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聂桥:孩子认知“断档”的危害及家庭教育对策

8年前 [11-01 14:19 周二]

 

摘要:认知活动对孩子生命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生活中,家长的不当干预却造成了孩子认知过程间断或停止,妨碍和制约了孩子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家长不当干预行为和孩子认知过程的分析,指出了孩子认知“断档”主要危害,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认知断档  危害  对策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生命体不断发展、不断感知事物、认识世界的过程。从生理学意义上讲,作为自然人的成长是由一个生理机能不完善、不成熟的生命体向完善、成熟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是一个对万物及外界信息的不知向逐步感受、了解、认知、理解并利用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自然生命成长的同时伴有社会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例外地,孩子的认知过程也经常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出现“断档”。这里把不通过亲身感受、甄别来认识事物的不完整的过程,叫做认知“断档”,即认知活动不是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现象到规律逐步进行的,不符合儿童认发展规律。

1、孩子认知“断档”的日常表现

1.1缺乏基本常识

不喜欢或者较少地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比如蔬菜等叫不清名称。有的孩子上中学了还不知水开了是怎么回事。家里来客人了不知道怎么称呼。生活中,类似“粮食是从粮店里买来的”,这样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心痛的“笑话”时常发生。

1.2动作协调性较差

一些孩子手指不灵巧,不能很好地使用剪刀、筷子,不能很好地解纽扣、系纽扣。有的孩子六、七岁了,左、右鞋分不清楚、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

1.3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有的孩子上小学了,吃饭需要喂、睡觉需要陪。八、九岁的孩子内衣当外衣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需要父母“陪读”。

1.4不愿思考问题

一些孩子做作业,稍有难度,就举棋不定,左右摇摆,甚至等家长来帮忙。

1.5做事没有主见

不知道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往往在家人面前“横行霸道”、固执,同他人相处中,容易受别人指使,常常简单地按别人说的去做。遇事胆怯,碰到问题和困难

 

——1——

容易产生恐慌和不安。

1.6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不能融于集体,被同学排斥,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不主动与朋友讲话或邀请朋友玩;一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好学生”,被学校退回,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不知怎么与人相处。

这些现象,看起来似乎与认知的关系不大。事实上,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自理能力、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都与最初的认知体验、认知视野、认识过程密切相关。

2.认知“断档”对孩子成长是有害的

仔细研究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征,不难发现,认知“断档”非常有害,主要表现为:

2.1脑力开发受阻

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人脑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10%,而90%以上的潜在能力被浪费掉。”1而脑潜能能否得到挖掘和开发,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大脑的刺激。“儿童在常规的环境中生活,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则按一般的速度发育。若外界的适宜刺激越频繁、越强烈,则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越快,并趋于完善。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到了7岁,他的脑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发育了25%,而一般儿童也许只发育了10%。至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儿童,脑神经的发育就更少了。”2因此,如果孩子认知活动被人为阻止和打断,而以经验代之,势必影响外界环境和事物本身对脑的刺激,从而制约了脑潜能的挖掘,甚至妨碍大脑的正常发育。

2.2产生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人们对新事物、新理论、新设想的抗拒心理。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思维过程。如果家长过分地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阻止了孩子的活动,也就中断了孩子的思维过程,容易在孩子脑海里形成这样的认识:噢,原来如此,大人都知道。在孩子眼中,家长成了世界的全部。久而久之,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迟钝,对于新事物、新现象失去兴趣,不但不去认识、思考,反而产生抗拒心理。成人后容易出现因循守旧、迷信权威等不良倾向,不愿主动实践,更谈不上创新。

2.3判断能力不足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判断是基于直觉和悟性的,类似地,理解也要诉诸直觉,才能真正地抵达事物本质。”不通过感觉、亲身体验的认知,会使孩子的认识停留在比较狭窄的层面上,容易对事物产生片面的认识,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就无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丧失了判断是非,辨别善恶,区分美丑的能力。

2.4出现依赖心理

家长轻易地代劳孩子的事情,常常也表现在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孩子在他人代劳下,行动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根本用不上,久而久之就退化、锈住了,表现为“功能退化性依赖”。长此以往,当一些事情依靠家长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孩子就会在社会上寻求依赖,成为社会的“拖累”,成了无用之人。比如,儿童在13岁的时候,会进入艾里克森(Erikson)所提出的自主——羞怯或怀疑阶段。这

 

