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1
岳升杰每日分享:少年丧母。过去常听说,人有三大悲剧即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我想,准确一点的说法应是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子女。我7岁时母亲逝世,我一生都在失去母亲的阴影中度过,它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过去,我只感到很多遗憾,但并没有从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方面去思考。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内心的解剖,我体会到虽然有逼着自己独立的正向作用,但也有感受性低等负向作用。由此推想到,少年丧母对任何人都有深刻的影响。
小云出生时,家庭富裕,父母感情很好,母亲把她视为掌上明珠非常喜欢她。在她3岁时,母亲因车祸死去,她的印象停留在“看到妈妈一动不动躺在白床单上,不理我”的意象里。由于受强烈的情绪刺激,就会形成“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小女孩,我无依无靠”的认知。她结婚后,夫妻关系较好,但她总担心丈夫会出车祸,丈夫如果比她晚回家一会儿,她就会紧张得不得了。除了上班,她不让丈夫出门,她说何必冒出车祸的危险到外面去呢?在她的心中,有一个“突然失去亲人”的恐惧。《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性格,一直生活在痛苦和煎熬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他真实的心理写照。尽管影响林黛玉性格的因素很多,但7岁丧母应是对她重大的冲击。崇祯5岁丧母,他做了皇帝后,按老宫女的描述,由宫廷画师画了母亲的像。在隆重仪仗导引下,崇祯帝跪迎母亲的画像。他见到母亲画像,往事回忆,思绪万千,悲痛欲绝,泪如泉涌。他把母亲的画像,悬挂在宫中。据说他死前的怀疑、狠毒都与幼年丧母引起的绝望有关。
由于少年丧母发生在生命早期,形象思维占据着主要位置,这些创伤性经验主要以感觉、画面的形式呈现在少年心中,并注入潜意识。而在生活中就像磁铁一样吸附着这方面消极情绪,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泛化,以致形成一些心理障碍。
2016-6-2
岳升杰每日分享:追求幸福。6月1日晚上,我听了郑俊乾老师《面对压力 活出幸福》的精彩讲座,其中两点让我感触颇深,一是什么是幸福?二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什么?说实话,我也有点爱钻牛角尖,有点书呆子气,对于“快乐和幸福的区别是什么?”我也思考了很长时间。我认为,快乐是短暂的、幸福是持续的;快乐注重感官刺激,幸福注重意义;快乐未必幸福,幸福一定快乐。比如、喝酒、打牌、上网、发财、吸毒等都可以获得一时快乐,但这些事情不能让人幸福。郑老师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就是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我非常认可。我又想,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会有痛苦,如果把幸福定义为“快乐而有意义的体验和感觉”是否更好一些?关于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幸福,幸福就像一座宝藏,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在挖掘着。我考学、我教学、我从事行政工作、我教育孩子、我学习家庭教育等等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我现在认为,从事家庭教育是为自己和他人谋幸福最好的路。
在三十年的人生经验中,我觉着教育好孩子是我最幸福的事情,当然,教育不好孩子也是最痛苦的事情。尽管在物质繁荣、眼花缭乱的当代,家庭教育被边缘化,家庭教育做为人们的幸福之源还没有被认识到,但我相信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当而导致不幸福或影响着幸福指数。我总是在做梦:假如全社会都重视家庭教育,正确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每位父母都能从教育孩子中获得幸福,每个孩子都能在“温馨港湾”中得到滋养,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是何等的和谐幸福?前几天,心理学团队进行意像对话培训,题目是“沙漠绿洲”。老师让每个学员想象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中行走,在又饥又渴中,看到了一片绿洲。老师说:前面是没有学心理者的生活,后面是学习心理学者的生活。由此我想,别人是否说我太沉醉于家庭教育?
2016-6-3
岳升杰每日分享:社交恐惧。小苏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她爸是独苗,家里人少。街坊中有一些蛮不讲理的人,经常欺负她父母,她的父母老实,总是受窝囊气。有时受了别人欺负,母亲就会抱怨父亲,说他太软弱,父亲就会生闷气,而小苏这时就感到恐惧和郁闷。这种事件反复出现,虽然并不强烈,但由于次数多,给小苏造成很大的影响。慢慢地,小苏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爸爸在抽着烟不说话,妈妈在一旁抱怨着爸爸,自己躲在墙角,心里很害怕也很郁闷”的画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需要人,一个人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我们可以想像,这种社交恐惧的人会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实践证明,社交恐惧源于孩子幼年时不良的家庭教育。
社会上有种说法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实际上,这里的“善”已经转化成一种恐惧和软弱了。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枣花就是这样一种形象。枣花的缺点就是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权利,其错误信念是“人要为他人活着”。她的这种自我牺牲,当换不来别人公正的对待时,他们就会不快乐,而深受其害的是她身边的亲人。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这样一个没有活力、没有快乐、怨天尤人的人怎么能让身边人快乐呢?弗洛姆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必先爱,然后才能真正地爱人,才会真正为别人所爱。枣花的丈夫铜锁在和枣花一起生活的时候非常暴虐,但当他和另一个女人结婚后,却意外地成了一个好丈夫。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会诅咒这个男的“报应”“活该”,好妻子不知珍惜,遇到恶的算是把他管住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是这种软弱在助纣为虐。
如何解决社交恐惧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引导她们敢于面对,敢于坚持自己的利益。只要经常鼓励她们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处理一件事,她们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她们想像的那样糟糕,而且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
2016-6-4
岳升杰每日分享:忽视孩子。家庭教育一再告诫我们,对孩子要尊重,只要能做到尊重,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问题孩子”的形成,追根溯源很多是因没有尊重孩子造成的。所谓尊重就是把孩子当成重要的人物对待,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理解一下,特别是与孩子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必须征得孩子的同意。现实中,父母们往往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与他商量也没用,再者父母都是为他好,即使现在不理解以后也会明白。在这种“我是为他好,孩子什么也不懂的”理念支配下,父母往往剥夺孩子的话语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在一些案例咨询中,有些孩子已经上初中了甚至上高中了,父母仍是我行我素,从不听取孩子的意见。有些孩子在无奈中用消极方法进行无声抵抗,如逃学、厌学等,有些父母撞到南墙回头了:原来是我的错!有些父母死不悔改:反正我是为他好!
