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分享》九十七(2018年10月)

6年前 [10-31 22:32 周三]

2018-10-1

岳升杰每日分享:喜迎国庆。

  昨日缅怀先烈,今日喜迎国庆。享受今日幸福,感恩昨日英灵。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节日快乐!

虽然国庆黄金周与春节同样放假7天,但国庆比春节更适合人们出行、休闲、娱乐。一是从节令上,国庆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果实累累、景色宜人,而春节则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草木枯萎、万物休眠。二是从自由度上,春节有很多迎来送往和应酬的项目,整个假期都像填括号一样,比平时还要忙;而国庆节就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在家发发呆、睡个懒觉、看看电视、玩玩电脑,可以和家人吃吃饭、旅旅游。

 当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和国庆都有重要的意义,春节侧重于家庭和家族,家人团圆、家族聚会、孝敬老人、追思先人是主要内容;而国庆节侧重于党和国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缅怀先烈、砥砺前行应是核心内容。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我们既要爱家,又要爱国,爱家是基础,爱国是理想,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常说: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大河无水小河干”。就祖辈而言,我只是听说,姥爷要饭死在了外地,奶奶临死没有一点吃的;就父辈而言,我亲见他们每天为生计发愁,过着贫穷的生活。就我自己而言,1981年上高中以前,由于国家贫穷,自己也过着穷苦的日子,当时,吃、穿、住、行的理想就是白馍、新衣、不漏雨、自行车。

现在吃的方面,副食变成了主食,几天还吃不了一个白馍、整天要减肥;穿的方面,衣服没穿烂就要换,季节过了才看到还有一件衣服没有穿,每天都能穿新衣;住的方面,不仅不担心漏雨,而且宽敞明亮;行的方面,自行车、电动车、轿车一应俱全,有时嫌停车不方便,还要搭出租、叫滴滴。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必须利用国庆节教育子女,珍惜美好生活,传承红色基因。

2018-10-2

岳升杰每日分享:崇尚英雄。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尤其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八国联军入侵,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100多年来,面对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祖国,面对各种强敌,一大批爱国志士、热血男儿,置身家性命于不顾,为国家的命运而奔走呼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可以说每一块土地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相应地每一个地方都留下英雄们的足迹。就我们阳邵乡来说,我从上学就听说在聂庄村沙岗上埋葬着一位万团长。教学时,我带领全校学生去扫墓,才了解了一些情况。

当时,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团长带着少年团从梁村去太行山,到聂庄村时已是黎明,可能是日军得到消息,对他们进行伏击。本来这位团长已经突围出去,当发现还有几个没有跟上时,他又折回去,结果受到敌人射击而牺牲,群众把他就地掩埋。聂庄群众了解到他是团长,也听说是南方人,但不知道姓名。为了纪念他,群众就起名为“万年有”,从此,我们就称“万团长”。后来,万团长的墓迁到了清丰烈士陵园。

上小学时,由于我们那里离内黄县城有18里路,每年清明节,老师就带着高年级的学生徒步去扫墓。由于年龄小不能去,总是感到很神秘、很神圣。去年清明节,我和爱人冒雨到大屯烈士陵园参观、纪念。近年来,清丰县单拐村革命旧址得到开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我经常去参观学习。

有人说如果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这个民族是没有出息、没有希望的,也很难再出英雄,更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也许是从小受到的教育,对于烈士我总是肃然起敬,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后代永远铭记这些英烈。

2018-10-3

岳升杰每日分享:爱国教育。

  谈到爱家,人们自然会想到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兄弟和睦、抚养子女等具体内容;谈到爱国,总感觉有些大而空,好像没什么“抓头”,抓不抓也没什么影响。实际上,爱国教育很重要,它是一种理想教育、志向教育、方向教育、道德教育。

如果一个人只爱家而不爱国,他就是“近视眼”,他的一生就不会有大的抱负、大的作为。古往今来,凡青史留名受世人爱戴者,没一个不是爱国者,远的如岳飞、林则徐、文天祥、近的如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周恩来总理在12岁时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吉鸿昌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更是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这些年,我们普遍认识到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现状滞后于时代发展,致使青少年中精神空虚、道德滑坡、思想意识混乱、爱国主义教育缺失。当我看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处”纪念碑激动不已时,同游的青年学生一脸的漠然,躲在一旁在看手机;当我和一大学生经过“郑州二七纪念塔”,我要去瞻仰时,这位大学生竟不知道它是什么;当我们津津有味地看抗战影片时,很多青年竟一脸地不屑。

  如何进行爱国教育?一是要从小抓起。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你描绘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小时候学习是全盘吸收,你灌输什么就是什么。二是要生动灵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可以用讲故事、看电影、看动画片的形式,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三是要有真情实感。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感,只有让孩子对祖国有了感觉、有了感情,他才能真爱它。四是要结合生活实际。董存瑞、黄继光,这样的英雄值得尊敬,而孩子身边的烈士、英雄人物更能触动孩子。因此,不是烈士过时了,也不是青年无情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太教条了,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如何进行爱国教育上。

2018-10-4

岳升杰每日分享:赤子丹心。

  如果说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因为“此地乐,不思蜀矣”而成为历史的笑柄,为世人所不耻,那么,以卖国而求私利的大汉奸汪精卫,更是像赖皮狗一样被世人所鄙夷。与之相反,刚解放不久,中国处于极度贫穷的时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49年,他已应聘为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新中国成立时,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美国人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决定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这年春天,他还着全家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3、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

1916年,20岁茅以升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1919年,茅以升放弃美国人的聘请和劝说,毅然回到了祖国。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另外,还有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家都是在祖国一穷二白时归国的。他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赤子丹心将永远成为知识分子的楷模。
2018-10-5

岳升杰每日分享:我是中国人!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母亲都嫌弃,那么他就不如一条狗。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大胆地喊出:我是中国人!

