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分享》八十一(2017年6月)

7年前 [06-29 20:29 周四]

2017-6-1

岳升杰每日分享:家务劳动。家务,是指与家庭生活有关的事务,包括吃、穿、住、行、用各项。吃的方面,首先是购置,主食有面粉、小米、大米、豆面、黄面、粘面;菜类有白菜、芹菜、菠菜、豆芽、油麦菜、野菜,粉丝、粉条、木耳、银耳、腐竹、海菜、黄花菜,还有鸡蛋、豆腐、咸菜、花生;肉类有鸡、鸭、鱼、猪、牛、羊;调料有油盐酱醋,葱姜蒜,韭菜、味精。其次是做饭,蒸馍、熬粥、蒸大米、煮小米、擀面条、包包子、包饺子、包馄饨、蒸卤面。再次是炒菜,炒鸡蛋、煎豆腐、炖鱼、团丸子、芹菜炒肉、醋溜白菜……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再次是盛碗、盛盘、盛汤,摆放餐具。最后是洗碗、刷锅,收拾灶具。穿的方面,春夏秋冬四季要买衣服、买鞋袜,季节更替要全部收拾一遍;干洗,水洗,擦鞋。住的方面,扫地、拖地、擦窗、倒垃圾,养花、浇花,喂养家禽、家畜、宠物,整理房间、床铺。行的方面,购买、擦、修自行车、小汽车。用的方面,购买、安装、摆放锅碗瓢盆、茶具、空调、电脑、电视、电风扇、电热器、电灯等。

    家务劳动,是指在家务方面所直接付出的劳动。从各种类型的家务中,我们能体会到家务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虽然它包含很多自我服务的内容,但它更多是为别人中的亲人服务。我们常说,一屋不扫,何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家务劳动就不想做,做了就感到委屈,怎么能值望他去为社会服务,不为社会服务又怎么能成才?我现在之所以一直强调家务劳动,也因为就当前而言,如果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就完全脱离了劳动。我们小时候,即使不在家中干活,我们还有很多活要干。如,割草喂兔、喂羊、喂猪,逮虫子喂鸡,扫叶子沤粪,收麦、收秋还要帮着大人做相对劳累的活。就是说,现在孩子与我们那时参与不参与家务劳动,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家务劳动已成为衡量现代孩子是否爱劳动的一个标尺。

2017-6-2

岳升杰每日分享:学做家务。父母说:“到了上初中的年龄,还不会洗衣服,更不要说做饭了。”孩子说:“一回到家就是学习,父母根本不让做家务,说学习成绩要紧,家务劳动全由父母包了,甚至包括整理书包。”尽管父母和孩子说的都是事实,但我们清楚父母说的是结果,孩子说的是原因。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曾经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3—4岁: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脏衣服放到篮子里;4—5岁:则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7—12岁: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清理冰箱、灶台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德国法律规定:孩子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发达国家为什么这样重视孩子的家务劳动?我们的孩子出问题是不是与脱离家务劳动有关?这些都需要父母们学习、思考。我国的经济列车正快速飞行,我们的教育思想也需要同步前进,否则,我们随时就有脱轨的危险。当前,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学做家务!

2017-6-3

岳升杰每日分享:社会劳动。凡是到社会上参加的劳动我们统称为社会劳动,有些是公益的,像学校值日、义务劳动等;有些是获取报酬的,像到饭店打工、到单位工作等。社会劳动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延伸,它反映一个人的生存能力。现在有些孩子要么缺少劳动能力,要么缺少交往能力,往往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会劳动,这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很多隐患。我之所以一再强调劳动,是因为我看到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劳动方面做得太离谱了,很多孩子脱离劳动的现象太奇葩了,而因此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问题太多也太严重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长着两只手,大了自然会劳动;优裕的经济条件,孩子没必要再劳动;父母能干过来,不用孩子动手;劳动必须让位于学习。由于这种观念,父母包办了孩子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由于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便认为:“我们的任务是学习,不是劳动,劳动会使人分心、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其结果是父母们的“苦心”埋下了“苦果”:孩子好逸恶劳,依赖心强,不懂得感恩,有的早早离开学校,混迹于社会;有的高分低能,空有一副好皮囊。有位老师说:“现在许多孩子劳动意识淡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的意识没到位。许多家长没意识到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在孩子劳动意识淡薄中,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家长一‘勤’孩子就‘懒’。等家长意识到时,孩子的劳动意识淡薄已经逐渐确立,现在想再‘扳’回来就有点难了。”另外,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往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受应试教育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劳动教育。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劳动课,从安全角度考虑,学校宁可因噎废食也不想去“冒险”。

日本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家庭和学校都要重视孩子的劳动!

2017-6-4

岳升杰每日分享:去功利化。也许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教育也不例外。所谓功利化,是指以强烈的终极利益和欲望为动力,完全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视过程的愉悦享受,仅求得结果速成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如为官者重权轻德、经商者见利忘义,教育者重分轻心等。社会的巨变带来了人心的浮躁,人们的功利化心态如漫灌之水。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有用书”一头扎进书海中,以高考为最终极目标,以至出现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却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还需要父母陪读的奇葩事情。在孩子眼中,惟有好的学习成绩才是成才的标准,才是父母炫耀的资本,才是教师眼里的乖小孩。在父母的观念里,有好成绩,考好学校,这样功利性学习取向始终影响着孩子,制约着教育改革。学校的功利更是以培养“听话”、“乖巧”、“顺从”为主要特征。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着他以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如果一向“顺从”和“服从”,而缺乏自我独立的人格,无异于培养“奴才”,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素质相去甚远。

   学校功利的危害虽不是一时所能估量出的,但是从整体的社会发展而言,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困境。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为标志的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成绩的教育功利化现象如洪水猛兽般侵蚀着教育的根基,吞噬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幸福。教育功利化就像是一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或是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它以巨大的惯性和不可阻挡之势将孩子、父母、家庭、社会带入到一个漩涡中。由于轻视劳动教育,孩子不能正常参加社会劳动,毕业即失业;由于轻视“玩”的教育,孩子失去交往能力,有的进入虚拟,有的成为“宅男女”;由于轻视心灵抚育,孩子成了白眼狼,青春年少却“啃老”如饴……如何去功利化?唯有从父母做起,唯有从民主等新理念做起!