小潘遇到的就是母亲对她的忽视,最小时体现在没有及时发现她饥饿,她哭了也得不到母亲的回应。还有,在母亲看来很小的事,对小潘就成了创伤性事件。有一天她母亲杀了她养的小鸡,她的感觉中,妈妈杀的是她的一个小伙伴。之后,小潘形成了“小鸡被杀,自己在哭,妈妈却笑着说,‘哭什么,这不过是只鸡’”的消极意象。久而久之,在小潘的记忆中就泛化为“我是不被重视的,我是被父母忽视的人”等象征。而她记忆中的“小鸡被杀”事件也有了“母亲不理解我的感受”的象征意义。尽管在别人看来,这是父母惯常的做法,母亲不可能考虑那么多、那么远,考虑不到对女儿如此深的伤害 ,这是很小的事,小潘把事情扩大化了,但小潘却把“这个世上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关注我的感受”合理化,她不和任何人交心,当然也没有朋友,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后来就会形成忧郁的性格。因此,请父母谨记,不尊重孩子,忽视孩子的感受是要受到惩罚的。
2016-6-5
岳升杰每日分享:溺爱创伤。小章因醉酒妈妈的殴打变得恐惧;小云因母亲死于车祸而变得焦虑;小苏因父母经常受人欺负而形成社交恐惧;小潘因父母经常忽视她而变得忧郁和自闭。如果说这些创伤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碍我们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小葛由于父母的溺爱而导致的创伤性经验最后形成心理障碍我们就较难理解。朱建军老师在意象对话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小葛的父母对他非常溺爱,一切都听他的。这使得小葛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他的感受是:“如果他们连我耍赖都没有办法对付,他们是无能的,他们是不能保护我的。”他形成的消极画面就是:“我哭闹后,父母要么给我买了一辆很贵的模型汽车,要么给我买很漂亮的玩具,他们一愁莫展地在一边站着,而我自己也高兴不起来。”这种画面带着消极情绪就留在了幼年的记忆中,根深蒂固。随着时间的发展,小葛发现父母对自己要求什么都无条件满足,对自己犯的任何错误都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元意象:“我无缘无故发火把杯子摔在父亲身上,他就老老实实地去收拾打扫。我是家的小主人,小皇帝,而父母是一对伺候在我身边的老仆人。”消极的元意象形成后,就会影响小葛对世界歪曲的认识,直至自私或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的心理障碍。当小葛走向社会后,他仍然按家中的方法处理问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他会认为别人都会像他父母那样对待他。结果可想而知,他会到处碰壁,非常痛苦,无论事业还是人际关系都非常糟糕。这些人心理障碍的根儿埋得很深,很多人到死都改不过来,悲惨地度完一生。
溺爱被朱老师称为表面上不是创伤性的经验的创伤性经验,可见,不论从家庭教育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溺爱都是非常害人的。与其他创伤性经验相比,溺爱有更大的隐蔽性,它是包着糖皮的毒药,他是父母为自己和孩子精心挖出的陷阱。
2016-6-6
岳升杰每日分享:高考加分。在“唯分数论”的导向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步履维艰。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改变这种导向,高考加分政策应运而生,以期纠正应试教育之偏,结出素质教育之果。就加分政策而言,其利在于可在一定程度上破除“唯分数论”,让综合素质较高或特长考生获得优先上大学的机会,但相比而言,其引发的种种弊端更加严重和普遍,更加突出和刺眼。由于一些人思想不端正、认识出现偏差,致使这种政策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在实施过程中加分政策逐渐被异化、变味、走形,甚至与初衷南辕北辙。
有人概括高考加分的“三宗罪”:一是导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各种丑闻层出不穷,各种神通花样翻新,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信力;二是有些加分项目反而强化了应试教育——当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它就会异化为更加疯狂的应试教育,从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像各种特长班;三是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不公平,因为他们没条件学习各种特长,尤其是他们父母没钱没权,很难获得高考加分,这样势必造成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如果说高考“唯分数论”是一种较低层次公平,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不仅更高层次的公平如同镜中花、水中月,连较低层次的公平也屡遭破坏,这自然让人们无法容忍,宁愿回归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较低层次公平。从这个意义讲,减少高考加分,就增加了高考公平;压缩加分项目,就相当于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最小。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它比加强监督更有效,比事后追责更管用。高考公平事关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如何让高考改革实现真正的公平,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发挥,降低“唯分数论”带来的弊端,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16-6-7
岳升杰每日分享:高考记忆。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已经39年,每次高考都能唤醒我紧张的神经,唤醒我对高考、对教育、对人生的思考,唤醒我很久以前已经褪色的画面。
1977年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恢复高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当年11月和12月进行了高考,所以提起高考,我们就不能不感谢邓小平同志。之后,除1983年为7月15日至17日外,直到2002年一直是7月7日至9日。当时有人称为“黑色7月”。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定于每年的6月7日至9日。现在,有很多教育专家想将高考时间调整为6月份的第一个双休日,理由是可以让父母们安心陪孩子,也可以避开车堵。我也认为这一提议很好,但不知为什么至今没有实行。
我是1980年和1981年两次参加高考的老考生,两年考试时间均为7月7日至9日。1980年,我在自己所毕业的学校清丰四中考试,考的理科内容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6门,其中英语是第一次正式高考,总分占30,其中作文题目是《读〈画蛋〉有感》。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在阳光直射的浅房里,一面紧张地做题,一面大汗淋漓,特别是到最后由于憋尿带来的不安让人记忆终生。这年名落孙山,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复习。1981年,我通过了预选,要到清丰一中去考试。由于去清丰考试需要骑车带被子,我在放假后很晚才步行回家,走过8里地的沙漠树林时,天已经很晚,有位老农看我一个学生走夜路,还为我壮胆。那年考的内容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七门,作文是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材料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总分多少已忘记了,但记得语文78分(满分100)生物28分(满分30)都是较满意的分数。由于对生物有兴趣,虽然没感觉下多大功夫,但每次考试都很好,由此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虽然只是上了濮阳师范,但对我这个农家子弟来说也算是“鲤鱼跳龙门”了。
2016-6-8
岳升杰每日分享:赏识生命。漫画材料讲了两个孩子(姑且称为小夏和小明)的故事,小夏第一次考了100分,妈妈(代表教育者和成人)高兴地在脸上亲了一口(代表鼓励和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妈妈愤怒地给了一巴掌(代表指责和批评);与小夏相反的是,小明第一次考了55分,挨了妈妈一巴掌,第二次考了61分,妈妈上来亲了一口。