1、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1934年11月24日),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扶沟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2、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

1904年,他在日本留学。元旦那天,学校唯独没挂中国国旗。他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如果不道歉,不纠正错误,我们就罢课、绝食。”
  校方不满意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你家经济困难,我们不催你缴学费,还发给你零花钱,你为什么带头反对学校?”吴玉章严肃地说:“学校对我 好,我很感谢。但是挂旗这件事是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我不能不誓死力争啊!”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

一百多年来,中国饱经战乱,贫穷落后,直到现在,我们的国民素质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但做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以此逃避、受辱,因为那是懦夫的表现,我们应面对现实,做出自己的努力,为母亲争光!

2018-10-6

岳升杰每日分享:古代英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千百年来,岳飞这首气贯长虹的《满江红》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它犹如一粒兴奋剂,让悲观者热血沸腾;它犹如一颗醒脑丸,让昏睡、昏迷者清醒;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乐观主义的像征。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HYPERLINK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4%E9%98%B4%E5%8E%BF/920355"汤阴县(今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

虽然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之流迫害致死时年仅39岁,但他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世之楷模。他文武双全,做为书法家,他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留世;做为诗人,除了我们熟知的《满江红》《小重山》外,还有16首诗词传世;做为军事家,他治军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他的军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敌方的哎叹。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他是一个健康成长的“神童”,他的父母尤其母亲姚氏是智慧的父母。据记载,他从小天资聪悟,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他身体健壮、臂力超人,11岁时就成为全县无敌的枪手;他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具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父母的良好教育,母亲在他身上所刺的“精忠报国”足可以做出证明。做为岳飞三十代后人,以前学习不够,以后深入研究。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些“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足可以撼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子!

2018-10-7

岳升杰每日分享: 近代英雄。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是林则徐遭贬时,与家人告别写的一首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他还是书法家,我更认为他是家庭教育专家。我们仅从他的名言中就能体会到,这些称号对他来说当之无愧。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4、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之所以能成为让后世敬仰的伟人,这缘于他得到了开明父亲的教导和一个温馨的家庭。他的童年是非常快乐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探看之下,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吃着豆腐。

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这是曾国藩对家庭兴旺规律的著名评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他的《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家书》成为爱国兴家的必读之书。

少年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以前对曾国藩有误解,没有做过深入了解,对林则徐也了解很少。这次学习,让我体会到他们是成功的“神童”,他们几代人都实践着家庭教育,从事中国家庭教育必须研究这两位“奇人”,从他们身上获取真经。

2018-10-8

岳升杰每日分享: 现代英雄。

1、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生,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

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照料长大。1923年,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40年2月23日即农历正月十四,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5岁。对于杨靖宇的英勇和顽强,日军颇感惶惑:这些天,食物来源被切断,他究竟怎么生存?为解疑惑,对他进行了解剖,当日军看到,杨靖宇的胃肠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时,他们感叹: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2、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在村里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1947年1月12日拂晓,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并许给她一块土地,她拒绝利诱,义正辞严,最后,敌人残忍地用铡刀铡下了她的头颅,年仅15岁。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英雄已逝,但他们离我们并不远,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英勇和顽强?因为他们有一种精神、有一种追求、有一种信仰。这些从何而来?如果追根溯源,那一定是源于父母、源于父母的教育!

2018-10-9

岳升杰每日分享:当代英雄。

1、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为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

1995年袁隆平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科院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97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

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他的思想境界: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不爱国不能成为科学家;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2、刘洋,女,汉族,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78年10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祖籍安阳林州五龙镇泽下村。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她是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至2012年,安全飞行记录为168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2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空间任务,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

刘洋是独生女,但她从来不娇气,四年的航校学习,从来不让父母看望她。第一次跳伞后,刘洋写信对父母说"雏鹰在家的庇护下,怎么也不能高飞。"。

和平年代的英雄和爱国方式与战争年代有显著不同,如果说战争年代大多体现在肉体上的牺牲,那么和平年代的英雄和爱国则更多体现在精神方面的向上,这更需要来自父母的滋养和教育

2018-10-10

岳升杰每日分享:人民英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但最让人称道的应是毛泽东和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毛主席而言,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不畏惧任何邪恶势力,“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他的著名论断。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时,面对英国“紫石英”号军舰的寻衅滋事,他给予痛击;当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时,面对强敌,他进行了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当1959年赫鲁晓夫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有损中国主权时,顶着压力,他予以严正拒绝。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当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会成为时代的英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顺应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拥护。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虽然唐太宗已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儒家也总结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论,但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做为宗旨的只有毛主席,只有中国共产党。1947年,黄炎培先生谈到,历朝历代都没有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律。毛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真正的英雄是人民,想成为真正的英雄就要永远想着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和标尺!

2018-10-11

岳升杰每日分享: 家国情怀。

  9月30日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开始,为了缅怀先烈,我一直在追寻英雄的足迹。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为古代史;1840年至1919“五四运动”为近代史;1919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现代史;1949年至今为当代史。在这四个阶段中,我分别选出两个英雄人物做为代表来学习和宣传他们的丰功伟绩。

  也许是长期浸泡于家庭教育的原因,每当看到英雄人物超越一般人的勇气和智慧,我马上就会想到,他为什么会成为英雄人物?他后面一定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和健康的家庭。仿佛看到枝叶如盖的茂盛树木,就会想到发达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苗。

以前,提到英雄人物,我就会用望远镜去看他们,感觉他们是神圣的,是可望不可即的,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我还会用放大镜去看他们,感觉他们浑身都是优点,都是发光的,假如听说有了缺点就不可思议。现在,看到英雄人物,我首先是用近视镜、用肉眼去看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家、他们的成长环境;我还会用显微镜去看他们童年的表现、他们思想境界。实践证明,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都是家庭培育的幼苗长成的。

