婴受到惊吓,终于没有带他去看。海婴为此嚎啕大哭了一场。父亲知道海婴很难过,第二天便耐心地对他说明了原因,答应另找机会,白天陪他去看。鲁迅在1933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去海京伯兽苑。”这件事给海婴印象很深,每当提及此事,他就会动情地说:“父亲对我如此真心的爱,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当一个好父亲。”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