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六十五)

7年前 [06-30 08:00 周五]
20170621安晓琴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孩子成长的养料是陪伴》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一个月的时候,爸爸花十元钱给他买了一只小熊挂在床头,从此这只小熊陪伴他整整23年。
        他苦闷时,孤独时,需要倾诉时都会对着小熊说话,睡觉时会把小熊放在脸旁边,轻轻地用小熊的耳朵摩擦自己的脸,渐渐入眠。
他说,看到妈妈每天回到家都很累的样子,他一次次涌到嘴边的话语,又一次次的咽回去,最后还是选择对小熊说话。
  [爱心]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
        其实,做家长的确实很累。每天上班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还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回到家,变成家长,查看孩子的作业,辅导孩子学习,还要教育孩子学做人。但家长们都无意识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也有思想和情感,孩子也有孤独,苦闷的时候。
        家长们累了烦了,不会找孩子倾诉,因为不想给孩子增添烦恼,觉得孩子小,不能帮助自己解决任何问题;但孩子累了烦了,会主动找家长表白。仔细想想,是不是孩子小时候总是向你告状?是不是经常惹事引起你注意,其实,那是找你倾诉,他要向父母表达他的不满和委屈。再想想,孩子渐渐长大,他和你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越来越少,即使说也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孩子长大了,把心灵之窗关闭了?还是在孩子不懂关闭窗子时,家长先把自己的那扇门关上了?

 [爱心] 看看这些内心敏感的孩子们,作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要提前把自己那扇门关闭,让它时刻对孩子敞开,时刻准备迎接孩子的表白!别等孩子那扇窗关上时,追悔莫及。孩子的成长养料,别的可以没有,但,陪伴一定要有!


20170622安晓琴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摘录分享:
 《我爱孩子不如孩子爱我多》
        我也爱我的孩子。可是,我却不如他爱我。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对他发脾气,甚至会避开他;而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却阻止他对我发脾气,我会批评他,而他不但不讨厌我,还要想方设法讨好我。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就想一个人待着,不允许他来打扰我;而当他累的时候,我却希望他不喊苦不喊累,而他即便不情愿,也努力去做。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我总喜欢对他指手画脚,做不到就大声喊叫,还美其名曰”批评教育”;而他不但不敢对我指手画脚,还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我总喜欢用哄骗、恐吓的手段让他做事情;而他依然对我信任有加,多少次我对他说:“我不理你了”,而他的心从没离开过我,连视线也没脱离过。多少次我把他推开,而他依然抱着我。
        孩子更爱我们,是我们不懂珍惜这份爱,是我们在慢慢的把孩子从我们的身边推开。当你要对孩子生气的时候,请你想想,或许,我们的爱,真的不如孩子多。
        反省自己,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问题,远比孩子的问题多。
        反省我们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孩子却不计较,不记仇,难道,我们不该给孩子真正的爱吗?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能力提升4”《儿子勇于承担失误源于有爱的陪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孩子犯了错,父母怎么对待孩子?怎么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作者紧紧抓住“儿子丢失停车卡”这样一件小事情,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观念作了详尽的分析。作者认为:孩子“犯错”以后,要让孩子知道并承担责任,了解这种责任意味着什么,但不要让它成为包袱,不能总背着,承担后放下;要让孩子感受到,不因为他的过失而失去父爱,不因错误而丧失安全感和归属感。(原文详阅《不输》27卷179页)。孩子“犯错”以后,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恰恰考验着父母的智慧。第一、孩子“犯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受限于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定会经历无数的失败,孩子就是在经历了无尽的失败而后才得以成长,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而后就学会了走路,从摇摇晃晃慢慢地到健步如飞。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跌倒”、“再跌倒”,是不是认为孩子错了?我想没有父母会这样认为的吧。因此,成人眼里的“错误”未必就是孩子“犯错了”。这样我们就能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错误”行为、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孩子就是孩子;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孩子。第二、不要非得让孩子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如果孩子做了成人认为的“错事”,一定要让孩子去承认或者承担所谓的责任,实际上都是在强人所难,是在为难孩子,强迫孩子做超越认知和能力范围的事情。所以,孩子的行为应当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体会行为的后果,让孩子有勇气去探究、去摸索,而不是让孩子觉得“错了”,而后感觉到后悔自责、恐惧害怕,乃至畏缩放弃成长。规则教育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而不是不允许孩子“犯错”。因此,父母爱孩子,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接纳孩子“错误”行为,尊重孩子遵循成长规律和个性。不要纠结于“对与错”、“好与坏”,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习惯养成1”《帮助孩子寻找和建立专心的风格》:
      专心就是专注力,也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所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学会自我减压、劳逸结合都是改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提高专注力也可以运用专门的训练,譬如: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给自己设定自觉提高自己注意力和专心能力的目标;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对专心素质的自信;善于排除外界干扰;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保持空间清静,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将书桌上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积极清理大脑;强化感官刺激;不在难点上作长时间停留。等等。虽然,外部环境常常干扰注意力,但是,真正影响注意力的因素主要还是自身的行为动力和行为能力,内在的动力决定着注意力的专注程度。所以,要孩子专心首先是要让孩子安心,心安下来则宁静,心宁静则生慧。本文作者认为,专心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定的时间和适合的管道。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寻找喜爱的专心风格;帮助孩子寻找每日最易专心的时刻;帮助孩子寻找专心适合的管道。还应该赞美为专心付出的努力。发现孩子、发现孩子的个性,是每一位父母亲的必备功力,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有效途径,帮助孩子改善和提高专注能力。(原文请详阅《不输》27卷186页)。
      学业是摆在现代学生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是孩子们孜孜不倦的探究,而提高专注力和改善记忆力是科学文化学习效率的两大法宝,纵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与技巧,可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最好的状态,才是孩子成功的上上之良策。让孩子保持最好的状态,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伸出手拉一把、搀扶一下!不控制、不包办、多接纳、多赏识,让孩子时时处处都有好心情,此乃家庭教育之大道。