家庭是人生开始的地方是和眷属共同生活的地方家是人生理想的源泉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情怀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国情怀、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都是讲的家国情怀。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在于家庭教育

   这段学习中,岳飞、林则徐、曾国藩等英雄人物的家庭教育就非常典型。他们不仅从父母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把这种教育又发扬光大用于子孙,惠及几代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我要将“英雄人物与家庭教育”做为一个课题去探讨。

2018-10-12

岳升杰每日分享:学习生活化。

  “爸爸,我觉得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我笑着对儿子说。”“不,不是这样的。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房屋都在向后跑。”儿子天真地说。“为什么呀?”我问。“我都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儿子若有所思地说。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嘛”儿子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你能够跑那么快吗?”我问。“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儿子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祝贺。”“什么?祝贺我什么?”“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我笑着对儿子说。“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我耐心地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作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这就跟太阳与地球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去,便以为太阳是在围绕地球转,这就是把地球作为参照物的缘故。”

父亲的教育是多么的智慧,他把知识生活化,让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非常有趣。

“这样类似的讨论在我和儿子之间发生过许多许多次。也正是这种看似闲谈般的讨论使他在轻松和有趣之中学到了那些书本上显得极为晦涩的知识。在我看来,只要采用妥当的方法使孩子产生兴趣,这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孩子们宝贵的生命,也只有这样才可培养出天才。”

2018-10-13

岳升杰每日分享:人人可为天才!

  “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人类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就像猫天生会捉老鼠,狗天生就具备忠诚的品性一样,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上帝赐予的不学即会的本领。不过,人类的情况有所不同。人类这种能力是秘密地隐藏着的,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而这种潜在能力就是天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那样只有少数人才有,而是人人皆有的。

 “大家可能会对我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可能会说‘我没发现我有什么天才啊!”或是说‘我要真有天才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我知道大家会反对我,可是我仍要坚持这个看法。同时我还要提醒大家,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有科学上的事实为证,我们应该避免那种意气用事的看法。

  “大家难道没注意到吗,孩子们在幼小时期个个都表现得像天才。不是吗?幼儿园孩子的画作,连绘画大师看了都惊叹不已;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他们在学习最难学的语言时也表现得超凡脱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关于幼儿的天才资质,俄国优秀的儿童文学教育家优尔涅·柴可夫斯基在《两岁到五岁》这本书中是这样论述的:‘只要一想到这么幼小的脑海中能够浮现这么多、这么困难的文法形态,就令人非常吃惊。然而,孩子们却能够很自然地从混沌当中掌握方向,并且记住各项语言要素,毫不混乱地将其归类。也许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工作。’确实是这样,如果要成人在这么短时间内学习两岁幼儿所学习到的如此大量的文法,那么,成人的头脑恐怕要破碎了。”

从理论上讲,人具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条件,这已被科学所证实;从主观上讲,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才,这也是无庸置疑的;但从客观讲,真正成为天才的人却是寥若晨星,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父母对的早期教育决定着孩子能否成为天才!

2018-10-14

岳升杰每日分享:扼杀天性。

  “几天前,我在花园里看见隔壁的3岁男孩吉姆被他的母亲责骂的情形。吉姆出来时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对自己很满意。但他很快就不在意这身新衣服,而是玩了泥巴,他蹲在地上,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他那身新衣服保不住了,不过情况还不太糟,只是稍微弄脏了一点。但他母亲发现时却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去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过了一会儿她又送吉姆出来,孩子已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可还在哭,满脸的委屈。10分钟以后,那可怜的孩子又把衣服弄脏了,接着又是刚才发生的事。

  “看到那情形我十分难过,很想告诉吉姆的母亲,她儿子将为生活而恨她,而比这更糟糕的是,他会恨生活。但我知道,她根本不会听我的。

  “我每天傍晚外出散步总会遇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有无穷的精力,总是不停地跑来跑去、爬高下低,因此很容易摔倒在地。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提心吊胆地看着他母亲打骂的情景。

  “差不多每次坐火车旅行,我总会听到一个母亲的声音在喊:‘威利,你再跑到过道上去,列车员就会来抓住你并揍你一顿。’你们看,大多数孩子都是用这种编造的谎言和愚蠢的禁令来教育的。

  “问题儿童就是这种被迫变干净和天性受压抑的儿童。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们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就是一个漫长的否定过程,如不要吵闹、不要顽皮、不要说谎、不要不守规矩等等。”

  公园里、餐厅里、马路上、客车上、学校旁……塞德兹所描述的场景随处可见,正是这些习以为常的错误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如何尊重和释放孩子的天性是每位父母应尽的职责。

2018-10-15

岳升杰每日分享:格兰特尔。

  “按照一定规格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的、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后必然成为俗物。他们的特征是很听话,总是惟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他们把嫉妒、恐惧和挫折全都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格兰特尔一生下来就备受束缚。他被层层衣服捂得严严实实,发现自己想踢腿时却不能自由地踢腿;他饿了,可离吃奶的时间还有一小时,这个挫折使他养成了吮吸拇指的习惯,于是家庭医生劝告说,不要让他养成这个坏习惯,医生叫妈妈把儿子的手臂绑进袖筒里,或者把什么难闻的东西涂在他的指尖上;当他开始在地板上玩耍时,‘淘气’‘肮脏’之类的话立刻满屋子都能听到,冷酷的性情就在大人教他怎么变干净中滋长起来了。

  “家庭中总是那么多恼人的事,父母时常会因为这些琐事而大声争吵。这些争吵刺痛了小格尔兰特的神经,他害怕,并啼哭不止。这样没道理的哭喊,往往使他挨大人的打骂。

  “他的训练多半是由亲戚或邻居负责的。他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不犯错——做一件好事,所以,当亲戚邻居来拜访的时候,格兰特尔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在女士们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时,他必须说声‘谢谢,夫人’,在男人们命令他离开时,他必须恭敬地说‘是的,先生’;他必须留心在饭桌在的举止,不管有多饿也不能狼吞虎咽,尤其在大人谈话时,必须管住自己不要插嘴。”

