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家风、赢得人生
8年前 [08-24 14:20 周三]我的家风家教
────坚守家风、赢得人生
我叫刘树彬,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讷河市家庭教育指导站办公室主任、讷河市家长学校校长、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荣誉获得者;爱人李思娣,讷河市家长学校副校长;女儿刘艺波,大三学生。很多人都说我是从一个贫穷的打工仔成长为家庭教育专家,从家徒四壁到温暖幸福,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三口之家一直以来都在坚守着我们的家规家训:
一、用挚爱撑起幸福的家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我只能半路辍学。与爱人相识时,双方家境都是不好,所以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我们结婚的时候,双方家里很穷,租借的房子,没有结婚仪式,没有置办任何家具,锅碗瓢盆、被褥,都是从各自家中带来的。为了生活,我们花高利息借了些钱,在租借的房子里开了一个工艺美术店。这期间,我戒掉了烟、控制了酒,为的是能节省些钱,用在家庭生活的正地方,更能够很好地尽双方父母的孝道。
女儿刘艺波 3 岁时,正当我们的生活刚有好转,却接连遭遇不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打击。于是我们又背上了外债,不得已一家三口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为生。但是我们没有因此颓废,而是更加同舟与共,共度难关。两年后,2005 年,因为女儿刘艺波的学习能力已经到了入学的水平,我们便返回家乡,为了生计,我的爱人在一家劳保用品商店打工,因为化学药品中毒患上障碍性贫血疾病,在家里休养。由于女儿成绩优秀吸引了一些家长把自己孩子送来让我帮助辅导,这样我也算是有了些收入,并在业余时间研究学习家庭教育。
其实,无论是在幸福或贫穷的日子,一家人有一个共同坚守的真爱最为重要。记得那年的圣诞节,一个学生送给我一个圣诞果,里面包着的是一个苹果,女儿把这件事写在了她的日记里。题目是《分享幸福》:
今天是圣诞节,爸爸收到了一个很大的圣诞果。记得上次吃苹果是在中秋节的晚上,以后一直没能吃得上,因为我知道我们家目前还很困难,不能经常吃到水果,妈妈说先能吃饱饭就行了。今天,终于可以吃到大苹果了,我真佩服我的嗅觉功能,隔着水晶纸都能闻到里面的香味了。我又突然想起来,前些天,我回家和妈妈说,我的同桌带了一个苹果,要分给我一块吃,我当时没要,妈妈问我为什么不要呢?我和妈妈说我不爱吃苹果。其实,这句话我是骗妈妈的。我知道苹果好吃,营养价值也高,但是我适应了总是吃不到水果的习惯,我怕当时吃了同桌的苹果,会带出我肚子里的馋虫,怕以后总和爸爸妈妈要水果吃。晚饭后,帮妈妈洗完碗筷。爸爸说咱们分吃大苹果吧,看着爸爸把圣诞果的包装一层层打开,里面露出了鲜红的苹果,哇,我的口水都流出来啦。爸爸把苹果洗了又洗,用手指甲在苹果上划出三道分界线,找来切菜刀,很精确地把苹果切成了三块,我凑过去一看,三块苹果一边大,此时此刻,我感到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人了,不像孔融的爸爸,非得逼着他选小的吃。我把苹果咬在嘴里,真是甜在心里呀。突然我明白一个道理,一分痛苦分担给三个人,痛苦就会减少到三分之一;把幸福分享给三个人,那么,幸福就增长到三倍!
后来,经过我们一家三口的同甘苦、共患难,生活渐渐有所好转。女儿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爱人李思娣的身体也基本恢复,并找到了一个幼师的工作;我的家庭教育理论得到广泛认可,在市关工委、市妇联等单位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成立了全市首个家庭教育工作室,义务服务于广大家长。
说起来大家也许不会相信,我们这对儿没有经过结婚仪式的夫妻,结婚17年来,从来没有吵过架,甚至从没拌过嘴,因为我们彼此能包容对方,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因为我们有个共同的规则:夫妻恩爱胜过困苦艰难,家庭充满阳光,未来才有希望!
