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二十)

8年前 [11-13 08:02 周日]
暖阳心语:有家长问:“由于以前教育不恰当,批评孩子非常厉害,现在后悔。但是,现在孩子高二了,我才开始学习、觉悟,晚不晚? ”
只所以有这个问题,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更多的家长所指的这个晚不晚还是集中焦虑于相对性的高考,觉得自己学习晚了,就会来不及让孩子调整好状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其实,这种想法就略显偏执了,当我们的学习成长还是只执着于如何通过我的学习提升孩子的成绩、如何改变孩子时,我们努力的方向往往就会跑偏了。因为你想要的是改变孩子的方法,一旦你得到的这个方法不能及时达成你的目标,对学习的“无用”之感,对孩子不能跟上你的成长之怨恼,就会让你之前的焦虑状态又会重现,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又会重来,因此会有很多家长感觉到更加强烈的无助感与对自己、对孩子、甚至对老师们的怨恨感。这就等于学习是无效的,甚至有了相反的结果。
另一方面,这些家长目光往往只集中于孩子升学这一段期间,而没有把孩子一生的幸福当做成长学习的目标。
如果我们只局限于孩子是否能提升成绩,可能对于那些孩子已经进入高中的孩子家长来说,就感觉时间太紧迫了,感觉自己的改变成长会晚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点都不晚,因为我真正的学习就是女儿高一开始,女儿进入高一的第一天,就是我加入家长学校学习的第一天,虽然期间的学习经历也有磕磕绊绊、起起伏伏,但我一直在坚持,而今天的我已经与之前的我有了非常大的不一样。因此,我在成长小组的课上曾这样对姐妹们说:“我非常感恩我的女儿,是她的一些青春期的问题让我得到成长,甚至可以说重生。让我从一个自卑又自负的人变成今天开朗自信而又内心充满爱的人。没有女儿的问题就不会有今天的暖阳,没有陪伴女儿成长的经历也不会有今天大家喜爱的暖阳心语。没有成长,就没有今天我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孩子每出现一个问题,都是想来成就父母的成长,就看我们是否能接住并为我所用。更让我开心的是,女儿也喜欢心理学,并考取心理咨询师。我并不是因为女儿考了一个证而高兴,而是心里知道当女儿开始关注心理学的时候,她自己也有了疗愈自己内心创伤的能力。再加上我一直的努力改变自己,带动着女儿更加的阳光、大度、开朗、自信。不止一个家长问我:“你对女儿满意吗?”每次我都会非常激动而真诚地告诉大家:“我非常满意女儿,不是因为她考了什么大学,有了什么成绩,只因为她是我亲爱的女儿!而之后女儿的所有成绩,一定是成长之后的附赠品。”
所以,我一直很想告诉大家,当你开启学习成长之旅时,就是你自己、你的孩子、你的家人开始收获更多幸福的开始。孩子的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只是考学这一瞬间,不用我来举例,大家在各种媒体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没有上大学而相当成功的人士,并且那些人的幸福指数往往还更高。

第三方面,我想应该更正一个成功的概念。什么叫成功?我觉得相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不只是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绩,而是内心有多么的强大,活的有多么的自在,感受幸福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一个人拥有百万千万家财,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自己、爱惜家人,不懂得与人融洽相处,对于家人、学校、社会满腹牢骚,这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不幸的。而我们的学习恰恰可以改变这一些生活的状态,让我们自己内心充满温情,给家人及周围人温暖的关爱,知道感恩、懂得惜福,明白自己生活的价值不只是金钱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的幸福,或者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这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生。我相信,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和心量,生活也会回报他更多的爱与财富。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警示篇4”《林森浩的人生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林森浩投毒案、马加爵杀人案,虽然都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的人生悲剧,却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高材生”恶性杀人案,都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起因都是生活琐事;犯案者都是家人亲友老师心目中的高材生,但是他们的性格偏内向、敏感、偏执、情感匮乏、不善人际交往,虽然智商很高,但是对生命很漠视;犯案者的家境都不太好。从他们的相似之处,不难发现,因为家庭条件一般(这里是指家庭经济条件),所以,父母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通过“读书光宗耀祖”,从此严格规划严格要求:最优考试成绩,考入最好大学,获取最好工作。一、二两部分之间,或许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这与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相吻合,崇尚的是考试分数,但是,二与三之间的关联就未必。即使这每一步都踏准了,是不是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是不是意味着人生的幸福呢?不尽然。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经常自我反思:教育为什么?教育什么?怎么教育?我们也应该让孩子经常思考:读书为什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对于文化课程,特别是中高考科目,自上而下似乎非常默契、非常统一。中考、高考要看分数,学校也要看分数,家里也看分数,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如果除了考试分数,而完全忽视孩子的其他素养,只跟着指挥棒转,只以考试排名论英雄,那么,孩子一上学就成了“考试机器”,成为分数的奴隶。现在人们习惯于,把中高考科目以外的学科尊为“小学科”、“次课”,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初中以后几乎没有人能给与多少关注,学校的“素质教育”科目和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评比。而家长呢,除了作业和考试排名,与孩子交流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话题,“作业多不多?”“考试了吗?第几名啊?”天天如此,父母成了校外老师,家成了校外教室,你说无聊不无聊,你说孩子烦不烦。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是为了做圣贤之人。敬爱的周总理年轻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读书不是为了分数,也不是为了名次。而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孩子成为有尊严的普通人而读书呢。


方柳红20161109《不输》二十五卷
做法对和错
现象:孩子把水、牛奶撒了
错误做法:“你这么笨?连杯子都拿不住。”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家长安慰孩子:“孩子,没事的,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地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犯错了没关系,这是正常事情,只要我改正了就好。)P8