格兰特尔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孩子,他们听话、乖、懂事、礼貌、规矩、学习好,可以说,各种表现都让人无可挑剔,但是这些孩子胆小怕事、做事呆板、缺少活力、中规中举、不敢创新。这些缺乏个性的“好孩子”都是父母“不要”教育束缚、否定的结果,它是父母内心恐惧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2018-10-16

岳升杰每日分享:小塞德兹。

  “小塞德兹小时候是一个反应灵敏、行动自由的顽皮孩子,当你举起他时,他的身体像小猫一样轻盈而放松。朋友说:‘他是一个举止优雅、情绪稳定的快乐的孩子,处事平和不怀敌意,这的确是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孩子。’

  “小塞德兹从1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到3岁时已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了。他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但对人体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学习生理学。6岁那年的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上午9时,我送他到学校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接他时已经成了三年级学生,就在这一年他结束了小学学业。7岁,由于没有学校接收,在家自学高等数学。8岁上中学,由于这些知识他都学过,为了不浪费生命,选择退学。9岁、10岁在家自学,直到11岁进入哈佛大学,经过四年学习,15岁时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

  “小塞德兹成为这样的孩子完全是因为他从一生下来就很少受到束缚和压抑。在婴儿时期,他不受襁褓的捆绑,自由地活动身体,他饿了就进食,只有到必须时才养成整洁的习惯;他很少受到大声指责,也很少挨打,总是被我爱着并受到保护;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耍,因为他只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学完了别人儿童用八年才能学完的功课。我虽然不能肯定小塞德兹今后会成为天才或者完美的人,但他一定会成为心智自由、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的人。”

当我们读了以后,是以“全世界才这一个啊”“我们怎么能做到呢”等为借口,当成偶然现象一笑了之呢,还是相信这是正确教育方法的必然结果呢?当我们整日为孩子的作业发愁时,我们是不是考虑另辟蹊径,想办法激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内动力呢?

做为父母,我们可能没有塞德兹那样的先知先觉,当然,我们的孩子也可能没有小塞德兹那样优秀,但我们要觉醒、要学习,尽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少受压抑和迫害。

2018-10-17

岳升杰每日分享:学校教育。

  “我反复论述了培养天才必须依靠先进的教育方法,但是,指望我们现在的学校实施这种教育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早已成了庸人汇集的场所。难道不是吗?它们用陈旧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大批俗物,这些俗物又占据学校,把学校变成一个个兜售学问的零售店,而教员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店员,尽管他们大多数都在尽职尽责地‘销售’名为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等的知识产品,但你从他们授课中丝毫感受不到创造力,感受不到追求知识的乐趣。

  “对于学校的管理者而言,他们只管制定出严格的规则,并以此为准则培养了一大批中规中矩的人来。所以,现在的学校里就只能培养出清一色的“平均”人才,从中很难发现有特点的人。这些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没有一点新颖之处,和他们老师的思想如出一辙。先生未能看到社会上的弊病,徒弟们同样如此。我们怎能指望他们挑起拯救社会的大梁呢?

“我认为,只有培养出大批特点鲜明的人,各种新的观点和思想才会创造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完全清一色的庸人,数量再多也没用。”

这是塞德兹在“现行教育制度培养不出天才”一节中对学校教育的描述。虽然作者描述的情况已经过去100年,虽然它是对美国学校教育的抨击,但这些话好像就是在说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出现一定有它的时代性、进步性和合理性,它之所以一直遭到抨击和诟病,主要是分工不明、判断有误,把本该属于家庭教育的“育人”任务也压到了它的肩上。

要想培养出人才就必须实行以育人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而这只有靠以家庭教育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来实现。那些把所有“宝”都押在学校教育上的想法只能是幻想,其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那些脱离家庭教育而只在学校教育上打转转的改革只能是梦想,其结果必然是猪八戒背媳妇——徒劳无功。

2018-10-18

岳升杰每日分享:老师不老!

  “我曾经与一位中学物理教师聊天,聊到了现代物理的发展,特别是一位德国青年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最新发表的相对论。这位物理教师丝毫也不愿就相对论作专业的了解和思考,只是一味对我说:‘这太荒谬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反驳道:‘也未必不可能啊。这位物理学家的学说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理解,但是却应该考究一下他的学术背景和思想,不能以一己的好恶……’‘不,’他很不客气地打断了我,‘我以为没有这个必要。毫无疑问,那人是个疯子,他的所谓学说不过是些疯话。只有白痴才会对一个疯子的话认真。’

“我很不服气,同时也认为他这种态度太过武断,所以我虽然也理解不了爱因斯坦的学说,但仍然准备与他论战一番。可是,他根本就不容我说话,趾高气扬地宣布了相对论的死亡:‘您难道没有发现所谓的相对论是完全违反了牛顿三大定理的吗?那可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要么是爱因斯坦错了,要么是牛顿错了,除此之外,不会有第三种可能,先生!’

“你们看到了,俗物们就是这样不加思考地否定一切新事物及科学上的新创见的。有其师必有其徒,在鸡窝里怎么能指望会飞出金凤凰呢!想到这些我就沮丧万分,把宝贵的孩子交给这样的先生,岂非国民的灾难!”

虽然我只教了八年学,但我一直是以老师自居的。每当听到一些对老师的不理解、攻击等,我要么进行一番回击,要么把这些人当做狗屁不懂之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自我解剖,确实有些“酸味”,比如,认死理、难以接受家庭教育、固守教学模式、排斥新生事物等。

塞德兹以厌恶的口味描述了一个抱残守缺、趾高气扬的物理老师,进而用“俗物”和“鸡窝”进行讽刺、挖苦。虽然感觉写得有些过分、有些以偏概全,但冷静思考,老师必须从行动老、思想老的酸腐味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永远保持年轻!