这则漫画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家庭教育及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唯分数论”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父母一见面就是谈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成绩好的父母洋洋得意、趾高气扬,好像孩子没有一点缺点;成绩差的父母哎声叹气、愁眉不展,好像孩子一团糟,没有丝毫优点。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说是见分不见人,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好,有些孩子心灵已经出了问题,父母却视而不见。前几天,有位熟人叫电话,说是侄子因为从第一名滑到了第六名,现在精神有了问题想见见我,我就想,这些孩子是一天有问题了吗?难道父母就没有一点觉察吗?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孩子,有的在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但父母却视为缺点。
“唯分数论”对青少年危害极大,一是直接导致孩子厌学。人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很大程度上源于有学习能力,可以说学习是人的天性。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由于教育者过度关注分数,现在高中毕业季所谓的“撕书减压”从表面看是一种释放,从深层看,是对书本、学校、学习的厌恶。并且这种厌学的情绪越来越小龄化,有些孩子初中不毕业就去打工。我做为师范毕业,相当于过去的秀才,一直对学习充满着兴趣,把看书视为休息,而现在一些大学生,往往把走出学校当做看书的终结,这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二是导致高分低能。由于只追求分数,孩子心中把分数当成了唯一,导致孩子不重视实际生活,学习与生活相脱离,孩子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于实际。
这则漫画揭示了社会的“唯分数论”现象,由此,我们也会想到它的很多危害。我认为,父母要真正做的是赏识生命,即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每个孩子是想上进的。正如教育家爱尔维修所说:“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而有一位教育家说:在教育这个问题上,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坚信,只要我们赏识孩子的生命,经常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2016-6-9
岳升杰每日分享:生活教育。近几天看《陶行知传》,深为陶老师对中国教育的赤子情怀及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所折服。他放弃在美国读博士的机会毅然回国推行他的教学理念;他放弃在大学任教任职的舒适优雅生活毅然到贫穷落后的乡村去推行他的生活教育理念。他将他的老师杜威先生介绍到中国到各地进行为期两年的讲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他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将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改变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同时,他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造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始”,并将“陶知行”改为“陶行知”由此可见他“不唯上、不唯书而唯实”的实践精神。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本次河南高考作文的漫话材料,第一幅是由100变为98,教育者的态度是先亲吻后巴掌,第二幅是55变为61,教育者的态度是先巴掌后亲吻。它深刻地揭示了当前教育中“唯分数论”的畸形现象。这种毒素已渗透到每个家庭,造成了很多厌学孩子和恶性事件,我们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正本清源,实行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2016-6-10
岳升杰每日分享:生活主义。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如果把陶行知的整个教育观念归结为生活主义,那么,我们现实的教育观念就可归结为分数主义。如果把“生活”拆开理解,“生”可指生命、生存、生机,而“活”则可指活学、活用、活力,假如我们的教育真的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去做,以“生活”为起点和归宿,那我们的教育将是一番什么景象?现在,我们追求的分数主义,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如果我们闭目一想,便是死读书、厌学等死气沉沉的画面,让我们不寒而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和谐幸福,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做为父母,做为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教育局面,我们该清醒了,我们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2016-6-11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偏差。从事家庭教育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总是出现偏差?怎样才能让教育走入良性循环?“文革”期间,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把劳动与知识对立起来,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造成愚昧猖獗。邓小平复出后,高考制度恢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这些人参加过生产劳动,他们是在实践中学习,是在生活中学习,是在做人的基础上学习。随着计生政策、物质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试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窄化”,人们只看到了分数和成绩。这种与做人、劳动、生活相脱离的知识技能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弊端,并且这种惯性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我认为,要纠正目前的教育偏差,就要从家庭教育做起,发挥父母的力量。这里不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他在对“生活即教育”进行分析基础上,又对“社会即学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6-6-12
岳升杰每日分享:行知名言。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原名文浚,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大学时,因崇尚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名为知行,1934年,他在实践中否定了王阳明的思想,将其改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为行知。他一生为祖国的教育而奔波,在教育方面留下很多警世名言,犹如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教育的上空。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育是立国之本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8、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9、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10、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15、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16、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1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2016-6-13