第二、用正确的爱伴孩子成长
我们的家庭真的是白手起家,这就让我们夫妻能够携手同心,相亲相爱。女儿刘艺波,2000 年秋出生,由于先天营养不良,经常生病,可是我们夫妇并没因此娇惯她,相反更是给了她更多的磨练,我们的观点是,小病小灾都熬不过来,将来怎经受得起大风大浪。
也许“书非借不能读也”用在当时我们的身上很有道理。女儿刚出生的那几年,由于经济困难,很难买得起一本书,更多的是租书或者是在书店偷偷地蹭书看。每次我们都是把书里的精华记在一个本子上。因此,女儿常常自嘲地说她的知识都是在书店偷来的。那时在我们的家庭里,对于女儿来说,最开心的事儿莫过于是爸爸妈妈陪她共看一本有趣的书;每逢女儿的生日,能送给她最开心的礼物,也无非是一本书。
我和爱人常常想起陪女儿一起读课文,一起练绕口令、学演讲时的场景,和她一同学习,目的不是我们能教给她多少,而是为了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培养她的自信心;不是想把我们这半桶水都倒给她,而是要用这半桶水为她引来一条渠!
经过很早的、精心的培养,我们的女儿智力超强,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她四周岁就上了小学二年级,七周岁上初中;她的情商也十分出众,懂得如何友好地与同学、伙伴儿相处,懂得孝敬父母。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十岁时,小艺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讷河一中。她的性格特别阳光向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还通过竞选进入了学生会担任学习部部长。除了自己刻苦学习之外,还在学习及思想上热心帮助其他同学。
2014年十三岁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团中央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为轰动全国的00后大学生。
有很多家长朋友问我,刘老师你是怎么把女儿教育的那么好啊?我说:我是在你们带孩子闲逛街时候,我在陪女儿读故事书呢;在你们领着着孩子喝酒打牌时候,我在和女儿一起做趣味儿数学呢;在你们把孩子放在一边,自己在载歌载舞的时候,我在陪女儿听读英语课文呢;在你们绞尽脑汁帮孩子择校挑班选座的时候,我在帮助我女儿提高各种能力呢……等等,我是把精力用在了陪女儿读书上,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收获。
借此机会,我想要对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说,不管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放弃学习,学习,就是在为自己储备财富,酝酿机会。无论多么忙,也要挤些时间看些书。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我们就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同时,我们也会像孩子一样快乐,像孩子一样青春永驻!做工作和读书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论从事哪种行业,只要我们能用心下真功夫专研,十年之后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第三、做好自己、再帮大家
为了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我深知单靠各类书籍远远达不到知识上的真正积累,便自费参加了家庭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取得了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和高级顾问的资格,并加入了家庭教育专家组。我们的事迹首先被讷河电视台做新闻报道;齐齐哈尔生活文艺广播也邀请我们到直播间交流家教经验;黑龙江新闻广播《成长在线》栏目组也曾与我们连线采访;我曾多次被家长学校邀请做经验讲座,并撰写数十万字的家庭教育讲义,相关家庭教育刊物多次转载我的家庭教育文章。2013 年 12 月,我应邀参加2013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我曾被授予齐齐哈尔市“优秀家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市最美家庭”、 “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等光荣称号。
为了搭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交流平台,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误区,2013年,我和爱人自筹资金,联系由市妇联牵头、市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成立了讷河市家庭教育指导站,自己义务担任办公室主任。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室,开通网上工作室,义务服务于更多家长。我还自费编辑发行了《讷河市家庭教育简报》,免费发放到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
三年后, 考虑到当前学校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加上各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所需的场地和师资紧张问题,2016年3月,我和妻子省吃俭用,又加上花高利息借到的钱,在原来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基础上扩建了近二百平方米的、全省唯一一个实体性、公益性的讷河市家长学校。并组建了一个由指导师和志愿者组成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已举办多场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女儿刘艺波,虽然小小的年纪,如今也是家长学校的兼职指导师,经常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利用假期时间在家长学校或走进社区为广大学生和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
经常有人问起我:“刘老师是什么动力让你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计报酬付出的呢?”我说是我的家规家训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百善孝当家,岳婆也是妈;
夫妻多恩爱,下班早回家;
做事诚谨信,千万别拖拉;
做人先正己,方可帮大家;
闲时勤锻炼,强健我中华;
有空多看书、紧跟新步伐。
我很喜欢《礼记·大学》里面的那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确,要想家庭和谐,必须要以身作则,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每个家庭先风调雨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够有一个做人处事的准绳,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不会失去方向,就不会偏离轨道。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悟出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人生能够重来,那就是,夫妻和谐真爱,伴孩子一同成长。这就是正确的家风、家教成就了我们这个好妈妈和好爸爸!这就是我用执着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从贫苦的农民工成长为家庭教育专家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