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七十一)

8年前 [07-04 06:48 周一]
郭俊红20160701读《不输》分享《缺失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25卷P22
    中国近几代的父亲和母亲,多数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父亲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母亲把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现代教育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由于父亲的缺席,母亲便把情感和精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孤军奋战的母亲,会不自觉地把家庭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

    我的童年很少见到父亲,所以感情不深,母亲经常焦虑,唉声叹气或哭泣,比较溺爱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我的哥哥,后来因为哥哥贪玩打麻将,母亲多次生气烧毁,因此早早患上了乳腺癌离开了人世。

    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参与,父母都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做,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家庭、孩子恢复乐趣与和谐,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20160701江承杏读《不输》分享128
《别在孩子面前上演“恐怖电影‘’》

●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见过父母吵架,甚至动手打人的场景,大多数都会给幼小的心灵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

●然而,当我们自己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之后,又轻易地忘记了童年时那些灰暗的记忆。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大人,因此父母争吵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大人难以想象的。从孩子的视角,父母的一次激烈争吵,堪比上演一部现实版的“恐怖电影”,让人胆战心惊。

如果希望避免父母吵架对孩子的父母影响,我们需要怎么做呢?且待明日分享

全文详见24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123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孩子偷回属于自己的钱错了吗》
      吃罢晚饭,惯性使然,拿起了不输。文中的孩子因从父母那偷回亲戚给他的100元,竟被打得遍体鳞伤,住进了医院。偷回属于自己的钱错了吗?
      暂且不参加讨论,也不对A、B、C家长的做法作出评价。近来一直看到有文章阐述从小对孩子财商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财商管理培养孩子的企业家精神。有些发达国家还在教育体制上予以重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财商教育计划,列入学校的必修课。
      我们大人闲聊的话题,常常是某某某发财了,谁谁谁赚大钱了,把赚钱者视作成功人士。是的,赚钱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没有哪个人生来就会赚钱,那么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的财商教育计划,就是从小教孩子理财。在孩子有了数字的概念后,教孩子记账的方法,要求孩子每天把爸爸妈妈给的零用钱的去向清楚地记录下来;每周还要对自己花钱的状况进行归纳总结,该花的,不该花的,花的多,花少的,家长要根据孩子们的自查进行讲评和指导,避免简单错误再次发生。
      日本对孩子的财商管理更注重自力更生, 打工赚钱,不能随便向人借钱,并且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日本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为家庭做家务
是其应尽的义务,不可以向家长要报酬,他们更注重责任心的培养。
      再回到我们文中的案例上,亲戚给了孩子100元钱,我们如果有对孩子的用钱计划和管理的话,后面的故事不可能发生。记账、规划,总结、反思,孩子为拥有而快乐,孩子因合理规划使用而幸福,因为他得到的是长大成长的快乐体验。
      如果说孩子从父母钱包里偷钱错了,孩子的问题主要源自父母,那么我们该作怎样的反省呢?我们要用心陪伴孩子成长,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减少育人错误,让孩子少受罪,让孩子成人成才。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给孩子一个可以停靠的温馨港湾》
      5个案例,涵盖了家庭教育中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读罢全文,又一次深刻领会了顾老师的“育人高于知识的传授”的思想,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者通过用心陪伴,按照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适时科学地引导,让孩子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老师,面对淘气的学生,没有批评指责,没有让家长到校,而是另辟蹊径,无条件接受,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孩子的捣蛋行为越来越少,进步越来越快。
      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交给保姆,亲子关系冷漠。钱买不来亲情。几天教育,合格家长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陪伴,用心陪伴孩子。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要向亲职教育转变。生养了孩子,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是我们父母的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责任,是我们一辈子的职业,年轻的爸爸妈妈只有亲自教养孩子,用最纯洁的爱,给孩子安全感,给孩子规则,做孩子的示范榜样,孩子才可以快乐健康,和谐发展。
      孩子学业有成,获得了双博士,孩子却不自信,不愿与外界接触;只因为从小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求。做父亲的追悔莫及:如果能早点知道如何做更能支持到孩子成长,该有多好!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沟通,解决孩子的困惑,文中案例详实,点评精要,认真阅读,用心品味,自然收获多多。天天读不输,让我们天天赢得教育契机,教育的智慧!陪伴孩子成长,请给孩子可以停靠的温暖港湾!



何瑛每日读不输25卷:《让孩子对自己拥有好的感觉》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特质,他的生命具有无限的可塑性,无限的智慧和无尽的创造。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激发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而不是约束和限制,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他自己,才能对自己拥有好的感觉,有力量行走天下。让孩子拥有好的感觉,意味着孩子任何时候都满满自信;让孩子拥有好的感觉,意味着孩子能够充分接纳自己;让孩子拥有好的感觉,意味着孩子能够展现自己的生命力。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习惯以经验者自居,好为人师。对孩子充满期待,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并且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愿,刻意地“打造”孩子,当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时,有的对孩子讲大道理、责备唠叨,有的直接冲着孩子发火,甚至打骂惩罚。结果,既破坏了孩子的情绪,有伤害了亲子关系,还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无法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与信心。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经常自我否定,让为自己很差;作业拖拉、学习效率低下,日积月累便开始厌学。等等。所以,如是“刻意雕琢”孩子偏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不教之教,是“熏陶”和潜移默化。就是要求父母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是去发现孩子的个性特质。然后,接纳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赏识、肯定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内在的生命能量得以激发,自我认知、自由发展;父母要以自己的身正示范,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选择和探究中模仿学习,快乐生活、自我成长。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