岳升杰每日分享:行知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他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他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教学做合一”就是,在生活里对事来说是做,对自己的成长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来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互不相干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70年了,当我重新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时,我不由眼前一亮。我感叹:当前教育的各种问题不正是背离“生活教育”所造成的吗?我们苦苦寻觅的解决之道不正是在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吗?他不愧为“万世师表”、“当今一圣人”、“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016-6-14
岳升杰每日分享:四块糖果。提起教育,我们不能不想到陶行知;提起陶行知,我们不能不想起“四块糖果”;提起“四块糖果”,我们不能不佩服陶先生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个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巴砸另一位男同学,陶行知立即上前进行制止,并让王友放学后到他办公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办公室,看到王友已经在门口站着,他随手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校长。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吃惊了,他弄不清校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之所以用泥块砸那位男生,是因为他们不按游戏规则办事,欺负女生。你砸他证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满脸惭愧地说:陶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我以后一定改正,并和同学处好关系。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我的糖果也没有了,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你可以回去了。
复述这个故事,我思考了几个问题:第一、做为家庭教育传播者,我能熟练地讲出这个故事吗?第二、我当老师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第三、假如现在孩子出现类似的事件,我的处理方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第四、陶老师的四块糖是有意准备还是无意碰巧,假如没有糖果,陶老师的处理是不是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第五、为什么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教育精典,它究竟包含了哪些教育智慧?第六、如果说老师用这种方法需要精力的话,那么做为父母能不能在家里广泛应用?
2016-6-15
岳升杰每日分享:行知喂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有的陪着,有的看着,有的压着,可到头来事与愿违,父母累得不轻,孩子无动于衷。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我们可以从“陶行知喂鸡”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武汉大学去做报告。报告开始,只见他拎着一个口袋快步走上讲台,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公鸡,然后在桌子上撒了一把米,接着他将鸡头使劲往桌子上按,可是鸡就是不吃,一直在叫。之后,他又换了一种方式,用一只手把公鸡的嘴掰开,另一只手把米向鸡嘴里塞,可是,那公鸡一个劲地摇着头、登着爪子、扑楞着翅膀,就是不领情。强按头、往嘴里塞都没有成功,过了几分钟,陶先生将公鸡放到地上,在它前面撒了一把米,那公鸡自由地走了一会儿后,开始悠闲地吃起米来。最后,他走到话筒前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学习本来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可是现在厌学的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这与我们教育方式不当有直接关系。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按自己的意愿实行高压政策,不让孩子有一点空闲,不给孩子一点自由,让孩子把学习与痛苦相连,一提学习就反感、就厌恶。正像“喂鸡”一样,尽管我们不论按着鸡头还是掰开鸡嘴都是好意,都是想把鸡需要吃、爱吃的米给它,但由于它不自由,不是它自己主动的,它就不买账。事实证明:只有主动学习者,才是真正的学习者,任何外在的强制力都是无用的。因此,做为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实行人性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付出才有价值,才有回报。
2016-6-16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异同。陶先生“四块糖”的故事让我体会到,教育学生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多讲感情,少讲道理;多鼓励,少批评。这种符合人性、春风化雨的教育让人感到亲切、落地,其教育效果能让孩子在自省自悟中彻底改正,
我就想,假如我做为班主任遇到一个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另一个学生,我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会大声呵斥:你干什么?一会儿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当我回办公室时,如果看到王友在那里站着,我会认为这是应该的,我打开门后,会冷冰冰地说一句:进来吧!当然,如果王友还没有来,我会很急,让其他学生去叫他来。因为我在心中已设定王友是犯错误的孩子,所以态度一直很冷淡。假如他学习成绩还可以,我可能态度好一点,假如学习成绩较差,我会一直绷着脸。接着,我会说:你说一下你为什么砸同学吧?当他介绍过后,我会发表一通言论:按你说这个事还不怨你,你还是在主持正义?这个事我再落实一下,看你说的是不是实话,如果是实话咱扯平,如果说的假话,你就要写检查!你先回去吧!这孩子可能低着头离开办公室,我还在那里愤愤不平。也许我手中没糖,就这样处理了,即使碰巧手中有几块糖,我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处理方法与陶先生的处理方法有天壤之别。从老师心态说,前者是有罪设定,不论什么情况,我看到的是真实的,就要批评,再说你是学生必须听我的;后者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事出一定有因,必须做好调查,并且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从学生心态说,前者孩子会无声抵抗,反正你不相信我,我只应付着说就行了,口服心不服;后者士为知己者死,我有不足之处,得改正不当的做法,得对得起老师。从师生关系说,前者处理一次这样的事,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点隔阂,以致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后者坏事变好事,可能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个契机。
2016-6-17