2018-10-19

岳升杰每日分享:校长形象。

  “小塞德兹7岁就结束了小学的学业,只好去申请上中学。那天我带着小塞德兹去见巴尔摩中学的校长,这位校长像听《天方夜谭》一样听取了我们的申请,然后露出了不以为然的微笑。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这俩父子一定是疯子!看到这种微笑我就不想再说下去,我可不想把儿子交给这种人。

“但是儿子非常想上中学,他认真地对校长说:‘真的,我已经小学毕业了,先生,不信您可以考考我。’‘不,我想不必了。’校长转过头对我说,‘我相信您对您的儿子进行了某种……呃,训练,他能解一些难题,这不言而喻。但我建议您还是把儿子送到小学去,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对他的身心都有好处,先生。’

  “我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小塞德兹则备感委屈,嚷道:‘可是,先生,我不是只会解题,小学的课程我全学完了,我还学过生理学、天文学、语言学、高等数学,我还懂希腊语、拉丁语……’‘好了,好了,’校长不客气地打断他,‘就算这些都是真的,但是你的年龄太小了。根据《教育法》规定,儿童至少要年满8岁才能上中学。’

“‘可是,为什么?’小塞德兹大惑不解地说。‘因为这样便于学校管理。我们是中学,不是小学,我们的职责不是代家长管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孩子。’”

作者在这里描述了一个只讲规矩不讲实际、只讲一般不讲特殊、只讲共性不讲个性、只重管理不重人才的校长形象。在学校教育中,一校之长很重要,首先,学校属于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如果让外行当或业务差的人任校长,那些业务骨干会不服气,很难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其次,学校是一个机构、一个集体,如果让业务强而没有管理能力的人当校长也容易将学校搞乱,他们可能是好老师但不一定是好校长。

因此,做为校长,应具备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两种素质,像我们熟知的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等就属于校长典范。

2018-10-20

岳升杰每日分享:考试制度。

  “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考试制度。在现行的教育界,人们普遍认为考试制度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所以,学校便以考分的高低和所学学科的数量来评定学生的学力。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曾把这种制度称为培养‘白痴’的制度,这真是一针见血。须知,单凭考分和学科数量这些指标,是决不能衡量出学生的学习力的。

  “由于小塞德兹不能上中学,对于那些更偏重于实用性的科目,我一律采取老卡尔·威特的兴趣教育法。我让儿子在生活中边玩边学。我经常带他到野外去散步,解剖一朵野花,或者教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或者让他观察地貌绘制地图。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教育,小塞德兹在这些学科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其他孩子。

  “有一次,格兰特尔的地理考了满分,他高兴地把试卷拿给我们看。哈塞先生也很高兴,得意地对我说:‘你不是说威廉的地理也学得很好吗?让威廉也来做做试题,检验一下他学到的知识。’

  “结果大家也许猜到了,因为他没有像格兰特尔那样成天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东西,而考试考的就是这些死东西。哈塞先生是个只认考试成绩的人,他因此劝我说:‘我认为你那种玩玩耍耍的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你应该教威廉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才行。’”

  因为塞德兹主要是写考试的弊端,意在说明“高分低能”,所以,在后来当两个孩子找路时,格兰特尔竟不会看地图,还是小塞德兹按地图找到了路。

如果不是考试制度,我可能跳不出农门,所以,我一直给自己定位为考试制度的受益者。正因如此,我认为,考试制度还是比较公平的,考试制度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但现在一些极端现象,也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考试带来的种种弊端。如“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咨询中孩子差一分不满分,父母便焦虑不堪;完全以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孩子;考试内容“空对空”等。

2018-10-21

岳升杰每日分享:现行教育。

“那些有才华的学生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不能发挥出才华,主要是因为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全都是些庸人。一个督学官就曾在教员集会地讲演中声称:‘我们的学校不是培养天才的场所。’这样的见解被视为理所当然。”

 所谓“现行教育”一般是指当时或当前的学校教育。塞德兹在100年前所描述的“现行教育”与我们当前的“现行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提教育便是指学校教育,;一提学习便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听课、写作业、考试。这些对教育和学习的“窄化”、异化是时代的局限、是认知的局限,极大地妨碍着教育的现代化和学习的终生化。

就教育而言,应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块儿,而现在人们只聚焦到学校教育这一块儿。孩子优秀了,学校之功;孩子惹事了,学校之过。这种把现象当本质的做法混淆了视听,让人们在教育中迷失了方向。家庭教育做为一切教育的基础,一切教育的灵魂,一直被人们忽视和弱化。很多父母不愿意承担责任,仍想停留在“生物型”父母的自由自在阶段;传统文化和社会上一些人以“孝”为名对父母无限宽容;而学校也愿意戴着一顶“教书、育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帽,对教育实行一篮子蒯。这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观念和做法不改变,人们将永远在教育的泥泞中滚爬。

就学习而言,片面地强调书本知识只会把孩子领到茄地里。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书本知识,更有做人、工作和生活,人需要终生学习。

塞德兹对学校教育一概否定的态度,我不敢苟同。每位父母不可能有他那样的水平,也不可能有他那样的条件,我们不可能都让孩子在家里自学。我认为,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对学校教育应该依靠而不依赖。要把宝押在自己身上,要自己任董事长,要把学校和老师当成自己培养孩子的经理、帮手、同盟军。

2018-10-22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源头。

  “现在来谈谈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几岁开始为好。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发育的时间早晚不同,因而难于笼统地下结论。一般来说,从一两岁开始为宜。教育家们听了以后可能马上就会站出来提反对意见了,因为他们总认为,这么早就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有害的。但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以我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为例,他从一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学习语言、书写、数学、音乐等科目,取得的成绩我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对此,有人可能认为,这种教育一定是像在温室里栽培花草那样的教育。所以,小塞德兹就像温室里的鲜花一样,因为有人工培育之故,当然就早熟了。亦不外乎是神童的一种,也就是人工神童。所以,他的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现象,最终只能落得个‘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了二十岁是凡人’的结果。