——2——

个阶段的儿童会自主地探索环境以及尝试新的事物。然而,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节省时间,或怕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便会把小勺从孩子的手中拿走。类似的做法一时来看的确替家长省了不少事,却成为孩子依赖心理的根源。

3、完整的认知过程对孩子成长的益处

3.1认知理论强调了儿童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认知(cognize)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识心理学认为,个体通过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来获得能真实反映客观规律的认知结构,才能形成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孩子的认知也是从感知开始,到理解,以后涉及思维、记忆。因此,认知活动与孩子智能发育密切相关。

3.2抓住儿童成长的敏感期特征,强化孩子的认知活动是必要的

孩子从一出生即开始认识世界,有认知活动。比如,孩子在出生后一两个月内,小脑袋就可随着声音转动,试图寻找声音的来源,就是孩子的最初的认知活动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小儿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期(0-2),小儿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感觉运动接触来认识世界;运筹前期(2-7),小儿开始给予环境中的刺激物以新的意义;具体运筹期(7-12),小儿在具体事物中运用概念,并用概念思维;形式运筹期(l2-成年),小儿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能提出假设,并作出正确的推论。这些阶段虽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但都是必经的过程。比如,小宝宝喜欢往自己的嘴里塞东西来咬,这不坏毛病。因为孩子的口腔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触觉器官,需要大量的触觉刺激来满足感知欲望。再比如,婴儿将东西反复扔到地上,小孩子反复躲到门后等,这时孩子在反复体验空间的感觉。还有,家长要孩子往东走,他偏要向西,大人要抱他,他非要挣扎着自己下地走路,这是独立性发生的表现,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孩子认知过程中的类似表现,都有益于大脑发育和智力提高。

3.3国内专家眼中认知过程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在学术研究中,也经常谈到孩子认知活动的重要性。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中谈到,人脑的成熟及其高质更重要的取决于大脑与外界互动过程中的第二次诞生。可见,人的生命成长的过程需要吸收外界的丰富刺激来体验感受、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而个体主动参与认知事物的过程为人脑与外界互动提供了可能。韩国童话作家韩美英女士,曾经这样说:人是透过自己经验过的事实,来认知外面的世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世界,是无法深入认知的,就算有所认知,也不过是表面上的。试想,如果孩子不能亲自参与认知活动,同样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加拿大教育心理学教授戴斯(DasJ.P.)提出,我们依据智力的本来面目,以认知过程来重建智力。也说明完整的认知过程对孩子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看来,认知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对于智力发育的

 

——3——

关键时期的孩子来讲,更是一个智力开发和提升的过程,随意“掐断”儿童认知过程和破坏认知系统性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认知过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积极引导和帮助孩子参与完整的认知过程。

4.孩子认知“断档”的主要成因——家长的不当干预

当前,许多孩子生活在一个成人居多的家庭环境中,成人的意识、视野、观念、行为铺天盖地地包围着孩子,几乎所有孩子的身心发展无不打上更深的成人化的烙印。卢梭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3“在生命的成长初期,人的成长凭感知进行,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运动需要加以引导,而非限制或压制。”4但我们常见的是,家长用成人的思维、经验直接替代孩子对事物认知过程。

事例:1岁的波波试图扶着桌子蹒跚走路,家长立即将他抱进了学步车。3岁的佳佳想喝水,当他试图端起水杯的时候,家长立即阻止说:“宝贝,太烫了。”事实上孩子并没有碰到杯子。家庭生活中,类似的例子真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许多家长能够想到的是不要让孩子摔倒,不要烫着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当干预却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权利,使孩子一次次丧失了感受事物、认识事物的机会,而直接从成人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样会走得更稳”、“水会烫人的”,仅仅获得了诸如“烫”的抽象概念。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儿童的认知活动更具特殊性,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的认知发展基本趋向是,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儿童最初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这些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和几种水平。

以上事例中,因为家长的引导、阻止,孩子的认知活动被迫间断或停止,没有得到体验和感受,而是直接得到了一个经验。殊不知,不经过感受,孩子就无法直接涉及对对象物的具体反应和思维,而会简单地把信息处理掉,认知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断档”。孩子不同于成人,可以直接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理论来支持和帮助自己拓展思维,而是需要亲身体验并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是由孩子成长初期感知外界的特性和脑发育的特征来决定的,其中儿童的认知规律起着作用。

