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感悟】真正快乐的孩子是最爱学习的那些孩子,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着探索的快乐,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中感受着生活的快乐。最不快乐的是我们经常说的那些“学困生”,他们付出的努力家长经常视而不见,这些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人理解和同情,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无助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校就像监狱,学习就像酷刑。这些孩子也经常试图摆脱困境,但是常常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有效帮助,大人往往是把所有的不对都推给了孩子,岂不知,孩子今天的所有问题,终极的根源都在于大人而并非孩子。
黄林伟20160606每日读《不输》分享:
书摘
孩子很多捣蛋的行为,其实只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目和关心,这个时候,“注意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时间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传达的讯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能强化亲子间的情感。(《不输》第19卷 P37)
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父母对“熊孩子”的捣蛋行为真是“咬牙切齿”的痛恨。怎么也想不明白,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要受这等折磨。其实,孩子的心很单纯,他们之所以捣蛋,只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希望我们多关心他们,多陪陪他们。
当你的孩子在捣蛋时,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恼人的行为上,而是孩子内心的需求。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需要你的帮助?是不是很孤独,需要你的陪伴?是不是很伤心,需要你的安抚……蹲下身来,用孩子的心,孩子的情去理解我们的孩子,“熊孩子”也能成为“乖宝宝”!
0173王永权学习家庭教育摘录分享:
让孩子做主,不意味着把事情扔给孩子就不管了。我们应该给孩子积极的提醒;要制定出合理的规则,让他在规则之内学习自律;我们还要告诉孩子,需要帮助的话我们随叫随到。有了安全的港湾,他才可能向着独立自主出发。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第185页
20160606许阳《不输》分享: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多传递给孩子正能量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都需要把心态调整好,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看成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坏东西,然后,想处理废品一样急于处理掉。
其实,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正是孩子成长的惬机,正确引导孩子如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并承担由自我原因而引起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孩子才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训并自我反省,这便是孩子成长的经验和契机。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爱与婚姻的长度》
家庭教育的基础是良好的家庭环境,最重要的是和谐的家庭关系,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保证。孩子的习得都是在模仿中获取。年幼时简单的机械模仿父母,不加人可思考,刺激越强模仿得越像;稍大后选择性的模仿成人,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模仿得越多;再大以后就是自主的探究模仿,慢慢成为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所以,孩子的语言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等,期间一定都存在父母留下的基因,这不是遗传而是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对于婚姻孩子可能并不理解,但是对爱孩子却能时刻感受,无论是父爱母爱还是夫妻之间的爱,孩子都会敏锐感知,并且一定假以效仿。你懂爱,孩子自然会爱。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不求索取,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强施于人,爱甚至可以是没有“价值”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回应,但持之不渝。教育是什么?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默默地地对孩子付出真爱。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607)/20卷 P83
【父母你哪个做多哪个做少了】父母自身的纠结多,给孩子明确指导的少。……“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的时候,要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方式可以!”……父母其实有很多焦虑,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对孩子的批评,只是随意发脾气。因此,父母要花一些时间整理自己,在对孩子提出批评的时候,不要不满意就开口,而是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孩子怎么做,给他一个清晰的引导。有时一个清晰的引导,效果远远好于没完没了的唠叨。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