2017-6-5

岳升杰每日分享:阿米尔·汗。6月3日,儿子从网上给我们订制了电影《摔跤吧!爸爸》,我们去电影院时髦了一把、浪漫了一把,我还破天荒地下狠心花八元买了一袋零食。这是我看的以阿米尔·汗为主演的第四部印度电影(前三部分别是《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来坞》《我的神啊》),由此,我对阿米尔·汗这个传奇人物产生了极大的敬佩和好奇。

   阿米尔·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在印度孟买,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他8岁的时候出演第一部电影,后来练习打网球,曾获得地区网球冠军,1988年抛弃网球重回银幕。2008年,凭借导演《地球上的星星》获得宝莱坞人民选择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出演了励志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饰演兰彻。2014年,出演奇幻喜剧电影《我的个神啊》,饰演遗留在地球的外星人。2016年,出演励志运动电影《摔跤吧!爸爸》,饰演主人公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用影片揭露教育弊端、宗教虚伪、女性歧视的深邃思想和大胆行为让我称赞,而他对理想的执着和敬业更让我叹服,这也许正是他实现梦想的原因。

   “我的工作让我有种兴奋感,而我确实需要这种兴奋。我希望自己开心,我觉得这大概是我的初衷——我的开心,我的愉悦,我情绪上的兴奋。这就是我工作的原因,也是我选择电影的原因。”这是阿米尔·汗在十七岁决定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而把电影作为终身事业时说的一段话。他对父母说:“我并没有停止学习,我恰是刚刚开始。”他父母最终同意他的做法。在《摔跤吧!爸爸》中,他经历了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为了制作精良,他拒绝使用任何特效,执意通过增肥和减重来向观众真实呈现“爸爸”从青年到老年的身材变化。为了塑造“啤酒肚”先是“吃吃吃”,硬是把自己从130多斤增重28公斤吃到近200斤。然后再“减减减”,5个月内减掉25公斤,练成了有八块腹肌的“小鲜肉”!

2017-6-6

岳升杰每日分享:励志教育。阿米尔·汗主演的四部电影都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才看的,《地球上的星星》和《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中华家庭教育网推荐的电影,顾晓鸣老师在讲课中也经常引用其中的场景。《地球上的星星》是关于儿童成长的主题,它的主题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对于8岁的小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色彩、小鱼、小狗、风筝……可是在成人眼中,他是一个问题孩子。在寄宿学校,他有幸遇到了一位思想前卫,允许孩子保持个性、自由发展的美术老师尼克,在尼克老师的影响下,伊夏慢慢快乐起来并取得了好的成绩。《三傻大闹宝莱坞》写大学校园生活,对填鸭式教育进行了辛辣地讽刺。这种教育之痛必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共鸣。2013年5月,在印度总理举行的晚宴和联合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到,他曾在女儿的建议下观看了该剧。这两部影片的教育思想也正是我们家庭教育倡导的新观念,父母们都应该多看一看。

   《我的个神啊》是在一次静心成长课上老师推荐的,它将印度最敏感的宗教问题一股脑儿推上了解剖台,让人们对宗教进行反思。《摔跤吧!爸爸》是儿子推荐的励志电影,它深刻揭示了印度歧视女性的现实,它用恢宏大气的摔跤场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们明白“有志者事竞成”的道理。它的剧情是:主人公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他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上天捉弄人,妻子接连为他生了四个女儿。“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这让他喜出望外,他决定让女儿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他的指导下,两个女儿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且进步神速,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名人。经过一系列曲折、坎坷和磨难,大女儿吉塔最终为印度赢得一枚金牌。

2017-6-7

岳升杰每日分享:童言无忌。“小皮球,为什么不到球场踢,非得在这踢?下次注意呀,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三次。”“我也想到球场踢呀,可队长就是不让我们上,这星期有两节体育课,都是踢足球,我花十五块钱买了个替补队员,也没替补上。”“怎么上场踢足球还花钱,你们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啊,是队长和副队长给我们要的,队长收十块,副队长收五块。我们六个替补都交了钱,其实也是白交,都没轮上。”“你们这是行贿受贿是犯法”“什么犯法?现在不花钱办不成事,现在都这样。”

“猴子叔叔,为什么我扛铁棍你不扛呢?”“你犯错误,我又没犯错误,我告诉你啊,弄碎了校长室的玻璃可以原谅,但你行贿的行为是不能原谅的。”“行贿又不是我一个人,六个人呢。”“别人能干,你不能干。你是反贪局的孩子!”“猴子叔叔,谁认你反贪局,现在没钱真的办不成事。”“死不改悔,是吧?”“不,不是,我要是改了的话,就在班里混不下去了。”“说说,怎么混不下去了?”“我们班里都在做生意,别人赚我的钱,我也赚别人的钱。”“做生意,你们把学校当商场了?做什么生意?”“我们班学习委监督我们背课文,交五块钱就让我们过,他可赚死了。当了一学期的学习委,就赚了六百多,厉害吧!”“厉害,这可是严重的腐败!”“我也腐败了,宗晶他们经常抄我的数学作业,我也收点成本费。”“成本费,收多少啊?”“一人一次五块,现在他们出不起了,我就降价,三块钱一次。”“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你不仅行贿还受贿,今天晚上罚你多跑五圈。”

《人民的名义》第十七集“猴子”(侯亮平)和“小皮球”(陈东,10岁,四年级)的这段对话让人听着心寒。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孩子,学校受到污染,成人、社会难辞其咎,还孩子一片蓝天,还教育一片净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017-6-8

岳升杰每日分享:男孩教育。“猴子叔叔,我,我快饿瘫了”小皮球一进屋便喊起来。“行,我们一会就开始做吃的,我教你做炸酱面”“现在才开始做?那要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啊,咱们还是叫啃德鸡的外卖吧,我想吃炸鸡。”“油炸食品不健康,咱们还是自己动手做,这样既能培养你的动手能力,又干净又营养,二十分钟之后就能吃,先去洗手。”“猴子叔叔,我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家找我爷爷。”“你爷爷去医院看你爸了,你回家也没饭吃。”“那我要找我奶奶”“你奶奶也去医院了,你就老老实实地在我家待着吧。书包摘了,待着别动,啊。”

“等冒烟了再放肉”侯亮平一边看书一边指挥着小皮球炒菜,这时陆亦可风风火火地进来了。“陆阿姨,马上炒好就大功告成了。”小皮球自豪地向陆亦可炫耀。“侯局长,你怎么让小皮球烧饭呢?”“不用你帮忙,小皮球做得不错呢。”“不行,小孩怎么能做这些事呢?”陆亦可边指责侯亮平边把小皮球支开,自己炒菜。“他这有什么呀,我家候浩然去年就会自己做饭了。”“别拿你家孩子和小皮球比,你儿子是有爹有妈的,小皮球有吗?”“所以呀,他才应该更早地自立,更早地像个男子汉,你这么帮他不是爱他是害他。”“这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循序渐进啊,侯局长,你今天倒好,又罚了,又骂了,还让孩子自己烧饭,过分了啊!”