岳升杰每日分享:晓庄师范。提起陶行知先生,就不能就不提到他“知行合一”的实践基地——晓庄师范。1927年,陶行知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到南京北郊老山脚下的小庄去办学校。他将“老山”改为“劳山”,将“小庄”改为“晓庄”,取“日出而作” 、“在劳力上劳心”之意,“日出而作”,又寓意学校的创办意义——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如日出破晓。陶行知想通过培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以实现他的“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愿,“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
1927年3月15日,陶行知在开学典礼上提出办学使命:第一步,要谋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之解放;第二步,要助东亚各国农民之解放;第三步,要助全世界农民之解放。这个学校不但要做中国教育革命之出发点,并且要做世界教育革命之中心。我一直在想,陶先生这种动力、这种理念来源于哪里?为什么在和平年代却缺少这样的教育家?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都在为生存而奔波,陶先生却为“教育救国”开疆拓土,在一个乡村去创办他理想的“伊甸园”,足可见他的教育情怀,他对教育的执著,他的实践精神。陶先生一生关注学校教育,他赋予学校育人教书的重任,我认为可以让老师有这种理念,但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老师的责任。我一直主张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开来,一是老师能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到不伤害学生并在教书中注意育人就可以了;二是个性化的育人教育只有让家庭来完成。
1930年4月8日,国民党勒令停办晓庄学校。晓庄师范办学虽只三年,但它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它那“爱满天下”的教育之美已充分呈现,正如陶先生所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
2016-6-18
岳升杰每日分享: 行知精神。陶行知先生出生于1891年,逝世于1946年,享年55岁。他所生活的年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千疮百孔、战争不断的年代——清廷退位、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军伐混战、北伐战争、国共内战、八年抗战。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过洋人的生活,他也完全可以在大城市过舒适的生活,他还完全可以在政府部门谋个要职,但他却选择了到乡村去推广他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他这种为了祖国、为了百姓、为了真理、为了信念、为了教育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楷模。如果说陶先生那时的奔波是为了用教育唤醒民众以图救亡图存,那么,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家庭教育就是为了让国民提高幸福指数,让国家可持续发展。如果说陶先生在那缺吃少穿、烽火连绵、政府阻拦的岁月里推广教育是真困难的话,那么,我们在国富民强、和平自由、社会支持的时代推广家庭教育也说困难就有点无病呻吟了。
我身为师范毕业的老师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产生了很多困惑,于是我走进了家庭教育,结果发现家庭教育仿佛就是一个“世外桃园”。过去,它虽然不时在我眼前闪出亮光,但我就像管中窥月一样,认为它只过是一个附着在学校教育上的一颗珍珠,最多只能算是比较重要的附属物。随着对家庭教育的学习,我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门独立的、神秘的、神奇的学科,它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和基础。同时,我也产生两个基本估计:一是不能将自己孩子培养成才的教育者不能称为家庭教育专家;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专家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家。
现在,我的思路是,首先调动父母这股力量,让每位父母明白家庭教育者根基作用。其次让每位教育工作者掌握家庭教育,其标志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只要发扬陶先生“知行合一”的精神,团结一切志同道合者,我相信一定会把家庭教育这件大事做好。
2016-6-19
岳升杰每日分享:回忆父亲。今天是父亲节,父亲节是洋玩艺儿,在过去,对于我这传统保守的人来说,总是表现出不屑,对儿女的祝福也就敷衍一下,从不放在心上。可现在,不知是年龄大了,还是经常听人说“现在不接受孩子的爱,以后孩子就不会表达爱”,或许是思想解放慢慢西化的原因,反正感觉很盼着儿女的祝福,这让我忽然想起老父亲在除夕那么冷的天起那么早等着邻居拜年的镜头。今天我和女儿开玩笑说:我以为你忘了呢?女儿笑问:忘了又怎样?我说:忘了明天要补回来。也许女儿能从玩笑中体会到,我已经与过去不一样了,对这也是很在乎的。我也说不清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由此,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
为人子五十余年,我和父亲相处了二十多年,由于7岁丧母,我是在父亲的陪伴下成长的。我和父亲在场里睡,月光下有凉风吹着还是蛮惬意的,有时穿着父亲的大鞋跑来跑去,也算是一种穷乐吧?在我记忆中,父亲从没有打骂过我,对我一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特别对我的学习好,总是见人就夸,有时弄得我都不好意思。父亲对我做什么都充满信心,因为他没有文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字都能学好,干啥也难不住”。父亲在世时,也没感觉父亲的不易,有时为父亲东奔西跑抓药,也感觉尽到了做儿子的责任。父亲去逝后,我也做了父亲,再反观父亲那时孩子多、家里穷的情境,父亲为我借粮、借钱、借自行车是多么地不易呀!同时,我也认识到原来一直认为自己能混到现在完全是靠自己,好像与父母无关,实际上,父母的欣赏才促成了现在的自己。而且也让我形成一种观念,不打不骂完全能培养好孩子。虽然我对孩子有吼几声、踢一脚、摔一书的现象,但我现在想来非常后悔,我已经向孩子承认过错误,在这一点上我不如我的父亲。我也奉劝父亲们:“狼爸”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一定要做了解、欣赏孩子的父亲。
2016-6-20
岳升杰每日分享:为父历程。未结婚时,我与同学聊天,就立下宏愿: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成为知识渊博、有能力的人。当时,同学还笑我,而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想过该如何做?有了孩子后,我也是按自己的理解去教育孩子。比如,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实实在在做人给孩子树立榜样,像做老师一样给孩子辅导课,让孩子早早地学字、背诗等。当时,邻居评价我是负责任的父亲,自己也感觉已经比父辈强了,因为父亲没有文化,并且那时条件也较差。
现在想来,这完全是一种从自己意愿出发的状态,是一种“想起一出是一出”的状态,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如果能在未结婚前就学习一下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明白父亲的职责是塑造孩子的灵魂,我会以孩子的快乐为中心,更多地陪伴孩子,绝不会离家5里却很少回家。特别有了儿子后,根本没有想到性别不同、出生顺序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情况,仍用教育女儿的方法去生搬硬套,结果在比较中,在自己的“无过错”中,在自己的“高大形象”中,在挖苦儿子的语言中,在鄙视儿子的眼神中,将儿子由一个生龙活虎的幼儿培养成了没有激情的少年。
也算苍天有眼,2004年我接触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我被他的育女精神所感动,我开始阅读家庭教育书籍,开始写儿子的成长日记,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2010年,我系统地参加了中华家庭教育网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又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与儿女一同成长,让自己由一个盲目型的生物父亲变成一个智慧型的、称职的精神父亲。经过几年的努力,亲子关系密切了,儿子变得精神了,总是捷报频传、喜事连连,每次进步都超出我的想像。
由己推人,我就想把我的为父经历、经验向父亲们推广,怎奈传统势力太强,做起来很难。但我想,男人并不傻会有人跟上来的,功夫不会白费!
