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变自己,不是放弃自己,而是自我完善。在学习中,分析孩子的问题时,认识到很多都是父母制造出来的。有些家长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继而彻底否定自己、放弃自己,带着这样的想法,去面对孩子时,就会缩手缩脚,甚至唯唯诺诺,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的改变,是再了解自己、再发现自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更好地赏识自己、完善自我,是为了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以自己的表率熏陶孩子,与孩子一起有尊严的、慢慢地成长。
金莲读《不输》分享
(20160906)/20卷 P238
【笑笑妈的“三从不”育儿经】3.从不逞强:妈妈是成人,成人总是比孩子强大,无论力量上还是思想上。经常看见公交车上这样一幕情景:当我们对孩子“藏”起一半的爱心,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时,孩子会发现原来妈妈也有不如他们的时候、妈妈也有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父母的付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孝心”,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奉献。所以,不妨做一个“示弱”的懒妈,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懂事了许多。
方柳红20160906《不输》第八卷
我们常常过于急着想改变孩子,期盼孩子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却忘了先改变自己的重要性。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孩子拥有自行“起飞”的能力,而父母的爱,能协助他们引发这股力量,引导其走向正确的方向。P24
李娟读《不输》25卷P3
(20160906)
《看见情绪积极共情》,共情的前提是无条件关注。无论孩子顽劣哭闹还是发脾气,父母都应该不做任何负面评价,都应无条件的接纳和给予温暖。而且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始终如一,孩子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
20160906江承杏读《不输》分享195
《从“虎妈猫爸”谈起:你的人生,谁的战争》
●许多家长事事都不想让孩子输给别人家的孩子。孩子被当成他们人生的一种延续,成为他们骄傲的资本或翻盘的筹码。
●把人生当战场的人,他面对的就是鲜血与尸体,而把人生当旅程的人,他面对的就是风景与鲜花。不同的人生观,注定不同的生命质量。
●“人比人,气死人”,任何人都有比不过的人。我们要做更好的自己,要与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和别人打没完没了的人生仗。
全文详见26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P18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教育孩子,怎样管住自己的脾气》2016.9.7
孩子的不良行为,极易点燃家长的心头之火。那么,家长对孩子发脾气有效吗?孩子会就此改正吗?非也。家长越是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教;父母发脾气升级的同时,孩子的坏行为也在升级。家长不要把发脾气和打骂,作为管教孩子的选择。这样你的心才能打开,你的注意力才能转向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法。教育孩子,先要管住自己的脾气。
如何管住自己的脾气,就是不能带着脾气面对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撒泼,不要把脾气撒在孩子身上。不管你的脾气和怒火源自何故。如果,你的脾气来自于孩子,你不妨先告诉孩子,“爸妈生气了!”,这样做了,你的一大半脾气也就消了。管住脾气,一“忍”、二“宣泄”、三“求助”。不良情绪不能聚集太多、太久,不然,就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无论选择自我排泄还是寻求帮助,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个人处理脾气的方法也许不同,但是在孩子面前必须是平静的、温和的。规则教育需要坚定、需要坚持,但绝不需要脾气、火气。
方柳红20160907《不输》第八卷
用故事内蕴滋养孩子的心灵
凡是健全的人格塑造所需要的内容,在故事中都能找到:
《玫瑰公主》——人生中有好多事情需要等待,能等待也是一种坚强;
《灰姑娘》——苦难的生活,往往是造就一个人的重要过程,要不怕吃苦,要学会在苦涩的生活中寻找到希望之鸟;
《白雪公主》——在这个世界上,人要保有心灵的爱是太不容易了,但爱、自由和高尚终究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我们要诚实,像揭露皇帝没有穿衣的那个孩子一样诚实。
我们要勇敢,像面对巨人的小裁缝一样勇敢。
我们要坚强,像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一样坚强。
故事的魅力不可抗拒,虽有些似懂非懂,孩子也乐得全盘接受。相信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这些似懂非懂得生活道理终将成为孩子人格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这些美丽的故事,深沉的内蕴,是使孩子心灵得以滋养,得以纯洁的源头活水。P28
20160907江承杏读《不输》分享196
《成长烦恼: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是对孩子莫大的伤害。
●有的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代替孩子扫除班级卫生,怕孩子弄脏衣服,一口一口喂孩子吃饭,使孩子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
●这种性格在家里显出危害,可是一旦孩子走入社会,就显得不一样了。在社会上,别人不会顺着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将四处碰壁。
(随想:亲子之爱,唯一指向分离的爱!从剪开脐带的那一瞬间开始,孩子每成长一步,与父母分离的距离就远一些,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逐渐放手,培养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这种爱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真爱!)
全文详见26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P20
金莲读《不输》分享(20160907)/20卷 P239
【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实际上,孩子不愿分享并不是“小气”或“自私”,而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正常表现。孩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我的”东西我有权利决定是否分享,“你的”东西要经过对方同意方可使用,这是一个建立物品归属意识和私有概念的过程。这之后,孩子才会有分享的概念,而是否分享则取决于孩子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愿意向对方敞开心门,是否愿意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和对方分享。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有决定的权利,当我们尊重孩子意愿的时候,孩子才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很好地成长,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建立物品归属感和私有概念,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独立的人。
晓【】岩收集整理】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