《人民的名义》第十七集围绕“小皮球”深入地探讨了家庭教育问题。侯亮平做为父亲典型,时刻注意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担当、独立意识,教育思路是比较正确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多加入些耐心、理解、抚摸、拥抱等感情因素。而陆亦可做为妈妈代表,则有些溺爱倾向。她的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情感大于理智,包办代替多,难以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二是当着“小皮球”的面,指责侯亮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性格的两面性。

2017-6-9

岳升杰每日分享:儿童优先。正当侯亮平和陆亦可因为“小皮球”的教育问题争论不休时,爷爷陈岩石和奶奶王馥真也过来了。侯亮平针对“小皮球”的言行发表自己的看法:“叔叔阿姨,这个绝不是黑色幽默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现在小学生都知道了花钱办事儿,不给钱不办事,您说这样的社会还能好得了吗?”“那还不是大人的世界里出了问题,把孩子给带坏了。”爷爷陈岩石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就是吗,还嫌我们老同志爱发牢骚,真不是发牢骚,就是看不惯。什么今天这家住个豪宅啦,什么明儿那家的阔太太买了个几万块钱的包啦。我告诉你们,就是这闹得这些孩子跟着攀比,就爱穿名牌服装,对不对?什么穿个几千块钱上万块钱的那才好呢,越贵越好。我告诉你啊,最可恨的就这媒体跟着起哄秧秧的,净报道这个东西,你说有意义吗?”奶奶王馥真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小皮球”不以为然地说:“有意义啊,我们同学都爱攀比,男同学的理想就是买兰博基尼,女同学的理想就是嫁豪门。”“看见没有,就这样的新闻还有市场呢,这才多大岁数就嫁豪门,就买什么兰什么基尼,你看这山区的孩子每天都得想着怎么吃饱饭,怎么为家里多搂点柴火。”爷爷陈岩石表示不满。“叔叔,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呢相差特别大,有些人住不起房,看不起病,读不起书,还死不起人,那些暴富的人还炫富,这不是在社会的伤口上撒盐吗?”侯亮平抨击着时弊。

   孙云晓老师说:对孩子来说,微环境最重要,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微环境越重要。社会的变化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如何进行解释。转型期的特点就是“天使和魔鬼并行”,这就需要我们父母透过乌云看到太阳,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特别当孩子在场时,要注意“儿童优先”原则,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抱怨、渲泻情绪。

2017-6-10

岳升杰每日分享:善待金钱。侯亮平和“小皮球”吃着饭,爷爷、奶奶和陆亦可在旁边坐着。他们从“小皮球”聊到社会,陆亦可抢着谈了自己的高见:“这贫富差距太大带来的被剥削感,权利不受监控带来的不公平感,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安全感,这老百姓能不浮躁吗?这社会风气很危险呀!”“就这时候吧,还有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还出来炫富,他也真好意思,一点羞耻感也没有。想当初啊,我坐我自己家的车去上学我都不好意思。我害怕,害怕别人骂我是剥削阶级,可现在,”奶奶联想到了自己。“奶奶,你家以前也有钱呀?”“小皮球”羡慕地问道。“你奶奶当年那在上海,那是出了名的大小姐,那时候你奶奶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奶奶就偷偷地从家里呀,偷出十根金条来就参加革命了。”爷爷骄傲地解释。“金条,奶奶你拿金条做买卖是吧?”“小皮球”歪着脑袋问。“什么做买卖呀,无偿地捐给革命。”爷爷自豪地说。“奶奶,你脑残啊?”“小皮球”很是不屑。“哎、哎,你才脑残啊,怎么跟奶奶说话的呀?吃……”侯亮平批评“小皮球”。“你说我奶奶,怎么也不留几根金条给我。”“小皮球”表示惋惜。“哎呀,完了、完了、完了,你看见没有,奶奶做的事儿,孙子都不认可了。”爷爷深表遗憾。“是啊,我们这些年啊,过多地强调了资本带来的变化和利益,使得全民崇拜资本英雄,从而忽略了它唯利是图的本性和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侯亮平辩证地分析了资本的两面性。“是啊,对了小皮球啊,你,你刚才说兰博基尼是啥?”“是车呀,”“呀,我还以为冰激凌呢!”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金钱是人人向往的,它标志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价值、实力和地位。同时它也有两面性,它的好坏关键看它的来源和用途。劳动所得,用于利人利己身心健康的方面,它便是好东西;钻营索取,用于私欲的膨胀,它便成为坏东西。

2017-6-11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之忧。《人民的名义》以其现实感、真实感、剧情紧凑、演技高超、充满正能量而火爆,而电视剧中的教育问题则让我们感到压抑。

   改革大将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在早期是一个贤内助,因为丈夫工作调动频繁,她带着女儿佳佳一路跟随,女儿的小学是在3个县城读完的。达康书记夜里十二点之前很少回家,女儿的事情全权交给妻子,面对妻子的抱怨只会道歉,不会改变。随着丈夫的长期缺位,欧阳菁变得爱抱怨且强势,最后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分居长达8年。女儿佳佳也被父母直接送出国门,长期在国外生活,由于怀疑是父亲对母亲使的坏,她连父亲的电话也不接,父女关系疏远得形同路人。另一正面人物侯亮平也是工作狂,早出晚归,后来从北京调到汉东后很少回家。儿子侯浩然的教育都由爱人来完成,虽然他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但由于没有心思、没有时间,总是强硬制止儿子做一些事情,并且以让写作业为借口,这使得儿子对学习一直提不起兴趣。从剧中我们了解到,侯亮平开家长会挨训已经有了经验,儿子是班里的帮扶对象,还被关禁闭。最让人揪心的是蔡成功的孩子,由于父亲欠债太多,孩子经常被绑架等暴力事件所威胁。总之,剧中对当前父亲教育的缺位做了真实的描述,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黑洞。而母亲教育也让人忧虑,侯亮平的妻子钟小艾对儿子的成绩非常焦虑,为孩子报了5个辅导班,孩子不堪重负。

   “小皮球”名符其实,一是“球”,母亲早逝,父亲陈海被谋杀出了车祸,爷爷、奶奶、猴子叔叔、陆阿姨都是抚养人,真的像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二是“皮”,他懂得很多,像社会痞子,油腔滑调、调皮捣蛋;三是“小”,才10岁,上四年级就这样“成熟”,让人心寒。“小皮球”是“根正苗红”的一代,现在却掉进了“钱眼里”,一身铜臭,可见,在三大教育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孩子就可能出问题。