  “尽管不想为此作任何的争辩,但我还是想说这种看法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有很多现成的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塞德兹所说的早期教育即为家庭教育,这里涉及到一个教育源头问题即“早”到什么时候。 家庭教育有两个主体,一个施教者父母,一个是受教者孩子。从孩子出发,塞德兹提出孩子的教育应从一两岁开始为宜,他坦言,从广义说,他对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就开始了。这种观点,在当时很多人是反对的,现在虽然人们表面上已认可这种观点,但它并没有深入人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也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之类。

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胎教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说,从受精卵开始就要注重教育。假如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家庭教育就要提前到孕前、婚前、青春期,即从青春期开始就要学习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伟人都是优良早期教育的结果,早期教育富含有很多宝藏和未解之谜,父母应从这里探宝!

2018-10-23

岳升杰每日分享:因小失大。

 “虽然我说我儿子小塞德兹从一岁半开始接受教育,但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他的教育从出生那一天已经开始了。

  “据我所知,人类在婴儿时期的能力极高,只是被我们成年人忽略了。在我和妻子共同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了这一点:即使刚出生三四天,他已经有了从环境中吸收一切的本能。

  “事实上,就算在教养方式不充分的情况下,婴儿为了发挥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作出的努力也是惊人的。我想,只要是细心地观察过孩子的父母,都会与我有同感。不仅如此,孩子那种本能的努力达到的效果也会令人吃惊的,他们能很快而毫不费力地学到许多东西。正如前面介绍的,我儿子小塞德兹3岁时就能自在地阅读和书写。这件事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也由此而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也有些人将这一切完全归结于小塞德兹的天赋。

  “然而,事实便是事实。这件事不仅是千真万确的,而且我可以发誓,他的这种能力并非是来自那种所谓的天赋,而是得之于教育。”

  人和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思想,同样是人,有的人充满智慧、能量满满,无论到哪里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光亮;而有的人笨头笨脑、自顾不暇,无论到哪里都让人可怜、让人厌烦。

  有人将这种区别归为天赋,这种解释倒很省事,因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上帝的安排。但很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神童覆灭现象又怎么解释呢?同时,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区别应与所受的教育有关。

  关于教育,人们发现,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孩子的接受能力却有天壤之别;而那些在学校成绩不错的孩子,也可能出各种问题。这些都引发我们去关注、思考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塞德兹在100年前就发现了早期教育,并用正确的教育将儿子培养成天才。忽视早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因小失大”仍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悲哀,愿父母慎思!

2018-10-24

岳升杰每日分享:哈塞先生。

  “我的老朋友哈塞先生,这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和其他人一样,对我的观点表示怀疑。在一个令人惬意的下午,他一边品着茶一边对我说:‘塞德兹博士,现在到处都有这样的传闻,人们都说你的儿子威廉是个天才。大家都羡慕你呢!’

  “‘是吗?对于威廉是不是天才这个问题我并不想作任何过多的说明。可是,这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因为只要教育得当,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不,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像威廉这样的孩子,三岁就能够读书写字,我想这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一定是他在这一方面有超人的天赋。’哈塞先生对我的说法表示怀疑。

  “‘哈塞先生,事实并非你想像的那样。在我看来,我儿子有这样的能力并不奇怪,因为在他一岁多时我就开始教他认字和拼写了。’‘什么?一岁多?’哈塞先生吃惊地问。‘怎么,你没有发现吗?我还以为你早就看出来了呢。严格地说,我对他这些能力的培养开始得还要更早些。’看着哈塞先生那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我真想发笑。他怎么和其他人一样,对我所说的真实情况如此吃惊呢?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我这位老朋友,因为他的本质原本就和其他人一模一样。”

  在《俗物与天才》中,哈塞先生是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他对塞德兹的早期教育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小塞德兹的特殊表现是天赋的原因;他认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让孩子太累、损伤孩子的大脑;他认为应该接受学校正统的教育而反对塞德兹玩耍式的兴趣教育。

  生活中,有些父亲以“我不懂教育”为由,认为只要能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有些父亲以“儿孙自有儿孙福”为由,管生管吃不管教育;有些父亲以“男主外女主内”为借口,认为教育孩子这些“婆婆妈妈”的事不用“大老爷们”管;有些父亲信奉“不打不成才”,做些“智慧不够、拳脚来凑”的事,这些都还不如“哈塞先生”吧?

2018-10-25

岳升杰每日分享:早期开发。

  “我从儿子刚刚能够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训练了,在我看来,这种最早的训练便是教育的开始。我也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以那种充满欢欣的心情第一次去接触儿子的目光。然而,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仅仅是去享受那种初为人父的快乐,而是从那一刻起便立刻着手对他的教育。

  “儿子的眼睛是明亮的,无时不流露出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好奇。我想,他一定记住了我的面容。既然他能记住我,难道就不能记住其他东西吗?于是,我将我所有我能够拿到的东西都递到了他的眼前。我想他一定是乐意接受的。我完全能够想像,他是多么地急于想见识一下这个他刚刚见到的世界呀!

