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愿每个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

5年前 [06-11 07:49 周二]

愿每个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给DR.Susan Forward(苏珊.福沃德)的著作《Toxic Parents》(《原生家庭》)作序推荐时说:“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父母之爱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的“孝道”使父母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伤害”孩子,就像自己的父母伤害自己一样,这样一场代代传承的背负,却使我们深以为然。

我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明玉想接父亲到自己家里养老时,父亲却强烈拒绝。理由很简单:女儿的眼光,和生前管束他、压迫他的妻子一模一样。而明玉自己也不断地怀疑,自己以后是否也会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偏激、充满控制欲,明玉不断的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找出路,这样的苏明玉真的是让人心疼的。罗素曾经说过:“如果想让一个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个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如果当“原生家庭”只剩下血缘联系时,那会是多么的可怕跟可悲。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卷中,一位署名为“鱼爸”写的文章《父母“病了”,却给孩子“吃药”》,我觉得这一定是位非常有智慧,会反思的父亲,父母们经常说孩子的问题多,其实,有时是父母病了,却想着给孩子吃药,父母所要求孩子去做的,可能并非是孩子所愿,父母的言行可能也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但这属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去南京学习的这一段时间,有幸结识了来自美国Bluefield(布鲁菲尔德)大学的Sindy教授以及她的两个学生,其中有个叫Sandra(桑德拉)的小女孩,特别好学,我们说一个简单的汉语词,她领会意思后就会反复说几次,然后让我们写下来,她的中国同学根据她名字的谐音,给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桑玫瑰”,我听到后,帮她写了下来,她高兴的一个劲儿的点头。我们一起吃完晚餐后,她热情的邀请我们去看她的照片,这些都是她跟家人的生活照,每一张都充满了幸福感,其中有一张是六七个人,站成一排,个个从头到脚都是泥,中间的有个挺着大肚子的中年人,我一指,Sandra哈哈大笑起来,说那是她的爸爸,然后用手做着动作,意思是把泥往衣服里灌,我惊奇极了,在中国,很少有父亲做到这样,中国的妈妈们甚至见不得孩子衣服上的泥点,而在这里,是多么幸福的泥啊。还有一张,是秋天的图片,很大的一堆树叶,露着几个满脸笑的小脑袋,这是妈妈给拍的,她怕我听不懂,做着青蛙跳的动作,意思是堆好树叶,孩子们往里面跳。还有一张,是姐弟四个坐在一颗倒着的横在路边的大树上,爸爸在树下面做着双手托举的动作,这不仅仅是个假动作,我想Sandra的爸爸肯定很自豪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自己幸福的家。看到这些照片,看到这样一个热情开朗、勤学好问的女孩,我知道,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于Sandra幸福的家,而这种幸福通过照片也传染给了我。

中国的《孝经》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的不易,要孝敬父母,而西方的普遍意识却是: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养育孩子是享受做父母的过程。不一样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不一样的思想意识,而北美的父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尊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原生家庭,是所有人内心最柔软,最不能触碰,又无可奈何的地方,愿我们都能面对自己内心深处,做最好的自己,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愿所有的长大的跟没长大的小孩都能被温柔以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