2017-6-12

岳升杰每日分享:看看《镜子》。“我是一个机器人,只要输入程序我就会照做。曾经我的主人无论吩咐我什么,我都会乖乖去做,风雨无阻,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好机器人。转眼之间,十七年过去了,很不幸,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我开始不听使唤。无论主人输入任何修复程序,都无法将我修复。主人手足无措了,他们将我所有的程序全部删除一空,无论好坏。”“再不要上网了,儿子,上网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会左右你的思想,有些不良的习惯你也要慢慢改正,不能自暴自弃,不能逃避现实,一定要勇敢地走出这个阴霾。”“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清,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我看到你写爸爸妈妈几个字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4月19日至21日,中央12套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播出三集纪录片《镜子》,以上是序幕中两个孩子和两位父母的表白。从这些语言中我们能看出孩子和父母的痛苦、无奈和挣扎。这部纪录片记录了“问题孩子”的父母们在无奈之下将孩子送进特殊培训学校进行“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触及灵魂教育的故事。俞敏洪老师在观看《镜子》后说“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实,因为这种跟踪拍摄中间没有太多的造作……我觉得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因为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还是蛮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在看完《镜子》表示,“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

孩子是父母和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作者用《镜子》做为题目其意义深远,引人深思,它不仅能触及每位父母的灵魂,还可引发整个社会的觉醒。

2017-6-13

岳升杰每日分享:是你给的!在纪录片《镜子》中第一个家庭的孩子是家明,他16岁,男孩,高一学生,辍学一个月,父母均为本科生,父亲是私企高管,母亲是国企职工。在家长课堂上,家明的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重要的问题还是因为我们之间的沟通少了,没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你想他要做一个流浪的歌手,要做一个背包客到四川去,你同意吗?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他说不上学,要到四川跟背包客一起去旅游,一起去登山,没有经济来源,他要自己打工来养活自己,赚车费,大家认可吗?”对此,江普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我想告诉你,孩子的所有这一切是你给他的,家明想做流浪歌手,想去做一个画家,想做一个背包客是你给的,我很确定地告诉你,是你给的。为什么是你给的?”接着江老师放了一段家明的哭诉:

   “本来有段时间,前段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出去。他们考试前也说,考完随便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考完之后他们就说,以后等他们有时间请了假带我出去。他们明明说的是我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他们从来就没有给我机会干嘛。完了我就很狠他们,他们说话怎么就像逗小孩子一样?   

   “我就是把自己伤害了,他们也说我自己不能照顾自己。我只想告诉他们,我从来就不怕痛,就算骨折干嘛怎么样,我断了一只手,我断了一只腿,我都不感到痛,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受伤,他们也非常担心我、害怕我,然后就不想让我受伤。但是我就是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我可以!所以我就一直想出去,我就一直想让自己变得坚强。我就想让自己不断地遇到困难,要是没困难,我就感到超级不舒服。他们永远都会说,我是在他们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会不想出去?他们一直都这样子,我就算怎么样,我也要出去。所以我有信心,我肯定能说服他们。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一直去上学,那我又有什么用?”

2017-6-14

岳升杰每日分享:心的呼唤。“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的想法来做。买东西、买什么,全都是他们给买,买衣服、买裤子,这些全都是他们给我买好了,就要我上学,只要我在学校听课。无论干什么都必须经过他们同意。就算我骑车也要受限制,我稍微骑远一点,我要骑过武汉的街,我要骑到什么街,他们都不让,他们就直接拒绝,我说都没说完,我说有什么安全措施,我都没说出来,说都没说完,他们就已经拒绝了。你觉得我能不暴躁吗?我一想到这些就非常生气。

“我平常最喜欢猫和狗之类的动物,我说过超多次我要养这些东西,他们从来就没有让我养过,而且我买过很多,他们就直接给丢了,我以前小时候买了很多东西,我一买回来,他们就给丢了!我不懂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害怕的。蜥蜴,蜥蜴不让养;蜘蛛,蜘蛛不让碰。有毒的什么东西都不让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东西,就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我到现在根本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就算他们来接我,我还不是要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他们还不是会以为我是个小孩子?就算我再怎么折腾,他们也会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他们也会觉得我自己不能照顾好自己,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

家明的哭诉主要指出了父母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言而无信,答应的事情不履行;二是不理解孩子,轻视孩子的感受;三是对孩子限制太多,只让孩子上学;四是不了解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五是不信任孩子,总认为孩子小。江普老师说:“没有一个人愿意一辈子过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他的爸爸。”父母们太爱孩子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他们把孩子像木偶一样绑架着,孩子根本活不出自我感觉、自我价值。“父母累,孩子毁”已成为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畸形现象,做为父母真的该从身边悲剧中、从《镜子》中、从孩子的呼唤中惊醒了。

2017-6-15

岳升杰每日分享:改变孩子。2015年9月22日“培训机构”江普老师应家长之邀前去接孩子。“我们接的孩子叫家明,16岁,刚参加完中考,正准备上高一,开学两个星期了没有去学校,不愿意去学校报名。我们到他家里,到中午了,这个孩子还是在房间睡觉,他是黑白颠倒的,一个晚上在玩游戏。”当江老师见到家明的父亲后,他向江老师一行介绍了情况:“哎呀,急死了,我们家要从后门进去。这两天的表现还是挺好的,没上网,就是不能提上学,一提上学就烦了。他说,我要唱歌,要画画,要做一个自由的人。我说,那怎么行呢?现在学校那边,他已经耽搁两周没去上学了。所以,我希望还是要尽快地改变思想,要不你要荒废一年。那怎么受得了呢?我还要给学校做工作。上网对他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他上那个背包客,不是有背包客群吗?说要带他去全国各地旅游。他一直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就是说网络对他有消极影响。”

   “先把裤子穿上”“让他们出来见我,让我爸爸出来见我,让我爸妈出来见我!”“你再不冷静,他们就要控制你了。”“控制我会怎么样呢?你知不知道控制我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去医院了你们就好过了?我去过几次了,这个伤疤是怎么留的,这个玻璃怎么掉的?你们想控制我不想让我受伤也是不可能的。”“让我看看”“你知道这伤疤怎么掉的?就是有人要控制我,有人要抓着我,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控制我,不要抓着我,你们是控制不了我的,因为我也控制不了自己。你们再抓着我,我就会这样子。”“不抓你,你能冷静下来吗?”“放开我,放开我,放开我……”家明声嘶力竭的喊声在父母的眼泪中变小。

   当孩子有了问题,很多父母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急,到处寻找灵丹妙药;二是盯,把眼光紧盯在孩子的缺点上,想办法整治孩子;三是狠,父母不惜花钱、不惜伤害孩子。根部有病却使劲喷叶面宝,能有效果吗?

