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六十一)

8年前 [06-16 07:25 周四]
黄林伟20160613每日读《不输》分享:  读懂孩子


        书摘
         如果你想读懂孩子,就先读懂自己;想想自己,再去理解孩子。记住一点:自己需要什么,孩子也同样需要什么。(《不输》第18卷   P214页)


          感悟

          孩子的心理其实和我们大人是相似的,都喜欢受表扬,听好话,都喜欢自由自在,都希望获得尊重。我们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把他看作和自己一样心理的人,才能读懂孩子。


郭俊红20160613读《不输》分享:
《哈佛大学推荐20个快乐的习惯》第25卷P119
1、要学会感恩。
2、明智的选择自己的朋友。
3、培养同情心。
4、不断学习。
5、学会解决问题。
6、做你想做的事情。
7、活在当下。
8、要经常笑。
9、学会原谅。
10、要经常说谢谢。
11、学会深交。
12、守承诺。
13、冥想。
14、关注你在做的事情。
15、要乐观。
16、无条件的爱。
17、不要放弃。
18、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
19、好好照顾自己。
20、学会给予。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
      美国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阐明了这样的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而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格的螺丝钉。所以,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那个最好的自己从他的心里走出来,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所要的幸福。
      我们现在学习家庭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观念,理顺教育的思路,提高教育的能力,减少教育的错误。教育不是人为打造产品,你的设计、规划和要求、愿望,在孩子面前不一定管用,如果你一意孤行,你很尽力、很辛苦,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问题一大堆,你十分焦虑,孩子非常烦恼。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质,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最可悲的是孩子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是谁,从而迷失了成长的方向。所以,教育必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选择;教育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以激发孩子内心满足需求的动力;教育是榜样和模范的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自我发展;教育就是静心倾听,就是快乐陪伴,就是与孩子一起共同幸福成长!


郭俊红20160614《不输》19卷

        心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昆虫学家的心在虫子们那里,他听得见蟋蟀的鸣叫;商人的心在钱那里,他听得见硬币的响声。
       父母的眼睛盯着孩子的问题看,得到的就是一个问题多多的孩子;父母的眼睛盯着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的正确行为就会被放大。P70



0180王永权学习家庭教育摘录分享:
自己努力,给孩子作了榜样,这是最好的家教。自己不努力,却要求孩子努力,很难让孩子做到真正的努力。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第215页


张晓霞暖阳心语:有个家长问:“我女儿10岁了,钢琴已经考8级了。最近就是不弹琴了,即使弹也是应付。我的想法是既然学了就坚持下来,要不学其它的科目也一样半途而废,想让她学到10级,以后不学就算了!最痛心的是,今天早上她说心口疼,女儿脾气大,是不是昨晚和我生气的原因,我该怎么办呢?”
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这样几个问题:我的标准是10级,而女儿在8级的时候就想停止,这对于我的观念来说是不对的;我担心她的放弃会形成一种习惯,做什么事都没有毅力;我尽力说服、教育甚至训斥,但女儿不但没有听进去还和我发脾气,我的教育失效,让我很焦虑。
这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相关的。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所以让我们不能接受,让我着急生气,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标准和观念,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你应该。。。。。。”、“你必须。。。。。。”,当这些概念或者说是理念充斥我们的内心时,一旦孩子做的不是“我们觉得”,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不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做的,不是我们觉得孩子“必须”做的,我们就开始恐慌、愤怒、担心和生气,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的来源。
在女儿学钢琴这件事情上就是这样的,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学到10级的高度才可以停止,妈妈觉得在还没达到我内心的标准时停止就是没有毅力的表现,妈妈认为女儿应该听我的话,在给她讲明白道理时必须按我说的去做,结果,女儿开始反抗,开始和妈妈生气,开始自动放弃,不知道妈妈有没有意识到,孩子要反抗的不只是钢琴,而更多的是妈妈的这些控制性的理念,因为孩子在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进入青春期阶段,她的自我意识在觉醒,她想为自己的事做主,她不想活在妈妈的需要和妈妈的喜欢中,而想去做自己,想尊重自己的需要。
假如这个时候妈妈继续打压孩子,看不到孩子的需要,那么这就是青春期逆反的开始。后边让妈妈的头疼的事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时候妈妈更多的是去听听孩子说些什么,放下自己的标准,试着去接纳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这才能让孩子青春期阶段寻找“我是谁”的任务圆满完成,成长的更好。假如一味地打压孩子,也许孩子会继续妈妈的希望和需要,但孩子可能就会失去自我,她会告诉自己“我的需要不重要,我必须符合别人的心意。”这样一直压抑的发展下去,孩子未来的样子你一定已经可以想到了对吗?
当然,妈妈对于孩子毅力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需要策略、智慧地去引导。首先妈妈放下自己的标准,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才做出的这个决定;看看这个困难妈妈能帮到多少;然后提出我们的建议,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如何取舍。这样一个过程,让孩子看到一个平和的妈妈,一个真诚的、值得信任的妈妈,孩子自然也会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需要,并且能听一下妈妈的建议和引导,最后,孩子会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取舍,不管孩子做出怎样的决定,当妈妈尊重孩子的选择时,孩子更愿意好好地表现自己,成为妈妈喜欢的孩子。


