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王永权学习家庭教育摘录分享: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用他的语言,才能最有效地让孩子知道:我们听懂了他的心声,我们赞赏他的努力,我们相信他能合作。 |
|
暖阳心语:有家长问:“暖阳老师,我的孩子上一年级,每天晚上都需要陪读,我应该陪读吗?什么样的方式才会对孩子更好呢?”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识字数量有限,或者理解能力也稍差一点,做为家长确实需要跟上辅导,特别是有些题的题目和要求有时候孩子会不理解,就需要父母给予解释,帮孩子理解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但是,不要全程陪着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而是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哪儿不理解,可以叫妈妈帮你。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题目,让孩子理清题目的真正用意,从而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认真地读题。孩子一旦明白了要求,孩子自然就可以自己做作业了。 但多数家长把陪伴和陪读弄混了,陪伴只是一种支持的状态,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这样的陪伴方式会让孩子理解,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当我有困难的时候,妈妈就在我身边,会及时来帮助我的。 而有些父母可能就不只是陪伴,而是真真正正地在陪读,全身心地加入到孩子的学习队伍中去了。孩子学什么家长跟着学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家长也会自嘲地说:“孩子没学会,我到是全学通了。”这种全身心的陪读,就会有一种必然的结果出现,那就是挑剔和严厉的监督。一个成人学习小学的课程可能会觉得很容易,所以,陪读的过程中,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该懂、应该很快地会,带着这些“应该”的理念,就会不断地挑剔孩子、催促孩子,从而导致几种不良的结果出现。 一种是,孩子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不是我自己的事,从而万事靠父母,你在我就写,你不在我就玩,你催的紧我就写快点,你不催了我就放弃了,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孩子的学习动力大大减小;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在我们不断地挑剔中,“你看写的这字这么丑,擦了重写!”“这么容易的数都算错了,没脑子!”。。。。。。这样,孩子慢慢对自己丧失信心,这也是孩子自卑心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种情况,因为我们的陪伴,因为我们过多的参与,让孩子依赖性特别强,从而成了一个“拄着拐棍”学习的孩子,当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一旦我们这根“拐棍”一撤,孩子很容易恐慌和不适应,从而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从而也影响孩子学习的信心;第四种情况是,当我们不断挑剔孩子的时候,不断在学习中被父母指责和批评时,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恶的感觉,因为在学习中孩子体验不到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造成很多孩子的厌学心理和行为。 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陪伴,但一定不要全程陪读,要做一个孩子学习路上引路的智者,而不是替代者和控制者,这才是一个智慧父母的最好选择。 |
李娟读《不输》感悟分享
(20160423) 24卷《妈妈每月一赠言,把孩子送进南开大学》,读完此文,感触最深的就是母亲无私的爱,“扫马路也能扫出一个光明世界”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每月的人生赠言“在人之前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一字字都是妈妈人生智慧的结晶,一句句都是女儿成长的指引;世上因为有了父母的不同,才有了孩子的不同;孩子有了好的教育,才有了好的人生! |
20160423江承杏读《不输》分享59
《严厉教育是最危险的教育》1 ●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 ●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任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 ●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摘自25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 48-49 |
郭俊红20160423读《不输》感悟分享:
《爱孩子从生活自理开始》(衣奎伟)
很多家长在聊天的时候,都会说起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提起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多数家长会说:“我们不指望他在家里干这个干那个,只要孩子学习好了,我们就谢天谢地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用他干。” 曾经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家境优越,自己的什么事情都被保姆承包了,考上大学后,连煮熟的鸡蛋也无从下口,只好休学,最后只好自杀了。这个故事原本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可是年轻的家长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2005年下卷) 【感悟】记得我小时候,母亲从来没有让我洗过衣服、做过饭,以至于14岁母亲去世后,我除了会烧开水,什么都不会做,为此我非常自卑。之后,生活所迫开始跟着姐姐摸索着学习做饭洗衣服,直到结婚了对于做家务还是不太擅长,有时候能懒则懒,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强迫自己尽量勤快点儿,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常识,教给孩子更多的生活自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爱孩子,还是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吧!爱孩子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开始吧! |