2017-6-16

岳升杰每日分享:改变父母。“你怎么样把这个结去打开?现在你不参加家长学堂你是没有答案的。所以这六天的家长学堂你一天都不能耽误,半天都不能耽误。”“半天都不能耽搁,”“妈妈倒是可以”“但是我给你说,确实啊,我们公司的岗位职责不一样,包括星期五我还要招聘,并且所有人都通知了,我还要应聘别人,知道吧?都是老总安排的工作,我不能把这个推掉的,知道吧?”“我相信的,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离开任何人都可以正常运作。”“不是这样的,这样吧,我明天来了再谈吧。明天反正还要见面的吧。”“你的假我先请了”“我先答应你。”“你先答应我”“好、好、好,行、行、行”“那明天见”“好,再见。”这是2015年10月15日家长课堂开课前一天,“培训学校”江老师与家明父亲的通话。接过电话后家明父亲向爱人谈了自己的看法。“你可以不去,我非得去,孩子的钥匙掌握在我的手里。哎,怎么说呢,他们好像对这个家长课堂的要求,感到期望值很高。要改变家长,难道要我改变,放弃孩子不上学吗?这永远也做不到。是不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我觉得江校长说的那些话有点夸张了。说什么我们小孩,假如他爸爸不去参加那个家长会,小孩子还会严重。我觉得他说话太夸张了吧?”“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我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不相信这个,好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说,家明的父母对家长课堂、对江老师的观点有看法。

    家长会当天,家明父亲收拾好准备和爱人一起去。他到单位打过卡,在要上车时又向爱人说:“这样吧,我干脆不去算了,好不好?你打了卡,8点钟人又不在那里,是不是?请假还要扣钱,好吧?”最后还是夫妻两个一起去了。因为孩子的事伤这么多脑筋,又花这么多钱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现在要去听课就这么难。可想而知,要改变父母尤其是父亲的观念该有多难!

2017-6-17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母对话。在去上家长课堂的路上,家明父母讨论着孩子出问题的原因。“平时给他信任太多,给他自由太多,实际上,”“过于信任他了”“对,你晓不晓得,每次他出去,你看他读初三的时候,他晚上说十点钟要出去,他肯定是上网去了,打电话死打也不回。但是有时候是锻炼去了,汗流浃背回来”“说不定就是从哪个地方上网,跑、跑、跑回来到12点了。”

“那些家长啊,怎么不认同我的观点呢?”家明父亲参加完家长课堂后很纳闷。“你的观点是非让儿子去学习,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家明母亲反驳了一下。“不让儿子学习,我把他送哪干什么?”“还是你那个想法”“那你告诉我,正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把他放弃呀?不上学,让他随心所欲,你告诉我是不是这样一个目的?”“我个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样,假如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不一定按你那种非要正规地去考上大学。”“你觉得初中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以后还有学知识的机会吗?你告诉我。”“他要不愿意的话,你非要让他”“你如果一软弱一退步,就是对孩子终身的不负责任。我这样讲不是我固执,你要分析,他错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怎么办?”“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改变的”“还是那个观点,哪怕有一线希望我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是他如果像你说的那么容易改变,就不会像现在拖这么长时间,他还不去上学了。”

“你知道老师跟他谈过这个问题没有?他会谈吗?我昨天就一直怀疑,根本没有谈上学的问题。”家明父亲对江老师的做法表示不满。“江校长是没谈,他今天自己就说了。”家明母亲附和着。“他跟孩子交谈整个是不谈学习问题的”“江校长说他不谈上学的事情,他只注重小孩出了问题都是家庭出了问题。小孩的性格形成都是家庭成员性格形成的一个综合体。我觉得有一部分有,但有一部分也不完全对。”“不完全对,不完全对”。

 

2017-6-18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亲咏叹。在家长课堂上,江普老师向家长们出题:“假如我们剩下最后十分钟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有什么样的人生?做什么样的人?我们想对孩子说什么?”家明父亲答:“如果我在人世间只有十分钟,想对孩子说些什么呢?希望孩子能够自立自强,能够独立地生活,能够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如果只有十分钟,我想把我自己这一生的人生信条教给他,就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我最后一句话就是希望他这一辈子过得比我这一辈子要好,这是我最终的一个心愿!”

“好的定义是什么?”江普老师问。“好的定义是你只要实现你的理想,实现你的梦想,努力了不留遗憾。”家明父亲回答。“什么样的理想?”“当然这个理想,可能他的选择跟我的想法还是有些差别。”“但是我觉得你说的是你的理想不是他的理想,是吧?”“他的理想希望纠正,希望纠偏。”“所以,我可以给你一句话:死不悔改。刚才你写的都是你自己的理想,说的都是爸爸自己。大家看到没有,你过得累不累呀?回答我,累不累?”“累”“是不是很累?”“很累,谈不上,后面加一句话,比较充实。我的理解,个人理解。”“你的这个充实是因为你一直习惯了在拉磨,停不下来。”“对,对”“一头驴呀,他一直在拉这个磨,一旦停下来,他就觉得很没有价值。因为这个磨不转啦。他在这个模式里面,他认为如果六天不上班工作就可能没有的。”

今天是父亲节(6月18第三个星期日),爱人给炒了几个菜,破例让喝酒,儿女们发来祝福。享受庆祝之余我也深感惭愧,一是仍把自己的责任定义为挣钱、工作而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次要位置;二是借口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太短;三是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身体而忽视孩子的心情和心灵;四是把教育简化为讲道理。从家明父亲身上,我看到了我和众多父亲的影子,我们已经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2017-6-19

岳升杰每日分享:父母改变。家长课堂结束的第二天,家明父母决定提前接回孩子,并为孩子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让孩子当背包客。“他说想让我先在武汉当一个背包客。他说如果在武汉当背包客,他就告诉我出门要准备什么带什么。早上一起来,他就说他请假了,那一天他就不用去上班,他就陪着我多聊聊天,他就怕我刚回来不适应吗。然后就先陪一下我。我觉得他这个就改变了很多,因为他以前就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要干嘛就干嘛。我爸性格变好了很多。”二是为家明买了一条狗。“这是家明要买的,我儿子回来要买的,我说要买就买一只吧。”“真的是很麻烦,清洗呀,喂它吃呀,洗澡啊。昨天打预防针花了三百块,食品吃得也很多,粪便也多。养烦了,都很厌倦了。儿子不管了,都是我们在打理。”三是多陪孩子。“我可能更多的是调整他的情绪。我花了大量时间让他当家做主,然后陪他去散心呢,带他去看电影花了很多时间。下班时偷偷溜了陪他去看电影。”

  “这个孩子还是,哎呀,这命中注定就是一场劫难呀!花了这么多心思改变不了他,实际上我现在,说内心话我自己个人我的生活就没有乐趣了。我自己就觉得没有希望了,就是那个希望的种子慢慢在熄灭。”“他要是那种消极,对生活没有乐趣,这个家就完全没有希望了。这个家就完全散了吗。”当《镜子》中出现家明没有按时画画,又在激情高涨打游戏的镜头后,家明父母又恢复到消极的状态。

家明父母的状态也是父母们学习家庭教育“低迷——高涨——低迷——高涨”螺旋式前进的正常表现。我也属于家明父亲这类人,他们的特点是:贫穷、苦难、学习、奋斗。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我们的缺点正在暴露——固守贫穷,享受贫穷;身心僵化,缺少乐趣;凝固爱,盲目爱;干涸心,苦瓜脸;重学习,轻生活。愿哥们们重新奋起,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活人”。