5.孩子认知“断档”的家庭教育对策

5.1理解孩子成长

家长阻止孩子的认知行为,往往是因为不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因此,理解孩子是进行孩子养成教育的前提。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孩子的成长存在普遍性(即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目前,有许多科学理论和成熟经验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家长应通过学习孩子成长知识,对孩子成长的特征和规律进行认识,了解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而因“时”施教,给予引导和强化。如果家长不能或者不予理解孩子,要么不知所措,放任自流,要么随心所欲,强加干涉,这都是不可取的。

5.2服包揽行为

 

——4——

如果说孩子的‘断脐’是切除第一依赖性,‘断奶’是切除第二依赖性,那么,让孩子自己‘走’则是切除第三依赖性。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发展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孩子最终是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父母包揽一时而包揽不了一世。如果父母设置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环境”,而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失去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缺乏由自己努力而换来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怎么去面对困难,挑战不利?家长不能从小放手,等到成人后或者永不放手,那么孩子只能永远踉跄徘徊。我们常常看到,好多家长不仅包揽了孩子自己的事情,如穿衣吃饭、收拾玩具、抱着孩子上学等等,而且认为家里没什么活可干,由大人做就够了。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在二、三岁自我意识萌发的初期,孩子就有强烈的“干活”欲望,却往往被家长的“担心”悄然取代。当孩子多次“干活”企图变成失望的时候,就会逐渐丧失尝试的勇气和念头,等待别人替自己“干活”就成了很自然的事。相反地,尽可能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并担当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更多地认识事物,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5.3给孩子以成长空间

蒙台梭利说:我们怎样给予儿童自由?那就是应尽可能把一切留给自然,取消各种束缚,代之以“恬静状态下最大限度的安宁”,也只有自由这种惟一的方法,将引导儿童性格、智力、情感得到最大的发展。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追求,如果家长把主观意愿毫不保留地塞进孩子的世界,一味用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捆绑局限,孩子最多也只是家长的“复制品”。蔡志忠小时候,身为书法家的父亲很想在书法上培养他,可他对父亲说:“我想学画招牌。”父亲并没因此不高兴,也没责备他。到中学时,蔡志忠的成绩单常出现“红灯”,父亲对他的成绩虽然有些失望,但没有制止他去画漫画。正是父亲给了蔡志忠自由的空间,才使他最终成了台湾乃至东南亚一带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不仅如此,孩子的理解和想象空间几乎不受局限,甚至超过了成人。比如,拿杯子,孩子有可能会把它想象任何事物,而成人只能把它看作杯子,成人的这种认知恰恰局限和阻断了孩子的想象。

5.4紧抓锻炼机会

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不仅使自己感到快乐,而且始终在促进身心发育和潜能开发。孩子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在不间断地面临困难和挑战,而且脑子在高速运转,处理着由感觉而来的大量信息,以及信息间的关系。此时,家长如果对孩子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给予理解和支持,并以正确引导,反复强化,孩子这些适应性的行为、思维和认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成为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果遭到家长一再地干涉,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些意味着孩子们自觉感知世界、掌握技能的时间会被人为推迟,锻炼机会被人为断送。事实上,孩子的每一个尝试行为,都怀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强大的心理动能,都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把握好孩子的每个尝试机会,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孩子系统的认知思维过程。

 

——5——

5.5放手让孩子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蒙台利梭说,玩是孩子的工作。但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贪玩成性,刻意限制孩子玩耍,因而剥夺了实践机会、体验机会、认识事物的机会。科学

实践证明,2-5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放松情绪、消除疲劳、减轻恐惧感,等等。许多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到团结协作的愉快,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玩是一个综合的认知过程,是孩子认知事物一个理想“载体”,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在玩中锻炼体质、体验快乐、增长知识、学会相处,并为学习作好准备。

总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不当“越位”,会直接造成孩子认知“断档”,间断孩子的认知行为,回避孩子的切身体验,蒙蔽孩子的视野,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不断转变教养观念和施教方法,对孩子认知行为给予充分理解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注释:

1]引自《科技文萃》《人脑的潜能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刘善循200108

2]引自《科技文萃》《人脑的潜能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刘善循200108

3]引自 卢梭《爱弥儿》冯强主编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

4]摘自《教育新时空》网《自然运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于凤杰2007818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梁宁建著,《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Das,J.P.等著,杨艳云、谭和平译,《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让•皮亚杰(瑞士)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5]王东华著,《发现母亲》,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出版。

6]孙瑞雪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新蕾出版社,2004年出版。

7]《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200302期。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