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坏学生
19年前 [11-25 18:44 周五]
教师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聊起自己的学生,也总会把学生定成份。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学生往往被分成三类:一是好学生;一是坏学生;再就是不好不坏。好学生的标准是品学兼优,思想上绝对听从老师,不会做违反纪律的事,学业上刻苦勤奋,甚至有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坏学生刚好与好学生相反:调皮捣蛋,经常违反纪律,屡教屡犯,学习是一塌糊涂。不好不坏的学生大部分是成绩不好不坏,决不会惹是生非。对待这三种学生,教师是不同的三种态度:对好学生是赞赏有嘉,多为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鼓励,对他们偶尔犯得小错误能够宽容以待,甚至于包容。在谈论好学生时,教师们是兴奋的、骄傲的;对坏学生是恨铁不成钢,多为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矫正,对他们取得的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会大加表扬,努力寻求他们的闪光点;而不好不坏的学生,是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群体,既不被表扬也不被批评。多年以后,教师记得最牢的是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名字,另一些学生的名字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遗忘。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对教师进行分类。也会分成三类:好老师、坏老师、不好不坏的老师。在教师的心中留有好印象的学生的头脑中,你不一定是好老师!而在教师的心中留有坏印象的学生的头脑中,你不一定是坏老师!多年以后,在路上遇见你并和你打招呼的学生,往往是当时的“坏学生”,一些“好学生”反而会对你视而不见。这是许多教师都有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
这正是教育的错位现象。与犯了错误的学生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既有利于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又能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但是,除这些学生外,教师的教育重点都放在了智育上,忽略了学生的德育,让一些处于中间的学生受到不经意间的“冷落”,感到缺乏教师必要的关注与爱护,从而与教师的感情也就显得冷漠,产生距离;也让一些好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仅仅局限于知识交流的层面。每个学生都渴望被人关注和被人认同,都希望自己的快乐能与人一同分享,自己的苦恼有人倾听。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多变期,如果教师不及时与学生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觉,以为他们不受重视无人关心,从而引发思想问题。
因而,无论是对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还有不好不坏的学生,作为教师都应该把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也就是德育放在首位,而不应该重智育轻德育。因此,在做好犯错误或后进生转化思想工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与表现较好成绩不错的学生经常谈心,这样德育与智育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认为,与学生谈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诚心,以平等的心态真诚相待以心交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竭尽所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让学生信服,赢得学生的信任;二是使谈心成为常态,营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常谈,也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常谈,使他们的沟通从被动变为主动,变为需要,从而使他们的困惑,他们的不解在沟通中得以解决,顺利的成长。 (作者:姜建玲 来源:江山教育信息网)