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三十一)

8年前 [04-29 06:47 周五]
 暖阳心语:有家长问:“暖阳老师,我女儿特别内向,不爱说话,感觉她好像特别自卑,不能和别人融到一起,这可怎么办呢?”
在您的描述中,我看到一个比较内向、文静的小女孩儿,可是,您好像有点不太认可或者接纳她的“内向”、“不爱说话”是吗?记得我曾经多次分享过,不管是哪种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做为父母,如果说不能接纳孩子的这种个性,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个性,或者对这种个性的人有不能认同的看法,并且是觉得自己的这种个性对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是这样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个性分出个好坏,是因为我们感觉是因为我们的这种个性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比如内向的人总是感觉自己不爱说话、不敢表达,因此会错失很多的机会,所以,总是向往那些性格活泼、敢说敢做的人。但是,事情都会有两面性,一个安静的人、一个内向的人,不容易出现太多的错误,并且一般都会工作踏实、认真,不引起过多的矛盾冲突,因此,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益处。
当然,可能有些时候因为不爱说而觉得误了事儿,其实,我觉得不爱说和不会说是两码事。因为我理解的会说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所以说出的话会让对方喜欢听、听了舒服;二是,因为懂行,说出的话掷地有声。所以,这样看来,这个“会说”是后来可以习得的,只要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性格,然后在不足的方面多加训练和努力,一样可以赢得很多的机会、赢得别人的喜爱。
可是,为什么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又会伴随着自卑呢?那是因为,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遇到的父母就如同我们现在一样,不懂得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过多地用负面的评价来对待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我太内向,不爱说话,一定不会有出息。”这样的评判,就像大师们做的催眠一样,把孩子给催眠了,他们很容易认同了我们,并且下意识地朝着“没出息”这个方向发展,让父母不断地印证“你看,我没说错吧?太内向了就是不行!”。
我们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比较愚蠢的自己给孩子挖了一个坑,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跳下去了?我记得宽高王丹老师曾讲过一个亲身体验的事情:一个孩子没有与要离开的王老师道别,旁边的妈妈很不高兴地催促孩子,但孩子却没有开口。当王老师亲切地对着孩子说了一句“你有权利不跟我打招呼”时,孩子居然很主动地说了“阿姨再见”。不得不说,王老师是个懂孩子的人,她接纳并尊重了这个孩子,所以孩子自然地就开始转变为另一个让我们欣喜的状态。
所以,我们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当我们能接纳自己的孩子的个性,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他们自然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且,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性与别人不同而自卑,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独特的人,是个妈妈所喜爱的孩子,那么,他们就会非常愿意跟随我们的意愿去成为最优秀的孩子了。
因此,您一定要记得,强行让孩子改变,只会让孩子在自己的个性方面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能接纳自己,越来越显示出这种个性的不足部分,这是不是就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呢?

                                                            


 

雷荣20160428分享:《怎样让你的孩子学会去爱》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爱,正是成人过度的爱,让孩子失去了爱的感觉。当孩子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不输》25卷56页 


 

 蒋东菊读《读《不输》20160428  25卷p45“教育是一种自醒”摘要分享:

1. 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一颗树上长的花朵有了毛病,我们通常就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出现了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 



 心语—秀香分享: 2016.4.28读《不输》25卷25页文章从一个成功家长的角度解读何为成功教育

教育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的:养儿养鱼也,家庭是水,父母犹如大鱼,孩子认同小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熏陶加上量化的辅导和训练,是教于育的真正内涵所在。 


 

心语—秀香再读《不输》25卷:《从一个成功家长的角度解读何为成功的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如果家长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中与孩子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与孩子平等相处,做好孩子的后援保障。成功的教育,必须重视培养锻炼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并把它作为终身大事来抓,让孩子永葆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终身学习;成功的教育,就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模范,无条件接纳孩子,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多肯定、认同和赞美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孩子学习过程需要量化的陪伴过程。
成功家庭教育,放眼未来我认为是孩子未来婚姻幸福,找到一生的精神和生活伴侣。有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权利能力。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好爸爸给女儿治好了三种“病”》
    女孩马潇然是一位幸运而又幸福的孩子。她有一位“懂医术”的好父亲,深谙“教育孩子需要对症下药,不能胡乱开药”之理。孩子胆小害羞,公交车上“盯人眼”;记忆力差,乘车记号牌;坐不住不专心,手托乒乓球。轻松、好玩,奏效。
      家庭教育有人把它看得很复杂、很难,总是缩手缩脚。其实未必。只要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交流沟通,去了解、发现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规划,给予量化的训练和辅导就可以了,当然贵在坚持。所以,家庭教育,家长无需给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多用心“把脉”,善于动脑,动手“对症下药”。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429)/20卷 P21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
1.父母能够做的最大的帮助,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只是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帮助别人才是最终的目的。
3.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
4.其实只要真心地去做一次社会服务,所得的收获肯定是意想不到的,是只闷家里看书学习所得不来的。
5.不要管孩子愿不愿意读书,父母率先读书就可以了。



  李娟读《不输》感悟分享
          (20160428)
      《家长不要光玩手机忘了沟通》,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手机始终不离手,要工作,要学习,要沟通,要交流,离不开电子工具!但是孩子比较理解,因为我告诉她, 这是我的工作,依如你在完成作业一样。平时陪孩子玩耍,手机扔在一边,全身心投入,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幸福也会一直停留在孩子内心。作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更要给孩子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20160428江承杏读《不输》分享64
《哈佛大学推荐20个快乐习惯》之二


●培养同情心:换个角度看问题,客观、有效地处理问题,生活就会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快乐。
 ●不断学习:学习让我们保持年轻,梦想让我们充满活力。当我们运用大脑进行运作的时候,就不会想不开心的事,会变得更开心和满足。
 ●好好照顾自己: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关键。让自己吃好,锻炼好,休息好。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大脑和
精神!

节选自25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119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