江承杏读《不输》分享259
《隔代教育 别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祖父母如何理智控制情感,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


● 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孩子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有的老人认为,为孩子做得多,才多得起孩子。其实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能力。


●不要有求必应。只要孩子哭,老人就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给孩子留下“哭能解决问题”的印象,不利于孩子成长。为什么孩子不要月亮呢?因为我们会明确地告诉孩子,拿不可能。因此要设定一个底线,孩子一旦触及这个底线,我们就明确地告诉他不可以。或者适当拒绝和延迟满足,因为来之不易,他们得到会更加珍惜、更加快乐。


●不要一味付出。给孩子提供关心你的机会,如捶捶背揉揉肩,让他体会自己的价值;或者故意示弱,不去做而让孩子做。平时多鼓励他,多夸奖他,让他体会付出的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摘自26卷《不输》P248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警示篇5”《一个病毒公式毒害了一代人的心灵》:
      我们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心里早已默许了这样一个套路:“成绩优秀﹦名牌大学﹦飞黄腾达﹦财富地位﹦人生幸福”。所以,孩子只要有好成绩、只要有好名次,那就是好孩子,分数也成为检验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当今的教育,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掉进了这个怪圈,结果呢?苦了自己,害了孩子,很多家长蜕化为不受待见的“祸害型父母”。
      如何走出教育的误区,放下伤害孩子的隐形武器。需要我们点亮智慧的灯,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从人类的自然天性中,从孩子的成长规律中,真心找回丢失的教育宝藏。家庭本来就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本来就是孩子学习受教育的学校,本来就是爸妈传递爱和智慧的场所。为人父母可以望子成龙,但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浮躁焦虑。对于孩子而言,健康比分数重要,道德品行、人格素养比考试排名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起属于自己的健康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孩子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也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孩子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自己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我们既要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又要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意志坚强的人,自信自立的人,有能力有尊严地,去创造美好未来、去享受幸福人生。


 何瑛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名人家教3”《黄炎培:地上的鸡毛掸子》: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黄老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子通”。他曾给儿子写过一则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实;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他告诫儿子要一生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像“地上的鸡毛掸子”,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黄老却能把握契机,教育孩子们自我领悟,为人就得从学做家务小事开始,只有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长大以后才能为国为民做实事。
      反观现在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似乎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只要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事实上,如果孩子真的什么事都不做,一心苦读书到也罢。然而,父母过多的包办,孩子自然就养成了依赖和惰性,非但文化学习不见起色,而且因迷失成长目标而缺乏或完全失去自我成长的动力,与孩子与家庭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溺爱只能造就“永远长不大的啃老一族”。一个连生活都不会也不愿自理的人,未来有所成就无异于天方夜谭。这样的人只会索取不懂付出,只有自我没有他人。所以让孩子学习自理、独立,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必须清醒,人世间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让孩子学习分离,父母必须学会放手、舍得放手。当我们坦然望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时,没有惆怅,没有担忧,或许这就是对我们教育最好的回报! 


 何瑛老师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名人家教1”《陈丹青:请克服你的“家长欲”》:
      陈丹青,1953年出生于上海。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受家庭背景牵连,16岁起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对教育也颇见个人功力,将当今教育体制的种种表面文章与严格措施删繁就简,概括为四句话: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他坚持: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他认为:要让孩子独立,家长要克服“家长欲”,不要太把一个孩子当孩子;对低年龄的孩子说“概念”没有用,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概念;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教大于言传;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家长千万不能小觑;对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父母不要过多干预,不要太啰嗦,
      丹青老师以自己成长的传奇人生诠释了家庭教育的真谛——潜移默化。潜:暗中,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家庭教育,无须太过追逐方式,不是太多道理说教,是以家长的“模范”去影响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本质,是以生命唤醒生命,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很高的期望,有很多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不然,连人性都没了。只是我们究竟怎样才能把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变成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这才是家长的智慧。所以,既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孩子离不开父母悉心呵护和精心养育;又不能把孩子太当孩子看,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况且,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无可复制。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出现困惑、焦虑、甚至觉得束手无策,在所难免。这时,家长最要紧的,恐怕不是想什么好办法对付孩子,而是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好好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孩子的真实需求相一致还是相悖。我们常遇到这样情况,孩子高兴,父母犯愁;孩子烦恼,父母犯傻。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太把自己当“家长”了。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但是,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成长。 



何瑛读不输26卷“家教误区”主题6《为什么这些“好孩子”出了“厌学”问题》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钱树云,在解析为什么“好孩子”出了“厌学”问题时,认为是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找不到自我价值感;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成长和品行的培养,忽略了教给孩子“爱”,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我。所以,好孩子厌学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的不学习、不成长、不改变,在于父母不能全然接纳和无条件爱孩子。他告诉我们,育儿育己,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把自己变得更好;给一个人最好的爱,就是如他所思,而非我所想。
    是啊,我们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不正是这样吗?“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你不要多管,不要多想。”言下之意,孩子除了文化学习,不需要做其他事情,也不可以想其他事情。小学期间,家长还能压制住孩子,到了初中以上,孩子就不再那么好控制了,竞争也愈发激烈,孩子缺乏安全感,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孩子努力却不见效,一次次的努力始终不能如意,便开始怀疑自己,变得焦虑不安,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因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选择逃避。此时,如果家长和老师仍然只有成绩和分数,试图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孩子学习,而不是去疗愈孩子的心理印痕,满足孩子对于“爱”的渴望,那么,下再大的功夫也是白费,甚至更加伤害孩子。孩子厌学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怎么对待问题才是真正问题;只有父母的学习、成长和改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