2017-6-20

岳升杰每日分享:一腔愤怒。张钊,男,17岁,高三学生,因为早恋,已经4个月没有上学了。他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和女朋友在家里住。江普老师说:“父母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实在逼得没办法了,来求我们去接,实际上我们也不想去接,接孩子风险太大了。”路上,江老师和张钊父亲接通了电话:“我们俩现在在门店上住,孩子在家里住。”“他们不让你在家住吗?”“对,他回去了,把那个保险锁上,我们想回去,想进都进不去,知道吗?前两天不是听说你们来吗,他妈提前回去,正好家里没人、没他,她开开门进去了。他妈始终到现在就没有出来。怕一出来他再把门锁上。”

“滚”“跟你聊一下”“你们哪来的,让开”“冷静一下,冷静一下”“张钊,这是老师,这是个培训学校,是心理辅导学校。”“你行啊,你竟然找了这个学校,你看不看电视,那是人待的地方吗?你行啊,你真行,你真行啊”“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呢?”“你把我送到那儿,我就磕死在那儿,不信咱们看着!行,你们记着,你把我送到那儿,我就磕死在那儿,我再也不认你们俩了,听见没?”江老师一行进到张钊住处后,张钊情绪激动,想跳窗被阻止,对父母和老师大声吼着。经过一番博弈,张钊好象服从,答应跟江老师走。实际上,人们都看出张钊不是真服,还要出幺蛾子。结果在一处闹市区,他大喊“绑架、绑架,”路人报了警。警察了解情况后,没有阻拦,老师们再次把他拖进了车里。即使到了营地也一直在闹,据一位老师说:“他当时来的时候就比较激动,一到营地就哭啊,其实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孩子哭成那样的。他哭着说,我来这里不行,待这么久,对象会怎么样?就很担心他的女朋友。他甚至说要给那个女孩订婚。17岁的孩子谈恋爱很正常,谈恋爱谈成这样我没见过。”孩子为何充满愤怒,为何成为刺猬,需要父母深思。

2017-6-21

岳升杰每日分享:一团迷茫。“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走到今天是什么原因导致张钊这种状态?”“我就不理解了,你说从生活方面,从上学方面,各方面都挺好的,就从我俩发现他搞对象以后,我们之间的距离刷一下就拉开了。”“就是因为搞对象这事就成了这样。”“但是我希望这个问题再去思考,也带着这个问题到时候去上家长学堂,好不好?因为这里边就是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可能还有很多原因,但是具体什么原因还需要我们能上家长学堂,能逐步找到这些点。”江老师在接张钊时询问他父亲原因。在去上家长课堂时,母亲仍是迷茫:“我们孩子心又软又活泼,说话还挺幽默,走到哪里,人都稀罕他,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我都接受不了。”

在家长课堂上,江老师问:“你认为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什么不上学。”“主要是早恋的问题”张钊父亲答。“你觉得是早恋的原因?”“嗯”“我不这么认为,我跟他聊了之后,我不这么认为。我在跟张钊去沟通的时候,张钊跟我谈了学习上的痛苦,他其实不是不想读书,他还是想上学,还想读大学。”“我这么分析的话,可能源于他学习跟不上了,然后他找很多理由,说学校的压力大呀。因为他从高一就在二中,高一高二都没有这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只字没提过二中的压力大呀,他没说过这个。我说,我到现在还怀疑他是不是在骗你们,说的不是实话。”“妈妈怎么看?”“我觉得也是骗你们的,他心眼子多,他轻易不暴露他内心。他内心有什么事,他不说。”

面对父母的迷茫,江老师说:10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孩子的后面一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从表面上好像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把孩子强制带到这边来,实际上,这里面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是我们家庭的一面镜子,我们应从孩子身上看到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

2017-6-22

岳升杰每日分享:降低伤害。在家长课堂上,江老师问张钊的父母:“他说他想跳楼,你们怎么看?”“我相信”“我不相信”“妈妈为什么相信?”“因为我看他的表情,看着眼也红了,他当时那种感觉,要叫着我一起跳楼”。“爸爸为什么不相信?”“我感觉他没那个胆。”“没这个胆?”“对!他是试探性地攻击你。你知道吧,他找着我们俩的弱点了,你怕什么我就说什么,我就吓唬你们。曾经有一天出去了以后,马路对面有盖高楼的,他说要爬到上面往下跳,我让他上,他上就没上去。”

父亲对儿子挑衅性、火上浇油的做法,让老师和家长们陷入沉思。接着,江老师放了张钊的两段谈话和学校的一段视频:“他平时就说我什么什么,什么事你让他干吧,他不敢干。他们想到我不敢干的事,基本上高二下学期我差不多干了个遍。不就三条高压线吗?带手机、搞对象、打架。其实他们每次说‘你让他跳下去,你看他敢吗?’这句话,我就想,我再回家我就是孙子。”“我郑重宣誓:决战高考,谁与争锋;英雄少年,唯我二中;冲刺百天,着力巅峰;决战百天,我必成功,我必成功,我必成功,我必成功……”“我不上学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搞了个女朋友才不去上学。其实那个学校很压抑、很压抑,已经压得受不了。我一说这种话,我爸妈就会说‘学校那么多人,好几千人,人家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我感觉我不是受不了,我是想把心里已经压抑很久的情绪全部释放出来。”

从视频和谈话中,我们能了解到张钊应是衡水二中的高三学生。一说高三学生,我们脑中马上就会浮现“不明起床、吃饭跑步、伏案考试、披星夜读”的情景,精神为之一振;再提衡水二中,我们眼前马上又会呈现“铁马冰河入梦来、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征战场面,浑身就起鸡皮疙瘩。做为父母,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孩子,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2017-6-23

岳升杰每日分享:破冰之旅。“我觉得你现在搞对象有点早,你是不是应该回归到同龄人应该做的事情上来?不反对你搞对象,希望你通过训练营能够反思自己,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应该及早地去做。”张钊看完父亲的信很生气,他回信:“这可能是81天唯一给你们写的信,不知道他们给没给你们看我的录像。如果看过之后,你们写的这封信我觉得我们可能真的沟通不了。”他对老师说:“我看完他们写的信,我差点就彻底绝望了。”“为什么?”老师问。“因为对于你上的课,他们还是那种情况,只不过他们的关系变得好一些了。”父亲知道儿子的态度后,哽咽着说:“老爸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老爸好多话都说不起来了。等回去以后,利用晚上的时间,我给你写封信,咱们父子两个交交朋友,行不行?”“当我们在训练营老师把你的信交到爸妈手上,看到你写的信后我心都碎了。儿子,我知道你的心情不好受,知道你还怨恨我们,但是你对我们的想法我们并不介意,通过家长课堂的学习,我感受到我这个做父亲的有点不合格。回想起你没有去上学的那段时间,我没有读懂儿子的心,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和语言与你沟通,老爸对你说一些狠话请儿子原谅。老爸在这给你说一声,对不起!”张钊读着父亲情深意切的道歉信,仍表示着不满和怀疑:“没法交流!他们别看嘴上说,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也知道该怎么跟你沟通,该怎么跟你交流了,我他妈信那个话,我要是爸妈我也那么讲。一个人的脾气,四十年的脾气,说改就改呀,那不都是扯蛋的吗?”