2016-6-21
岳升杰每日分享:六大解放。提到解放,就会想到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做的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会想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警世名言。在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在分析了众多“问题孩子”都是由于父母僵化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原因后,我把从事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为:解放自己,解放父母,解放孩子。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方法从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以适应当前五彩缤纷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在上个世纪曾提出学校教育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其做法是:第一、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第二、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第三、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第四、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有说的自由,特别是有问的自由。第五、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要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第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让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午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
陶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说的,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校只能做为理想,很难实现。真正能做的就是让父母明白这些解放的好处,在孩子小时候,在孩子假期中去落到实处。暑假中,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可以做孩子的五好听众,让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2016-6-22
岳升杰每日分享:传统父教。在《论语·季氏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段对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孔鲤)说:“你在老师那里得到过特殊的教育吗?”孔鲤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学《诗经》了吗?’我说:‘没有。’他便道:‘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我退而学《诗经》。过了几天,他还是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恭敬地走过。他问我:‘学《礼记》了没有?’我说:‘没有’。他道:‘不学《礼记》,便不能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又开始学《礼记》。我只记得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后兴奋地说:“我问了一件事,知道了三件。知道了《诗经》,知道了《礼记》,又知道了老师并不偏爱他的儿子。”
父教也叫“庭训”即由此而来,这就是传统父教的典范。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父教的几个特点:父教就是只对儿子,女儿的教育由母亲负责,父亲不插手;父教就是偶然教育,偶然碰到后随口便问,绝不用抽出时间专门用心教育;父教就是训,父教要有威严,要大声地呵斥,让孩子害怕,如果好好说话就会有失为父风范;父教就是讲道理,孔子是大教育家就要讲学《诗经》《礼记》的道理,普通父亲就要讲做人的道理;父教就是冷漠,就是冷冰冰地说教,如果父亲温情地给孩子说话,就会失去男人气。就目前而言,很多孩子的问题都父教缺失有关。为什么父教缺失这么严重,为什么弘扬父教这么难?我想,这与传统父教的糟粕文化有关。
2016-6-23
岳升杰每日分享:传统父亲。尽管在《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名言,但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父亲教育是被边缘化的。在清朝未打开国门以前,虽然一些圣人、教育家是男人,但做为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成功教育孩子的典故是一片空白。即使像陶行知这样的近代教育家,他在孩子方面的教育也投入得很少,也许有人会反问:陶先生一生在为祖国的教育奔波,哪有时间管自己的孩子?我感觉这与观念有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男人的价值应该是志在四方,要么马革裹尸、战死疆场,要么为人民的幸福奔走呼号,而在家里面教育孩子是家庭琐事,是婆婆妈妈的事,是母亲的事,绝不是男子汉所为。
正是这种观念,中国历史上所树立的教子典型都是母亲,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孩子教育是否成功都从母亲身上找原因,而父亲可以置身事外。这些流毒做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中国父亲身上流淌着。这类父亲是事业型父亲,挣钱型父亲,天父型父亲,成功型父亲,工作狂父亲,外面光父亲。他们从家庭之外寻找自己的价值,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事业上,即使应酬,也是“为了工作,没办法”,根本无暇顾及教育孩子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当孩子出了问题,母亲伤心欲绝,自我承担:我是个失败的母亲,他在外面为了这个家那么忙,我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专一教育孩子,却教育成这个样子,我该怎么向他交代?我现在连死的心都有了。经过咨询发现孩子的问题与父爱缺失有关,当一些父亲听到反馈后,有的像斗鸡一样要么指向妻子:人家小猫小狗都能训练得听话,你连个孩子都教育不好!要么指向咨询师:什么狗屁专家,我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钱?为了他我腰都累弯了,还说缺爱,简直胡说八道!要么指向孩子:算了,我值当没有这个孩子,任他自生灭吧!做为信息化时代的父亲,我们该反传统了!