 2017.06.26星期一 #春明梦梦/孟春明 学习分享 #读《不输》4卷P.132特别策划之摘录分享

       生命教育不可缺失
        (作者/马冬梅)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

        我们可能都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消息: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诱因往往只不过是一次考试,一句批评,甚至是一块橡皮,几块钱的事而已。
        如果您是家长,您为此反思过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缺失了什么吗?让我来告诉您:那就是生命教育。
        据调查,在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也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里,生命教育至今仍是一片空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甘肃武威双城镇发生一起小学生自杀连锁事件,六天时间里同一所小学的六名学生相继服毒自杀,悲剧发生后,有的家长竟将此归咎于当地的风水不好。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青春热线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生命教育的缺失让中国的许多孩子稍受打击就轻易选择终结生命。因为孩子如果对死亡缺乏最常识的了解和思考,不知道死亡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就会对生命价值缺乏基本的认识,不懂得珍爱生命。
        一般来说,孩子对生命的最初认识是从家庭中获得的。 因此,家长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使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死亡,珍爱生命。

        家长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想先谈一下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第二个方面是教育孩子如何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死亡。第三个内容是帮助孩子正确面对亲友的死亡,合适的表达哀思。
        专家说,4岁以前的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因此,家长与孩子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一般是在4--5岁之间,起因往往也是出现了具体的死亡事件,而且问题的本身也表示他的一种发育上的成熟。家长应观察孩子是否真的有想了解这个问题的需要,然后将孩子带入一个舒适、温暖、熟悉的环境,先请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这些想法中了解他们的真实疑惑,再给予回答,回答时应给予孩子正确的答案。例如,了解人死了就不会动,不会呼吸,不会再来陪你玩,当然也不会变成僵尸回来害人。然而,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个话题,因为孩子的成熟度有异,家长如果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
        还有一个问题是孩子经常提到的,就是问:“妈妈(爸爸或其他亲人),你会死吗?”家长在回答问题时务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会死”。通过多次强调“很老”这个字眼,使孩子觉得时间还很长,不会因为他的亲人受到死亡威胁而不安。
        “如果家长自己处于悲痛之际,没有办法谈论这个问题时,就要跟孩子如实讲:我现在还不能谈,等我可以谈的时候再谈,好吗?切记不要做空头的承诺,一旦孩子不了了之了,就让它不了了之。”有关专家表示这种特殊情景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7--9岁的孩子会对生命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但多多少少还具有一些幻想的成分。比如他在电视上得到消息说,广州刮台风,伤亡若干人,他也会莫名其妙的感到恐惧。但这不是缺点,家长不应该取笑他。专家建议,家长可按情况给孩子提供一些有关书籍。孩子需要冒险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教给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他应该怎么应付,教给他如何战胜困难。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问题比较值得注意:不少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都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照看。专家特别强调说,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祖父母身边,祖父母是他生活的第一养育人,那么老人的死对孩子的打击就比较大,孩子日常的生活和行为都可能发生极大变化,有几种典型的现象会出现:如身体常常不适,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情绪无常,百无聊赖等等。这时,家长要给孩子处理和表达悲哀的空间,不要粗暴地打断孩子的哀悼过程。家长除了要有极大的耐心对待孩子情绪的变化,更要适时地告诉孩子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这样孩子就会在今后的日子里面对挫折,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不输》4卷P.133