  “事实证明,我这样的做法对训练儿子的视觉非常有利。由于儿子一出生就见到了许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东西,使他对形象以及色彩有了最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许多其他孩子所没有的。

 “我的这一做法,在小塞德兹长到一岁多的时候渐渐发挥了作用。我敢肯定,他在开始学习认字母时之所以能够毫不费力地将它们记住,完全受益于这种最初的视觉训练。

 “对于孩子的听觉,我同样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我不停地同儿子说话,也要求他的母亲这样做。我不仅对他说完整的句子和单词,也特意将每一个字母用标准的发音念给他听。可以想像,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做法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多么重要。这就是小塞德兹之所以后来能够迅速地掌握语言的根本原因。”

小塞德兹为什么能成为天才,塞德兹为什么能成为优秀父亲的典范,从塞德兹这些“用心”的教育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究竟。塞德兹用所有能够拿到的东西对孩子进行视觉训练,用不停地同儿子对话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这些早期训练极大地刺激和丰富了孩子的脑神经网络。我们常说,每个人都用不到大脑潜能的十分之一,而这十分之九潜能的消失就源于父母没有进行早期开发。

2018-10-26

岳升杰每日分享:教育之神。

   “小塞德兹现在被人称为天才,我想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称谓,而与其他的孩子有如此的不同,恐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在生命之初就得到了别的孩子所没有得到的训练。在人生的起点上,他学到的东西要比别人多得多。

“正如我说的那样,在儿子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之时,一切都变得容易得多。虽然年龄只有一岁半,但他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同龄孩子,而他的求知欲望也随着这种能力一天天增加起来。与其说我在儿子一岁半时对他进行教育,不如说在那时我不得不开始对他进行教育。因为在那时,我已经感觉到了儿子的渴望。”

教育是神奇的,人的潜能开发主要源于教育;教育是神秘的,只有智慧者才能发现教育的隐藏动力。我们从几十年人类的变化中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虽然很多动物也有大脑,但按大脑与体重的比例,人脑的比例是最大的。由于人脑的高度发达,便产生了思维,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进化得快,其聪明和智慧程度发展得迅速,从基础条件说有大脑、会思维,从外部条件说,能自觉地、有意识地适应环境、接受教育。

以狗为例,它是比较聪明、忠诚,受人们喜爱的一类动物,但我小时候所接触的狗与现在的狗好像没有什么区别。而人就不同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给中国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普遍感觉,现在的孩子明显比我们那时聪明了。

究其原因,一是环境变了,网络时代代替了农耕时代,孩子见多识广,父母成了时代菜鸟,再不敢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二是教养方式变了,过去让孩子睡到一岁,现在生下来几天就抱起来;过去将窗子蒙上布,让孩子认为是晚上,一直睡觉,现在孩子睡着还要抱着;过去将被子四角用东西压着,不让孩子乱动,现在孩子一醒,几个人便围上来。

2018-10-27

岳升杰每日分享:究理精神。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究理精神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这种究理精神的萌发往往是在两三岁的时候。可以说,我对儿子所做的那些训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为他这种究理精神的萌发做了准备。

  “两三岁的孩子是最可爱的,他的头脑已经不像在这之前那样一片空白,而是在这两三年之中以惊人的速度吸收了大量的信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停地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这意味着孩子的究理精神已经开始产生了。由于小塞德兹在这以前已经接受了教育,所以他的这种究理精神开始得似乎更要早些。他不仅在语言和文字上有许多问题要问,还想弄明白其他的许多事情。

  “他常常问我,‘那些大山是怎样来的,它们也是妈妈生的吗?’‘树林为什么总是成片成片的,为什么总是在春天发芽而在冬天落叶?’‘人为什么要穿衣服而动物却不需要?’‘为什么冬天会下雪?’‘钢琴的琴键为什么有黑白之分?’这些问题常常让我感到头疼。有时候我真想大声训斥他,让他闭嘴。但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知道如果那样的话只会抹杀掉儿子的求知欲望以及他那可贵的究理精神。”

  这是塞德兹在“幼儿的究理精神从两三岁萌生,如不教育便会白白枯死”一节中写的的内容。孩子从躺着到爬行,从爬行到行走,从不会说话到呀呀学语,从呀呀学语到清晰表达,可以说,这些发生在三岁前的生理变化让幼儿扩大了无限的视野。古人靠朴素的观察总结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塞德兹在100年前发现的究理精神,这些都与现代心理学所总结的“敏感期”、“关键期”一脉相承。

  尽管孩子大脑发展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三岁之前属于人生的宝藏期、吸收期已成共识,做为父母一定要不误农时,不仅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要多给孩子灌输美的、好的东西。

2018-10-28

岳升杰每日分享:米盖尔博士。

  “我大学的同学、现在的同事米盖尔博士和我一样幸运,上帝也赐给他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儿子。米盖尔博士是个建筑学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他的宝贝儿子里特与小塞德兹同岁,不幸的是,在我儿子小塞德兹已经能阅读那些似乎只有成人才能读懂的书籍时,里特仍然一字不识。

  “米盖尔博士和大多数人一样,既没有在孩子的婴儿时期给他任何训练,也没有有意识地对他进行教育。非但这样,他几乎从不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米盖尔博士说:‘你所说的那些训练,我认为是多余的。你刻意地让孩子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至于你说的孩子在两三岁时就有了究理精神,我当然同意。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再去给他强加什么过多的教育。孩子嘛,让他尽情地玩耍就够了。那些多余的东西只会损害他的大脑。’

  “听了米盖尔博士的话,我大为吃惊。像他这么一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是持这样一种愚昧的观点,那么其他的人更是可想而知了。米盖尔博士继续对我说:‘他的那种所谓的究理精神已经使我够头疼的了,我还敢再给他什么多余的教育吗?他的问题就像河水一样连绵不断,我回答他一个,他又会产生数个。你说,如果总这样下去,我还能做其他的事吗?’

  “‘什么!’我不解地问他,‘你对孩子的问题感到厌烦?’他没有回答。‘那么,你不关心你儿子的教育吗?’我问。‘当然关心,我只是想在他长大一些之后再开始。那时,他的理性已经渐渐形成,教育会变得有效而合理。’他振振有词地说道。”

  米盖尔博士认为过早的教育会损伤孩子大脑,因为怕孩子提问起问题没完没了,耽误自己的事,所以拒绝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父亲,他们自认为懂得教育,固执己见,只相信自己那点狭隘的经验,即使孩子已出问题了,仍死不回头,实在可悲、可叹!