2016-6-24
岳升杰每日分享:陈旧父亲。虽然“女汉子”在不断增多,但掌权者、做生意者还是男士占优势,除了“家长会”“妇代会”女士占多数外,“人代会”、“党代会”或者一些行政会议,满眼望去都是男同胞。由此我想到,现在的社会仍属于男权社会。前几天,有个女士给我聊一件事:在三八节的前一天,她在去开会的路上,一位男士问她去干什么,她说,去和女士们谈一谈如何处理夫妻和婆媳关系的问题。那男士说:夫妻关系好不好,女的能做主吗?男的在外面找小三,女的怎么处理这些关系?我听后,也有同感,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只强调母亲要学会教育孩子,假如男的对妻子的付出嗤之以鼻,假如男的不珍惜家庭而在外面胡闹,妻子怎么能安心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必须提倡夫妻共同学习,我们在重视母亲教育的同时必须看到父亲学习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短板效应”同样适合于家庭教育。
现在,父教仍停留在旧的时代,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人把陈旧的父亲类型分为忙碌型、沉默型、冷漠型、暴力型、专制型。忙碌型父亲是工作狂,是生意经,他们眼光向外,很多时间也是在应酬。他们在家不习惯,往往用金钱和物质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沉默型父亲虽然在家,但很少与孩子沟通与交流,除了偶尔训斥人,他们很少开口说话。冷漠型父亲不是语气冷冰冰,就是尽讲些大道理,从来不做情感上的沟通,对孩子没有亲昵的动作,微笑的赞许。暴力型父亲通常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的传统训条。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到冷酷无情的地步。常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年幼的儿童,一不顺意便拳脚相加。这是一群已逐渐脱离健康心态的父亲。专制型父亲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皇父的原型。往往过于苛刻,总是试图通过发脾气或指责来控制家人。我们必须把这种陈旧的父亲形象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2016-6-25
岳升杰每日分享:现代父亲。在传统家庭教育中,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母亲的事情。对女儿的教育,父亲从不插手,对儿子的教育文明一点的就是孔子的“庭训”,恶劣一点就是“不打不成才”如贾政对贾宝玉的暴打。因此,我们遍搜古人,因教育孩子而成名者几乎没有。这种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仍有很多的父亲沿袭着,他们可以称为穿着西装、绑着裤腿、挣着辫子的奇人。
真正因教育孩子而闻名的父亲最早应是近代的一些开明人士,像宋耀如、梁启超、鲁迅、陈鹤琴等,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人之所以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是背离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吸收了西方民主的思想。现代,以蔡笑晚先生《我的职业是父亲》和东子老师《发现父亲》为标志的一大批父亲在觉醒,闭目一想,我周围有上百个智慧的父亲像打鸡血一样为唤醒众多的父亲奔波着,他们像雨后春笋般活跃在中国的家庭教育舞台上。
现代父亲的共同点就是以儿童为中心,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尊重孩子。“儿童中心论”最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的,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和教师实行“武断性”的主导作用。他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儿童中心”的主张,他批评传统“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活动和活动之中”。他极力主张应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身上,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儿童中心论”是衡量我们是不是现代父亲的标志。
2016-6-26
岳升杰每日分享:文明父亲。在传统父教中,有很多错误的观点,首当其冲的是“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由这种观点产生的后果是,在孩子3岁前,认为孩子没记忆,夫妻吵闹不避孩子,对孩子随便戏弄;当孩子长大(无论怎样长是长不过父亲的)后,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自己经验多,“走过的路比孩子过的桥多”,对孩子的事情,从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而是独裁专断、自做主张。现实中,有些孩子上初中、高中都是父亲说了算,结果造成孩子不满意而厌学。就连高考报志愿,有些父亲总是说,他什么也不懂,我替他报就是了。我就想,孩子都成人了,真的没有一点想法吗?
现代科学证明,孩子从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做为文明时代的父亲必须对孩子的生命有敬畏感,必须树立“儿童中心”的观点,树立“尊重孩子”的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在他从诞生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便具有了独立的生命,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思维和自我的尊严。如果把孩子比做太阳,把父亲比做地球,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地心说”,即孩子的一切要围绕地球转,而现代的“儿童中心论”就变成了“天心说”——“太阳中心说”,即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围绕孩子转。由于孩子经验的缺乏,为人父者担当起了引导的重任,但孩子绝不是无条件地服从。正如卢梭所抨击的“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把人像花园里的树木那样,照人类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孩子最需要的是那些如此温柔的亲切,深情和尊重的情感。父亲尊重孩子,体现在对他成长着的人格给予肯定,平等待他,尊重他说话的权利,不强迫他接受父亲的意见。父亲尊重孩子,孩子就能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地成长,就会懂得自尊,自重,自强不息。所以,文明父亲一定要树立“儿童中心论”的思想,这是文明与愚昧的区别,是传统与现代的分界。
2016-6-27
岳升杰每日分享: 新潮父亲。尽管在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现象还将长久持续,但在局部我们有时也可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有些父亲在“痛定思痛”中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有些父亲在冬眠中已意识到春天的到来,开始走向复苏。就目前来说,父亲教育似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观,它就像遥远海面上隐约可见的桅杆尖儿,还像东方地平线上显露出的一丝晨光,更像躁动于母腹中的胎儿。特别是在我周围出现的父亲教育家,他们每个人身上都似一颗人造小太阳,不断地发光、发热。