“在我的记忆里,我爸笑的表情很少,就算跟我妈一起也一样。他俩在一块除了吵架就是吵架,跟我在一块,看电视还是看电视。我现在想想,最多时间还是看电视。”这是张钊对父亲的印象。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化冰三尺也非一日之暖,但只要步入破冰之旅便能看到曙光!

2017-6-24

岳升杰每日分享:曙光再现。在中国家庭教育方面,《镜子》应该是挖得最深、最全面的一个剧目了,特别是它直击中国家庭教育的软肋——父亲教育,让国人警醒。在四个家庭中,四个男孩的问题都与父亲教育有关。从剧中也可以看出,父亲仍是家庭的核心,解决孩子问题的钥匙掌握在父亲手中,只要父亲觉醒了,整盘棋就活络。在这四位父亲中,改变最快的当属张钊的父亲。

“我的心情是我急于想见到儿子,有好多话要跟他说。之前我俩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好多地方我都没有意识到,真是没意识到。等张钊回来以后,我肯定又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父子俩慢慢走,在一起慢慢走,把丢失的一些情感我要拾回来。”

“张钊,通过这一天的接触,我给你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以后你对你妈要尊重。说句良心话,你不能耍你那态度。是不是?”“她拿着一个事来回说。”“你妈那个脾气,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啊?”“我就是已经忍的不想再忍了。就跟你似的,你老是这么忍,你忍不了几天。”“我不是忍,我是接受了,理解你妈了。”“她说出的话,你心里多少就没有点不舒服吗?”“有,肯定有。家这个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这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接纳。我要是提前五年时间进入这个家长学堂,咱们俩绝对走不到这一步。”

“张钊那次去石家庄,我就陪着他.他给他女朋友买了条狗。他给他爸要一万,他爸给了他八千。他在路上的时候,我问他,他说如果给五千的话,我就原样打过去,我不要。但是他爸真的是扛住了,给了他八千。他爸确实是变化很大,让我感触很多:没有完全顺着孩子,就是在同意了孩子的要求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觉得这样子很好,也就是说,没有无原则地放任,就是这一点做得很好;张钊对他爸的第一次试探,他爸算是顺利过关了。”这是机构老师跟踪家访回来汇报的情况。

2017-6-25

岳升杰每日分享:有存在感。“我现在整个人都有点愰惚,晚上被儿子搞得睡不着觉。我本来在单位还算是个骨干吧,因为我去国外进修过几次,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没有精力了,有几次手机都落在超市里。他平时基本上都是待在电脑前面,上网、下军棋就是他的主要工作。然后我,哎,其实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小孩就经常说我贱,我有时真的觉得我贱。就是他下军棋的时候,不要我一丝一毫打扰,有时候我想可能是间隙了,我就会给他端汤端饭。就因为这个,比如说送饭送菜,也会踩到他的尾巴,他就会拽着我的头发,把我逼向墙角,然后拼命打我。他的指甲又长期不剪,然后就拿那个指甲抓我,也动过刀子之类的。我最伤心的那次,我忘了是8月还是7月,他爸爸就躺在那里,在主人房。前面他儿子打我,他已经很烦了,他就闭着眼睛躺在那里。然后我都叫他了,他都不管,到后来他儿子已经拿凳子都砸过我几下了,他觉得没办法才起来制止一下。那个场面是我觉得最绝望的,心寒。”这是泽清妈妈在向机构老师介绍儿子的问题。

泽清,男孩,初二学生,14岁,辍学一年多。一年多前,他的外公、外婆(都为湖北大学退休教授)就联系过,因为孩子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已经表现出很多异常的问题。他不上学,一年多几乎不怎么出门,在家里就是上网、下军棋,还到了业余的四段。通过下军棋来赚钱,他认为这样可以比爸妈上班挣的钱还多。以前家长用了各种方法想让他参加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是他自愿参加。据妈妈说,他是看在中央台跟拍的份上愿意参加,当老师问他为什么时,他回答:“有存在感吧”。 

存在感,是指精神上的需求程度,存在感的缺乏是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主要源于自我存在得不到重视、肯定和表扬。有人认为“存在感是刷出来的”,所以很多孤独的人渴望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举动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获取存在感。

2017-6-26

岳升杰每日分享:小孩不笨。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有问题”,“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就是说,孩子有病,病根在父母,只有父母吃药才能治好孩子的病。但在现实中,当孩子有病时,死盯着孩子和外部环境,父母站得高高的,成了局外人、没事人。假如有人能满足父母的想法,死活折腾孩子,可能名利双收;假如有人说出真相、指出病因,一味强调父母的问题,有些父母可能会恨而远之或敬而远之。如何通过孩子的问题让父母认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并自愿学习、改变是家庭教育必须攻克的难题。在《镜子》中,老师们通过“沙盘”、“催眠”、“房树人”等心理手段挖掘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让父母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

“现在你妈妈就在你面前,你们在讨论什么样的事情?”“我就是说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是我跟她讲了,她就有点不耐烦,就是说一直想睡觉之类的。我当时要她帮我煮个东西吃,她就不愿意下床,然后我就跟她扯起来了。”这是老师在催眠状态下让泽清在想像,“我妈用在我身上的时间比较少,然后就是找一大堆借口,要么就是说她很累,要么就是说她工作忙。他们都这样子。我妈那一块,就是脾气比较暴躁,然后有家暴行为。不管是什么事情,讲到最后,她一定都说自己是对的。我爸跟她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就会用暴力。我妈一般嗓门比较大,而且骂人很刺耳,并且会紧揪着一些事情讲。其实我是想,如果没有家长课堂,我肯定不会来的。一开始,我就经常跟他们说,实际上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待6天。但是实际上我是来待了81天,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老师从泽清的“房树人”中分析出,一是他确实在家庭里面没有存在感;二是他用各种方法让父母能够看到他。“哦,他怎么这样杀我一刀?他要让我看到他,他要有事情跟我说。”