 李娟读《不输》22卷P131
         (20160614)
    《家长有失误,孩子会厌学》,人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进度,并不是持续均衡的,某个阶段会吸收很快。某个阶段又会烦躁,看见书本就抵触。家长的误区:监督,诉苦,比较,弱点扩大,没收娱乐工具,责任加强。这些做法,让孩子增加挫败感和心理负担。
        正确的做法是:拿出一张纸,逐条写出孩子的优点、强项,然后逐渐的肯定和鼓励他恢复自信。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一个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走出痛苦,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0181王永权学习家庭教育摘录分享:
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尽情地享受童年的快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第217页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615)/20卷 P94
【接受自己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孩子,他是不可能对抗父母的,他的一切需求都要父母帮助实现,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无所不能的神。当这尊神说:“哭是不好的,生气是不好的,害怕是不好的……”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些本能就是不好的,于是,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统统会被否定、压抑。同时孩子也会得出影响一生的结论:“我的这些(表达)是不被接受的,是不对的,我讨厌它们。”然而,他们讨厌的,正是本能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自己。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不要让孩子在“第三只笼子”里纠结》
      陈默老师用一个动物实验,形象地描述了现在家庭教育状况下的孩子处境。确实我们很多孩子就像生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家长对孩子很好,好比“食物”,让孩子感受浓浓爱意;家长又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好比“电击”,让孩子举步维艰,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所适从而纠结迷茫。她指出,当今的独生子女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而感恩的最好方式只有考好成绩,进好学校,不然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相伴,孩子的现实感非常弱,只能在网络等虚拟世界里去体会真实感。所以,不少孩子的内心其实非常苦闷。
      我们做父母的,不知是否已经意识到孩子所面临的困惑,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切和引导,帮助孩子卸掉不堪重负的包袱,轻装前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去寻求属于孩子自己的幸福。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是孩子的选择而是一种缘分。对于父母来说,教养子女是责任和义务,不可懈怠;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要珍惜与父母家人的缘分彼此关爱,但是必须明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事,孩子给不了父母的幸福,同样,父母也给不了孩子的幸福。因此,家长给予孩子的爱,不论怎样都不要祈求孩子对你回报,更不能因此而伤害孩子和自己。如果孩子实现了你的期望,你应该对孩子心怀感激;反之如果孩子没能满足你的愿望,你不必苛求,更不要怨愤。


郭俊红20160615《不输》19卷
        教育是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是引发孩子的内驱力,而不是简单的限制或命令。
       我们要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做他自己的主人,让孩子承担责任。只有认真地反思,才能认清自己,改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只有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改变自己;只有学习儿童观,才能很好地读懂孩子;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P74




郭俊红20160615《不输》24卷分享: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p63


黄林伟20160614每日读《不输》分享:找出孩子行为不良的原因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因为他内心有负面情绪,或者有需求,但他还不会表达,于是通过反常的行为来展示。
          
          所以,父母要倾听孩子,弄明白孩子的真正意图 ,并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记住:孩子的反常表现一定有原因。(《不输》第18卷   P18)


郭俊红20160615读《不输》分享
《<到底该不该打孩子>讨论:打,还是不打》
【书摘】
中国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父母抱怨: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又教不好。到底打还是不打?是个很纠结的难题。

通过文中诸多家长和专家的言论,打与不打,似乎都有理由。打,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教育,却是一件复杂的事。简单的行为背后,该持有什么样的正确理念和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当看到个别用“棍棒”教育“成功”的个案,能理性看待,并把握好自己的教育方向,才是重要的。因为,这些会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第18卷P1)
【感悟】
我在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之前,也认为有的孩子就得打,你若不打,走向社会也会被别人打。

学习指导师以后,我才发现,孩子当时之所以出现让我们恨之入骨、不打不足以泄愤的原因,竟然还是因为我们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

导致孩子出现让大人愤怒的行为举止,表面看起来是孩子欠揍,比如顶撞父母,比如在外闯祸等等,其实是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或缺乏安全感,想要引起父母关注等等原因造成的。

我相信,用爱来教育孩子,比打要好,希望更多的家长朋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请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
      很多家长习惯于研究教育理论,用理论的眼光观察孩子,于是觉得孩子这里有问题,那里也有隐患。如果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眼睛”比喻为“黑屋里一支微弱的蜡烛”,只能看见被家长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全部。在孩子面前,习惯于扮演尊者、专家角色,不能与孩子和谐平等相处,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结果是教育方式越讲究,教育结果就越离谱。所以,观察孩子应该变“问题取向”为“资源取向”,不是去担忧好事背后的坏事,而是要善于看到负面背后的正面。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正视孩子的“动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犯错误,犯那个年龄阶段的错误,因为,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心里学研究发现,不容犯错的孩子不容易成功,容易犯错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允许孩子犯错,无条件接纳孩子,因为没有完美的孩子;孩子可以从错误中成长,孩子犯错,正是我们父母教育的契机。
      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跌倒了,爬起来,才会走得更加稳健。我们对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一点困难,为什么揪着不放!为什么还要无限放大呢?为什么终日惶恐不安,忧心忡忡,缺乏从容和淡定。如果,换一个角度观察孩子,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或许你和孩子的处境就会完全不同。孩子经常被我们说成什么样子,看成什么样子,将来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很多时候,一句温柔的提示,一个坚定的眼神,一次愉快的短暂出行,就能让一切都会变得那么豁朗。也许家长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换得孩子快乐与幸福。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