如果我们把这些觉醒的父亲称为“新潮父亲”,那么他们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亲职教育。他们已经认识到“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他们已把父亲角色放在重要的位置。他们减少应酬时间,而用大量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他们注重亲子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2、主动学习。一些父亲已经认识到,自然型、物质型、盲目型父亲已不合时宜,而智慧型、精神型、科学型父亲需要学习。无论在地面还是网络上,夫妻共同学习,父亲参与学习的情况越来越多,就中华网来说,经常有父亲参与学习。在学习上,母亲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3、谈论孩子。过去,如果一个父亲以要陪孩子为理由推掉吃饭或娱乐的应酬,会遭到他人的耻笑:太娘门气了!然而,在育儿环境逐渐改善的今天,谈论孩子,不再遮遮掩掩,而成为了一个让人尊敬的事情。4、谈情说爱。说起传统父亲,我们自然会想起《背影》中那个始终用缄默来表达深沉父爱的男人。而在如今这是崇尚表达和交流的时代,对“新潮父亲”来说,“儿子,我爱你!”却可以脱口而出。5、刚柔相济。传统父亲几乎就是威严的代名词,而“新潮父亲”却擅长刚柔相济,他们的性情更丰富了。6、经营爱巢。这些父亲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他们很注意为孩子经营温馨的家庭。
2016-6-28
岳升杰每日分享:推陈出新。在家庭教育学习中经常听到母亲们诉苦:他爸不管是不管,一管就是打,怎么能让他学一下呢?从古至今,由于受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大家都认为母亲养儿育女、带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父亲则是在外挣钱,扮演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然后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大男子主义”的横行,让这些独撑危局的母亲心累至极。
传统父亲已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他们必须勇于挑战自我向新潮父亲转变,具体建议如下。1、由责备向赏识转变。传统父亲在承受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同时,对孩子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打骂,呵斥,冷漠,嘲讽。他们的教育就是训斥,这是在爱的名义下对孩子的伤害。新潮父亲必须学会赏识孩子。赏识是一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激励,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求全责备与激励赏识的出发点似乎都是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但效果却是完全相反。过多的求全责备只会打击人的自信心,使人变得胆小退缩,无所适从,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而影响健康个性的形成。激励与赏识则有利于增强自信,能最大限度地唤醒人的内在潜力,使孩子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它们会化作绵绵的动力促使孩子们在充满坎坷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积极赢取最后的胜利。2、由限制向体贴改变。传统父亲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准在沙地里打滚”、“不准弄脏衣服”、“吃饭不准掉饭粒”……许许多多的“不准”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孩子的行为,也扭曲了他们的天性。而新潮父亲就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把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把自由还给孩子,给孩子更多的体贴。
我真诚地期盼天下的父亲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抚养方式,推陈出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幸福。
2016-6-29
岳升杰每日分享:枯木逢春。这一段我学习了中国本土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创立的“意象对话”技术,在“喜马拉雅”听了他的“我是谁”和“释梦技术”等录音,了解了有关“潜意识”和“原始人”的一些论述。我忽然意识到在人类的新观念后面有一个集体潜意识的大黑洞,在每个人的新观念后面有一个个人潜意识的大黑洞。由此,我对“为什么父母学习家庭教育这么难?为什么父亲学习家庭教育更是难上加难?”等家庭教育疑惑问题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改革开放,民主、平等的思想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思想,一些家庭教育专家应运而生。他们在找到教育孩子的“真经”后,向社会推广,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不断地挽救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他们功德无量,历史一定会记住这些为人类幸福不辞劳苦的开拓者!同时,做为实践者,我也深知拓荒者的不易。因为这是一个新生儿在与一个壮年人比力量;这是一颗新芽儿在与一颗大树比抗挫力;这是几十年的新文化在与几千年的旧文化做斗争;这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思想与几千年的陈旧集体潜意识在争论;这是乞丐与龙王在比宝;这是井冈山时期解放区与国统区在争地盘。虽然当前家庭教育在局部、在一时搞得热火朝天,学习者如获至宝般地兴高采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充分地认识到它是一个系统科学,需要长时间地反复较量才能在心中生根、发芽。否则,我们就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就容易被困难所吓倒,就容易被大浪打得晕头转向,甚至从此一蹶不振。王连科老师开玩笑说,走入家庭教育就等于走进了“不归路”,如果这样说,不仅我们这些从事家庭教育者走上了不归路,再有几十代的家庭教育者也是走向不归路。但我坚信,“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尽管我们的一些教育似乎走向了绝路,但家庭教育能让这些教育、能让众多家庭枯木逢春、起死回生!
2016-6-30
岳升杰每日分享:道德讲堂。6月29日下午,我在“道德讲堂”从三个方面谈了对“孝”的感悟。一是孝的重要意义。首先,孝是教育的核心。“教”字由“孝”和“文”组成,由此可看出,教育就是“孝的文化”。其次,孝是做人之本。百善孝为先,孝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感恩。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感恩心。《东郭先生和狼》中,尽管东郭先生救了狼的命,但狼还是要找理由吃掉东郭先生,说明动物没有感恩心。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是对我们恩情最大的人,如果感恩他们,不孝敬他们,怎么能是合格的人?3、孝是幸福之源。一个人无论事业做多大,官当多大,只要不孝,他就不会幸福,因为他的心是不安的。4、孝是忠的基础。我们经常把“忠孝”放在一起,这里“忠”可以理解为爱国主义,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能值望他会爱国呢?
二是不孝的人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从百度上可以查一下“天下第一懒人”杨锁。由于是独苗,父母给他起名为“锁”,就是要把根留住。杨锁8岁时,父母还不让他走路,去哪里就挑着;13岁时,父亲患肝癌病故;父亲死后,开始母亲身体好些,也不让杨锁干活,到后来母亲身体不行了,就想让他干些活,每当让他干活,他就打母亲,他18岁时,母亲病故。母亲死后,他和堂哥一起过,让他干建筑活,他嫌热、嫌累,让他当服务员,他总坐着让别人伺候。23岁时连续几天大雪,他连冻带饿死在家中。像这样的孩子他怎么能有孝心?
三是如何让孩子有孝心?“孝”字由“老”和“子”组成,从下向上看,子女必须赡养老人,这是一般意义上“孝”。但从上向下看,就是老人要会爱孩子。如果像杨锁父母那样溺爱孩子,就不会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做为年轻父母,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抚养方式培养孩子,只有把孩子培养健康了,他才能成为有孝心的人。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