2017-6-27

岳升杰每日分享:成败之谜。从泽清这个家庭,就是整个家族背后来看的话,都是在社会上做出有相当成就的。所以这个家族会有一个价值观是通过他们的成就,他们在社会上的成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然后到这个孩子这一块来说的话,他也深深的认同了这一部分。所以他也希望他在某一领域做出很大的成就。但是从现实层面来说,他力量又不足够,简单来说其实他内心是非常自卑的。当一个人对自己感觉很糟糕,我很糟糕、我很不好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心理指导师对泽清问题的分析非常深刻,它揭示了很多“成功”父母为什么却培养出“顽劣”孩子的深层原因。做为父母辈,无论学业、事业还是挣钱方面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生活阅历,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他们的能力是接地气的,是有基础的,是有感觉的,是苦中有乐的。而现在的孩子,小时候,父母爱得死去活来,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口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小姐生活。到了上学季,父母想让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当发现孩子离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远,有的便用人生经验不厌其烦地教育,有的便利用权威、块头大的资源对孩子训斥、打骂。正如泽清所说“他们整天跟我说,如果我不上学或怎么样,以后就赚不到钱,就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一直给我很大的压力。”

由于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孩子也内化了父母的性格,也想像父母那样做出些成就,赢得尊重。但由于没有根基,父母硬插的翅膀摇摇晃晃,什么事情都力不从心,很难做好。这些孩子不仅父母和周围的人蔑视他,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接纳自己。这种恶性循环,往往会造成自暴自弃,甚至利用自残和伤害亲人来引起关注,获得点负自尊。就当前而言,像泽清父母一类的人很多,他们和孩子都在迷惘和痛苦中挣扎着。

2017-6-28

岳升杰每日分享:春暖花开。“我认为我不需要改变,我只是说这个学校要求父母一起去上,我才去上的。因为我认为这个家庭要改变,我不需要改变,至少不需要改变太多。”在去上家长课堂的路上泽清爸爸说。当心理老师指出爸爸也需要调整时,他说:“这个没问题,我觉得因为现在我是自己没感觉到、意识到我要做什么调整。如果孩子提出来我要做什么调整,这个东西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实为了这个家庭我已经调整得非常多了,包括以前说的什么大男子主义,我已经早就不存在这些东西了。我该干家务干家务,该干什么干什么,我调整起来没问题。”

“当时你这个提议是多数人支持的,所以你这个话剧成了结营活动最压轴的主题。我从你第一天来就觉得你很有想法。”江老师这样鼓励泽清。泽清说:“这里确实比外面的环境要好一些,然后在这里也待习惯了。所以感觉这里还可以,这里虽然物质没有外面的好,但精神上比外面要好。”学员说:“泽清最初来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大喜欢他的,因为他那种拒绝的姿态太明显了,反正让我很不舒服吧。到后来越待越喜欢,越待越喜欢,他那小孩子一面展现出来以后,你会觉得他特别可爱。确实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之前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天上,而突然之间变成一个小孩,一直要赖着你。”“基本上回来没跟他爸红过脸、吵过架。然后我就觉得内心里挺珍惜这种安宁生活的。我可能潜意识里能感觉应该怎么做吧,能做到避免一些不好的争吵、争执。”妈妈的心态变得平和。

   我们常把父亲比做天,把母亲比做地,如果天寒地冻,孩子的心一定会结成冰。泽清之所以不上学、不出门、砸门窗、打母亲,是因为父母之间的抱怨、冷战让他心灰意冷。在培训机构,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热情让他打开心扉,灵光再现。我们相信,随着父母春天般暖意的流动,泽清这朵花会慢慢开放。

2017-6-29

岳升杰每日分享:乌云遮日。“厦阳是139期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甚至不叫一个孩子,是一个成年人。25岁了,其他的孩子都是因为不上学的问题,而厦阳是不上班。每天上网,网瘾的这些问题。整天上网,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连朋友都不想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听一听厦阳的爸爸您是怎么看的?”“我们是农村的的,在外面打工,也没那么多精力去管他。可能这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孩子呢,小的时候呢,我们就离开家了,一直到16岁在外面打工以后,到现在差不多10年了。在这方面我没有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也是方法都不对吧。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问过他们,我是农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离开了他们,对不对?就是你们谈到的留守儿童的状态,那我是没有办法呀。像他们都是有工作单位的,有技术的、有职称的,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很好的,比起我们来那简直是不可想像。我想像得到,我要是有他们那,我也能做到,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也成了这样子?”在家长课堂上,厦阳爸爸针对江老师的提问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可能厦阳不能理解,一个家对我多么重要,这是我一手建起来的家,这个家肯定不亚于我的生命。为这个家,我可以付出我的一切。这个不假,自从他妈妈嫁给我以后,有了厦阳,我为什么叫他厦阳?我那时候很穷,厦阳出生的时候,是在医院里面出生的。的确是很高兴、很高兴,就是三个月还没有起名字。我就是在想,回想那个喜悦的心情,突然我就想到,厦阳的到来就像阳光一样,照到我的家庭来了;就像一缕阳光一样,温暖了我的家庭,给我很大的希望,我后来就给他起名叫厦阳。”

从厦阳父亲的回忆中,我们可以想像当厦阳出生时父亲激动的心情,同时也可以想像当孩子这缕阳光被乌云遮盖后,父亲该是怎样的颓丧?在我们周围也不断冒出这样不能走进社会的青年,确实可悲可叹!

2017-6-30

岳升杰每日分享:警钟灌耳。“在这个社会上,律师是需要拿证的,我们开车要拿驾照,我们心理咨询师执业要拿心理咨询师证。做爹做妈是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问题是就这么做了,我们却要做一辈子。似乎这个里面不需要我们学习,而就在这个角色里要一辈子。这是我们一生做得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包括我们做老公、老婆,也不学习就这么做了。我就特别讨厌那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特别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其实它已经设定了一个概念,人生只有一条路。这是偷换概念,它设定出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你必须按这条路走,似乎这个地方才是终点。是这样吗?你认为你的人生只有一条路吗?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现在离婚率增加,青春期逆反的孩子也增多,其实这是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三十年来,每一个家庭都在承载着物质压力。似乎我们都像连轴转的机器和齿轮一样,必须奔跑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而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成果的同时,我们精神的构建是滞后了。”

李品宽老师的讲话可谓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它有三层意思:一是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持证;二是孩子人生有多条路;三是物欲横流、精神滞后。虽然《镜子》中重点写了四个家庭,但它向我们透露出大量的信息:一是“问题孩子”绵延不绝。本次是139期,前面有138期后面显示142期。二是“问题父母”数量众多。本期有16个家庭,32位父母,每位父母身上都存在着顽固、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三是父亲教育严重缺位。四位父亲都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概率之高令人乍舌。四是家庭成员痛苦不堪。父母灰心丧气、希望破灭;夫妻关系紧张,相互埋怨;亲子缺乏沟通,相互折磨。五是孩子如火药桶,一点就爆。他们之所以这样,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明白,自己是无辜者、受害人。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