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愿望只能依靠自己去实现,任何他人都不会帮你满足。我们教育孩子时,如果夹杂太多的自我需求,就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教育方式,自然不会产生好的效果,相反,负面情绪的传导,把你的心里垃圾悉数倾倒给孩子,孩子就要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孩子就会焦虑烦恼,继而妨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对孩子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必须分清,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如果为了自己,请不要干扰孩子。如果为了孩子,那你应该了解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最大程度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多给孩子肯定、鼓励和信任,最好不要唠叨。
暖阳心语:有家长问:“暖阳老师,我的孩子现在初二,逆反的厉害。听了家庭教育的课之后,知道得搞好亲子关系,不能总说他,可是,他并没有因为我的改变而做出任何的改变啊?我感觉越学越困惑,请帮帮我。”
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你真的已经成长了,因为你现在已经终止了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等会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的行为,并且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这一点就是成长的结果。
大家可能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有一种误解“为了搞好亲子关系,孩子就可以任意而为。”也曾有个家长曾问过同样的问题“我不管亲子关系还算好,一管就得起冲突,咋办?”我想,大家可能对于亲子关系的和谐有所误解。
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尊重、接纳、包容、真诚、理解的基础上的。而家长现在看到的亲子关系的和谐中却缺少了很多东西。我们只是为了相安无事而做出的表面的妥协而已,而实质上我们并没有从心里对孩子尊重、信任和接纳,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暂时的妥协让孩子回到我们的控制中来,一旦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开始抱怨孩子。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可是如果唠叨或训斥孩子,孩子会干脆不写了,于是,我们听了专家老师的话就开始闭嘴,不再说。结果发现孩子并没有如我们所期望的,我们不说了他就自己自觉地先写作业,而是依然如故,或者稍有改善但起色不大。这时候,我们就会非常着急,就会非常困惑:我停止了训斥、停止了打骂、停止了唠叨,和孩子之间没了矛盾和冲突,亲子关系变好了啊,可是孩子为什么还是没有变?
我们可以在这段关系中觉察一下,我们的“停止”只是口头上的停止还是从内心真的开始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发自内心的接纳了孩子,还是为了避免冲突而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是理解包容了孩子,还是无奈的退让?我想,你一定会觉察到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从内心里放下,只是表面的功夫而已。所以,这样的退让和妥协给孩子传递不了信任、传递不了爱,而只能传递给孩子“妈妈实在是没办法了!”你内心的焦虑和愤怒同样也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他也会从与你正面的冲突转变为一种内心的软抵抗。这就是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转变的最大原因。
所以,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正视自己内心力量的不足,正视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成长和成熟,放下内心的恐惧,用真心的爱去包容孩子,用真诚去面对孩子。比如刚才说到的写作业一事,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现在知道学习、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并且,妈妈相信你自己的事情你一定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所以,从今天开始,妈妈把这个权力交给你自己,当然也把这份责任交还给你。妈妈只会给你建议,而不会再去控制和管束。”明确之后,妈妈完全可以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者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即使开始的阶段孩子可能会调整的很慢,甚至会变本加厉地玩的更多,我们依然保持一种柔和的状态,依然为孩子输送爱的温暖和包容。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因为感受到这份爱与尊重而想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这种愿望因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我们强加的,力量会更强,也会更持久。这应该就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以柔克刚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当然,这儿的柔,并不是一种软弱和退让,并不是一种放任和妥协,而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强大的内心,有那种稳坐钓鱼台的沉稳,有那种统领全局的大将格局。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521)/20卷 P65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