  

  

2018-10-29

岳升杰每日分享儿子堪忧。

  “有一次,我们几个大学的同学在米盖尔博士家聚会。我儿子小塞德兹与其他的孩子欢乐地做着游戏,大人都感到欣慰。然而,只有米盖尔博士的儿子里特犹如单飞的孤雁,静静地坐在一旁,似乎对周围的事毫无兴趣。

“我走到了里特的身边,对他说:‘里特,怎么不和小朋友们一块儿玩呢?’‘我不想去玩,只想单独呆在这里。’‘这可不好,你们的年龄都差不多大,应该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可是,他们说的那些我都不懂,我找不到什么想说的话。’

“里特的话使我备感惊讶。据我所知,那些孩子都是很正常、很普通的。既然这样,问题一定是出在里特身上而不是其他的孩子。米盖尔博士告诉我,里特一直性格内向,不爱与别人交往。当我问起他其中的原因之时,他告诉我这是天生的。

“其实,米盖尔博士并没有真正找到原因,也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在我看来,里特之所以那么孤僻、那么内向,并非是因为天生性格所致,真正的原因是他缺乏充分的教育,缺乏足够的知识。这使他找不到与别人交流的话题,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久而久之,他便形成了不愿同别人交往的性格,甚至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最为宝贵的究理精神丧失。作为建筑学家,米盖尔博士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打好建筑的根基。然而,他却忽略了自己儿子基础的建立,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由于米盖尔博士不注意儿子的早期教育,尤其对儿子的究理精神进行躲避、压制,导致儿子里特听不懂其他孩子的话,参与不到其他孩子的游戏当中。虽然这种一对一的写法让我们感到有些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但里特的表现是最可怕的,这些孩子可能成绩比较好、听话、不惹事,但他们总是像孤雁一样融入不到生活,他们以后会形成畸形的性格。我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造成的。

2018-10-30

岳升杰每日分享:生长环境。

  “在小塞德兹出生之后,或者说他未出生时,我就和妻子为他精心地布置了属于他的生活空间。我们尽量让儿子的睡房活泼有趣、富于变化。我们在他的屋子里摆满了很多书,并用颜色好看的饰物装饰房间。尽力让他在每一次从睡梦中睁开眼时都能看到美好的东西。

“可以这样说,为了使儿子在人生的起点能够获得尽可能的训练或教育,我简直是用心良苦。我竭尽全力为儿子提供连续不断且丰富多变的刺激,目的便是为了他尽可能地获得最多的信息。

  “由于我的这种做法,使小塞德兹还在婴儿时就已经接触到了鲜亮的色彩、丰富而有趣的形状,当然,还包括声音的刺激。我不停地观察他在这种刺激下的反应,并且随时根据他的反应作适当的调整。

  “在儿子稍大一些之后,也就是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对于他的生长环境,我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房间或饰物的安排了,而是为他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记得我第一次把那些颜料和绘画工具交到儿子的手中时,他乐坏了,他对这些陌生的东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样做不是把那些绘画用具浪费了吗?你这样做不是在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浪费什么,而且达到的效果是令人吃惊的。”

  如果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那么环境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佳途径。塞德兹博士在儿子刚出生就给他提供一个色彩鲜艳的环境,一方面让儿子感到人世间的美好,一方面让儿子大脑丰富、获得更多的信息。塞德兹之所以能将儿子培养成天才,除了他的学问才识以外,更主要的是用心。

如果说“孟母三迁”是母亲为儿子选择外部生长环境的典范,那么塞德兹更注重家庭内部环境。如果我们看伟人传记就会发现,他们的幼年时期都生长在丰富而有趣的环境中,他们的父母都乐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岳升杰每日分享:幼儿绘画。

2018-10-31

岳升杰每日分享: “‘小威廉,你这是画的什么呀?’哈塞先生指着一团红红的颜色问儿子。‘这是一只红色的大鸟。’儿子回答道。‘那么,这只鸟的头在哪儿呢?’哈塞先生笑着问道。‘这儿,这儿。’儿子指着那块颜色略微凸起的地方说道。‘是嘛,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哈塞先生问。

“‘噢,是吗?那么我来教你。’儿子认真地向哈塞先生解说起来,‘这是鸟儿的头部,这儿是它的眼睛,这儿是它的眼睛,这儿是腿,这儿是它的翅膀。’

“‘这个就是翅膀吗?’哈塞先生指着小塞德兹刚才向他解说的一处说,‘如果这是翅膀,恐怕它太小了一点吧。这么小的翅膀,鸟儿能飞起来吗?’‘当然,它一定能飞起来。’儿子认真地说,‘它现在不是正在飞吗?呆会儿我还要画天空和云彩呢。’

“看着儿子那副认真的模样,我和哈塞先生都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为什么笑?难道我画的不对吗?’儿子问道。‘对,对,你画的完全对。’我对儿子说。”

  这是塞德兹对儿子绘画的形象描述。从儿子天真幼稚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在成人看来没有意义的涂鸦和绘画,对孩子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这些绘画在孩子眼前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会直观地认为,这个世界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该是多么美好呀!

其次,这些绘画让孩子产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他以后会分辨出美丑,积极追求美的东西。

第三,能增强神经网络的连接。上天赐予了人类大脑无数的神经细胞,如果外界出现刺激,这些神经细胞就会被激活,神经网络就会增多,否则,很多神经网络就要消失。据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只是用神经网络的十分之一,我们用的就更少。

第四,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人有现实和想像两个世界,而人的创造力和幸福力主要源于想像。可以想像,在小塞德兹的脑海中,他已经创造了一幅鸟儿在蓝天白云下翱翔的诗情画意图。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