        "孩子永远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如果父母有问题,那一定是家族出了问题。”
        我的观点是,爱,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爱他,给他自由,教他独立。家长应尽其所能,全力支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的人生梦想和学习目标。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能走多远,就让他走多远! 




 2017.6.28星期三许萍读《不输》分享06年下卷(6卷)P.29
有一种父爱叫奇迹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的摇晃。他摔了下去,刀子刚好扎在他的胸口,全身立即战栗,嘴唇瞬间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觉察父亲每一分钟都在变化,他的脸色一分钟比一分钟苍白,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的忧伤。 
         抵达美国的前夜,父亲来到了女儿的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她,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妈妈了,为什么你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附身在女儿的额头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了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回头,看见父亲已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 那把刀子无比精准的刺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晓。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创口太小,使得他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就叫他神迹。但一位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智慧的老医生却一字一顿的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爱。”
         人世间有种奇迹就叫父爱!人世间的奇迹太多太多,唯有父爱,这种世间独一无二的奇迹,让我们震撼!
        热爱我们的父亲吧,用我们的身心,去感受奇迹,用我们的良知,去报答父爱!

爱,如他所是,非我所想
爱他,给他自由,教他独立
加油,家长朋友们[拥抱][拥抱][拥抱] 




 何瑛(上海)每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经典案例1”《他为什么总是抱怨?》:
      文中的“他”对老子、庄子等各大家的研究很深,说起《道德经》《山海经》以及古诗词音律真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然而,这个快奔30岁的年轻人,说话轻率、做人没有教养。发生在他身上的似乎都是“不公平”,有纠纷、有争吵、甚至有诉讼,在他看来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不公。因此,他总是抱怨和责备他人!这样的人虽然有学识,但是缺乏涵养也就辱没文化,想要有所成就其实也难。一个不受人待见的人能有什么建树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们到底要教育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本案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孩子在祖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缺乏规则,独立能力差,不太懂感恩,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加之他的爷爷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除了责备就是抱怨。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也总是满腹牢骚。
      很多父母注重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上花费功夫和精力,忽视对孩子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且不会洁身自好,因此孩子从小就缺少正向的环境熏陶,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可能考上好的学校,可是不会好好做人,当然也不能好好工作。当今和未来需要我们的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行、自尊自信独立、人际关系良好懂感恩、负责任有担当勇于创新、女孩温柔男孩阳刚。这些高贵的气质主要取决于父母来自于家庭,父母身先士卒、模范榜样,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可以注意到,从同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必然会带着很多家族的“记号”,这样的影迹并不是拜父母言教所赐,而是在长年累月的生活“模仿”中自然习得。好多父母纳闷:孩子“好的教不会,陋习一学就会”就是这个原因。其实,父母給不了孩子自己所没有的任何东西,养育好孩子,必须要教育好自己,如果把孩子比喻为父母的影子,你那么身正才不怕影子斜,父母爱满充盈、光彩独目,才能照亮孩子、温暖孩子。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