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家长疑惑,想给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不知道从多少岁开始,如何引导,孩子每个阶段的阅读应该注重什么?
1-3岁
亲子阅读,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岁-1岁6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懂得领略大人比划和讲述的简单情节,这个阶段的宝宝处于语言敏感期。建议家长们为宝宝选择文字简单,画面色彩丰富的小故事。家长可不断重复故事里一些韵律相同的语言,这样既可以提升宝宝的阅读兴趣,也可以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
1岁6个月-2岁的宝宝,最好选择一些文字简单、画面较大的绘本。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已经飞跃发展,他们对文字和画面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时还会问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家长用自己的语言给宝宝讲故事,引导宝宝观察画面,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宝宝自己讲故事,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2岁-3岁,宝宝开始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他们的语言和词汇量都在飞速发展,开始有自己的情感和判断。这个阶段的宝宝,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了。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其选择各种类型的书,从科学常识类到童话故事类都可以,只要孩子有兴趣。
据幸福种子中英文阅读中心的胡海兰介绍,很多低幼类绘本都附有专家的指导文字,提醒爸爸妈妈们在和宝宝共读时不要忽略精心布置的细节。1-3岁的宝宝和父母亲一起阅读低幼类的立体书,能够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增进相互间的感情,让孩子全身心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喝汤喽,擦一擦》注重发展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小鞋子,走一走》注重发展孩子的人际社会智能;《小手手,出来了》注重发展孩子的肢体动作智能和音乐智能等。《婴儿游戏绘本系列》则是一套全球知名的亲子互动游戏书籍,能够快快乐乐地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独立阅读, 让好习惯 陪伴孩子一生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到幼儿园阶段,他们也在幼儿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引导孩子逐渐进行自主阅读的习惯了,孩子自主阅读习惯养成后,对孩子顺利融入到上小学的写作文阶段非常有利。
3-5岁
培养胆量和自信心
其实很多孩子都爱听故事、爱读书,特别是3-5岁的孩子已经有自主阅读习惯,但是他们不一定能表达。这个时候,最好给孩子看一些书籍,培养孩子的胆量,有了胆量再引导他们的演讲技巧,以便激发孩子们的表演才能,让孩子变得自信。
南宁市一些绘本馆都推出了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设的演讲课程,家长和老师让孩子通过阅读吸收书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把吸收的故事再用语言的形式或者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个升华的过程,是让孩子的阅读上一个阶梯。
该课程试图让孩子能够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绘本,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分享、讨论、复述、演讲、练习等步骤,使孩子能够理解、内化、迁移,从而进行演讲。
4-6岁
孩子每个阶段阅读注重什么?1岁起培养阅读习惯(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对于4-6岁孩子的阅读,不仅要考虑他们的表演才能、阅读热情,以及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个阶段是通过团队协作精神来展示孩子的领导能力,然后激发他们的表演才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一环节对孩子的领导能力培养很重要。
一些戏剧表演课程绘本阅读,是专为4-6岁的孩子制定的,绘本阅读是既定的、静态的、自主吸收的,戏剧表演则是生成的、动态的、启发式的、互动中体验的。那些过家家的游戏,孩子从不厌倦;而从绘本改编而成的剧本,则让孩子从心理到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角色体验,从而更能出色地表达自己。
6-8岁
培养写作能力和创意思考
6-8岁的孩子已经是到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可以进行作文写作了,而阅读就该考虑到孩子的创意思考和书面语言的运用。
针对6-8岁的绘本作文课程,则是让孩子融入故事,唤起情感,引发孩子对生活经验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从长期的绘本阅读中,使孩子们获得持续的词汇量和写作风格积累。而作文的成功源于3个因素:有写作的欲望;有足够的词汇量、写作风格的理解;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基于上述因素,在绘本的帮助下,孩子完成一篇好作文并不难。
8岁-14岁
阅读的黄金起点 可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南宁市快乐学习中心沈佳佳老师介绍,孩子的最黄金的阅读期是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是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才是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是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的开始。8到14岁的黄金阅读期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教育环境和个性喜好设定的,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沈佳佳说,在10-14岁五年的时间,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根据高考的情况,在没有上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之前,孩子是有大量时间阅读的,这个时候要为孩子多创造阅读的机会和时间。而到了初中三年级以后,特别是高中阶段,各学校又为了中考高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因此,在10-14岁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等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状况。
阅读的好处对于学习也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阅读不足,会带来明显的后劲不足。结果是孩子越学越吃力,越到高年级,负面影响越大。最终的表现是,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同时也影响了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虽然结果表现在中考和高考,但根源却在于小学阶段的阅读缺陷。
一些错过阅读
关键期的例子
1935年,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诺贝尔获得者洛伦兹经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小鸭、小鹅这类动物,总是喜欢在破壳的前两天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比如:第一次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鹅;第一次见到的是人,就追人,以为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并且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如果在这一两天内,将它与母鹅或人分开,那么过后,母鹅或人与小鹅再怎么接触,它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决定的。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刻现象”,把小鹅的这个时期,叫关键期。
再比如小羊刚出生后的几天不在妈妈身边,以后它就不再合群而总是乱跑。如果小鸟出生后的头几周不在鸟群生活,它将永远不能唱出动听的“歌声”。
有一个印度男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岁时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来。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学习语言、行走、运动等关键期,他不会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他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人们努力教育他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一个简单的站立他学了2年时间,走路学了6年时间。17岁临死时才学会了十几个单词,智力仅相当于4岁的孩子。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8岁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
“狼孩”、“猪孩”都是从8岁被人发现、解救,再由专业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施以专业的救治、矫正。但是,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使他们恢复“人性”,他们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经过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包括人,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育计划时间表:在哪一个阶段哪些能先发育,哪些能后发育。如果家长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大脑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得多。反之,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再对孩子实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许多。
http://baby.39.net/a/141022/4499132.html【晓岩转】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