|
2016.4.23秀香读《不输》25卷文章:亲子沟通的三个法宝 今晚分享法宝之一:真诚。生活中,许多事情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决定了每个人对事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使同样的事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智慧地看待问题才能智慧地解决问题。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更是教育的一种智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这更显得淋漓尽致。孩子进入青春期有的和父母成为朋友,而有的家庭却亲子矛盾一天天激化形同陌路。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要我们的智慧与技巧。首先是真诚,真诚是一种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一种利他的情感表达。这样的表达不含我们的私心,真正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们的内心,这样的真情实感传递到孩子内心时,孩子感受到我们发至内心真正为他好的这种情感时,孩子一定与我们积极互动。因为,人最难拒绝的是真情。其实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只要出于真情、发自内心地为别人考虑,一定会打动对方。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之。 |
~史春华每日读《不输》第114天分享(20160423):《读几本亲子教育书就可成专家吗》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听话的乖孩子,心理学上则重视孩子的“动力”,动力弱的孩子不容易犯错,但也不易成功;动力强的孩子容易犯错,但也更容易成功。《不输》第17卷第92页。 |
雷荣20160423分享:《曾经成绩优秀的孩子更需要支持》学习好的孩子,相比学习一般的孩子,更容易受挫,因为他们曾经众星捧月、万千宠爱,自我价值感超好。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同学、老师的关注点便不在他们身上了,失落、沮丧、挫败、着急、焦虑、无助,诸般情绪让这些孩子不能自拔。这时侯,最能关注、支持他们的只能是家长,毕竟我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 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孩子,挫折并不是坏事,而是成长的机会,所以,接纳孩子人生的辉煌,也接纳孩子人生的挫折。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依然送上我们无条件的关爱和支持。如果我们真希望孩子好,就该在包容孩子的基础上问问孩子,他需要家长做些什么。如果孩子表示并不需要我们,我们就相信孩子。 巜不输》23卷173页 |
~吴颜辰20160423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204: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恰当的教育方法。面对众多的教育方法,教子经验,做父母的一定要理智对待,善于取舍啊!
《不输》14卷p211 |
|
黄林伟20160423每日读《不输》分享: 温柔地对孩子说“不”
书摘 现在有些孩子的脾气很坏,想要什么就要马上得到,不满足他就大发脾气。如何对这类“心想”就要“事成”的孩子说“不”呢?你只要记住:要坚持原则,温柔地对待。具体就是—— 1.言辞要委婉。不要直接了当地批评孩子、责备孩子,找到该肯定的地方先肯定,再委婉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2.语气要温和。不要带着情绪对孩子说话。 3.态度要尊重。不管孩子的要求多么无理,要做到不打不骂,不生气不发火,要尊重他。 4.事后要关心,安抚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遭到拒绝后,会很不开心,我们不妨让孩子去宣泄,等他宣泄完,冷静下来后,再进行安抚,如给他一个拥抱,一个轻吻。(《不输》第20卷 P17-18) 感悟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通常都会先跟孩子说道理,如果不听,耐心就消失了,紧接着就会板起脸孔,大声地批评斥责孩子,再没有效果的呢,一场惊天动地的“暴力”场面闪亮登场,结果闹得大人和孩子不得安宁,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灵的创伤。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么大动干戈,只要做到“温柔地坚持”就已足够。 |
|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424)/20卷 P14 【怎样把好严与松的度——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有时候,偶尔打孩子,孩子在恐惧的驱使下会有短暂的改变。这个办法看上去立竿见影,其实这样做不但伤害孩子,也妨碍父母的成长。这是一个懒惰的办法,阻碍了家长的反思和改进,并使他们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产生依赖。如果挨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改正后的良好状态会越来越短暂,甚至会反弹得越来越严重。渐渐地教育就会陷入“打了收效甚微,不打无计可施”的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孩子绝对是饮鸩止渴。 |
20160424方柳红读《不输》18卷 3.亲子互动,提升认识水平和非智力技能。P146 【晓岩收集整理】 |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